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收获期对春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收获期对春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09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基地进行了收获期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期对春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对百粒重、单株产量及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显著影响。鼓粒后期收获的籽粒百粒重、单株产量显著低于完熟期、成熟期和黄熟期,完熟期、成熟期和黄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成熟期收获的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其它收获时期,黄熟期次之,鼓粒后期收获的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大豆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率,采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机收大豆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夏)播大豆品种机损率和破碎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不断升高,而籽粒含水量随着收获期的延迟不断下降;完熟期春(夏)播大豆品种籽粒平均含水量最低(19.15%),完熟初期籽粒平均含水量适中(21.85%),黄熟期籽粒平均含水量最高(32.8%);2种联合收割机经过调试后均能完成大豆机收工作,久保田联合收割机的机收大豆损失率和破碎率较低,说明久保田大豆联合收割机能较好地控制破碎率和损失率;完熟初期籽粒含水量适中、破碎率和损失率较低,为大豆机械化收获适宜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方春大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芳  王丽群  田鑫  顾卫红  麻浩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637-2647
 中国南方春大豆种子易劣变,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粒用型和菜用型大豆生产的重大障碍。【目的】对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种子劣变抗性的鉴定筛选可获得抗性种质,从而为劣变抗性机理研究、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92份中国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结果】经筛选鉴定获得收获前种子劣变(田间劣变)相对较抗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2.64和简易活力指数≥8.61)3个,收获后种子劣变较抗(耐贮藏)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1.00和简易活力指数≥7.03)3个,双抗种质1个以及双不抗种质1个。【结论】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大于收获后种子劣变抗性,而且资源中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种质更为丰富;与种子活力和劣变性相关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等指标间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宜联合采用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和发芽率作为种质种子劣变评价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高低,是能否获得全苗、壮苗和较高产量的关键。几年来,对于玉米白单9制种的收获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有的人主张收获期要提前(在蜡熟期),理由是提前收获气温较高,在对制种产量和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尽快将种子水分降到安全水以下。有人持反对意见,主张在完熟期收获。这样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啤酒大麦的植株外观特征为依据,划分了四个不同收获时期。初步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对啤酒大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适期内,收获时间越早,籽粒色泽越浅,蛋白质含量越低,种子发芽率越高。种皮厚度与收获时间的早晚无关。千粒重呈单峰曲线变化。以第Ⅲ收获期最高。适时早收可提高干粒重、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和达到理想的色泽。在我地,啤酒大麦的最佳收获期应在本试验的第Ⅱ与第Ⅲ收获期之间,相当于蜡熟中期与蜡熟末期之间。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玉米的主要营养器官为对象,通过测定植株主要营养器官(茎杆、叶片、叶鞘)的物理性状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研究不同收获期植株剪切力和饲料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叶鞘和茎秆的剪切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适口性和饲料营养特性逐渐降低。玉米植株在乳熟期和蜡熟期收获,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含量最佳,同时在乳熟期收获更优于蜡熟期。  相似文献   

7.
怎样科学确定作物的收获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经多年实践证明,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坚决不能收获过早。如果收获过早将严重影响茎叶,穗轴中可溶性光合产物向玉米籽粒中运输,从而降低玉米的饱满性,使百粒重下降。玉米的科学收获期是在完熟期之后,就是早霜过后7—10天,玉米茎秆变黄,叶片枯萎,果穗、苞叶呈黄白干枯并松散,籽粒饱满,光泽度好,抽样检验含水量低于25%。我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期在10月1日-7日,这个期间称为玉米收获周。  相似文献   

8.
