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贵勇 《蜜蜂杂志》2014,34(10):42-42
<正>笔者是一位养蜂爱好者,从学生时代就迷上了蜜蜂。20世纪60年代,江浙一带的养蜂师傅常到我的家乡放蜂,由于跟他们的交往使我对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革回乡,学业中断,苦闷之时,忽然想到养蜂,于是到野外收捕2群中华蜜蜂进行活框饲养。神秘的蜜蜂王国,一下就吸引了我。通过精心饲养,不到2年的时间蜂群增至十多群。后来割掉资本主义尾巴,不许私人养蜂(在那个年代养蜂也算搞资本主义),我也不敢养蜂了,只好无偿上交生产大队。生产大队组建蜂场,大队领导看我喜欢饲养蜜蜂又是回乡青年,便把我安排到蜂场养蜂,从此,我便真正走上了养蜂之路。跟全国各地的养蜂者一样,浪  相似文献   

2.
40年前在部队,因吃不惯东北高粱米,每天吃不下饭,不久患了胃病.后来到北大荒军队农场当警卫员,因极度严寒患上关节炎.回乡后到氮肥厂上班,三班倒对身体伤害更大,又患上前列腺炎、胃溃疡、肾结石、高血压和神经衰弱症,要定期打针、服药,先后到各级医院求医,疾病困扰我多年.  相似文献   

3.
杨春霞 《蜜蜂杂志》2012,32(5):28-28
笔者今年72岁,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患胃肠病、前列腺增生、关节炎和肝病等,身体极差,1.74m的身高,体重不足50 kg。1970年因患萎缩性胃炎,吃不进食物,吃到胃里的少吐出的多,5、6月份还穿大棉衣。在儿女们关怀下,将我送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1个多月,花了6万多元治疗费才将我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但胃病还是没有治好,常疼,饱胀、吐酸水等。1973年我又患颈椎病、肩周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是一名煤矿退休工人,现已70多岁,从事井下工作30多年。在那困难的日子里,井下设备都很落后,每天的工作都是靠手拉肩扛的重体力劳动。那时生活条件不好,加上笔者在2年内又动过2次手术,骨瘦如柴,外号"黄谷穗"、"人架子"。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农牧养殖业也得到发展。每到百花盛开的季节,外地蜂农就会到我的家乡放蜂,花期一结束,他们就会转地到别的地方。由于他们用火车托运蜂箱,离开以后,就会遗漏很多的蜜蜂。我家因离火车站很近,每次路  相似文献   

5.
养蜂使我走上致富之道我是一名林业工人,工资很低,自愁没有出路。在养蜂户肖师傅家,谈起他养蜂60箱,1989年获利一万元之多,他让我看到了《蜜蜂杂志》。我想学养蜂,于1988年订了《蜜蜂杂志》。我1989年春开始养蜂,在当地养蜂户肖师傅和文师傅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6.
周玉范 《蜜蜂杂志》2020,40(5):43-43
养蜂多年,回首往事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有的使人兴奋,有的使人烦恼。最让我难忘的是在1978年,当时我在县棉麻公司上班,家里业余养了八、九箱蜜蜂,那年收成不错,一共打了50 kg余槐花蜜,50 kg余枣花蜜,50 kg余杂花蜜。当时卖给金乡县土产公司是2元/kg,卖给巨野县药材公司是2.4元/kg,可是金乡县土产公司承诺,每斤蜂蜜到秋季返售给半斤白砂糖作为蜜蜂的越冬饲料。  相似文献   

7.
“数控养蜂法”使我破镜重圆黑龙江省虎林县小木河乡张振方我家住在蜜源丰富的山区,有优越的养蜂条件。我初中毕业后,在1971年被公社送到牡丹江农科所学习养蜂。踉养蜂专家实习二年后,回乡后当了生产队蜂场的养蜂员。我养蜂也曾高产过,然而产量很不稳,常有欠收年...  相似文献   

8.
我父亲从1982年开始养蜂至今已有24年,这期间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曾受到蜜蜂的恩惠,也跟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我是四川省苍溪县高坡镇一名养蜂户 ,养蜂 30多年了 ,只是出于爱好蜜蜂 ,技术不精湛 ,多年都只有三至四群蜂。自从2 0 0 0年我第一次订阅《中国养蜂》 ,当年就起了变化 ,蜂增加到 6群 ,而且都是强群。 2 0 0 3年已发展到 13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中国养蜂》 ,立志通过养蜂造福于社会。我地从未有养蜂场 ,养蜂还是个空白地方。我地蜜源丰富 ,花期长 ,1月份有梅花 ,2月份梅花、药枣花 ,3月份主要油菜与各种果树花 ,后又有刺槐、黄柏大宗蜜源 ,花期长 ,是养蜂的好地方 ,未有人开发 ,我立志要养好蜂 ,为人的健康作点贡献。我通过看杂志学…  相似文献   

10.
我养蜂已有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好的收成。在蜂友的建议下,于1997年汇款到浙江省萧山市种蜂场买种蜂王1只,于当年7月收到,在越冬前全场都换了。在1998年气候不好的情况下,蜂数达到12框以上,浆、蜜、花粉都取得了以前年份中最高产量的2倍以上,特别是王浆,群产6kg以上。从此,我尝到了养蜂的甜头萧山种王使我尝到了养蜂的甜头!江苏省盱眙县古桑乡燕山村1组211700@王友国  相似文献   

