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毒性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螨腈是一种新型吡咯类杀虫剂,杀螨剂。配制虫螨腈7个浓度梯度500×(200mg/L)、800×(125mg/L)、1000×(100mg/L)、1300×(77mg/L)、1500×(70mg/L)、1800×(56mg/L)、2000×(50mg/L)和CK(清水对照),采用添食毒叶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配制虫螨腈4个浓度梯度1000×(100mg/L)、1500×(70mg/L)、2000×(50mg/L)、2500×(40mg/L)和CK(清水对照)对4、5龄蚕多次添食毒叶,进行毒性累积试验。结果表明,虫螨腈对家蚕无急毒作用,连续多次喂食毒叶出现慢性毒性累积,可导致蚕体上蔟结茧死笼率升高、出蛾率降低,并与虫螨腈浓度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46种常用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0.5200 mg/L).根据各种农药田间推荐施用浓度与LC50的比值(毒性比分级法),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具有极高风险性,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等6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等20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40%腈菌唑悬浮剂等19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低风险性.田间喷药试验结果表明:7种对家蚕高风险性杀菌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推荐浓度药液喷于桑叶后对家蚕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残留,其中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300 mg/L)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000倍(424 mg/L)的残毒期均超过60 d.因此,桑园及附近农作物应避免施用对家蚕毒性强、安全风险大、在桑叶上残留时间长的杀菌剂品种,防止污染桑叶而导致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3.
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著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甲氧虫酰肼对家蚕的毒性,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阿维菌素及其混合制剂对家蚕的急性经口食下毒性、熏蒸毒性、在桑树上的内吸传导毒性和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60 9 mg/L、1.8%阿维菌素水乳剂(EW)0.001 3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07 8 mg/L(根据有效含量计算为阿维菌素0.001 6 mg/L·甲氧虫酰肼0.006 2 mg/L),3种药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均为剧毒级;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24%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240 mg/L)、1.8%阿维菌素EW 1 000倍液(18 mg/L)对家蚕均无熏蒸毒性;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8%阿维菌素EW 1 500倍液(12 mg/L)和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在桑树上的残毒期均50 d;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均可通过内吸作用并传导到未喷药的桑叶上。建议桑园附近及养蚕区域避免使用此类农药。  相似文献   

5.
以草铵膦、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灭生性除草剂进行桑园杂草防除试验,以及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评价新一代除草剂草铵膦的药效和安全性。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对桑园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相近(P0.05),均优于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P0.01),除草的速效性明显优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持效期在30 d以上,比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明显延长。200 g/L草铵膦AS对家蚕3龄起蚕的24 h急性经口毒性(LC50)为421.366 2 mg/L,其毒性高于30%草甘膦AS(LC506 000 mg/L),低于200 g/L百草枯AS(LC50=194.828 2 mg/L)。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后3 d左右采叶养蚕,家蚕仍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喷药后4~5 d桑树叶片枯黄,在桑叶上的残毒期5 d。建议在桑园使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稀释药液,应定向对杂草茎叶部位均匀喷雾,避免喷洒到桑树枝干和叶片,喷药后5 d内勿采叶养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杀菌剂椒碱烯酰胺用于蚕业生产上防治桑褐斑病的可行性,采用菌丝抑制法测定椒碱烯酰胺对其病原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毒力,采用田间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并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其对非靶标生/L,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田间用药2次后,椒碱烯酰胺300倍稀释液防效最高为4458%,500倍稀释液为3249%,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1 000倍稀释液为004%。椒碱烯酰胺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8166 mg/L,约为甲基硫菌灵的19倍。椒碱烯酰胺对家蚕龄期经过、茧层量和健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但会影响眠蚕的体质量。研究结果可以为用椒碱烯酰胺与化学农药配伍防治桑褐斑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家蚕5龄全龄喂食防微灵不同浓度药桑对两广二号2个中系原原母种的毒性影响,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5龄连续添食2000mg/L(生产推荐使用浓度)、3000mg/L、4000mg/L浓度防微灵药桑对家蚕两广二号原原母种932和芙蓉的茧质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蚕体生命力和产卵没有显著不良影响,对制种无显著药物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乙唑螨腈是一种新型丙烯腈类杀螨剂,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等桑园主要红蜘蛛的各发育阶段都有很高的毒杀作用,其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毒力分别是炔螨特的171.14倍和615.89倍。田间使用有效成份含量在50~100 mg/L时可有效防治各种作物上的害螨,且对家蚕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家蚕皓月B的3龄起蚕连续添食用3 000.00、1 500.00、750.00、375.00、187.50、93.75 mg/L乙唑螨腈药液浸渍处理的桑叶至上蔟结茧,其间家蚕无中毒死亡,除了3 000.00、1 500.00、750.00 mg/L乙唑螨腈药液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各处理的结茧性能不受影响。因此,乙唑螨腈在桑树红蜘蛛的防治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测定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1319万孢子/mL(即供试药剂稀释758倍),与其推荐使用稀释浓度500~1000倍(2000~1000万孢子/mL)接近;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500倍和1000倍稀释液对桑树喷叶处理,喷药后1 d起采摘桑叶,连续饲喂3龄起蚕均无致病致死作用。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在稀释500倍和1000倍的推荐使用浓度下,对养蚕生产的安全性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ABT1号生根粉在桑树高空压条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高空压条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后的各项成绩均优于清水对照 ,以50mg/kg的浓度为最好。与对照比较 ,生根速度提早1周 ,生根数提高22.63倍 ,株根长度提高26.85倍  相似文献   

11.
