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鸡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00只21日龄健康艾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在4个呼吸代谢舱中,每个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和(75±3) mg·kg-1。呼吸代谢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养殖环境条件。试验期为21 d,21-31 d为试验前期,32-42 d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在32 d和42 d屠宰取样,测定肉鸡血液、肌肉、肝脏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结果】1)抗氧化性能: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T-AOC)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5);胸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MDA含量具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而T-AOC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腿肌T-AOC活性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75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鸡肝脏CAT活性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MDA含量呈现线性增加(P<0.05)。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CAT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CAT活性呈线性增加(P<0.05),T-AOC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腿肌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75 mg·kg-1 氨气处理组腿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T-AOC活性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GSH-Px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2)肉质性状: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b*值呈线性降低(P<0.05),L*值呈线性升高(P<0.05);腿肌肉色L*值呈线性降低(P<0.05),肉色a*值和宰后24 h的pH值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b*值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a*值呈线性降低(P<0.05),b*值与屠宰后24 h肉质pH值均呈线性升高(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胸肌肉色L*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宰后45 min腿肌pH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结论】鸡舍高浓度氨气可降低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影响鸡肉品质,且随氨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具有时间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羽1日龄爱拔益加公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橙皮苷组(Hes)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mg·kg-1的橙皮苷,迷迭香酸组(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的迷迭香酸,橙+迷组(Hes+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的橙皮苷和15 mg·kg-1的迷迭香酸。试验期为42 d, 1~21 d为前期,22~42 d为后期。于试验期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2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屠宰取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橙+迷组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以及22~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橙+迷组肉鸡的屠宰率和胸肌率显著提高(P<0.05),肉鸡胸肌的24 h亮度值、24 h黄度值、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行为特征和唾液皮质醇激素水平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提高仔猪动物福利。【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 (0.67 m2/头),将88头体重相近(10.42±0.36 kg)的35日龄断奶苏钟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即漏缝地板饲养组(slatted-floor house, SFH)和发酵床饲养组 (deep-litter house, DLH)。每组设4个重复,SFH和DLH组中每个重复分别为6和16头。适应14 d后,进入试验期,试验期为21 d。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间记录仔猪日采食量,分别于仔猪49日龄和70日龄时进行个体称重,按重复计算仔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于仔猪68日龄时,进行24 h录像采集,每个重复随机挑选3头仔猪用于行为学观察,观察时间为07:00-17:00;于69日龄上午9:00-10:00,每个重复选择3头仔猪用于唾液采集,测定其皮质醇激素含量。【结果】①SFH和DLH组仔猪末重、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SFH组相比,DLH组仔猪站立和犬坐行为时间比例显著增加(P<0.05),躺卧行为显著降低(P<0.05);仔猪主要活动时间为08:00-10:00和12:00-15:00;DLH组中仔猪运动和探究行为(特别是翻拱垫料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高于SFH组(P<0.05),操纵圈舍行为和攻击行为显著低于SFH组(P<0.05);与SFH组相比,DLH显著提高了仔猪饮水时间比例(P<0.05),但对排泄(排尿和排便)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DLH组仔猪总采食时间显著低于SFH组(P<0.05),但因采食次数的显著增加(P<0.05),使DLH组仔猪每次采食持续时间显著高于SFH组(P<0.05)。③DLH组仔猪唾液中皮质醇激素含量显著高于SFH组(P<0.05)。