过早或过晚地收获农作物 ,对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影响。过早收获 ,因籽粒尚未充分成熟 ,会降低籽粒品质 ,又会减少粒重 ,降低产量 ;过晚收获 ,则会造成籽粒脱落在地 ,减少收成。因此 ,要做到增产丰收 ,就必须掌握各种农作物的最佳收获期 ,以防伤镰和落镰而影响产量。1 水稻收获时期要根据成熟度来确定 ,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籽粒没有充分成熟 ,秕粒、青粒多 ,出米率低 ,米质差 ;收获过晚 ,茎秆倒折 ,稻壳厚 ,米质发暗无光泽。一般来说 ,当水稻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 ,稻穗失去绿色 ,穗中部变成黄色 ,小部分枝梗干枯 ,稻粒饱满 ,籽粒坚硬变成黄色 ,有的品种虽然茎叶还呈绿色 ,但籽粒已成熟 ,就应收获。2 玉米玉米应尽量晚收 ,以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籽粒中输送 ,增加粒重 ,提高产量。因此 ,一般在完熟期收获。其特征是 :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 ,籽粒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色泽时为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一般在10月5日前后收获为宜。3 高粱收获的最佳期是蜡熟末期 ,此时籽粒中的干物质积累已达到最高峰。主要特征是 :籽粒稍有黄...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接受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时期遮光及遮光强度对大豆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播种、3节期(V3期)、开花始期(R1期)和鼓粒始期(R3期)开始遮光至完熟期,遮光强度超过20%后,大豆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单株地上部生物量、百粒重及小区产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早期(V3期以前)开始遮光50%至完熟期,大豆单株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3节期至完熟期遮光20%~30%、R5期至完熟期遮光20%~50%和全生育期遮光50%,大豆单株瘪荚数显著增加。对大豆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和小区产量影响,同一遮光强度,早期(V3期以前)开始遮光比中后期(R1期以后)开始遮光更显著,3节期(V3)开始遮光比全生育期遮光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同一时期遮光,遮光强度强比遮光强度弱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一  张霞  杨文钰  孙歆  苏本营  崔亮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1):2072-2081
【目的】研究在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处理下,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叶片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为中国南方丘陵和山区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对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总天数不同的3个参试大豆品种桂夏2号、南豆12和C103进行遮阴,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遮阴(CK)、出苗至盛花期遮阴(VER2)、出苗至鼓粒期遮阴(VER5)和盛花期至完熟期遮阴(R2R8),测定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VER2处理下大豆品种叶面积、叶绿素(a+b)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比对照高15.50%、12.95%和74.13%,比叶重、光补偿点和最大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低15.78%、26.16%和26.52%,R2R8处理下大豆品种叶面积、叶绿素(a+b)和表观量子效率平均分别比对照高0.3%、10.53%和28.07%,比叶重、光补偿点和最大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比对照低10.15%、20.34%和12.13%;盛花期复光PSⅡ最大量子产量平均比对照低3.01%,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平均比对照高26.80%,鼓粒期复光PSⅡ最大量子产量平均比对照低8.47%,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平均比对照高40.79%;VER2、VER5和R2R8处理下,桂夏2号单株粒重分别比对照低40.84%、48.67%和59.16%,百粒重分别比对照低23.69%、39.31%和26.39%,南豆12单株粒重分别比对照低46.67%、54.16%和21.19%,百粒重分别比对照低3.91%、19.93%和26.14%,C103单株粒重分别比对照低69.8%、74.85%和73.89%,百粒重分别比对照低68.8%、69.55%和71.64%。【结论】出苗至盛花期遮阴对参试大豆品种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大于盛花期至完熟期遮阴,大豆植株遮阴后在盛花期复光,叶片光合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在鼓粒期复光,则表现为受到强光胁迫,因此,从减小遮阴对大豆叶片光合作用不良影响的角度考虑,在中国南方丘陵和山区玉米大豆间作优于玉米大豆套作,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选择品种、播期及种植技术时,应确保大豆在盛花期前恢复光照,避免遮阴超过大豆鼓粒期。前期遮阴和后期遮阴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大小因大豆品种而异,但遮阴时间越长对大豆产量构成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菜用大豆籽粒形成规律及产量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菜用大豆产量主要指标籽粒、荚皮重量和荚重在生殖生长期4个不同阶段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三性状积累最高期分别表现为:籽粒重在中后期;荚皮重在中前期;荚重在中期。菜用大豆生殖阶段前期侧重荚皮的生长,中期籽粒快速增长,后期籽粒重和荚皮重均迅速脱水下降。考虑到商品的外观品质,合适的采收期应在中期之前。在荚重量最高期的中期,籽粒与荚皮比为1:0.88,此项指标可作为最佳收获期临界指标。根据12个品种最佳采收期鲜百荚重与百粒干重两者的回归系数,在已知大豆产量和百粒重的情况下,提出估测菜用大豆鲜荚产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品质以及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小区试验,分析脱叶剂不同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脱叶效果及种子成熟度的影响。【结果】吐絮率50%时喷施脱叶剂,脱叶效果最佳,喷施脱叶剂后20 d,脱叶率达到92%。脱叶剂喷施过早,植株未老化,叶柄处离层不易形成,脱叶剂喷施过晚,后期的低温未能最大限度发挥药剂作用。【结论】脱叶剂喷施越晚,棉花衣分与单铃重越大,但喷施过晚,会导致棉铃在采收时无法吐絮,并且脱叶效果差,造成采收时含杂过大;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脂肪含量不足,种子不饱满,影响种子的生活力。新疆北疆种子棉在吐絮率达到50%时喷施脱叶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灌浆期控水和控释肥施用对不同收获期杂交玉米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明确最适宜的收获时期及有效的水肥管理方式,为中国高质高效玉米制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于2014和2015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进行,以京科96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水分管理方式,设常规灌溉浇水和授粉后35 d停止浇水2种方式;副区为施肥处理方式,设施用传统复合肥和施用控释肥配比尿素2种处理。从授粉后44 d开始,每隔3 d采集果穗,至授粉后68 d共9个收获期,测定每个时期种子的籽粒水分、百粒重,并计算每公顷的产量和籽粒数(粒数产量);籽粒自然晾干后用于种子活力分析,包括标准发芽率、人工加速老化发芽率和电导率测定。【结果】施肥和灌水方式均显著影响京科968的制种产量和粒数产量,但对籽粒水分、百粒重和种子活力没有影响。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控释肥后,制种产量增加3.10%,粒数产量提高2.13%。如果按粒包装销售,施用控释肥可显著提高制种的经济效益,正常灌溉条件下每公顷增收0.44—2.17万元,控水条件下增收0.12—1.35万元。灌浆期控水导致制种产量降低2.01%,粒数产量降低2.48%,经济效益降低0.11—1.78万元。收获期对制种产量、籽粒水分、百粒重和种子活力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粒数产量无显著影响。随着收获期推后,籽粒灌浆进程逐渐完成,籽粒水分逐渐降低,而百粒重不断增加。至授粉后68 d,百粒重仍在增加,说明此时京科968种子尚未达到生理成熟。两年的结果表明,授粉后56—65 d,京科968种子的标准发芽率、人工加速老化发芽率均达到最高,而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达到最低,说明此阶段是京科968种子的最佳收获期,既可以保证种子的高活力,又可以有效避免当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时收获可能遇到的低温冻害风险。