联苯肼酯是用于农作物害螨防治的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杀螨剂。以43%联苯肼酯悬浮剂(SC)供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药剂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室内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桑园施药后的残留毒性。43%联苯肼酯SC对2种害螨的成螨、若螨和螨卵均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48 h LC_(50)值分别为4.93和3.38 mg/L、0.75和1.90mg/L、18.61和11.85 mg/L,其中对朱砂叶螨成螨和若螨的毒力分别为其对螨卵毒力的3.78和24.81倍,对二斑叶螨成螨和若螨的毒力则分别是对螨卵毒力的3.51和6.24倍。43%联苯肼酯SC对家蚕3龄起蚕48 h的LC_(50)和LC_(90)值分别为1 063.36和3 523.77 mg/L,属于低毒级农药(LC_(50)200 mg/L);桑树喷施143.33~573.33 mg/L药液后14 d采摘桑叶养蚕,对家蚕的龄期经过、眠蚕体质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均无明显影响。依据试验结果确定,43%联苯肼酯SC可以用于桑园内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防治,建议田间施用联苯肼酯143.33 mg/L药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0 d,286.67~573.33 mg/L药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定为14 d。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对桑褐斑病病原菌有高效抑制作用且对养蚕生产安全的杀菌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桑褐斑壳丰孢[Phloeospora maculans(Bereng.)Allesch]病菌的抑制活性,以及对家蚕(Bombyx mori)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5种杀菌剂对桑褐斑壳丰孢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嘧菌酯,以上排序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6 6、0.020 5、0.028 9、0.258 0和2.265 0 mg/L;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以上排序杀菌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2.835 5、16.996 4、19.491 8、20.466 1和30.025 2 mg/L。5种杀菌剂对3龄起蚕的24 h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嘧菌酯、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以上排序杀菌剂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899.075 8、1 728.665 7、1 914.126 6、3 283.528 3、6 058.064 5 mg/L,均表现为低毒性。试验结果提示,嘧菌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可以用于桑园中对桑褐斑病的预防;其余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可以用于感染桑褐斑病的桑树的治疗。具体的施药方案,则需要进一步评估田间用药对家蚕的安全风险性后确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3龄起蚕的LC_(50)分别为11.3863 mg/L、4202.4884 mg/L和45.8659 mg/L。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2500倍(200 mg/L)、5000倍(100 mg/L)和7500倍(67 mg/L)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17 d、15 d和13 d,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0倍(533 mg/L)、3000倍(267 mg/L)和6000倍(133 mg/L)的残毒期分别为17 d、13 d和9 d,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常规浓度下对家蚕较安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桑蓟马的田间防效优于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表明烯啶虫胺和吡蚜酮复配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黑果枸杞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生根粉(100、200、300、500、800、1000 mg/L)和清水(对照)处理其插穗,探索不同浓度生根粉对插穗扦插成活率、株高、新生枝数以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均提高了扦插成活率、株高、新生枝数(除1 000 mg/L)以及地下生物量;(2)200 mg/L生根粉处理的枝条成活率最高(65%),是对照组的4.3倍,300 mg/L生根粉处理的枝条株高、新生枝数量、地下生物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2.3,1.5和4.3倍。综合分析,200 mg/L生根粉溶液处理黑果枸杞插穗8 h能有效提高插穗成活率,生根粉溶液浓度大于300 mg/L抑制插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植物杀虫剂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毒性及安全间隔时间:印楝素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02.67×10-6mg/L,致死中量(LD50)为12.56×10-10mg/头,家蚕对印楝素极敏感,但中毒后至死亡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5d;印楝素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基本无熏蒸毒性;0.5%印楝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根灌、喷叶处理,通过桑根或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的作用极小,即未喷洒到药液的桑叶对家蚕相对安全;印楝素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时间很长,饲喂0.5%印楝素乳油800、1200、1800和2700倍稀释液处理后的桑叶,间隔30d对3龄蚕的死亡率均在50%以上。