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 ,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肽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 ,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 ,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小肽转运机制的特点和小肽转运蛋白(PepT1)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PepT1分子结构特点 ,PepT1cDNA的克隆 ,不同动物之间PepT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PepT1mRNA在不同动物、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以及营养水平对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就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绿色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观点认为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营养,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但最近研究表明,以氨基酸代替粗蛋白的量是有限的,直接吸收较大分子的肽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此,添加合成氨基酸很难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肽与氨基酸的吸收,存在两种独立的转运机制。小肽吸收具有转运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而氨基酸则吸收慢、耗能高、载体易饱和,从而限制了其在肠道中的吸收量。目前普遍认为,动物从胃肠部位吸收二肽或三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且循环中相当数量的氨基酸是以寡肽形式被吸收的,因此,肽营  相似文献   

3.
小肽营养理论是对蛋白质营养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小肽可以和游离氨基酸一样被肠黏膜吸收并转运进入血液循环,小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对小肽的营养作用、小肽的结构及动物对其消化吸收特点、小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小肽营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肽一般是指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其吸收除小肠外,对于反刍动物,瘤胃、瓣胃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具有耗能低、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其转运机制与氨基酸不同。与游离氨基酸(FAA)比较,小肽可提高蛋白质合成,降低与FAA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吸收等。对小肽吸收机制、营养生理作用及当前小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养殖技术顾问》2006,(10):20-20
1 功能性小肽的功能与特点 功能性小肽消化生理上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抵制性,在吸收代谢方面具有相对于氨基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小肽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新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肽(主要指二、三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它在氨基酸(AA)消化、吸收和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本文旨在就小肽的吸收机制、转运系统的特点、影响其吸收与释放的因素及其营养作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新动态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1前言近10多年的研究发现,蛋白质除了以氨基酸的形式被消化和吸收以外,小肽以一种特殊的吸收途径在动物体内发挥特殊的生理作用,某些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 BAP),他们在消化过程中被释放,并与肠道内特殊的受体结合参与消化和内分泌的调节。这一研究的发展对传统的营养学概念提出了挑战,并成为营养学研究领域的新的热点。2单胃动物对肽的吸收机制游离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存在中性、碱性、酸性氨基酸和亚氨基酸4种主动转运系统。与游离氨基酸不同,小肽有不同的转运形式。(1)具有PH依赖性的氢离子和钠离子转运系统,不消耗ATP(Kato,198…  相似文献   

8.
饲用小肽产品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肽吸收机制与氨基酸不同,小肽的吸收主要依赖H^+浓度或Ca^2+离子浓度电导.是低能量消耗,逆浓度梯度转运过程,它不同于肠细胞游离氨基酸的主动运转过程,后者耗能高,易饱和,吸收速度慢。动物吸收蛋白质主要以小肽形式吸收,小分子活性多肽转运系统具有耗能低而不易饱和的特点,其吸收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胡瑞江 《猪业科学》2001,18(2):43-45
过去一直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其实,大量寡肽可 逃脱被消化成游离氨基酸的命运,而直接以肽的形式吸收进入体循环。 最近一二十年来,对肽的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寡肽的吸收机制,寡肽与游离氨基酸 吸收的关系,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寡肽的释放规律,寡肽的转运和代谢规律,寡肽对内分泌 、氮沉积、组织蛋白质周转代谢的作用和影响,肽的生理活性作用。通过研究,对肽的代谢 特点和营养作用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1 寡肽的吸收机制及其特点 血液循环中肽类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消化道吸收;②机体合成;③体蛋 白分解;④肠外营养方式,如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含二肽的氨基酸溶液;⑤服用具有肽类 结构的药物。其中第一种是血液循环获得肽类最主要的方式(Adibi,1997)。 寡肽的吸收机制与游离氨基酸完全不同。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靠Na + 泵的主动转运过程,而寡肽的吸收是一个主要依赖H+或Ca2+离子浓度电导而进 行的消 耗能量的转运过程。大多数寡肽的吸收和转运需要一个酸性环境,1分子肽需2个H+ 。肠粘膜上存在肽的转运载体。 Daniel(1994)认为,肽载体转运能力可能高于各种 氨基酸载体转运能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小肽是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蛋白质营养中的重要物质;小肽的吸收部位除小肠外,还有瘤胃、瓣胃等;小肽的转运机制与氨基酸明显不同;小肽吸收具有耗能低、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小肽吸收具有降低游离氨基酸间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除蛋氨酸外)的吸收等作用;小肽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代谢。蛋白质的种类、消化酶的活性、小肽本身的性质都会影响小肽的释放、吸收及代谢。  相似文献   

