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正>今年,乌什县番茄种植机械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共引进番茄播种机150台,完成番茄种植面积2058 hm~2,预计单产达4 t/667m~2以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组织领导到位乌什县是粮食生产主产县,小麦、玉米、棉花是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机化》2007,(5):38-38
今年农四师76团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333hm^2,为了缓解劳力不足的问题,该团投资100多万元从荷兰引进了一台全自动马铃薯收获机。这台马铃薯收获机具有收获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平均每天可收获7.6hm^2。该机器的引进为马铃薯收获提供了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青海省重要粮食作物,在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今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144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860万亩的17%,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每年不到10万亩,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7%左右,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难问题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一、马铃薯机械收获的现状青海省马铃薯主产区在东部农业区,马铃薯多种  相似文献   

4.
新疆兵团农十二师地处乌鲁木齐市,下辖6个农牧团场,分布在市郊。垦区现有耕地面积1.95万hm~2,播种面积1.35万hm~2,其中粮食作物占22.8%,油料作物占17.6%,蔬菜面积占40%,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hm~2,占蔬菜面积的18.6%。 种植马铃薯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马铃薯播种由于受种子特征和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人们仍普遍采用传统的人力加畜力的点种方式。如一0四团一农  相似文献   

5.
2016年2月23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到202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扩大到666.67万hm~2以上。目前马铃薯种植收获环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以及劳力短缺,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介绍了马铃薯产业在新疆发展优势及发展前景、马铃薯机械收获的重要性,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当前存在问题,并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现状我国马铃薯每年的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而居第四位。马铃薯每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虽然很多,但在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上相对落后。现在我国农机市场上出售的马铃薯收获机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具有清选功能的马铃薯收获机叫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虽有十几种,但普遍使用马铃薯收获机,仍需要人工拣拾马铃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马铃薯地下渗灌的适宜埋管深度,田间试验布置了3个不同灌溉定额水平(1 050、1 500、1 950 m/hm~2)和3个不同埋管深度(0、10、20 cm),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地下渗灌埋深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为1 950 m/hm~2,埋管深度为0 cm时,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最高,灌溉定额1 950 m/hm~2,埋管深度10 cm处理次之;灌溉定额为1 500 m~3/hm~2,埋管深度在10 cm时,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综上可见,在宁夏扬黄灌区气候条件下,地下渗灌最佳埋设深度为10 cm,相应灌溉定额为1 500 m/hm~2。研究可为指导马铃薯地下渗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滴灌施肥条件下,开展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与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为1 800 m~3/hm~2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日照充足时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点分别为当天下午18∶00和上午10∶00;在灌水量为900 m~3/hm~2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两次峰值都出现在上午10∶00和下午16∶00。在灌水量为900 m~3/hm~2和1 350 m~3/hm~2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和180 kg/hm~2时,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不同水氮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不灌水不施氮),高出9%~43%。试验条件下处理T6(中水高氮)最有利于马铃薯光合能力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都是由人工施肥,人工放置薯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制约了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采用机械种植,就是使用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不但节省大量的人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也节省种子、肥料,提高播种质量,并为马铃薯中耕和收获等作业机械化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巩留县大河灌区种植复播黄豆有25年,农民收获油菜、冬小麦后,在地里复播黄豆、油葵、青饲玉米等。每年复播黄豆面积约1万hm~2,青饲玉米约0.2万hm~2,油葵约0.13万hm~2。常规作业工序一般为犁、耙(1~2遍)、播,作业成本达50~55元/667m~2。2011年7月巩留县农机局引进大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SF-4/7型免耕施肥播种机在东买  相似文献   

11.
对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进行种植密度和复合肥施肥水平的试验研究表明,该品种在667 m~2植3 500穴、4 000穴、4 500穴三个密度中,以667 m~2植4 500穴最佳;在667 m~2施复合肥60 kg、80 kg、100 kg作底肥三个施肥水平中,以667 m~2施100 kg最佳。  相似文献   