【结论】授粉后56—65 d为京科968种子的最佳收获期,此时收获既可保证种子的高活力,也不影响种子的粒数产量。施用控释肥和常规灌溉可提高京科968制种的产量和粒数产量,但对种子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在节省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制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甜瓜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不同成熟度的甜瓜种子进行老化处理和恒温、低温发芽,测定其千粒重、蛋白质、脂肪含量和相关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种子千粒重和相关活力指标呈上升的趋势;早期采收的果实后熟对种子的发育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采收期越早,后熟作用越明显;但果实后熟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茎叶对种子的影响,特别是在种子千粒重和贮藏性能方面;种子暗发芽下的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成熟度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过去50年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产量的提高与英数、英粒数、粒数及收获指数密切相关,而与百粒重关系不大。经过50年的遗传改良,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且品种间变异幅度较小。R2期(盛花期)叶氮含量、单株叶氮量、比叶氮及LAI(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及品质关系不大,但此时期干物质重与产量里负相关关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17个南方春大豆品种在莆田地区秋播下的生物学性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7个春大豆品种底荚高度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大豆秋播条件下,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总方差遗传累积贡献率达84.43%,基本上反映了所有性状的变异信息;系统聚类分析表明,17份品种主要可分为有籽粒大、中、小,且产量高、中、低交叉等7大类型。  相似文献   

17.
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11个新疆春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生育期之间,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单株粒重之间,以及品质与单株粒重之间的相关性;苗期及盛花期显著正相关,结荚期与盛花期显著负相关,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茎粗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单株粒重呈负相关,这可能与环境影响有关;粗蛋白、粗脂肪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Leaf photosynthesis and rhizobial nitrogen fixation are the two metabolic processe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legum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s these process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measuring of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nodula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status of crop plants.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 number of soybean breeding lines consisting of near-isogenic families which are genetically segregating for the nodulation trait were utilized in field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across three growing seasons at Vienna, Austria. For phenotyping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the Minolta SPAD spectrometer was applied in parallel to a simple leaf digital image analysis procedure based on a commercial digital still camera.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d the comparison of SPAD metering and image analysis for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 content, phenotyping of the soybean nodulation vs. non-nodulation characteristic with respect to leaf, agronomic and seed traits, and relating both chlorophyll and image analysis data to see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Nodulating and non-nodulating soybean line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in chlorophyll content from the V5 (five leaves fully developed) soybean developmental stage onwards. Apart from chlorophyll content, leaf size, plant height, number of pods per plant, 1000-seed weight, and seed protein and oil content were also affected by nodulation type.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soybean leaves as determined by SPAD metering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r = −0.937) to the green color value (RGB color model) of leaf image analysis at the R3 (beginning of pod growth) soybean developmental stage. Both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leaf image analysis parameters were correlated to 1000-seed weight, seed protein and seed oil content. Thus, it appears that these leaf parameters related to photosynthesis and nitrogen fixation could be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nitrogen status of a soybean crop and subsequently in forecasting seed quality parameters of the harvest product.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大豆幼苗形态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大豆苗期低温冷害频发,为了明确大豆苗期低温胁迫对籽粒产量是否有影响,试验采用盆栽方法,在大豆V1 期将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幼苗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不同温度处理,分别为6℃,10℃和25℃(对照),处理48 h 后测定叶片鲜重、子叶鲜重、茎鲜重、根系鲜重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然后将幼苗转移到盆栽盆中生长,成熟期测定大豆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大豆幼苗期低温胁迫显著降低了不同大豆品种叶片鲜重、子叶鲜重、茎鲜重、根系鲜重及叶绿素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耐低温大豆品种‘合农60’的形态及生理指标降低幅度要低于低温敏感型大豆品种‘黑农48’。苗期低温胁迫未显著降低耐低温大豆品种‘合农60’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及籽粒产量,但显著降低了低温敏感型大豆‘黑农48’的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及籽粒产量。研究得出结论为苗期大豆低温胁迫不利于大豆籽粒产量形成,显著降低低温敏感品种大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