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禾草的开花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新全  杜逸 《草业科学》1994,11(3):42-45
研究11份禾草种质料的开花习性表明:稗草,长叶雀稗及草芦的小花开放顺序,通常由顶部向基部开放,而庐山草芦及鸭茅则表现为由中上部位向上,下两端开放。单个花序开花持续时间在7-32天。除草芦外,其余各属饲草的不同草种间小花开部特点相似。3种稗草有部分不花闭颖返粉结实。庐山草芦一日开花高峰在下午14-15时,其余均在上午,多数在8-10时。  相似文献   

2.
对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的开花习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小花最先从穗的中部开始开放,然后逐渐向上下扩展开放。小穗上最靠近外颖的第1朵小花最先开放,位于小穗最顶部的小花通常不育。小花集中在白天开放.下午13:00~17:00时为开花高峰期。单个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14~16天,群体开花时间可达到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3.
热研二号柱花草开花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昌军 《草业科学》1993,10(6):30-32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热研二号柱花草一般9月下旬开始开花,花期持续3个月,花序与花朵的开花顺序与分化形成的先后一致,每朵小花只开放一次,以下午9:30开放率最高,小花开放两小半小时,12时闭花,20~30天子房发育的种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4.
对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的开花习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小花最先从穗的中部开始开放,然后逐渐向上下扩展开放。小穗上最靠近外颖的第1朵小花最先开放,位于小穗最顶部的小花通常不育。小花集中在白天开放,下午13∶00~17∶00时为开花高峰期。单个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14~16天,群体开花时间可达到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5.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小花开放顺序通常从中上部向基部逐渐开放,最上部小花最后开放;一日开花高峰在清晨3~4时,单个花序开放持续时间26~57d,平均42.5d;逐日开花高峰出现在开花第10~15d;前25d开花数占总数的90%;阴雨天将严重影响小花开放.  相似文献   

6.
在试验地观察了冷蒿的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了冷蒿花序花粉的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冷蒿花序的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小花的开放是自外轮至中央小花.冷蒿的花粉活力在盛花期开花之初很低,第2~3d花粉活力较高,随后活力明显下降,但直至其花序枯萎,少量的花粉仍具有部分活力.花粉寿命较长,约为20d.冷蒿边缘雌花柱头的可授性在开花当天就具有,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在第2~3d可授性最强.中央两性小花柱头可授性要稍晚于边缘小花,但是在开花后第2~3d可授性也达到最高,其可授性时间也较长.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2~3d.冷蒿的最佳授粉期在开花后2~3d左右.  相似文献   

7.
菘蓝是药材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基原植物,依赖种子繁殖。通过田间观测和人工授粉实验,对民乐县栽培菘蓝开花时序和传粉生物学系统进行研究,旨在为其种子繁育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科学和技术依据。研究表明,菘蓝为无限花序,单株表现异向开花习性,花序从植株顶部向下,单花从花序基部向上依次开放。花两性,雄蕊6,4枚长,2枚短,花萼和花瓣均为4,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子房上位,1室。单花寿命6~7 d,异常气候可缩短至3~4 d,群体开花期30 d左右。即将开放的花蕾柱头已成熟,花瓣刚露出花萼后开花当天,花粉鲜黄而散,末花期子房膨大,花粉干枯。短角果结种子0~2粒。自然结籽率95.0%,不去雄和去雄套纸袋均不结实,同株异花去雄授粉结籽率仅4.0%,去雄套纸袋异株异花授粉结籽率72.0%,去雄不套袋结籽率53.3%,自交不亲和指数为0.96~1.00。不去雄套网袋结籽率5.0%,去雄后提高至13.7%,访花者主要有食蚜蝇、黑蜂等。说明菘蓝具有较强的自交不亲和性,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属典型的异花授粉类型,需传粉者,传粉媒介以虫媒为主,风媒为辅。  相似文献   

8.
研究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扁蓿豆、直立型扁蓿豆等几种豆科牧草的授粉方式,并统计不同时间人工去雄、酒精去雄及不去雄授粉方式下的牧草结实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直立型扁蓿豆、扁蓿豆属异花授粉植物,自然异交率高于50%;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最佳的杂交方式为不去雄杂交,扁蓿豆与黄花苜蓿最佳的杂交方式为人工去雄杂交;各种牧草最佳去雄时间为早上9∶00、最佳授粉时间为去雄后24~48h。  相似文献   