12.
"真没想到,土豆不但能机械化播种,就连收获也用上了机械,而且机械收获土豆速度快、效率高、破损少,好神奇啊!"7月25日,在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大于家庄马铃薯种植基地,笔者目睹了一台台先进的收获机械从马铃薯地上经过,一个个硕大的马铃薯从地下"跳"了出来,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所带来的高效与神奇让人赞叹不已。"我这22 hm2地最多2天就能收完,1台机械1天轻松收获2 hm2左右,比人工刨能快近40倍,并且破损也很  相似文献   

13.
崔竹峰 《新疆农机化》2007,(1):37-37,40
<正>2006年二团种植棉花6540hm~2,收获籽棉5000万kg,平均单产509.6kg/667m~2。我团从完善棉花种植技朮方面入手,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棉花精量播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地下茎膨大而成为食用器官,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只要将植株基部进行遮光,就能长出匍匐茎,并生长薯块。2002年我们在润州区蒋乔镇檀山村进行了生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于1月中旬催芽,2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收获,产量达22500kg/hm~2,收入近30000元/hm~2,其效益明显高于粮食种植,而且省工、省本,采收时只要拨开稻草就能拣收,所以人们形象地称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为“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乌盟是我区马铃薯主要种植地,占全区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年产量达50亿kg。发展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地方财政和农民增收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收获也有了很大发展。1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影响因素1.1农业环境对机具推广工作的制约马铃薯种植不规范,不利于机械化收获。农业生产地较分散,农村道路及基础设施落后,给机具作业带来很大难度,应尽量集中联片种植,提高土壤利用率。在种植方式上要与机械化收获工艺保持一致。1.2农民经济状况差,文化素质低经济状况差,投入就会不足,而投入问题对马铃薯机械化的发展影响尤为突出。农民观…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重要的旱粮作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在其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收获是促进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会造成薯块损伤,进而容易引起薯块腐烂,影响整体品质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阐述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装备研究状况,探讨分析防缠绕、挖掘、薯土分离、集薯等收获技术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马铃薯机械损伤情况,以期提高马铃薯机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疆哈巴河县马铃薯的种植、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过去,哈巴河县农户种植马铃薯的面积多在0.3 hm2左右,依靠人工播种、收获也能完成。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马铃薯已经成为哈巴河县特色农产品之一,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对于种植面积在0.67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均需雇佣大量的劳动力,因而他们对机械化显示出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1.马铃薯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马铃薯的播种与收获是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环节,当前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这2个环节进行,并辅以相关的配套技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增加产量。(1)机械化施肥播种技术采用马铃薯施肥播种机,一次作业可完成开沟、施肥、点种、镇压和覆土等工序,从而能保证适时播种、苗齐苗壮。马铃薯播种机械化作业具有省时、省工、省种和省肥等优点,并为机械化收获打下基础。目前,国产的马铃薯播种机一般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其工效比人工作业提高5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适宜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节水高效种植的水肥一体化模式。【方法】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量(1 200、2 100、3000 m~3/hm~2)和3种施肥模式(味丹腐殖酸肥、中化大量元素水溶肥、常规NPK肥)组成的9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较基于腐殖酸肥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施肥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模式相比,基于常规NPK配施施肥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模式马铃薯全株和块茎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长、干物质快速积累期间积累速率快,茎、叶、块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多,茎叶和块茎干重平衡期适期出现,茎叶生长和块茎生长关系协调,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8.95%~46.93%和35.40%~39.63%,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9.37%~42.96%和33.83%~44.25%。1 200 m~3/hm~2灌水量较2 100、3000 m~3/hm~2灌水量下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27.63%~37.56%、49.62%~57.62%,灌水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相似于本试验条件的马铃薯生产中,推荐使用1 200 m~3/hm~2与常规NPK肥结合的水肥一体化施用模式,既可提高产量,也能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20.
<正>1机采棉推广情况今年81团实施机采棉种植模式5 200 hm~2,总产37 543.1t,实际机采2 142.9 hm~2,总产籽棉10 354.4 t,单产籽棉322.13 kg/667m~2。今年81团根据上一年的运行情况,制定了系列管理办法来指导机采棉生产。保证了机采—摊晒—拉运—交售—加工一条龙作业,提高了机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