11.
养蜂是农村家庭的一项好副业。我在1985年秋天购了两箱意蜂,属中等群势。我处地处乌苏里江流域,气候非常寒冷,对初学养蜂者来说,蜂群越冬是个大难题。如何保证蜂群安全越冬?我没有经验。后来我找到了一本已出版多年的旧法养蜂书,书上介绍了用柴草切碎和树叶埋藏的保温办法。当  相似文献   

12.
我是贵刊的老订户,从创刊号起就订阅了《蜜蜂杂志》。只因为有了《蜜蜂杂志》,我才从一个流浪汉,一举成为万元户,从一框蜂起家,发展到今天100多群。15年前,为了填饱肚皮,我从山东流浪到内蒙古大草原高寒山区,只身一人,大伙对我都是冷眼相待,我的处境十分艰辛。  相似文献   

13.
陈渊 《蜜蜂杂志》2007,27(9):44-44
解放初,我家园子里有两箱中蜂,那是我父亲从别处收来的.当时的义乌城很小,在城里就可以采到蜜.父亲在供销社上班,有空他总喜欢蹲在蜂箱边看蜜蜂进进出出,有一次我也站在边上凑热闹.他对我说:"养蜂是个自由职业,不受社会工作条件限制,养多了可以养家糊口,养少了可以补贴家用,除此之外,蜜蜂王国里还有许多道理,能够使人终生受用".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听不懂这番道理.  相似文献   

14.
我是山东省海阳市的一名蜂农,近几年从事养蜂走上了富裕路。说起来与蜜蜂结下的不解之缘,应归功于《蜜蜂杂志》。可以说,没有《蜜蜂杂志》就没有我的“无师自通”。 那年秋天,我携妻游览林寺山到养蜂员安大爷处小憩,发现安大爷桌上有几本《蜜蜂杂志》,信手拿起来翻看。《蜜蜂杂志》丰富的内容,使我大……  相似文献   

15.
我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名养蜂户。从小就酷爱小蜜蜂 ,但由于家庭困难辍学回家务农。先后养过兔、养过鸡、种过果树 ,但都未使我摆脱贫困。那年秋天 ,我到本村的养蜂员陈大伯家玩 ,发现陈大伯桌上有几本《中国养蜂》 ,随手拿起来翻看。《中国养蜂》丰富的内容 ,使我大开眼界。既有读者论坛 ,又有初学者园地 ;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行业信息 ,简直是一位蜂学老师 ,真恨自己与《中国养蜂》见面相晚。此后 ,我便订阅《中国养蜂》 ,买来数群蜂 ,开始了我的养蜂生涯。最初 ,我没有一点养蜂经验 ,一遇到问题就翻阅《中…  相似文献   

16.
“数控养蜂法”使我转亏为盈以前我用传统法养蜂,年年春天要买蜂,且各项产品收成都不高。传统养蜂法提倡保温,春繁时我五面保温(上下左右后面),仅留出蜂箱前面不保温。夜间还用塑料布盖于箱盖上。蜂繁殖不好,我以为保温不够,就再加强保温,但蜂还是没养好。然而我...  相似文献   

17.
我学养蜂     
我学养蜂我初中毕业之后,在家养中蜂一年,收获甚少。一个偶尔的机会在朋友家中看到了《蜜蜂杂志》,尤其看了杨多福师傅的“数控”文章,茅塞顿开。杨师傅说:“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就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因此,始业者必须拜养蜂能手为师。秉承名师可以产生师承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65岁的张国安,是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高柏村人。中专文化,在区农委果树站工作,后来辞职回乡种植柑橘。在柑研所原所长沈兆敏研究员的指导下,租用农村荒山散地2 hm2,栽种纽荷尔脐橙、日本椪柑、奉节脐橙、温州蜜桔、台湾红心矮晚柚等30多个品种近2 000株,成为柑橘种植大户并荣获全国劳  相似文献   

19.
帅利宽 《蜜蜂杂志》2014,34(10):51-51
<正>笔者是名退休的高中语文教师,今年82岁。家住在江汉平原北部的湖北省云梦县。这儿为荆楚腹地,属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丰富。盛产油菜籽、棉花、瓜果等经济作物。每年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各地养蜂人纷至踏来,追花夺蜜。一个村子放置几场蜂是常事,导致这儿油菜籽平均亩产在200~300kg,创历史之最。正因如此,养蜂业受到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养蜂人也深受农民欢迎。在以上大背景下,我同许多退休人一样,对养蜂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的家居住在村子最南端,又属独家小院。院墙外有片空地,还有一排水杉,水杉边是条大沟,沟外  相似文献   

20.
正1965年,我从陕西省旬邑县中学高中毕业,分配到供销社工作,由于收蜂蜜业务和蜂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时洋槐蜂蜜(42波美度)收购价为2.54元/kg,一般蜂蜜收购价为1.2~1.4元/kg,荞麦蜂蜜收购价为0.36元/kg。我一月工资才30元。我看周围业余养蜂的同志,养几箱蜂在洋槐开花期取蜂蜜也卖100~200元,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因此1967年我也利用业余时间养起了蜜蜂,直到1996年一直没有间断过。曾因中蜂得囊状幼虫病全部死光,也有几个月因故未管理被巢虫毁完。我退休后在西安东郊灞桥区西航花园买了一套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