【结论】发酵床饲养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的探究行为、运动行为以及每次采食持续时间,降低其攻击和操纵圈舍行为,提高了仔猪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芽孢杆菌和载鸭水体应用光合细菌对载鸭水体和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地面平养+水池”养殖模式,以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同批次连城白鸭和樱桃谷鸭杂交后代蛋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每个重复独立一栏。两处理因子分别为饲粮添加有效活菌含量为8×107 cfu/k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载鸭水体应用光合细菌至水体有效活菌含量为1.8×1012 cfu/m3。对照组为不应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光合组为只应用光合细菌,芽孢组为只添加芽孢杆菌,联合组为既添加芽孢杆菌又应用光合细菌。预饲7 d,试验期120 d。试验期间统计每10 d的平均产蛋率、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料蛋比;每10 d采集水样用于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数量;每15 d采集水样和血样用于检测内毒素浓度。试验结束时,采集新鲜粪样用于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数量;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用于检测内毒素水平;取空肠、回肠和脾脏组织用于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试验鸭自由饮用池水、自由采食、自然光照。水体和血液内毒素、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水体大肠杆菌和沙门+志贺氏菌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线性混合模型分析,LSD修正法多重比较。粪便微生物数量、肠道黏膜内毒素水平和组织基因表达数据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不显著影响鸭采食量(P>0.05)空肠Caspase-3Bcl-2 mRNA表达(P>0.05)、回肠Bcl-2 mRNA表达(P>0.05)、以及脾脏IL-1β mRNA表达(P>0.05),但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显著提高蛋鸭产蛋率(P <0.001),显著降低蛋鸭料蛋比(P<0.001)、载鸭水体(P<0.001)、十二指肠(P<0.01)和回肠(P<0.01)内毒素浓度、粪便大肠杆菌数(P<0.001)、空肠TLR4P<0.05)和回肠Caspase-3P<0.05)mRNA表达水平。采食量、产蛋率、料蛋比、水体大肠杆菌、沙门+志贺氏菌和内毒素水平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P<0.001)。与芽孢组和联合组相比,对照组和光合组血液内毒素和粪便沙门+志贺氏菌数量显著提高,对照组空肠粘膜内毒素水平、载鸭水体沙门+志贺氏菌数量以及脾脏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联合组水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光合组和芽孢组。仅联合组回肠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脾脏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可能通过降低载鸭水体革兰氏阴性菌数量和内毒素水平、降低肠道和血液内毒素浓度、降低炎症反应和肠道细胞凋亡,提高蛋鸭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5.
板栗总苞多酚对AA肉鸡生长、抗氧化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氧化应激在畜牧业生产中普遍存在,诱发氧化应激的因素很多,热应激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氧化应激能够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植物多酚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日益而受到关注。故研究不同剂量板栗总苞多酚对常温和高温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生长、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包括两个试验。试验一:将40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雄性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阳性对照组,饲喂日粮为基础日粮中添加0.15% 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添加剂预混料(其中BHT含量0.015%);Ⅲ-Ⅴ组为板栗总苞多酚试验组,饲喂日粮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3%和0.4%板栗总苞多酚提取物。试验一:常温条件下饲养42d,根据AA肉鸡饲养程序和免疫程序进行饲养管理。每周末称体重和采食饲料重,测定各组AA肉鸡不同阶段生长性能指标。试验二:将400只28日龄的AA雄性肉鸡按试验一分组,在常温下适应一周后,开始连续7d的高温热应激。高温3d、7d称重、屠宰、取样。测定高温热应激条件下,板栗总苞多酚对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试验一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板栗总苞多酚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二表明,在初始体重相同的情况下,热应激一周后,Ⅳ、Ⅴ组体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Ⅳ和Ⅴ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Ⅰ组(P<0.05);各组间死亡率差异趋于显著(P=0.059)并以V组最低。板栗总苞多酚对AA肉鸡屠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高温热应激3d的肉鸡,各试验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虽有波动,但是差异均不显著(P>0.05);Ⅳ组血清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Ⅳ、Ⅴ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居中间,和所有的组相比都不显著(P>0.05);相对于Ⅰ组,Ⅱ-Ⅴ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高温热应激7d时,Ⅳ组血清T-AOC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Ⅲ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相对于Ⅰ组,其他各组血清中T-SOD活力均显著增高,Ⅱ组效果最好,显著高于IV和V组(P<0.05);而对于血清MDA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GSH-Px活力在各组间变异较小,只有Ⅲ组显著高于Ⅴ组(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板栗总苞多酚在常温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在高温热应激条件下,添加0.3%的板栗总苞多酚能够显著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缓解高温热应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舍内相对湿度(RH)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标准化养殖环境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7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0%RH)、低湿组(30%RH)和高湿组(90%RH)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在人工气候实验舱内进行,试验期为42d。