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博览》2005,(3):52-52
1国际大豆价格强劲上涨带动国内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近期在国内外期货价格连续上涨的影响下,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价格也出现了快速上涨。目前,黑龙江大豆收购价格已经达到2520~2590元/吨,较节前上涨120元/吨左右。2大豆供给仍然充裕,抑制价格过快上涨1月和2月我国港口进口大豆数量分  相似文献   

2.
4月份吉林省大豆供给量继续减少,进口大豆价格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强劲拉动大豆价格继续上涨。月末,吉林省粮贸中心批发市场大豆平均成交价达到2450元/吨,较月初上涨了30元/吨;四平地区油用大豆收购价为2550元/吨,较月初上涨了70元/吨。目前,省内农民手中已基本无大豆向市场提供。分析影响后市吉林大豆市场价格的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大豆价格走出一轮升势之后,近期大豆产区价格走势已趋于平稳,东北收购价一般在1.90~2.00元/公斤,而销区价格依然坚挺,江西批发价格涨至2550元/吨,湖北市场价格达到2400元/吨,比前期分别上涨11.84%和18.81%.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我国部分大豆产区的大豆产量和质量均出现下降,大豆市场价格总体维持稳定。目前国内主产区新豆供应充足,各地成交平稳,不同等级大豆价格差异较大,优质大豆价格保持坚挺。另外,国储大豆轮换收购启动,国标三级大豆收购价为3700元/吨,有助于稳定大豆价格。后期随着购销旺季的到来,在食用需求拉动和种植成本支撑下,预计国产大豆价格将保持基本平稳,优质优价的趋势更加明显。市场对大豆的总体需求量稳中有升,后市大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06,(9):54-54
从5月底6月初开始,在菜籽成本上扬和油厂货源偏低的推动下,各地菜粕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到7月下旬国内均价涨幅已接近140元/吨左右,不过由于豆粕市场持续底部振荡,大部分饲料企业采购缓慢,不少地区菜粕价格小幅下调了20~50元/吨,目前长江流域产区菜粕价格基本维持在1350~14  相似文献   

6.
市场分析篇     
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继续走低 据有关方面 提供的信息,国内大 豆现货市场价格继续走 低。 大豆主产区黑龙江产地 购价格为1760-1780元/t,哈尔 滨当地车板价约为1900元/t,送至当 地油厂价约为1930元/t。其主要原因是 目前大豆价格偏高,油厂无加工利润可言,从 而使得需求下降,价格回落。 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现货价格也继续 回落,国内主要港口的进口大豆成交价格在 2100-2130元/t。其中,山东港进口大豆价格为2130元左右/t。进口大豆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大豆到港数量有所回升,8月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科技》2006,(11):57-58
近日,中国主产区大豆价格继续上涨,受到豆油市场价格影响。在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黑龙江,两个主要交易中心的一般质量大豆价格明显上涨。哈尔滨价格平均为2,320-2,340元/吨左右,较上周上涨20元左右,而该省东北部地区价格为2,280~2,30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40元。  相似文献   

8.
豆粕 辽宁豆粕行情比较低迷,大连地区成交价在2140元/吨左右。江苏连云港地区豆粕价格略有下跌,43%蛋白质豆粕报价2190元/吨,成交一般。河南报价保持稳定,在2200-2290元/吨。华北地区豆粕价格基本稳定,市场反映成交价出现网落。秦皇岛油厂43%蛋白质豆粕成交价2120~2140元/吨。北京成交价2100元/吨左右,天津地区报价2100元/吨,成交一般。东北地区大豆价格有所上涨,幅度在40元/吨左右,豆粕价格亦随之上涨.幅度较大,达到了100元/吨。  相似文献   

9.
自11月以来,油脂企业加工效益下滑,11月和12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不断增加,国内油厂对东北地区国产大豆的需求热情明显减弱,受此影响大豆价格小幅回落。本周,东北地区新产大豆收购市场继续呈现购销不旺的局面,大豆收购价格也呈现跌势。目前大豆收购价格报价较为混乱,从2.72元/kg~2.90元/kg不等,农户惜售心理依然较为强烈。目前,华北和华南地区油厂已经基本淡出了东北大豆收购市场,仍活跃在黑龙江地区的全部为当地油厂。油厂采购不足导致东北大豆价格回落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国产大豆年初均价为4461元/吨,年末均价为4372元/吨,价格下跌2%。2015年一季度为大豆直补政策实行期,大豆目标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农户可以直接获得补贴,基本利益得到保障,国产大豆价格将更贴近外盘大豆价格走势,宽幅振荡为主。预计2015年三等黄大豆最高值为4550元/吨,最低值为4350元/吨。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春播的逐渐临近,东北农户售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大豆上市量不断增加,而油厂及贸易商的收购力度有限,使得东北大豆市场呈现短期供大于求局面,导致东北大豆价格小幅下挫,具体情况如下:据了解,近日黑龙江产区的大豆价格持续下挫,大豆毛粮和清选粮收购价格的集中跌幅每公斤(下同)达到0.02 ̄0.08元,偏高降幅高达0.12 ̄0.16元,其中哈尔滨阿城地区清选粮收购价格下跌0.02元至2.32 ̄2.34元,毛粮收购价格2.26 ̄2.28元,价格保持稳定。齐齐哈尔地区清选豆收购价格下跌0.02元至2.28元,毛粮收购价格在2.22元,价格保持平稳。吉林省长春地…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下旬,农业部颁布的转基因管理条理正式实施后,进口大豆断档,国产大豆供不应求,大豆价格便一路猛涨,5月份价格达到顶峰,国内大豆价格涨幅普遍达到300~400元/吨。6月初随着进口大豆的恢复,国内大豆供给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大豆价格有所回落。估计近期大豆价格看跌,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是我国豆制品的消费淡季,可是近期南方部分地区的大豆价格却快速上涨,甚至将东北大豆价格也带了起来。大豆价格淡季上涨,减产是主因气温逐渐升高之后,蔬菜开始大量上市,全国进入传统的豆制品消费淡季。但是最近南方地区因黄豆上市量减少,价格逐渐走高。目前东北大豆出货价在3.48~3.64元/公斤,大颗粒、高蛋白质含量大豆出货价在3.72~4.00  相似文献   

