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素有橘乡之称的浙江黄岩位于东海之滨,不但蜜橘享誉海内外,民间创作的自然式梅桩盆景也颇具特色,是浙派盆景的代表,也是全国自然式梅桩盆景的典型。黄岩盆景历史悠久,师法自然,苍劲古朴,造型别致,古有"十里梅林方山下",今有"千米梅桩药山村"。方山脚下,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10.
一、梅桩常用的造型方法不论取自山野的梅桩,还是人工繁殖的梅苗,要完成一件精美的盆景佳作,部必须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艺术加工和整形,常用的造型方法有修剪、蟠扎、弯曲、雕饰、嫁接等五种。1、修剪自然式梅桩的造型以修剪 相似文献
11.
12.
<正>蜡梅属植物为我国特有属,所有种类均分布于我国。从1985年开始,我开始进行蜡梅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自从陈俊愉院士成为梅花品种登录权威以后,一直致力于促进我国传统名花国际登录工作。作为陈先生的弟子,时时聆听先生教诲。2000年后,鉴于我对蜡梅的研究兴趣以及成果,陈先生一直督促我向国际园艺学会申请蜡梅的品种登录权。2013年8月,经过国际园艺学会讨论通过,正式授予我国蜡梅属品种国际登录权,并由我作为登录专家,负责蜡梅品种的国际登录。今年1月,蜡梅属品种国际登录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我本人和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赵凯歌,上海嘉定农业技术服 相似文献
13.
黄岩陈再米根艺盆景园创作的自然式梅桩盆景,是严格按照古、奇、曲、老、瘦这五字特点,来实现黄岩梅桩盆景欣赏标准的。其梅桩都是选用野生老树桩嫁接而成的。因此,他所创作的自然式梅桩盆景在饱含野趣的基础上,又展现出千姿百 相似文献
14.
位盆景爱好者从江南集市购得雀梅和榔榆老桩各一件,侍弄十年,不久前参加了单位举办的花卉盆景展览。两件古桩的基本条件不错,但由于设计和培养缺乏匠心,致使作品停留在规模初具的阶段。今试作修改策划,与同好者研讨。 相似文献
15.
雀梅具有桩姿奇特,皱皮斑驳,萌发力强,耐修剪等特点。通过截干蓄枝,绑扎修剪,可制作成奇姿异态的桩景,是盆景界广泛应用的植物材料之一。但雀梅桩景在养护过程中,常有枝片萎蔫的现象,业内人士称之为“回片”,至于原因,众说不一,往往笼统地归咎于养护不当,难以令人信服。雀梅在自然界为攀缘藤本状灌木,藤本植物的输导组织有别于直立的乔灌木,这恐怕才是造成雀梅树桩回片的关键所在。藤本植物在长期的攀附生长过程中,不但形成了适用缠绕或攀缘生长的外部形态,而且在内部结构上也发生多种变异。原先坚实的维管柱已不适应藤本植 相似文献
16.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梅、兰、竹、菊以其清雅淡泊、自强不息、坚贞高洁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人格境界的神往,千百年来,梅、兰、竹、菊成为无数文人雅士感物咏志的寄托,成为中华民族人格的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看到一本书《唐诗植物图鉴》,书中收集了近60种植物,大多是牡丹、梅花、兰花等传统名花,但遗憾的是竟没有杜鹃花。看来杜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进入主流行列,也许这与当时皇帝的喜好有很重要的关系。当然,我们在古代诗词典籍中,还是能找到不少关于杜鹃花的诗句,诗人白居易对杜鹃花就很是赏识,曾有诗句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相似文献
19.
自从80年代开始出现全国性“上山下乡”挖桩制景热!时至今日已过去二十多年了。我身处山区亲眼看到当年随处可见的树桩,时至今日已所剩无几了。就连靠挖桩卖钱养家的山民也感叹地说“山上已无桩可挖了”。雀梅桩更是难得见到。我在十多前就意识到树桩总有一天会挖光的。于是我在当时就开始用雀梅种子人工播种育苗制作盆景了。图1就是人工育苗历时十多年制作的附石盆景,现已基本成型。雀梅的种子在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逐渐成熟,当果实发紫就可采下,随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