在肉鸡21和42日龄时,测定不同RH下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1~21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湿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高湿组ADG、F/G、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22~42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湿组肉鸡ADFI和ADG显著降低(P0.05);高湿组ADFI显著降低(P0.05)。1~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低湿组ADFI和ADG显著降低(P0.05),F/G增加(P0.05);高湿组ADFI和ADG降低,F/G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湿组42日龄肉鸡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21日龄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显著提高(P0.05),21日龄肉鸡胸肌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低湿组42日龄肉鸡胸肌的黄度值(b*)值显著提高(P0.05)。【结论】低湿或高湿均不利于肉鸡生长,其中低湿可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而高湿则显著影响肉鸡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黄牛(Bos taurus)种间杂交利用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以云南黄牛(大理黄牛、德宏黄牛,n=379)和西本杂(西门塔尔牛♂×云南黄牛♀,n=136)为母本,大额牛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进行种间杂交。母牛在输精后约60 d,通过直肠检查进行妊娠诊断,并对妊娠母牛进行跟踪调查,统计产犊数,测定云南黄牛及杂种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体尺,观察调查杂种牛的主要外貌特征。【结果】①用大额牛冷冻精液累计输精515头母牛,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73.98%和92.13%,其中黄牛母本的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为68.87%和90.81%,西本杂母本的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88.24%和95.00%。②大西本杂(大额牛♂×西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分别为22.86、103.86、142.40、176.21和243.25 kg,比云南黄牛的11.73、82.42、108.37、124.60和132.10 kg提高94.89%(P<0.01)、26.01%(P<0.01)、31.40%(P<0.01)、41.42%(P<0.01)和84.14%(P<0.01),比大本杂(大额牛♂×云南黄牛♀)的17.70、102.19 、134.81、161.43和201.91 kg提高29.15%(P<0.01)、1.63%(P>0.05)、5.63%(P>0.05)、9.16%(P<0.05)和20.47%(P<0.01);大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亦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50.90%(P<0.05)、23.99%(P<0.01)、24.40%(P<0.01)、29.56%(P<0.01)和52.85%(P<0.01);大西本杂初生到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301.90 g,极显著高于大本杂的264.67 g和黄牛的164.89 g(P<0.01),大本杂平均日增重亦极显著高于云南黄牛 (P<0.01);大本杂的初生、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8.21%、3.87%和4.20%,以初生重的杂种优势率最高。③初生时,大西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同龄云南黄牛提高8.38%(P<0.05)和8.34%(P<0.05),大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8%(P<0.05)和7.23%(P<0.05)。在6月龄,大西本杂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5.88%(P<0.05)、16.50%(P<0.05)、9.81%(P<0.05)和29.48%(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0.89%(P<0.05)、11.10%(P<0.05)和21.23%(P<0.05)。在12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82%(P<0.05)、30.64%(P<0.05)、31.16%(P<0.01)、29.95%(P<0.01)和26.63%(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1%(P<0.05)、13.34%(P<0.01)和21.86%(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分别比大本杂提高33.20%(P<0.05)、31.43%(P<0.05)、17.72%(P<0.01)和14.65%(P<0.01);在24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30%(P<0.01)、31.69%(P<0.01)、38.83%(P<0.01)、32.12%(P<0.01)和41.60%(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2.69%(P<0.01)、24.42%(P<0.01)和40.92%(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分别比大本杂的明显提高38.72%(P<0.01)、27.83%(P<0.01)和13.16%(P<0.01)。表明杂种牛在初生时体高和胸围优势明显,6月龄以后以胸围、腹围和管围生长较为明显;特别是三元杂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生长从12月龄开始明显地超过二元杂。④大额牛与大理黄牛杂交F1的初生体重显著高于大额牛与德宏黄牛杂交F1(P<0.05),但两者的各体尺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大额牛与两地黄牛杂交效果基本一致。⑤成年杂种的外貌特征和主要习性与大额牛的非常相近。【结论】大额牛和云南黄牛种间杂交可行,杂种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且三元杂优于二元杂;F1代母牛可育,但公牛可能不育;大额牛与黄牛杂交利用潜力大,推广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8.
