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悠久的农业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两汉时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两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淮海地区,则是当时最为发达的农业经济区。淮海地区农业经济的发达离不开牛耕的推广普及。随着牛耕的推广普及,这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反映到思想艺术领域,如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等。随着淮海地区农业考古的不断深入,在该地区发现了许多的牛耕画像石。 相似文献
2.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它源于丧葬文化,是丧葬文化最直接的感性显现。纵观汉代画像石的画面,无论是现实生活画面还是神话形象,无不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追求生命的永恒不朽,成为渴望生命永恒的图式。 相似文献
3.
汉代牛耕画像石的出土区域,多属农业开发程度较低的汉代边郡地区,在汉代农业较发达的关中、中原、成都平原等地却鲜有发现。大体上表现出一种牛耕画像石分布与农业发展程度呈负相关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有二:其一,巨大的投入成本抑制了铁犁牛耕在内地的推广;其二,国家行为促进了铁犁牛耕在边地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区域农业发展不但受到自然资源状况的制约,还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劳动力构成以及农业政策惯向等有密切关系。汉初,各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农业技术与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差异上,而经济落后地区又往往是中央政府统治的薄弱之处,这就使得一些边远荒僻之地在地权控制的斗争中常常游离于集权政府的地缘政治之外。因此,如何促进农业经济在各地的均衡发展就成为汉政府强化相关管理职能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政府作为角度,分析汉代职官的劝农制度、铁官制度和政府的边疆政策等,探讨边远落后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1]农业也最能反映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黄淮平原是中国古代开发较早的农业区域之一,在中国历史上,黄淮平原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根据司马迁对经济区域的划分,黄淮平原属于关东经济区,这一区域,在汉代它的富庶可与关中经济区相提并论,同时又是关中漕 相似文献
6.
“小农”一词,学界常用,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这里主要是指拥有小块土地以户为生产单位的自耕农、半自耕农,也包括因自己土地不足而租种一部分土地的佃农。多年来,人们对汉代小农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有关小农的经济结构,生产力水平,家庭收支状况,以及小农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汉时期,洛阳是当时的河南县城。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到了东汉时期,洛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本文拟就洛阳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农业文物,谈谈西汉时期洛阳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一.西汉时期的铁质农业工具1.铁铲:铲是插地起土的农具。解放以后在洛阳出土的汉代铁铲较多,形制也较复杂。Ⅰ式铁铲:洛阳烧沟出土。器身长13.3cm最宽处11cm,长方形銎,斜弧肩,上部较窄,下部 相似文献
8.
南阳,古称宛,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置南阳郡,郡治宛,两汉袭之。汉南阳郡下辖三十七县,以“人民众,蓄积多”(1)被称为大郡。宛城周三十六里,规模相当恢宏。《汉书·地理志》载:“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汉时,宛城手工业发达,为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商业也相当繁荣,有“宛、周、齐、鲁,商遍天下”(2)之誉。东汉时期,因为这里是光武帝 刘秀的发迹之地,而被称为“帝乡”、“南都”,政治、经济、文化盛极一时,与当时的洛阳、长安形成鼎足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影响深远的信息化革命,农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础性产业,不可避免的要接受信息化的改造。“精准农业”这个新兴的概念就是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体系。自从有了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转变为充分利用高新信息技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知识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农业与工业的界限开始逐渐变得模糊。 相似文献
10.
1 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机械与农艺的对立统一关系.现代农机新技术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只有采用现代农机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一项成熟的农业新技术是农艺与农机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生产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的基础。而共同的生产生活地域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生产活动特点与特色。所以生态环境与民族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而那些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开发相对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工具是区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的技术水平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简单讲农业机械化就是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实行机械化作业。发展现代农业要紧紧抓住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高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中央在2012年"一号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全国报刊索引》统计了1984-1993年10年间我国辐照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研究的文献量,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主题内容分布和著者分布的简要分析。旨在为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深入研究辐照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市场化程度、制度安排和农业生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组织的选择目前在劳动力不断外流的情况下,只有在充分考虑上述诸多因素的条件下,才可建立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农机化发展的水平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和重要标志.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用尤为突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提高和装备的更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的农机化发展并不是高速、高效的.这就阻碍了农业发展的步伐,现将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化发展的水平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和重要标志。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用尤为突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提高和装备的更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 相似文献
17.
18.
<正>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历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要素,这些新的要素将社会发展推向更高的层次。同样,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与创新,都大大推动着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以生物科技、信息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当今农业的发展,正在对农业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但人们在享受农业科技革命带来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着重 相似文献
19.
20.
两年连旱给泸西县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认真分析当前农业用水及节水农业技术措施应用推广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快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步伐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