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90年代初开始,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细毛型美利奴羊品种扩繁选育工作.1994年,农业部组织以上三个单位成立全国优质细毛羊选育与开发协作组,共同选育与开发细毛型新品种.经过8年的努力,选育出符合育种指标的纯种核心群8000余只和级进杂交育种群25万只,2002年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2003年2月由农业部正式命名为“新吉细毛羊“,并颁发“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  相似文献   

2.
辽宁超细毛羊的培育是辽宁省养羊业的又一重大成就,创造了细毛羊新品牌.种群测定结果认为:该品种羊体貌特征基本一致,生产性能稳定,羊毛综合品质极佳,各项特征和生产指标均符合毛用羊的条件;生产超细毛羊的特点在国内同类型羊中居领先水平,是一个宝贵的种质资源;要加强选育,加快扩繁,普及推广,促进辽宁省细毛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松辽黑猪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黑猪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八五”农业部重点攻关和吉林省科委重点攻关课题支持下,经历10年时间,于1995年培育而成的我国北方第一个瘦肉型黑色母系品种。松辽黑猪的基础群是由杜洛克、长白和东北民猪三品种杂交育成;现核心育种群基础母猪存栏达2 000头,扩繁生产群基础母猪  相似文献   

4.
优质猪品种--大河乌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河乌猪是在国家保护品种大河猪20年选优提纯的基础上 ,应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 ,经6个世代的持续选育、扩繁中试推广 ,在云南首次育成的生产优质肉和腌制优质火腿的兼用型猪种。该猪种选育系云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于2000年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鉴定验收。2002年经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农业部批准并发布公告为国家培育新品种。中心产地在云南省曲靖市。现有育种核心群及扩繁群母猪1284头 ,公猪10个家系67头 ,生产群母猪3万头。经云南省种猪性能测定站和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测定和认定 ,大河乌猪…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高山美利奴羊推广改良进度,增强细毛羊产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经过广泛调研发现,优质高山美利奴羊推广前景广阔,但由于推广体系、羊毛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羊毛市场疲软及肉羊产业冲击,细毛羊养殖比较效益不高的情况下造成推广缓慢。随着国家种业振兴计划的开展、牧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农牧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利用政策优势、地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建立完整的繁育推广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大技术人员培训,重拾农牧民养殖信心等措施,加强优质细毛羊品种的培育和保护,加速优秀细毛羊品种的改良扩繁,加大细毛羊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细毛羊产业链合作社建设、提高细毛羊养殖效益及其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羊毛市场疲软、价格下滑的影响,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的养殖数量急剧下降,出现“回交倒流”转向肉羊生产。由于我国绵羊肉用性状选育起步较晚,几乎没有自己培育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用肉羊品种,引入国外优质肉用种羊和应用科学技术加快纯种扩繁速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纯种羊的不适应性导致的各种疾病,尤其是繁殖障碍成为制约引种和扩繁的瓶颈。现就本人3年来管理种羊场,对国外引入的优质肉用种羊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总结如下。1长期圈舍饲养导致不发情现象由于长期圈舍饲喂造成种羊营养单一,缺乏某些促进性激素产生的微量…  相似文献   

7.
优质细毛羊是我国利用进口胚胎和种羊的种质资源 ,通过采用高新繁殖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 ,实行开放式育种模式 ,同步实施纯繁选育和级进杂交育种 ,所培育出的羊毛细度为 6 6~ 70支(18 1~ 2 1 5 μm) ,具有净毛量高、羊毛综合品质好、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的细毛型品种群 ,是市场急需的精纺用细毛羊。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新疆与吉林两省联合,开始培育新吉优质细毛羊,2002年通过品种审定,2003年农业部正式命名并颁发了新品种证书[1].为了更好地开展育种工作,并对我国细毛羊的品质资源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同时也为了评估吉林省内新吉细毛羊羊毛生产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为此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养羊试验现场和松原查干花种畜场新吉细毛羊毛样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细毛羊产业现状、趋势和甘肃省细毛羊产业发展历史、现状;指出了甘肃省细毛羊产业存在的问题:优质细毛羊较少、羊毛品质及档次不高,细毛羊繁育体系不健全,羊毛价格不合理,饲养管理水平与技术推广落后,草场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细羊毛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提出了发展对策:加大对细毛羊产业扶持力度,明确育种方向与目标,加快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选育和扩繁进程,加大草原保护力度,加强细毛羊产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自1992年开始,吉林省在引进细毛型美利奴羊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扩繁选育和级进杂交等育种技术措施,建立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并在农业部的组织下与新疆联合育种,于2002年培育成功新吉细毛羊新品种,种群规模为核心群1 880只、育种群6 330只.新吉细毛羊主体细度66~70支,属细毛型品种,成年母羊净毛产量4.12 kg±2.02 kg,毛长8.77 cm±0.62 cm,剪毛后体重47.2 kg±5.60 kg,产羔率110%~125%.对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原毛量、净毛量、细度等毛用性状遗传力均在0.3以上.对育种群不同级进代数生产性能与现场鉴定资料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育种群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吉细毛羊与东北细毛羊产毛性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吉细毛羊是我国第一个细毛型羊品种,主体细度18.0~21.5 μm,不仅羊毛品质优异,而且改良其它细毛羊遗传进展快,效果明显,是毛纺业急需的精纺用细毛羊类型.尽快扩繁该品种、利用其遗传资源优势,对于提高全国细毛羊品质,促进细毛羊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东北细毛羊是优秀的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品种,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地区和部分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东北半细毛羊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东北三省联合培育的优良毛肉兼用型品种。该品种通过十多年的选育,具备了品种特征,1980年通过东北三省联合育种委员会和辽宁省畜牧局检验鉴定,被确认为辽宁东北半细毛羊品种群,并获农业部科技奖,列入“辽宁省品种志”。  相似文献   

