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仔鹿是鹿场发展的希望,是优良种群的基础,是培育高产性状的关键。 仔鹿下痢(腹泻)是养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任何一个鹿场都回避不了。 首先,仔鹿下痢是导致仔鹿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鹿场直接经济损失,一些鹿场仔鹿成活率不到50%,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2.
1仔鹿下痢的影响 仔鹿下痢是导致仔鹿死亡的主要原因,使一些鹿场仔鹿成活率不到50%,甚至更低。仔鹿下痢造成饲料浪费,药物及管理费用增加,给鹿场造成间接经济损失。仔鹿因下痢而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生长受阻,优良性状难以表现,影响成鹿终身生产性能,造成隐性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3.
在梅花鹿养殖实践中,个别有条件的鹿场,为了驯化仔鹿以方便饲养管理,于仔鹿出生后即实行全程人工哺乳;绝大多数鹿场,仅在仔鹿出生后得不到母乳而又无保母鹿哺养的情况下进行短期人工哺乳。当所哺养的仔鹿身体强壮而又能够自如吸吮乳汁时,放入哺乳母、仔鹿大群中,令其自寻母鹿哺乳。  相似文献   

4.
鹿坏死杆菌病治疗新法赵世臻(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吉林市132109)坏死杆菌病仍然是鹿场的多发病。死亡率高,危害大。虽然早期治疗效果良好,但因鹿有野性,保定困难,诸多患鹿因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而死亡。如1992年吉林省某鹿场因本病死亡仔鹿...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鹿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规模化、集约化的鹿场,在饲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改进鹿群品质、提高生产能力是养鹿者获得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手段。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鹿群后代整体生产水平,这项技术也受到了养鹿者的重视,但是鹿的人工授精技术还没有规范的标准,试验为一定规模化的鹿场开展人工授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殖技术》2006,(2):39-40
我国鹿场经营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国营鹿场数量比重由过去的绝对优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3,集体单位鹿场和私营(个体)鹿场占2/3,其中集体鹿场约占整体比重的1/2。随着养鹿效益不断提高,个体发展较快,少则饲养10~20头,多则饲养千头以上。  相似文献   

7.
茸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顽固性传染病,对鹿的危害较大,鹿场一旦被感染,会造成长期危害,严重影响鹿产品生产,特别还会使部分发病鹿只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本病在国内部分养鹿场广泛流行,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疫情流行,避免坏死杆菌对养鹿业的危害。临沂市某鹿场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以来坏死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吉林省四平市某鹿场来我院送检一头死鹿,主诉:前10 d左右鹿场对8头4岁的鹿进行了锯茸,之后第5天这几头鹿中有5头相继发病,鹿场对这8头鹿都给予了磺胺嘧啶注射治疗,对症状明显的给予了青霉素静脉输液,但症状明显的3头鹿相继死亡,另外2头发病鹿病情得到了控制,未发病的鹿未表现发病症状.为了防治该病在鹿场传入扩散鹿场采取了隔离消毒措施并来本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9.
2003年夏季,我县一鹿场饲养的鹿发生了一种以排血便为特征的疫病,经过我站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鹿球虫病。  相似文献   

10.
天祝县以牧业为主,平均海拔2600米。该县打柴沟镇鹿场建于2000年,现存栏梅花鹿183头,常年人工圈养,人工授精。2005年9月该鹿场6头鹿相继发生跛行,食欲不振,行走困难。鹿场兽医治疗无明显好转。笔者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是中国梅花鹿之乡,现有国有鹿场8家,集体和私营鹿场40家,个体养鹿专业户4800户,鹿存栏7.2万头,占全国的18.4%。为了适应入世后国际鹿业市场的竞争,他们大力发展鹿产品加  相似文献   

12.
<正>鹿场选址是养好梅花鹿的前提,饲养良种梅花鹿是提高效益的根本,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是养好梅花鹿的核心,适时采茸、科学采茸是提高鹿茸产量的关键。1鹿场搭建搭建鹿场要选择地势偏高、背风朝阳、水源方便的地方。鹿活动量较大,每头鹿舍的占地面积应在2~3m2,运动场应有8~10m2。用砖头铺地,这样粪便容易清扫。鹿场周围要设置栏杆(高2.5~3 m),以防鹿逃走。  相似文献   

13.
鹿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尤其鹿茸是出口的名贵药品,积极发展养鹿事业,科学地养好鹿,对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加国家财富,支援祖国的四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祁连县的养鹿事业发展很快,除县鹿场外,各个公社均办有养鹿场,养鹿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县共养鹿1,141头,对祁连县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为了科学地养好鹿,使其迅速发展,我们应祁连县鹿场的要求,首次在祁连县鹿场进行了鹿的布氏杆菌病检疫工作。初步掌握了该场鹿布病流行、感染情况。现将检疫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4.
1合理搭建鹿场鹿场 搭建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保证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石板、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容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2.5-3.0米的栏杆,以防鹿善跳而逃逸。如果有条件,最好把鹿场建造在向阳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2011年山西某鹿场报告14只成年鹿只不明原因死亡。经调查了解到该鹿场在发病前,鹿只长期采食由污水灌溉的牧草,并且当地半个月内一直连阴下雨。本病具有传染性,成年鹿发病21只,膘情好的发病率较高。病鹿表现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在夜间饲喂时未发现任何异常,次日凌晨起即见鹿只死于圈内,有的在白天饲喂时发现鹿只精神委顿、不食,10分钟后突然死亡,病鹿耳尖凉或热,体温一般在37.6℃左右,粪便正常。病程稍长的鹿只,卧地不起,无法站立,有腹痛,濒死鹿和死鹿口吐黄绿色液体。  相似文献   

16.
<正>酒糟中毒是由于家畜长期采食酒糟而引起的中毒,会造成养鹿业巨大经济损失。2018年2月吉林省抚松县松花江鹿场仔鹿突发疾病,通过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诊为鹿酒糟中毒,根据鹿酒糟中毒症状发现与其他反刍动物中毒的症状相似。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吉林省抚松松花江鹿场饲养成年母鹿500头,公鹿100头,在2018年2月该鹿场仔鹿出现起立难,食欲不振现象,发病时当地出现阴雨天气,电话询问初步判断为白肌病,遂使用亚硒酸钠、磺胺类药物治疗,效  相似文献   

17.
我县某鹿场饲养蒙古马鹿95只,由于饲养不当致所产的17只仔鹿全部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6月份开始对母马鹿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更换饲料和对症治疗,使仔鹿死亡得到了有效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50年辽十省西丰县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国有鹿场——振兴鹿场,1952年吉林省在吉林、东丰、辉南、辽源、双阳、伊通等市县建立了十几个国有鹿场,之后,黑龙江、新疆、内蒙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国有鹿场。正是这些国有鹿场使我国养鹿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取得了不少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养鹿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激发了个体养鹿的积极性。目前,该县个体养鹿场达1683家,饲养量达64500只,占全县鹿场总数的99.4%,养鹿业人均单项收入达733元。  相似文献   

20.
1998年9月,山西襄汾县某鹿场饲养员在鹿粪中发现一条长约半尺的虫体,场里决定对全场鹿只驱虫。鹿场有头锯公鹿10只,育成公鹿12只,育成母鹿48只。头锯公鹿体重约60kg,育成鹿体重约40kg。该场选用敌百虫驱虫,鹿只不论大小均以6片计算(每片含敌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