9.
苜蓿切叶蜂一年异地两次为苜蓿授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合明  马福田 《草地学报》1995,3(4):289-296
苜蓿切叶蜂是为苜蓿授粉最有效的昆虫。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苜蓿开花期不同的特点,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在北京苜蓿开花期间放第一次蜂,回收后立即运往吉林白城地区于6月下旬至7月初放第二次蜂,为当地苜蓿授粉,8月中下旬收回。经过三年共六次的释放试验表明,这种一年异地两次放蜂的方法是可行的,取得了蜂产量增长2~3倍,苜蓿种子增产2~4倍的良好结果。评价了蜂茧的产量、质量及苜蓿种子增产的效益。还对该蜂的羽化、筑巢的动态以及一些生态要求等进行观察与分析。为在我国开发和利用苜蓿切叶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不同去雄授粉处理方式对苇状羊茅进行杂交制种,结果表明,苇状羊茅母本的去雄处理为去雄剂量30%、110ml/666.7m^2、每666.7m^2用原液100ml,去雄时幼穗长度为1.5cm,去雄后授粉方式采用选取优良、健壮父本并收集其花粉直接与母本进行授粉处理,其杂交结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玉米花粒期是指玉米从抽穗到成熟时期,是玉米开花散粉和籽粒成熟阶段。雄穗抽出后,营养生长逐渐结束,转入以开花授粉和子粒形成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时期,此期的田间管理措施除深施粒肥和浇攻粒水以外,应抓好以下工作。 1.去雄:玉米去雄是指雄穗刚抽出,在散粉之前剪去部分植株的雄穗,可增产8%~10%,是一项促早熟创高产的栽培措施。去雄方法是: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散粉时立即拔除。去雄可隔行或隔株进行,也可隔2行去1行,去雄数不超过全田的1/2。靠地边的两行和地头两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草莓的开花状况与蜜蜂的采花活动在冬天的低温条件下,大部分的小花60%以上开放,即使晴天也要3d(天)以后开放,阴雨天等就更晚(阿部泰典,1984)。蜜蜂大多采开花3~6d后的小花。以低温期2月上旬的实测为例,每朵小花的采花次数约50次,采花逗留时间同样约6min(分钟)。晴天推算,一天总采花数照前所述的的实测,有2~11万朵小花。但即使是晴天,蜜蜂能采的小花数也有变动,蜜蜂损耗也少。用作育成幼蜂的花粉采食行动,推测总采花活动,要根据开花状况比较调整。如果开的小花多采花数就增加,反之就减少。草莓种植户担心,…  相似文献   

13.
<正> 促使苜蓿开花和授粉的因素对苜蓿的种子繁育有关键性的作用,散居的野蜂、丸花蜂和家蜂是苜蓿授粉的重要昆虫。近年来,在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对蜂在苜蓿授粉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作了种类繁多的实验,所得的结果差别很大,甚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不同去雄授粉处理方式对苇状羊茅进行杂交制种,结果表明,苇状羊茅母本的去雄处理为去雄剂量30%、110ml/666.7m2、每666.7m2用原液100ml,去雄时幼穗长度为1.5cm,去雄后授粉方式采用选取优良、健壮父本并收集其花粉直接与母本进行授粉处理,其杂交结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苜蓿切叶蜂在呼和和浩特市地区为苜蓿授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切叶蜂是为苜蓿授粉量有效的昆虫。1997年,我们对黑龙江省林甸县引进苜蓿切叶蜂在呼和浩特市地区于苜蓿花期进行了授粉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切叶蜂在29 ̄30℃、相对湿度60% ̄70%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孵化最为适宜;放蜂后第7d出现封孔现象,封孔高峰出现在开始封孔的第8d,雌蜂做巢集中在放蜂后的15d内;放蜂田种子产量比对照田增产57.2%,种子产量与苜蓿至蜂箱的距离呈负相关性。异花授粉在种子结实率  相似文献   

16.
1.玉米去雄:玉米适时去掉雄花,可以增产1~2成。因为去雄可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减轻玉米螟为害,促进雌穗发育,增加穗粒数,使子粒饱满,产量增加。玉米可采取隔行去雄,也可采取隔株去雄,去雄株不能超过总株数的40%。玉米田四周边际3~4行不必去雄,否则影响授粉。 玉米去雄宜在雄穗刚刚露出尚未散粉时进行,过早过迟都不利于增产。去雄动作要轻,一手握植株上部,一手轻轻拔出雄穗。去雄分2~3次进行。如能在去雄后进行人工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苇状羊茅以不同去雄处理和不同的授粉方式进行去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苇状羊茅母本的去雄剂量为30%110mL/亩(一亩合667m^2,下同)。当每亩用原液100mL、去雄时间为幼穗长度1.5cm时,相对不育率最高,且对植株生长的影响最小;授粉方式为搜集父本花粉直接授到母株的柱头上面时,其相对异交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谢鹤 《蜜蜂杂志》2002,(5):28-28
苜蓿,俗称紫花苜蓿,豆科,多年生栽培草本植物,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饲用价值极高的优良牧草,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也是该地区夏季优良的蜜源植物之一。花期长,泌蜜稳定,单产高。每年6~7月,正值苜蓿花期,各地养蜂者不辞辛劳地携蜂而至,竞相采集。苜蓿开花泌蜜,给养蜂者以丰厚的回报,蜜蜂采蜜授粉,极大地提高了苜蓿的结实率及品质,使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苜蓿制种及杂交育种的成功率,对3个苜蓿材料小花开放不同状态下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花开放的早期3个苜蓿材料均无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小花开放中期开始具有一定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后期达到最强。在小花开放的同一状态下3个苜蓿材料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排序为:TravoiceBL-202黄花苜蓿。黄花苜蓿和BL-202花粉活力的日变化动态呈上午下午的变化趋势,而Travoice则呈中午时段偏高的单峰曲线趋势。黄花苜蓿柱头可授性的日变化是随时间的进程呈显著降低趋势,而BL-202和Travoice在1d内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西卡柱花草传粉受精过程花朵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丽娟  刘国道 《草地学报》1999,7(2):136-141
对西卡柱花草传粉受精过程花朵形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凌蛄3~6时,多数花蕾进行自花授粉,6~7时,花蕾完成自花授粉过程,此时萼管与花冠长度几乎相等。上竿8:30~9:30,小花开放但龙骨瓣仍闭合时,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开共经骨瓣松开,露出雌雄蕊,花粉管穿过花柱道、子房内壁进入胚珠。花后6小时左右,小花关闭,合子及初生胚乳核中出现雄性核仁。小花开放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可作为传粉、花粉萌发、受精作用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