13.
优质细毛羊改良杂种细毛羊中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2年开始,新疆、吉林两省区三个协作组共同选育优质细毛羊新品种,至2001年,选育目标基本完成,新品种的羊毛细度以66支为主,少部分达到70~80支。从基础群扩繁选育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在羊毛纤维试验中,纤维直径是比较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超细毛羊育种中的关键经济指标,其直接决定了羊毛的纺纱性能及经济价值,还有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标准差等细度变异指数对羊毛纱线和织物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则主要对优质超细毛羊的纤维直径选育效果进行详细探讨。1 优质超细毛羊品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是以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新疆细毛羊、波尔华斯羊通过杂交培训而成。该品种体型呈长方形、体格较大,被毛为白色,且密度比较大,细度  相似文献   

15.
<正>20世纪90年代,新疆与吉林两省联合,开始培育新吉优质细毛羊,2002年通过品种审定,2003年农业部正式命名并颁发了新品种证书[1]。为了更好地开展育种工作,并对我国细毛羊的品质资源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同时也为了评估吉林省内新吉细毛羊羊毛生产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为此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养羊试验现场和松原查干花种畜场新吉细毛羊毛样进行了检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样品来源检测样品来源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养羊试验现场和查干花种畜场,采集部位为羊前肢肩胛后约1掌处,面积约5 cm×5 cm,共采集毛样181份。检测指标包括羊毛长  相似文献   

16.
《吉林畜牧兽医》2003,(7):48-48
由新疆和吉林两地三家科研机构联合培育的细毛羊品种,近日,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新吉细毛羊”。这表明我国已经拥有了自行培育的超细型细毛羊群体和种畜,国家细毛羊基因库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遗传资源。从90年代初期开始,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吉林省农科院联合进行了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优质细毛羊的选育和开发”。经过科研人员近十年的研究繁育,被毛细度达到80支以上,净毛率65%的超细型细毛羊,先后在我区和吉林的选育基地诞生。目前,新疆畜科院塔城种羊场繁育中心已经繁育出“新吉细毛羊”三个品系,全疆经过鉴定的新吉细毛羊…  相似文献   

17.
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研所高源汉研究员主持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新品种选育专题1996年5月1日通过由国家科委和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委员会的验收。该项目填补了我国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云南省已决定投资推广该项科技成果。云南48-50支半细毛羊新品种选育通过验收@谢玉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综述了世界羊毛主产国羊毛生产和贸易现状,探讨了国际羊毛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提出我国今后羊毛发展及贸易的对策:加强品种选育提高;建立优质细毛羊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羊毛产销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宏观调控;高度重视羊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迅速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恢复和发展草原生态平衡,实现羊毛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综述了世界羊毛主产国羊毛生产和贸易现状,探讨了国际羊毛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提出我国今后羊毛发展及贸易的对策:加强品种选育提高;建立优质细毛羊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羊毛产销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宏观调控;高度重视羊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迅速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恢复和发展草原生态平衡,实现羊毛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优质细毛羊新品种是以澳洲美利奴羊为父本,东北细毛羊为母本,选用其级进杂交所得的二、三、四代理想公羊,分别与同代和较低代母羊,以及不同代杂种公羊回交东北羊所得的后代母羊交配选育而成。众所周知,建国以来,国产羊毛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上品种上满足不了我国毛纺工业发展需要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毛纺部门所需优质细毛羊毛往往依赖进口。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推广优质细毛羊新品种、改善现有绵羊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