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虾蟹拟阿脑虫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介绍了虾蟹拟阿脑虫病的病原体、患病虾蟹的症状及病理变化、流行情况和危害性、诊断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3.
蟹栖拟阿脑虫既可在池底残饵中、沙蚕体表和水源生活,也可在蟹血淋巴液中寄生。它主要侵害抱卵蟹,从蟹创伤侵入,是严重危害越冬亲蟹的一种疾病,发病、死亡率可达98%。一、病症及防治措施1郾病原:蟹栖拟阿脑虫属纤毛动物门、寡膜纲、盾纤毛目、嗜污科。虫体呈葵花籽形,前端尖,后  相似文献   

4.
蟹栖拟阿脑虫(Paranophrys careini Groliere&Leglise,1977),在生产中俗称纤毛虫,属纤毛动物门,寡膜纲,盾纤毛目,嗜污科(图见彩中插2)。虫体呈葵花籽形,前端尖,后端圆,大小为(28.1~62)微米×(9.2~21)微米,胞口位于前端腹面,有3片口膜。体表有11条纵纤毛线。体后端正中有1条长尾毛,  相似文献   

5.
蟹栖拟阿脑虫(Paranophrys carcini Groliere&Leglise),在生产中俗称纤毛虫,属纤毛动物门,寡膜纲,盾纤毛目,嗜污科。虫体呈葵花籽形,前端尖,后端圆,大小为28.1-62μm×9.2-21μm,胞口位于前端腹面,有3片口膜。体表有11条纵纤毛线。体后端正中有1条长尾毛,体内中部稍后有1个伸缩泡和大小核各1个。该虫由二分裂繁殖,生活水温0-25℃,适宜盐  相似文献   

6.
养殖大菱鲆蟹栖异阿脑虫感染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性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进行特征分析。经鉴定,该纤毛虫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 Groliere & Leglise,1977),隶属于寡膜纲、盾纤目、嗜污科、异阿脑虫属。患病鱼常表现为静伏池底,体色变暗,活力弱,摄食差,生长减慢,并发生急、慢性死亡。最明显的特征是病灶部位变白,略有浮肿,触摸柔软。流行病学特征显示,在大菱鲆的苗期、养成期、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纤毛虫感染,幼鱼期发生率较高,发病水温14-20℃,盐度12~40。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表明,病灶组织处以盾纤虫为主要入侵微生物,常伴有细菌存在,但没有发现病毒性细胞病变和霉菌等其他寄生生物。  相似文献   

7.
养殖大菱鲆蟹栖异阿脑虫病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疾病———盾纤毛虫病的防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描述了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形态学特点及分类地位,进行了主要环境因子对病原纤毛虫生存、生长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纤毛虫的体外杀灭实验,并对实验室筛选的高效、低毒药物进行了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病原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carciniGroliere&Leglise1977),属于广温、广盐、偏酸性食腐种类。多种药物对虫体的杀灭实验表明,甲醛、双氧水和复方中草药‘盾纤虫清’对该虫有较好杀除效果。甲醛溶液在3·1×10-5浓度下,7h可以杀死盾纤虫,双氧水在6·2×10-5浓度下,30min可杀灭虫体。另外,口服中草药‘盾纤虫清’(5g/kg饵料的添加量)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实际生产中防治盾纤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亲蟹选择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建议选用种质特征明显的亲蟹,如选用在长江中自然生长的或在草型湖泊人工饲养的大规格亲蟹,也可引进“侨居”海外的中华绒螯蟹作亲蟹,以提高亲蟹的种质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拟阿脑虫病(Paranophrysiasis)已成为河蟹抱卵蟹培育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造成抱卵蟹大批死亡,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河蟹的育苗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对抱卵蟹拟阿脑虫病的病原体、症状、流行情况、危害、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根据有关资料结合我们生产实践将该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石斌 《海洋渔业》2000,22(2):63-67
本文对中华绒螯蟹抱卵颜色为异常的粉红色与土黄色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逐渐加入海水与直接排光淡水、加入海水的两种促产方式和较低的交配水温(1.6~9℃)不会造成河蟹抱卵颜色异常,雌蟹的性腺发育状况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粉红色卵与土黄色卵是由性腺处于Ⅱ、Ⅲ期的雌蟹产的,为受精卵。两种卵胚胎发育正常,孵出的幼体发育也正常,在生产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绒螯蟹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太湖中华绒螯蟹的周年食性分析。胃内物组成有植物、小杂鱼、虾类、贝类、水生昆虫和蠕虫。食物种类的出现率以植物和小杂鱼为最高,占68%,其余分别为40%,20%,12%和4%,为杂食性甲壳动物。胃内物占体重最低为0.01%,最高为0.9%。水温在14~20℃间的春末夏初和秋季胃内物含量最饱满。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细胞松驰素B(C.B)处理法,研究了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三倍体、四倍体的可能性和处理条件。实验所用C.B浓度为0.5~2.0mg/L,处理的起始时间分别在受精后10~25min(诱导三倍体)和8.5~9.8h(诱导四倍体),处理的持续时间为10~25min。三倍体的适宜诱导条件为卵子在受精后15min,浓度为1.5mg/L的C.B溶液处理18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58.18%。根据诱导三倍体的适宜C.B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用1.5mg/LC.B溶液处理卵子18min,获得了29.46%~57.89%的四倍体胚胎。另外,还对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四倍体胚胎的诱导技术、诱导参数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池养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确定池养条件下幼螯(中华绒螯蟹幼蟹,下同)背甲长与年龄呈直线关系,体重与年龄为幂函数关系,并计算出它们相应的回归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幼蟹生长率略有差异,并揭示出幼蟹个体生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在营养和溶氧相似的条件下,动蟹在适温范围内的生长与水温呈正相关。根据对185只不同时期幼蟹的测量,计算出幼蟹背甲长对体重的关系式为W=0.4209L~(3.1150)。  相似文献   

