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修正土壤的无限制水分区间。[方法]取土壤总水势为-0.3 MPa时的含水量或土壤机械阻力为0.85 MPa时的含水量作为 NLWR的下限,代替原有的是永久萎蔫点或土壤机械阻力为2.0 MPa时的含水量。用上限的最小值减去下限的最大值,即可计算出NLWR。[结果]与原有的 NLWR或土壤最小限制水分区间相比,修正后的 NLWR更具有现实意义。当 Db〉Db-thr时,土壤物理性质对作物产生阻碍作用,需进行土壤改良,当 Db〈〈Db-dv时.只要土壤含水量处于NLWR之内.土壤物理性质对作物生长无影响,此时NLWR可以作为农日1水分灌溉管理的依据。[结论]该研究为土壤物理质量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土壤物理质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土壤水-肥-盐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田间持水量含水状态下土水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在潮棕壤上进行的田间持水量占水状态下10~70cm各上层土壤上水势(吸力)的试验研究没现田间持水量相对应的土水势在同一土壤剖面的不同层次间有一定差异。在10~7dcm土层内灌水后24h的土壤水吸力测定值为3.3~5.6kPa;而在中等质地土壤上影响田间持水量上水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土层深度、地温和地表覆盖物等.田间持水量应是充分灌水或降雨后土壤水运移相对稳定时的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3.
4.
对Lou土不同层次的几个水分物理常数及持水曲线进行了测定,依据共在不同层次的垂直变化,对其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田间持水量在210.5-226.9g.kg^-1之间,近似一个常数,田间持水量与无效水含量(萎焉系数)成显著正相关,与物理性粘粒含量之间并无明显相关;②容重除表层(0-10cm)为1.01g.cm^-3外,其余各层在1.30-1.49g.cm^-3之间,各层次有较大 相似文献
5.
6.
耕作措施对黑土农田耕层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耕层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翻和旋松耕作的垄台容重最小,但其持水能力较低;免耕土壤容重最高,饱和含水量较低,易造成土壤积水,不利于机械作业,但可提高4~6月垄沟的土壤含水量2到4个百分点,是抵御春旱的有效耕作措施;少耕夏季垄沟容重较低,持水能力高,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含量,进入雨季后,可显著地多蓄纳雨水,提高垄沟土壤含水量,最高可提高4个百务点,为东北雨养农业区高效水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沙地水分的来源、性质、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提出了沙地水分在营造林上的意义,从而论证了水分条件是所有作物生长发育的先决条件和决定因子。由于沙地的水分相对匮乏,因此,在营造林时应首先考虑水分状况,在营造林时间选择、密度大小、株行距和混交林营造等方面综合措施下促进造林的成活和保存。 相似文献
8.
土壤含水率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长白落叶松幼苗生长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掌握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规律,为育苗管理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通过5种田间持水量梯度对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苗木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主根长、生物量等指标在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差异显著,大于1 cm长侧根数受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差异不大;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率需求较高,在田间持水量为90%时,幼苗生长各项指标较优,在田间持水量为80%以上时,增加灌溉量对促进苗木生长影响不大;土壤含水率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苗木生长指标较好,同时又能够达到灌溉节水的目的;在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量60%时,苗木正常生长受到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田间持水量的角度阐明了后期灌溉措施对籽粒增重的影响,并给予了初步的定量描述;同时对籽粒灌浆模型中的气象参数进行了初步修正,以便为后期灌溉措施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附子块根、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85%田间持水量附子数目最多,干鲜重增加最快;丙二醛含量以70%田间持水量较稳定,变化最小.随着田间持水量的增加,保护酶活性下降,SOD和CAT变化较POD明显;在块根膨大期的不同阶段,保护酶活性有明显波动,说明这一时期在不同阶段对水分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一维土柱垂直入渗,再分布和根系吸水试验,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考虑和忽略滞后效应的数学模拟,分析了娄土再分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水势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又借助于根区土壤水分运动方程计算了根系吸水速率的剖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滞后效应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3年7月到2006年12月的实测数据,对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3种林分(光皮桦林、苦竹林和撑绿杂交竹林,农耕地作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典型林分森林土壤的非毛管持水量均大于农地;除撑绿杂交竹竹林外,各林分土壤的有效蓄水容量为农地的1.1~2.1倍;3种林分森林土壤持水量、初渗率和稳渗率的顺序为:苦竹林>光皮桦林>农地对照>撑绿杂交竹林;从土壤持水性能和入渗性能看,苦竹的水文功能好于其他林分土壤,而光皮桦林次之,撑绿杂交竹林差。 相似文献
14.
红壤地区土壤母质发育程度对红壤持水供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同一种土壤母质(玄武岩)的红粘土和棕泥土的持水和供水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粘土和棕泥土由于风化和淋溶程度不同对土壤质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对土壤的持水供水特性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要明显大于同一种土壤如棕泥土或红粘土由于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不同所引起的土壤持水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水分胁迫对3个藤本树种蒸腾耗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长季节对水分胁迫条件下2年生盆栽常春藤、扶芳藤、小叶扶芳藤3个藤本树种的土壤水分状况、蒸腾速率及叶片水势等生理生态指标日变化进行了连续测定,以弄清水分胁迫对各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扶芳藤具有土壤水势、土壤容积、含水量最低,蒸腾速率却最大的特性,是最耗水的树种;小叶扶芳腾耗水特性表现为土壤水势和土壤容积含水量最高,蒸腾速率最低,是最不耗水的树种;常春藤介于这两者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这3个树种的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势或土壤含水量、叶片水势有一定的相关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种作物和耕作措施均一致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MT865履带式拖拉机对其进行不同次数的压实处理,绘制碾压剖面不同深度土层范围内水分特征曲线,分析模拟压实对农田黑土总孔隙度、持水能力及不同径级孔隙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降低,饱和持水能力相应减弱;但不同土层土壤的非饱和持水能力,并没有随着压实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规律;与未压实处理相比,不同次数的压实,可通过增加较小径级孔隙的体积比例保持其非饱和持水能力,并以少次压实(3次)的效果较为明显。农田黑土耕作区的土壤孔隙,主要由中孔隙和微孔隙(孔径<30μm)组成,体积百分比均超过30%;其次为大孔隙(孔径>100μm),体积百分比为2.42%~7.89%;二者受模拟机械压实的影响较大。次大孔隙(孔径介于30~100μm)所占比例不足1%,受模拟机械压实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