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畜舍内有害气体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以舍内主要有害气体氨气为主要研究指标,肉鸡为实验动物,研究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日龄AA鸡、科宝鸡和三黄鸡各140只,将各品种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氨气浓度水平不同),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环境可控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环境除氨气浓度不同外,其余温度、湿度等生态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方式完全相同。各仓氨气浓度通过感应器自动控制,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分别为:0~21日龄时分别为0、10、25和60mg/m3,28~42日龄时分别调整为0、15、45和90mg/m3。研究表明:0~21日龄时,氨气浓度对肉鸡的日采食量和日增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氨组(60mg/m3)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p0.05);28~42日龄时,高氨组(90mg/m3)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8.20%、7.60%和4.30%。以万只规模鸡场计算,约造成毛重收益损失2万元(以毛重价格7.6元/kg计算)。实验表明,肉鸡在0~21日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0mg/m3,在28~42日龄时应不超过15mg/m3。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乳双歧杆菌对蛋雏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罗曼褐蛋公雏216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组),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另添加乳双歧杆菌制剂(T组,添加量:1×107 cfu·g-1),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组随机选取6只鸡,再从中选出体质量相近且状态良好的3只,收集盲肠食糜样,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乳双歧杆菌可显著提高雏鸡体质量、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5)。(2)两组间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试验组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数量的比值高于对照组。(3)乳双歧杆菌可显著提高BarnesiellaRomboutsiaButyricicoccus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含量,而显著降低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Escherichia-Shigella的含量(P<0.05)。(4)乳双歧杆菌可提高盲肠菌群丰度,显著提高Shannon和Simpson指数(P<0.05)。综上,饲粮添加乳双歧杆菌后,可能通过改变盲肠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和含量来发挥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小体型肉鸭剩余采食量(RFI)与屠宰性能和胸肌肉品质的关系。[方法]选取1 000只21日龄小体型肉鸭单笼饲养至63日龄,测定22~63日龄的RFI。于63日龄随机挑选72只肉鸭(公母各半)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胸肌肉品质,再对RFI与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生长性能方面,公鸭的22日龄体重(BW22)、63日龄体重(BW63)、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极显著高于母鸭(P<0.01),料重比(F/G)和RFI极显著低于母鸭(P<0.01)。RFI与F/G、ADFI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屠宰性能方面,公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腹脂率和肌胃率与母鸭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RFI与胸肌率及瘦肉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肉品质及营养成分方面,公鸭的胸肌黄度值(b*)显著高于母鸭(P<0.05),pH24 h值显著低于母鸭(P<0.05),胶原含量显著低于母鸭(P<0.05),但公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油脂对小鼠生长性能、健康状态、血脂指标和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探讨日粮中不同油脂来源及使用量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哺乳动物筛选较为适宜的油脂类型及其添加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选取3周龄体重16-19 g的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4组分别饲喂正常小鼠饲料(对照组)和添加4%豆油(B组)、4%乳化椰子粉(L组)以及8%乳化椰子粉(H组)的饲料14 d。试验期间,记录每天的饲喂次数、每次饲喂量、饲料剩余量,所有试验动物均自由采食和饮水。分析试验期间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料重比(F/G)等生长性能指标,分析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等健康状态指标,测定小鼠的肝脏重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清脂质指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这3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生长性能方面,添加4%豆油组的小鼠体重变化、平均日采食量和肝脏脏器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肝脏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组的小鼠各生长性能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乳化椰子粉显著提高小鼠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②健康状态方面,各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分布和健康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脂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豆油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中TC和HDL-C含量(P<0.05),对TG和LDL-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乳化椰子粉对小鼠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8%乳化椰子粉能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但对TG、HDL-C和LDL-C无显著性影响(P>0.05);④肝脏胆固醇相关基因方面,添加8%乳化椰子粉组肝脏中CYP7A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4%豆油组和4%乳化椰子粉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HMGCR基因和LDL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豆油增加了小鼠日采食量和体重等指标,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剂量乳化椰子粉的添加提高了小鼠日采食量,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并增加了肝脏CYP7A1基因mRNA的表达。相比于添加高剂量乳化椰子粉,低剂量乳化椰子粉在改善小鼠脂代谢方面应用效果并不好。添加油脂可能是通过调控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量来影响小鼠肝脏胆固醇的代谢,从而维持体内的胆固醇代谢的稳态。  相似文献   

12.