14.
信息流通     
国产大豆成香饽饽与春节前国内沿海油脂厂动辄平均每吨300~400元的压榨利润相比,目前加工1吨进口大豆平均却要亏损300~400元。当前进口大豆到港价格达到4500多元/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上扬是造成压榨亏损的主要原因。大连市日清油脂采购部负责人冯哲日前表示,豆油、豆粕正处于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近期国内市场大豆价格受新豆上市影响而回落,但后市存在着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主要原因基于以下两点:   1.从目前来看,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更具竞争优势,为价格反弹奠定了基础.由于今年国产大豆质量好,含油率较往年有所提高,普遍都在16%~17%之间,而且价格也比进口大豆低,目前在山东口岸进口大豆价格报价为2050~2080元,而华北一带产区价格最高为1950元.因此,价格较低的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更受到国内压榨厂商的青睐.国内压榨业由原来采用进口大豆逐渐转向使用国产大豆,产区采购量的不断加大,对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将形成强有力的支持.随着产区大豆的逐渐减少,国内大豆将会在平稳中逐渐走高.   2.从长远角度来看,需求量的稳步增长,支持着大豆价格的走高.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增加,产量预计可达1540万吨,虽比去年有所提高,但相对供给量来讲,我国大豆需求量的增长趋势更为显著.随着技改和设备的更新,国内油脂加工能力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大豆平均月加工量就可达到130万吨以上,预计2000/2001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将由上年的1480万吨上升至1560万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豆的营养价值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小学生日饮豆奶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豆的食用消费将继续稳步增长.预计2000/2001年度我国大豆需求总量将由上年度的2238万吨上升至2354万吨.需求量的稳步上升,为大豆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6.
徐雪高  孟丽 《农业展望》2012,8(7):13-15
2012年上半年,在价格方面,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小幅上涨,国际大豆价格先大幅上涨后小幅下跌;在供给方面,国产大豆供给进一步减少,全球大豆供求矛盾加剧;在进出口方面,大豆进口、出口均大幅增加。展望下半年,受大豆供求关系趋紧、欧洲经济和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将高位震荡,国内大豆价格也将维持高位。  相似文献   

17.
新年度黑龙江大豆市场行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大豆收获基本结束,新大豆收购价格达到4.00-4.10元/kg,目前,农民惜售、观望心理较重,市场依然持续有价无市。在种植成本增加、国内外大豆供给减少、豆类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市场普遍预期大豆价格还将上涨。后期,国家收储政策将主导黑龙江大豆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大豆市场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国大豆市场在供求、政策及国际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稳中上涨走势;价格在2009年价格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年整体表现相对平稳,月均价维持在3560~4000元/t理性波动,大多数时间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幅度在200~420元/t。综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球粮价上涨趋势未改,预计2011年国内大豆价格依然有望维持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19.
<正>市场动态本周(4月6日-4月11日),记者对75家尿素企业出厂价跟踪调查发现,进入4月第二周,国内用肥市场进入传统淡季,但受到集港以及复合肥厂家需求的拉动,尿素价格平稳走高。本周国内尿素出厂均价达到2248元/吨,较上周上涨9元/吨,其中主要上涨的地区集中在山东、河南、西北等地,价格较上周上涨40-80元/吨不等,山东、河南等地的企业小颗粒尿素出厂价最高已经达到2280元/吨。目前各地春耕用肥结束后,经销商手里基本已无存货,而复合肥企业正值生产期,前期打算在4月份尿素价格回调时备足原料进行生产,但价格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下降,不少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氮肥行业原料价格上涨已成不争的事实,大到煤炭、电力,小到人工、环保成本,在银根紧缩、通胀四起的大环境下,所有成本相约提价。首先是全年煤炭价格居高不下,从2011年8月底到9月初短短的几天内,煤价平均上涨50元/吨,到厂价涨至1450元-1500元/吨,有的甚至已经达到1700元/吨。其次是电价上涨,2011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根据氮肥工业协会对重点氮肥生产企业的调查,企业实际电价上涨幅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尿素生产成本明显上涨。如山东省氮肥企业用电上涨5.8分,尿素成本上涨65元/吨。河南省氮肥企业用电上涨4.29分,尿素成本上涨45元/吨。山西省氮肥企业用电涨4-6分,尿素成本上涨50-70元/吨。以上三省尿素产能占全国尿素产能的30%。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即便产能依旧过剩,即便出口量与2010年相比减少一半,即便是原料价格涨声四起,2011年我国以尿素为主的氮肥价格稳定,平均出厂价没有低于1800元/吨,全年没有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