11.
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是日粮蛋白在小肠中主要的消化产物,目前尚不明确这两种物质间的转运干扰。本试验用Caco-2细胞来研究PEPT1转运的二肽吸收是否会改变游离酸性、中性氨基酸的吸收。L-[~3H]Arg转运到Caco-2细胞是非依赖Na+,而主要是受b~(0,+)转运系统的调节。10mmol/l二肽培养的细胞能将L-Arg流速提高到4倍。本试验首次证明,小肠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的吸收相互影响,并能改变氨基酸吸收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肽的营养及其酶法生产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肽营养研究概况。1.1 肽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机制及其特点。1.1.1 单胃动物体内的吸收机制。日粮中的蛋白质经动物消化道内一系列酶的作用。最终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关于小肽的转运机理,可能有以下3种形式:①具有pH依赖性的氢离子和钠离子转运体系,不消耗ATP:⑦依赖氢离子或钙离子浓度的主动转运过程.需要消耗ATP:③谷胱甘肽(GSH)转运系统。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小肽的生理特征与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降解成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后被吸收。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反刍动物以肽吸收为主要形式,并且其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对小肽生理特征及营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小肽作为蛋白质主要的消化产物,与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小肽转运载体。文章就鱼类PepT1的分子特点,PepT1 cDNA的克隆与表达,以及PepT1的转运机制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在乳猪教槽料中应用不同类型小肽对乳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蛋白质代谢深入研究,人们对蛋白质营养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研究表明,肽在动物体内有着独立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和机制,肽可被动物胃肠道完整的吸收转运,被动物组织所利用(Hara等,1984);动物对小肽的吸收不仅具有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而且可以消除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Silk等1980),当蛋白  相似文献   

16.
动物营养中小肽的营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动物对小肽的吸收机制与特点,小肽的营养作用和小肽的释放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小肽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动物营养中小肽的营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语文旨在动物对小肽的吸收机制与特点,小肽的营养作用和小肽的释放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小肽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经典蛋白质营养理论即氨基酸营养理论认为,动物采食的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蛋白酶和肽酶作用降解为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可被动物直接利用,而小肽只有进一步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利用。但在后来的一些研究中发现,用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日粮饲喂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Agao等(1953)首先观察到肠道能完整地吸收转运双甘肽。Neway等(1960)的研究为小肽能被完整吸收提供了证据。Hara等(1984)在小肠黏膜上发现了小肽载体。Garder(1984)研究也表明,大量小肽能直接被吸收,进入体循环。Webba(1989)研究表明,蛋白…  相似文献   

19.
小肽是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消化成氨基酸的中间产物,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就是小肽和氨基酸的营养,通过深入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并不能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来满足,小肽的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小肽的吸收途径与吸收机制,吸收的特点,小肽的营养特点及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表明,蛋白质在肠道中并非全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有很大一部分分解为小肽(一般认为是二肽、三肽),大部分二肽,少量三肽原样转运进入细胞,而大部分三肽,几乎全部三肽以上的寡肽经小肠粘膜刷状缘肽酶水解后,以自由氨基酸的形式吸收和转运。Newwy 等(1960)首先为小肽能被完整地吸收提供了证据;Hara 等(1984)在小肠粘膜上发现了小肽载体。之后,小肽的Ⅰ型载体(Fei 等,1994)和Ⅱ型载体(Adibi,1996)分别被克隆。至今,小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