43-63日龄黄羽肉鸡锌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日粮锌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机能、免疫功能、组织锌沉积等的影响,探讨43—63日龄黄羽肉鸡的锌需要量。【方法】选用43日龄健康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1 08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处理1(空白对照组)为基础日粮,锌水平为18 mg?kg-1,处理2、3、4、5、6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20、40、60、80、120 mg?kg-1锌。试验周期为21 d。【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锌对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锌显著提高鸡血清GSH-Px、CuZnSOD、AKP活性(P<0.05),显著增加血清GSH含量、血清及胫骨Zn含量、血清及肝脏MT含量(P<0.05),其中添加60 mg?kg-1锌改善血清AKP活性和胫骨Zn含量效果最佳。日粮添加20—40 mg?kg-1锌显著提高鸡胸腺指数,添加20—80 mg?kg-1锌显著提高鸡法氏囊指数(P<0.05),但日粮添加锌对63日龄鸡脾脏指数、肝脏CuZnSOD活性和胫骨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仅考虑生长性能,玉米豆粕型日粮不需添加锌;以血清AKP活性、胫骨Zn含量为衡量指标,43—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锌适宜水平为78 mg?kg-1。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日粮锌适宜水平分别为81、60 mg?kg-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43-63日龄阶段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方法】试验采用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ME:11.93和12.98 MJ•kg-1)×3(CP:14.6%、15.8%和17.0%),选用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鸡840只,以体重一致原则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重复,每个重复35只鸡,试验期21 d。各处理组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与CP水平的比例保持一致,其它营养水平各处理组均一致。试验期间试验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料和自由饮水。【结果】①与饲粮11.93 MJ•kg-1 ME组比较,12.98 MJ•kg-1组试验鸡平均日增重、胸肌pH和肉色a*值、腿肌中乳酸含量、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肉色b*值、血浆脂蛋白脂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②饲粮CP17%组料重比显著低于15.8%(P<0.05)和14.6%组(P<0.05),半净膛率显著高于14.6%组(P<0.05),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4.6%组(P<0.05),胸肌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15.8%(P<0.05)。饲粮CP水平为17%组胸肌b*值显著高于15.8%和14.6%组(P<0.05)。③饲粮ME和CP水平对试验鸡胸肌中谷氨酸含量、腿肌纤维直径与密度、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若以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为评定指标,43—6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饲粮适宜的ME 和CP水平分别为12.98 MJ•kg-1和17%,此时的饲粮蛋能比为13.10 g•MJ-1;综合考虑肉品质指标评定,饲粮适宜的ME 和CP水平分别为12.98 MJ•kg-1和15.8%,此时的饲粮蛋能比为12.17 g•MJ-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情况良好1日龄AA肉公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9只。设定不同免疫应激模型,为无免疫组即对照组(no vaccine,NV),常规免疫组(conventional vaccine,CV),以及在常规免疫基础上注射细菌脂多糖的免疫亢进组(LPS)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组(CYP)。采用 CD3/CD4/CD8 三色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肉鸡免疫状态和非免疫状态下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与NV组相比,肉仔鸡的体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降低LPS组和CYP组(P<0.05),各处理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NV组与CV 组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日龄处理间血清TP、GLU和CHLO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21和35天,LPS组和CYP组血清ALB含量显著低于CV组和NV组(P<0.05);第21 天,LPS组血清α-AGP和 BUN含量显著低于NV组(P<0.05),CPY和LPS均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LPS组CD4+/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NV组(P<0.05)。【结论】未进行免疫肉鸡可维持机体正常的生长性能和细胞免疫稳态,LPS和CYP的刺激可降低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随日龄增加肉鸡对CYP刺激的耐受性有所上升,LPS刺激可增强肉鸡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夏季发酵床饲养模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猪舍环境的影响,为发酵床饲养模式在南方地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8±3)日龄、体重(8.4±0.2)kg的断奶仔猪母猪300头,按密度一致原则随机分为高床饲养组(traditional concrete-based house,TCBH)和发酵床饲养组(deep-litter house,DLH),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试验期42 d,测定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及猪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于试验第15、29和43天时,每个重复选取4头仔猪,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分别测定第29—35和36—42天猪舍内氨气浓度。【结果】在1—14、1—28和1—42 d时,发酵床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床组(P<0.05),腹泻率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发酵床组和高床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7:00时,发酵床猪舍内氨气浓度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发酵床组与高床组猪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5和29天时,发酵床组猪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发酵床组和高床组猪血清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床组猪血清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高床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南方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发酵床饲养模式能够降低断奶仔猪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猪舍环境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从而优化牛体外胚胎生产体系。