14.
盐度对河蟹性早熟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河蟹性早熟的因子有温度、营养、遗传因子、盐度等,其中盐度是沿海地区河蟹养殖中导致性早熟的最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升高,早熟率明显上升,当盐度达到10‰以上时,早熟率超过60%,盐度和早熟率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2=0.9918。  相似文献   

15.
测量辽河、黄河、长江、瓯江、珠江及南流江六个水系绒螯蟹群体的 32个外部形态特征 ,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将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四个北方水系的蟹划为一组 ,把珠江和南流江两个南方水系的蟹划为另一组 ,两组之间形态差异极显著 (P <0 .0 1)。判别分析亦可将北方蟹和南方蟹完全分开 ,判别准确率达 10 0 %。至于样本所属水系的判别 ,对北方四水系蟹的判别平均拟合概率为 86%,其中长江最低 ,为 73%,黄河最高 ,为 97%;对南方二水系蟹的判别平均拟合概率为 95%,南流江为 96%,珠江为 94 %。又对区别水系所属贡献较大的特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计算差异系数 ,根据Mayr等 [1953]提出的 75%规则 ,认为北方蟹与南方蟹之间的形态差异是亚种以上水平的差异 ,而北方蟹内部与南方蟹内部各水系之间差异则属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泥河水库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库,主副坝长度总计6160。1999年观察了养殖河蟹对大型土坝水库安全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河蟹在水库中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用RAPD技术识别中华绒螯蟹性别差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邱涛 《水产学报》1998,22(2):175-17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又称河蟹,是我国的名贵水产资源。本文用200个随机引物对河蟹的雌雄群体和个体进行了RAPD(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分析,发现17个引物扩增出了群体水平的性别差异,其中的一个引物扩增出了个体水平的性别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比较了分布于我国大陆沿海 6个主要水系的两种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 )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结果发现 ,(1)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不显著 ,四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 =0 .0 0 0 6~ 0 .0 0 53,属种内群体间差异。 (2 )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也不显著 ,两个群体间遗传距离D=0 .0 0 0 7,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 (3)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与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在SOD同工酶表型上有明显差异 ,SOD - 2位点仅在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中表达 ,而SOD - 4位点仅在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中表达 ,这些可作为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群体区分的生化遗传标志。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中华绒螯蟹群体同珠江和南流江日本绒螯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大 ,D =0 .0 72 1~ 0 .0 74 7。 (4 )聚类分析表明 ,在我国大陆沿海水系分布的绒螯蟹可分为两大类群 ,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水系的绒螯蟹属北方类群 ,即中华绒螯蟹 ;珠江和南流江的绒螯蟹属南方类群 ,即日本绒螯蟹。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光合细菌在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怡平 《水产学报》1999,23(2):156-161
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光合细菌,并通过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的改进,使净化水质效果得到改善。四种不同包埋载体的试验结果表明,含3%沸石的海藻酸钙凝胶珠强度最大,净化水质活性最高。水体中NY3-N,NO2-N的含量及COD值的下降度随包埋比的增大而增大。对固定化光合细菌的用量及活化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99~2000年间,分别进行了扣蟹和商品蟹的大批量运输试验。结果表明,高寒地区扣蟹在春、秋两季均可运输,而且运输成活率很高。商品蟹的运输成活与温度、体质及出塘暂养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