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弧形挑膜齿残膜清理滚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部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残膜清理滚筒的主要部件进行了强度分析,并对整机进行了实地试验测试,证明该机构设计合理,残膜回收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
凸轮机构是荔枝去核剥壳机核心工作部件之一,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工作可靠性。利用Pro/E设计软件对荔枝去核剥壳机凸轮机构进行三维建模、运动仿真和动态分析,获得凸轮机构运动时凸轮轴沿Z轴方向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凸轮轴与拨销之间的连接反作用力、碰撞、冲量等参数。提高机构设计的准确性,为凸轮机构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喂入机构是青饲料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本文对从国外引进的三种青饲料联合收获机的喂入机构主要参数作了调查,并对喂入装置的总体配置、喂入辊的设计原则,压紧机构的设计原则作了理论分析,对两种机器的茎杆切碎长度作了调查和对比。可以看出,国外为了保证青饲料的切碎质量,很重视喂入机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付敏  梁栋  范德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59-11562
秸秆压块机是把秸秆等农作物剩余物压缩制成环保燃料或饲料的设备。环模是环模式秸秆压块机的关键工作部件,由于其直接参与物料挤压作用而易磨损。为研究环模在压块过程中磨损情况和对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现分析环模在压块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研究环模在工作过程中关键受力部位,应用ANSYS软件对该部位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得出受力后应力分布及形变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环模中的楔形部位为压块机环模在压块过程中的关键受力部位;通过仿真分析楔形部位受力情况,研究该部应力分布及形变方式,对于降低环模压块机环模的磨损及进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UG的残膜回收机滚筒部件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棉花残膜回收机弧形挑膜齿清理滚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对弧形挑膜齿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残膜相对弧形挑膜齿的运动方程,研究了弧形挑膜齿的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性,并对弧形挑膜齿残膜清理滚筒运动干涉情况作了检验,证明该机构设计合理,残膜回收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从Ф180钻具用螺旋活齿传动机构移植集成演变创新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传统构思方案设计研究。确定该机构结构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开展以其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结构参数优选研究,并以该结构参数为基础,进行输入轴、输出轴和活齿等关键零件的3D造型设计;利用Solid Works软件,完成了该机构概念图装配,在该机构概念图上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该传动机构采用移植集成演变创新研究切合实际,能有效地将其由磨粒磨损变为点蚀,延长其寿命;以该机构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结构参数优选具实用价值,为机构继续创新奠定基础;以该机构概念图为模型的静力分析,确定该机构的合理螺旋导程数为1,验证了优选的结果;对该机构概念图模型的模态分析,发现其激励频率远离固有频率,验证其结构趋于合理;发现的部分薄弱点为该机构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较详实的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国环模燃料制粒机设计和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制粒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优化。在拟定环模和压辊相关设计参数后,根据疲劳破坏理论确定合理的压辊数目。应用Pro/E软件对制粒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专用接口软件Mech/Pro将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压辊数目为4个时,环模上作用的应力幅最小,制粒机的能耗比最低。说明通过合理设置压辊数目,可以有效提高环模使用寿命和设备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依靠参数化三维软件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借助Creo 2.0软件对木材装载机的主要部件进行三维实例的构建,在Creo集成环境中对木材装载机主要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将装配完毕的木材装载机虚拟样机导入Creo Parametric机构分析模块,对木材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进行机构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木材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良好且无干涉,验证了工作装置的设计初步可行,Creo原始数据仍能为后续的有限元分析与改进工作提供分析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加大耕耘机械的耕耘深度,利用链条运动特点,研究新型旋耕机构.介绍该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的求法,并对深旋耕机主要工作部件进行运动分析,证明深旋耕机运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深旋耕机设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生物质热电厂废弃物草木灰主要成分,草木灰作为钾肥形成颗粒之前,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弊端,及草木灰颗粒成型的可行性。通过环模颗粒机和平模颗粒机的成型试验,探讨了草木灰含水量对成型率和颗粒密度的影响,得到草木灰在颗粒成型时含水量最佳值为11.50%~13.04%。通过成型后的烘干试验,得到烘干时间与颗粒质量及颗粒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草木灰颗粒肥跌落试验,得到颗粒跌落破碎率的相关数据。最后制定相应的生产流程:草木灰原料→去除杂质→酸碱度调和→物料混合→颗粒机成型→干燥→冷却→分筛→计量包装。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北方商业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人们加大了对南方桉树人工林的采伐。为更好的进行人工林采伐工作,需进行伐前林地清理,就此情况进行设计和研究新型清林装置。清林装置主要由刀轴、刀盘、刀具等组成。通过对研究区林木间距和杂灌种类、灌木直径、灌木密度等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确定了清林工作头的结构形式。利用测量数据对刀轴、刀盘和刀具的尺寸参数和刀轴转速,分析确定了消耗功率等关键参数并进一步对清林装置进行Solid Works建模。利用ANSYS的瞬态分析功能,对刀具进行了仿真分析,明确了刀具在切削灌木的瞬间应力应变情况良好。应用ANSYS和Adams对刀轴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平衡分析,证明刀轴转速和刀轴尺寸设计是合理的。刀盘形变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失效的环模型孔形貌进行观测,发现磨损后的型孔倒角类似于一个z>0时的单叶双曲面,建立磨损后型孔倒角处的空间曲面模型,对其进行微元分析从而得出了磨损后环模型孔挤出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即当比例常数k∈[0.37,0.64]时,制粒条件不全被破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茶籽机械化脱壳后籽仁与果壳分离不干净问题,设计出一种气吸式壳仁清选装置.为分析流场对壳仁混合物吸出特性的影响,优化鼓风机工作参数,以ANSYS/Fluent为工具,构建了清选装置内流体模型,对壳仁混合物中籽仁、碎仁及大壳、小壳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物在流场中有被吸出、滞留、掉落3种状态;小壳在流场中的停留时间较为随机,运动轨迹长度随鼓风机转速增大而增大;鼓风机转速为1600r/min时,小壳清选效率较高,果仁和碎仁不被吸出,部分大壳被吸出.样机试验表明:籽仁干净率随鼓风机转速升高而增大,当转速为1600r/min时,清选干净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14.
