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树腐烂病俗称臭皮病 ,是危害梨树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十年以上树龄的结果树受害尤重。果树腐烂病的冬季防治树皮发病后 ,外表呈圆形或不定形的红褐色略隆起的病疤。病疤皮层组织变软 ,水渍状湿腐 ,有酒糟味 ,用手指压即下陷 ,并流出黄褐色至红褐色汁液。后期病部失水干缩而下陷 ,四周与健部交界处发生裂缝。皮表有疣状黑色小粒点——子座 ,其中着生分子孢子器或子囊壳 ,夏秋发病时形成溃疡。晚秋初冬 ,菌丝穿透栓层侵入内层健皮 ,产生分散的红褐色或黑褐色小坏死点 ,经扩展与融合 ,即可导致大块树皮腐烂。苹果树腐烂病俗称串皮病、烂皮病或…  相似文献   

2.
梨树腐烂病又叫臭皮病 ,在我国各梨产区都有发生。发病后常引起全株死亡 ,对生产影响很大。主要危害主干、主枝及侧枝上的向阳面及枝杈部。在大树上以表皮光滑的 3年生以上大枝最易发病 ;在幼树上 ,两年以上细枝也能发病。1 症状及发病规律在发病初期 ,病斑稍隆起 ,呈水渍状 ,红褐色 ,用手压可下陷 ,并溢出红褐色汁液 ,散发出酒糟味 ,以后病部逐渐凹陷、干缩 ,在病健部出现龟裂 ,表面布满黑色小点 ,当空气潮湿时 ,从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 ,早春树体萌动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并随雨水传播 ,…  相似文献   

3.
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栗疫病、栗胴枯病。发病轻者树干局部染病 ,造成树势衰弱 ,影响成花结果 ;重者树干上大面积溃烂 ,整株很快死亡。一、病  状板栗干枯病主要危害成年栗树的主干及主枝 ,少数在枝梢上也引起枝枯。早春树液流动后 (3月底 4月初 )开始发病 ,病症发生于枝干皮层 ,初期为红褐色病斑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赤褐色病斑 ,最后包围枝干 ,并纵向发展。病部组织松软 ,呈水渍状隆起 ,有时阴雨天气自病部会流出黄褐色汁液。撕破病皮可见内部组织呈红褐色水渍状腐烂 ,有酒糟味。发病中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凹陷 ,并在树皮下产生黑色…  相似文献   

4.
1 症状特征 杨树烂皮病主要危害干和枝条,破坏韧皮层,病斑多发生在芽痕、节疤、皮孔、冻伤、灼伤、虫伤、机械伤处,有干腐和枯枝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和树干分权处,病部初期为暗灰色,水渍状,微隆肿,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之有水渗出,以后病斑失水下陷,出现散生的黑色疹状突起(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突起点溢泌桔红色卷须(分生孢子角),幼树及一些光皮树种有明显的病斑,粗皮树种病斑隐蔽在老皮下发展,由树皮裂缝放射孢子角,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即引起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5.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干腐病的药液1、苹果树肉腐烂病症状苹果村腐烂病症状发病在枝干上,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溃疡型和枝枯型。溃疡型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水溃状肿起,开始时病斑较小,以后逐渐扩大。树皮上的病斑木本表面组织松软,用硬具或是指甲按挤能压出黄褐色的汁...  相似文献   

6.
枣树茎腐病,主要危害枣树苗木和幼树,故又名枣苗烂根病.苗木初发病时,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黑褐色斑,随即包围全茎,并迅速向上扩展,此时叶片变黄,枯萎,并逐渐枯死.受害茎基部下陷,皮层紧贴在茎上,缢缩,不易剥离.发病后期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潮湿时有灰色霉堆.  相似文献   

7.
因病死亡1.灰腐病在苗期发生,簇状或片状死亡。主梢及叶片呈水渍状腐烂、软垂、弯曲,感病部位可伸展到根部。病株干燥时呈褐色死亡。干燥后,用手轻拍,可产生大量的尘烟状孢子。由真菌引起。2.猝倒病在苗期发生,苗茎上产生黄色水渍状病斑,感病株叶片和主干变色、软腐,上面可见灰  相似文献   

8.
一、病状:腐烂病在杨柳树栽培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树干及枝条。发病初期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水渍状病斑,略为肿胀,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即流出褐色液体,以后病斑失水、干缩、开裂,被害皮层变黑,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剥开病斑可看见表皮内部变成黑褐色,腐烂病斑逐渐扩大,围树一圈时,病部以上的枝干即行死亡。  相似文献   

9.
1 腐烂病的症状杨树腐烂病 (valsasordida)又称烂皮病 ,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 ,表现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1.1 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 ,大枝及树干分杈处 ,发病初期为暗褐色水渍状斑 ,略肿胀 ,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 ,用手压之有水渗出 ,以后病斑失水 ,树皮便干  相似文献   