蚕用消毒剂消力威(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1000倍和500倍溶液浸渍受印楝素污染的桑叶30min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2种桑园常用除草剂草甘膦钾盐水剂和草铵膦水剂对云7A等8个家蚕品种的急性毒性和对云7A等3个家蚕品种的慢性毒性,以清水处理的桑叶为对照。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添食2种除草剂的毒叶后48 h内未造成家蚕直接中毒死亡,在相同的药剂和浓度下不同品种家蚕的中毒程度不同,但中毒症状相似。慢性毒性测定结果显示:草甘膦钾盐水剂处理除了添食148.00 mg/L毒叶的菁松A比对照延迟6 h外,其他处理浓度及品种的龄期经过与对照一样;添食148.00 mg/L毒叶的云7A的全茧量和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添食37.00~148.00 mg/L毒叶对菁松A主要产茧性状无显著不良影响,添食148.00 mg/L毒叶的皓月A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草铵膦水剂3种浓度对3龄家蚕的龄期经过无显著不良影响,但会造成4龄、5龄经过延迟,其中云7A添食22.73~90.91 mg/L毒叶的家蚕4龄经过比对照延迟9 h~3 d 23 h,添食22.73~45.46 mg/L毒叶的家蚕5龄经过比对照延迟1 h~2 d;添食90.91 mg/L毒叶的除了菁松A的家蚕能上蔟结茧外,其他2个品种的家蚕均在5龄饷食后逐渐体缩失水而死或发育不良,添食22.73~45.46 mg/L毒叶的3个品种家蚕全茧量、茧层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添食22.73~90.91 mg/L毒叶的菁松A的家蚕茧层率和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添食22.73~45.46 mg/L毒叶的皓月A的家蚕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2种除草剂对3个家蚕品种的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均存在不良影响,建议桑园使用此类除草剂除草时应选在非蚕期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桑树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选择6种不同类别药剂(其中辛硫磷为对照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4 d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6种药剂中,800 mg/L的40%辛硫磷EC的平均防效(91.47%)最优,其次是100 mg/L的70%吡虫啉WDG(90.29%),再次是100 mg/L的10%虫螨腈S...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对匍匐翦股颖的矮化作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充足水分(100%田间持水量)和限制水分(5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4种不同浓度(20mg/L、40mg/L、60mg/L、80mg/L)烯效唑处理对匍匐翦股颖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水分条件下,4个烯效唑浓度处理均使匍匐翦股颖的株高明显降低,适宜的烯效唑处理浓度(40mg/L、60mg/L、80mg/L)使匍匐翦股颖的叶片明显变短,且作用效果与浓度有关;适宜浓度的烯效唑使匍匐翦股颖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明显提高,抗旱性增强,且调控作用与水分状况有关;综合考虑作用效果和成本,在匍匐翦股颖草坪养护管理中烯效唑的推荐使用浓度为60mg/L.  相似文献   

19.
73%克螨特乳油农药对家蚕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急性毒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73%克螨特对广西家蚕品种“桂蚕一号”(3龄、5龄蚕1在用药后72小时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834.72 mg/L和63169.4 mg/L。拒食试验中,73%克螨特对5龄蚕的拒食回归方程为y=2.4611+1.9295x,拒食中浓度为2069.37mg/L,家蚕的拒食程度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572,相关性显著。田间施药慢性中毒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间隔期和不同浓度连续添食等家蚕毒性饲养试验,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大于12d。2000倍液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大于7d。根据农药对家蚕毒性的分级方法,判定73%克螨特对“桂蚕一号”属于低毒性农药。  相似文献   

20.
克螨特系一种生理型选择性杀螨剂。经1982、1983年在桑树上防治螨害综合研究表明,使用73%克螨特2000、3000、4000倍的浓度,十五天后的校正防效和持效均高于3000倍的20%三氯杀螨醇。对家蚕的发育,用1000—3000倍的浓度喷雾,三天后采叶养蚁蚕,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隔七天采叶养蚁蚕,则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各种处理对茧丝质均无影响。喷施1000倍以内的高浓度药液或低温季节施用,可使嫩叶、芽梢产生药害,稀释3000倍以上则安全。克螨特是防治桑树害螨的一种理想杀螨剂,在稀释3000—4000倍的范围内使用,对家蚕和桑树均安全,对螨害有92.67%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