苜蓿草粉制粒密度与挤出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苜蓿草粉为原料,模拟苜蓿颗粒的制粒过程,通过对不同粒度的苜蓿草粉进行压缩试验,得到颗粒挤出力与粒度、密度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作为环模失效研究的基础参数.由此模型可得出,当密度达到草颗粒刻度时,得到出模压力;随着粒度的增加,力密系数和粒密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胡麻的收获方式和作物性状,研制全喂入胡麻脱粒清选机。其中,脱粒装置采用纹杆+刀齿组合型的脱粒滚筒与栅格凹板,清选装置采用振动筛+吸杂风机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筛选+风选+筛选对组成复杂的胡麻脱粒物料进行清选。基于对胡麻物料生物特性的测定,确定全喂入胡麻脱粒清选机关键部件参数,并应用流场分析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样机试验结果表明:作业样机的脱净率为97.27%,含杂率为2.74%,破碎率为1.86%,损失率为3.25%,可满足胡麻脱粒清选作业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旋风分离清选适用于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在保证清选损失率小的前提下,降低含杂率是设计的关键。为探寻分离筒中气流和籽粒两相流动规律,选取水稻脱出物中谷粒、颖壳、瘪谷、杂穗等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中的旋风分离清选装置进行三维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清选模型中各组分籽粒的运动轨迹,计算其分离效率。并以低损试验条件下谷粒清洁率为主目标进行台架试验,对最优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评价扬谷轮转速、吸杂风机转速和分离组件距入口高度三因素与装置清选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较优参数组合:当扬谷轮转速为1 163 r/min,吸杂风机转速为1 920 r/min,分离组件距入口高度为63.26 mm时,预测所得谷粒清洁率为99.26%,可为清选装置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T-881型康明斯PT喷油器试验台是一种可移式试验装置。该试验台可与PT-821型PT泵试验台和任何型号的喷油泵试验台组合配套,对PT喷油器进行试验。喷油泵试验台仅用来驱动康明斯PT喷油器、变速和记录喷油次数。可移式试验装置可装在喷油泵试验台上并提供专用的驱动联轴节,以保持驱动PT喷油器的凸轮轴与喷油泵试验台驱动轴同轴。PT-881型康明斯PT喷油器试验台由凸轮箱、凸轮—挺杆机构、气动液压夹紧机构、气路系统和燃油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气吸式红枣捡拾机气力输送装置的运动特性,开展了气力输送装置气固两相流的模拟研究。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分别建立了计算流体模型与离散元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耦合求解,对红枣从气力输送装置入口到出口的运动状态、颗粒分布和气流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优化试验探究清选箱箱体的设计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多数枣撞击拦枣栅和挡枣板后被排出,少数残留于箱体中,少部分被拦枣栅卡住或通过拦枣栅;②箱体的分离室与沉降室易产生涡流现象,增大能量损失,通过拦枣栅的平均流速为17.85 m·s-1,气流轨迹混乱;③优化后箱体内部气流轨迹沿箱体路径运动并减少涡流现象发生,通过拦枣栅的平均流速减小为6 m·s-1,可降低红枣因自身动能过大而造成损伤;④优化后箱体的拐角内径为200 mm、箱体入口高度为65 mm时结构最佳;⑤样机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较接近。上述结果说明,采用CFD-EDM两相流耦合技术对气吸式红枣捡拾机气力输送装置仿真是可行的,且通过优化箱体结构缩短红枣在气力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时间、提高样机工作效率,该研究结果可为气力式红枣收获机气力输送装置仿真与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旋风分离清选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但其清选过程中仍存在损失率高、湿物料清选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对旋风分离筒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改进,并运用Fluent 15.0软件对优化前后的分离筒内部气流场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吸杂风机转速、扬谷器转速、挡板倾斜角度为试验因素,清洁率和损失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运用三元二次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吸杂风机转速为2 452 r/min,扬谷器转速为783.8 r/min,挡板倾斜角度为41°时,装置性能最佳,此时清洁率为98.26%,损失率为0.003 5%。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脱出物含水率越高,装置优化后性能提升效果越明显,该结果可为后期旋风分离筒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饲料环模制粒机在挤压加工苜蓿草颗粒成型过程中会对环模产生严重的磨损,为探究环模失效的磨损机理,新设计了一种三体磨料磨损试验机,模拟制粒工况.该试验机具有加热及相应的控制系统,温度偏差小于2%,可用于100℃左右温度条件下草粉等磨料与不同金属试样的磨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