10.
幼龄核桃树根颈腐烂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颈腐烂病是由核桃溃疡病、核桃腐烂病及苗木菌核性根腐病综合侵染而引起的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树主杆地上 10 cm至地下 5cm处。发病初期主杆基部出现褐色菱形或近圆形病斑 ,呈水渍状 ,并流出褐色液体 ,后期病皮干缩下陷 ,严重时病斑不断扩大 ,环绕干基一周 ,呈烧灼状 ,并出现瓶颈现象 ,直至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笔者在温宿县核桃林场的调查表明 ,一般新定植核桃园 2~ 4年生幼树发病率在 30 %~ 4 0 %之间 ,严重的可达 70 %以上。自 1997年以来 ,我们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做了详细观察 ,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现总…  相似文献   

11.
我省苹果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病虫害较为突出,现将苹果几种主要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一、苹果树腐烂病。此病主要危害树皮,造成树皮腐烂。主干、主枝和枝稍剪口处发生较多。二、三年生小枝感染后,春季展叶不久或花落后,病枝枯死,叶片黄落。严重时,可造成死枝死树。树皮染病后变红褐色,稍膨胀,组织松软,用手压之即下陷,破皮并流黄褐色汁液,有酒糟气味。后期失水干  相似文献   

12.
一、症状: 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至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按时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成层红褐色,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表皮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将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传染源除侵染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果实上病斑症状为暗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发病部位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病果表皮易剥离。  相似文献   

13.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两种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常能引起树干皮层腐烂、坏死,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的大量死亡。1杨树溃疡病1.1症状幼树时溃疡病斑主要发生于树干的中、下部,大树受害时枝条上也出现病斑。初期在树干的皮孔边缘出现褐色、水渍状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时病斑呈水泡型,树皮凸出,大小不等,这是该病  相似文献   

14.
杨树腐烂病,危害各种杨树,以及旱柳、榆等,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一、症状。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死亡。皮层腐烂后,纤维分离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病斑上生出的小黑点,为病原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小黑点内挤出黄色或橙黄色胶质丝状物或堆状物,为病原的分生孢子角。在前一年死枝病部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囊壳。杨树苗期腐烂病主要为干腐型。  相似文献   

15.
朱凡 《湖南林业》2004,(5):23-23
一、常见苗木病虫害。1.苗木猝倒病 以危害各种苗木幼苗为主,严重时可导致苗术死亡。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浸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组织崩解,幼茎即萎蔫倒伏,但短期内叶边呈绿色,如果环境潮湿.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还会长出白色绵毛状霉。  相似文献   

16.
杨树腐烂病,危害各种杨树,以及旱柳、榆等,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一、症状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死亡。皮层腐烂后,纤维分离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病斑上生出  相似文献   

17.
赤峰地区杨树烂皮病的突发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是危害杨树枝干的危险性病害。该病是由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s)所引起,该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或遭受日灼伤、冻伤、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林木。发病初期在树皮上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微隆起,而后树皮腐烂变软,流出具酒  相似文献   

18.
1发病特点 杨对溃疡病病原为群生小穴壳菌.病菌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气温升到10℃以上,菌丝开始活动,杨树表皮出现明显的病斑.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也可在病组织内越冬.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也可由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不仅危害苗木和幼树,也能危害大树.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枯梢,甚至整株死亡.病斑发生在树干基部0.2~2.5m高度范围内.感病植株多在皮孔边缘形成近圆形水泡状溃疡斑,初期极小,不明显,其后变大呈典型水泡状,直径约0.5~1.5cm.泡内充满灰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后遇空气变为黑褐色,并残留在病斑处.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点,受害严重植株,树干上病斑密集,并相互连片,病部皮层变褐腐烂.秦皇岛地区每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达到发病高峰,7~8月由于气温偏高,病势减缓并逐渐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19.
1 病原菌 是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此病菌的寄生性很弱,只能在死亡或垂死的组织上生长繁殖。病菌先对活细胞或组织分泌毒素使其致死,然后菌丝扩展进去。病菌对树体健康的苹果树不易造成危害。2 病状及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结果盛期更易发病。枝干各部位均能发病,但以主干、大枝、枝杈部位发病较多。初期病部树皮上出现淡褐色病斑,病部组织柔软,水浸状,皮层呈湿腐状,有酒糟味,病皮极易剥离。以后病部干缩下陷,变成黑褐色,表面有许多突起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20.
牡丹各生长期各生长部位均可受侵染灰霉病。幼苗期爱害,茎基初吐暗绿色、水渍状不定形病斑,后变褐色,病部凹陷、腐烂,严重时幼苗倒伏,叶片和叶柄被侵染后,病斑呈圆形褐色并有不规则状的轮纹。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感病的花芽通常变黑或花瓣枯萎。在盛花期,花被侵染后则变成褐色腐烂。茎部被危害时,常引起病部腐烂并使茎、枝折断。病茎上可见到环形、表面光滑、黑色的菌核。遇潮湿天气,发病部位均产生灰褐色霉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