【方法】在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MT,观察并统计其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卵泡液和成熟培养液内MT与孕酮(P)、雌激素(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并检测卵母细胞的活力和活性氧(ROS)的浓度。【结果】存在于牛卵泡液中的MT浓度与血清中的相近,添加10-11 mol•L-1 MT组的P浓度(2.01±0.33)n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0.87±0.10)ng•mL-1,P<0.05)。与对照组((67.32±7.30)%)相比,10-9 mol•L-1 MT组卵裂率显著提高((77.81±7.06)%,P<0.05),并能提高囊胚率且囊胚细胞数((29.61±9.55)%,(90.30±28.74)个),显著高于对照组((19.64±9.22)%,(75.07±25.98)个,P<0.05);同时,10-9 mol•L-1 MT组卵母细胞的活力高于对照组,并能降低卵母细胞内的ROS含量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牛卵泡液中存在MT,适当浓度的外源MT能促进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粮改饲"的背景下,研究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进全株玉米青贮应用和肉羊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尼龙袋法对全株玉米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性进行评价;饲养试验中选择4个不同品种的3月龄断奶健康公羔羊各30只,体重相近(27.6±1.7)kg,以品种差异分为4个处理,分别是小尾寒羊(SH),"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DH),"蒙古羊×小尾寒羊"杂交F1(MH)和"杜泊×洼地绵羊"杂交F1(DW),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只羊,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TMR,精粗比25:75。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进行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青贮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M含量、有机物(OM)含量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著提高(P0.01),NDF含量、ADF含量和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01)。生产性能方面,不同组合杂交羊比小尾寒羊DMI有增加的趋势(0.05P0.1);杜寒和杜洼杂交羊ADG、FCR、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经济效益方面,各处理的饲料成本无显著差异(P0.05),杜寒和杜洼杂交羊净肉增重、产肉效益和生产利润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P0.01)。【结论】全株玉米青贮适宜作为肉羊育肥TMR主要饲料来源,不同品种的肉羊均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其中,杜寒和杜洼杂交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而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由此,杜寒和杜洼杂交羊更适合作为黄淮海农区肉羊育肥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肉鸡脂肪细胞甘油三酯沉积过程中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将脂肪细胞随机分5组,每组6个重复;空白对照组为基础培养液,溶剂对照组为含2‰二甲基亚砜(DMSO)的培养液,试验组为含10、20和40 mg•L-1槲皮素的培养液,分别于24、48和72 h收集细胞及培养液;ELISA法测定乙酰Co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cAMP、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磷酸二脂酶(phosphodiesterase,PDE)、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A,PKA)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s,TG)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①溶剂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20和40 mg•L-1槲皮素组ACC、FAS、LPL、TG和PDE含量显著降低(P<0.05),cAMP和PKA含量显著增加(P<0.05);③3个槲皮素组A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定剂量槲皮素可通过调控cAMP信号通路抑制脂肪合成,并减少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用320只1日龄AA肉公鸡,研究谷胺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对肉鸡部分脂肪性状、血脂指标及相关生脂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2种氨基酸对肉鸡脂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试验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谷氨酰胺和天冬胺酰胺,试验期为42 d。屠宰后测腹脂率,游标卡尺测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厚度,比色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RT-PCR技术检测肝脏、腹脂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1)、脂蛋白酯酶(LPL)、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α(PPARα)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饲粮中混合添加谷氨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可显著提高肉鸡增重(P<0.05),对料肉比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肌间脂肪宽和皮下脂肪厚(P<0.05),对腹脂率和全净膛率无显著影响(P>0.05);谷氨酰胺组和天冬胺酰胺组可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显著增加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P<0.05);添加谷氨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后可显著降低血液TG含量(P<0.05),提高血液TC含量和降低HDL-C水平,影响血脂代谢。3个试验组肝脏中ACC、FAS、CPT-1、PPARα基因转录表达显著降低(P<0.05);谷氨酰胺组LPL 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3个试验组脂肪组织PPARα转录表达显著增加(P<0.05),谷氨酰胺组和天冬胺酰胺组脂肪组织ACC转录表达显著降低(P<0.05),混合组脂肪组织FAS、LPL基因转录显著降低(P<0.05),而CPT-1转录则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谷胺酰胺和天冬胺酰胺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腹脂沉积,改善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