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生草栽培对梨园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梨园不同生草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梨园生草能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提高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全氮含量,降低0~40cm土层的全磷含量,且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有差异;梨园种植白三叶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其中脲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为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为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全磷、全钾、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生草栽培对富士苹果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洛川县和长武县的富士苹果园生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草栽培明显改善富士苹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和N、P、K含量;改善果园小气候,显著降低果园气温和土壤温度的极端数值;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与繁衍,降低虫害密度,早期落叶病发病轻;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水分有保水和争水双重影响,但在渭北正常年份保水作用是主要的,在多雨年份,会加重套袋果实黑点病和红点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给上海地区梨园生草的草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特进行了不同生草种类对上海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园生草栽培的三种生草中,大叶黄花苜蓿的干重占鲜重的比例最低、有机碳含量最高,大叶黄花苜蓿和白三叶的全氮含量较高;种植大叶黄花苜蓿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紫云英对土壤中磷的活化能力强于大叶黄花苜蓿和白三叶草,而白三叶草和大叶黄花苜蓿提高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能力强于紫云英;短期内生草栽培对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苹果园行间种植的绿肥植物,在果园种植鼠茅草、毛苕子、三叶草、苜蓿,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研究苹果园不同生草栽培对其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园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含水量,其中,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含水量的改善效果优于鼠茅草和毛苕子;果园生草栽培主要改善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对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改善效果不明显。理想的苹果园生草品种为苜蓿和三叶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果园生草对果园杂草防控、土壤养分和果树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对3个生草处理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最优果园生草处理,为阿克苏地区生草制果园的土壤管理及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设对照处理(清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油菜(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 de Candolle)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测定2017~2019年牧草和杂草地上生物量、2019年土壤养分及果树叶片营养成分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及综合评价不同生草制度下的杂草生物量、土壤指标以及果树叶片营养指标因子。【结果】2019年白三叶处理下杂草地上生物量下降幅度最大(59.3%)。油菜处理下土壤有机质(23.90 g/kg)、土壤速效钾(164.37 mg/kg)和碱解氮含量(89.77 mg/kg)最高。与对照处理相比,3个生草处理均可显著(P<0.05)增加苹果园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降低果园土壤容重和pH,显著(P<0.05)增加叶片中的叶绿素、磷、氮、镁、钠。【结论】苹果园生草以种植油菜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宁夏灵武长枣栽培模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于枣园行间种植不同的草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枣园生草提高枣园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枣园种粒黑麦草和白三叶可提高果实VC和类黄酮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增强果实硬度;紫花苜蓿处理可明显提高单果重。【结论】枣园生草可提高种植园土壤肥力、改善果实品质,其中黑麦草和白三叶行间生草效果优于其他草种。  相似文献   

7.
2007年开始在黄金梨园种植紫花苜蓿牧草及放养鸡试验,2010年测定果园土壤中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含量及pH值。结果表明,生草能明显提高土壤中全氮、有效钾及有机质的含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pH值,对梨园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生草养鸡后,梨园土壤中的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土壤pH值降低,对梨园土壤有明显改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草覆盖对果园土壤养分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果园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是在果园管理方面,尤其是在新疆地区的果园,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水资源比较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新疆地区的很多果园都存在着果品产量不高、果园种植和经营效益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生草覆盖做为有效改善新疆地区果园土壤管理和提升土壤养分含量的重要措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对生草覆盖对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促进杏园土壤蓄肥保肥能力,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方法】以清耕杏园为对照,研究分析了长期自然生草土壤管理模式对杏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整个生育期,长期自然生草模式下杏园0~60 cm土层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7.84%~139.25%,51.56%~235.14%,22.96%~122.06%和57.14%~300.00%,且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但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整个生育期,长期自然生草增加了0~20 cm土层速效氮,除果实二次膨大期外,全氮、全磷也得到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中,果实发育期全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而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仅有效磷增加;40~60 cm土层中,果实发育期速效钾含量增加,成熟期的全钾和速效氮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5种酶活性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于不同土层均存在显著相关,而除蛋白酶外土壤全钾与其他4种酶也于不同土层存在显著相关。【结论】杏园长期自然生草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与0~20 cm土层土壤养分,是改善杏园土壤质量的重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覆草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覆草苹果园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实践基地6年生寒富苹果为研究对象,研究果园覆草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多年覆草可改善果园土壤养分状况,显著提高果园表层土壤养分含量。覆草处理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但覆草处理的促进作用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在30~40 cm深土层中,覆草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与清耕处理基本相同。土壤酶活性的高低能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化反应强度,覆草处理能提高土壤酶的活性,但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作为维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生草制,并率先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但因中国果产区气候、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利用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化技术,加之受传统大田耕作"除草务尽"、"与果争肥水"等思想影响,果园生草制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实施清耕的果园面积仍占总面积的80%以上。本研究结合现阶段中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课题组在果园生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果园小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生长和发育方面综述了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提出了果园生草的管理策略,为适地推进果园生草栽培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连续3a对乔化‘红富士’苹果进行园艺地布、粉碎秸秆、黑色地膜3种覆盖处理,以树盘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树体生长量、叶片叶绿素总量、百叶质量、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及酶活性,尤以秸秆覆盖最显著;同时,3种覆盖方式对树体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及百叶质量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且地布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对照。覆盖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20cm表层土壤。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养分及酶活性都降低,有机质与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极显著相关。说明:果园覆盖提高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酶活性,进而改善土壤环境;并且覆盖提高树体生长量、叶片叶绿素总量及百叶质量,从而促进树体生长。可见果园覆盖是生产上有效的农艺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养分及pH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黄土高原苹果主栽区洛川县不同树龄苹果园的土壤微生物、养分及pH,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在数量分布上有一定差异,表现为盛果期果园>老龄期果园>幼龄期果园;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中,微生物类群的分布规律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其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差别达到100倍以上;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以表层土壤最高,并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和土壤pH值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均呈正相关。其中,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效氮、有效钾极显著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极显著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效钾显著相关。3种微生物类群与土壤pH均呈负相关,其中细菌数量与土壤pH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98-99
[目的]探讨不同园龄、施肥方式、种植模式对渭北苹果园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揭示渭北苹果园土壤紧实化问题。[方法]在渭北地区的洛川、白水两地分别选取园龄≤10、11~15、16~20、21~25、25 a的苹果园各3个,长期单施化肥和化肥与农家肥配施的苹果园各3个,从未种过苹果树的农田各3块,分别测定0~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对比分析土壤紧实度差异。[结果]渭北苹果园的土壤紧实度总体上随园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0~30 cm土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园龄土壤紧实度急剧增大;30~45 cm土层,各园龄土壤紧实度变化不大。苹果园和农田的土壤紧实度差异不明显;长期单施化学肥料的苹果园土壤紧实度明显高于化学肥料与农家肥配施的苹果园。[结论]渭北苹果园土壤的紧实化趋势严重,化学肥料与农家肥配施能明显减少渭北苹果园0~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有利于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延伸。  相似文献   

15.
烟台郊区苹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烟台近郊苹果园土壤的肥力状况.[方法]在近郊3个行政村的24个苹果园0~20和20 ~4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容重.[结果]烟台郊区苹果园土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含量呈两极分化,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偏高;20 ~40 cm土层各养分的含量明显降低,并且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3个地区20~40 cm土层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均处于偏低至适中水平,且差异较小;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52 g/cm3,偏紧;土壤酸化程度比较严重,20~40 cm的土层表现的更为明显.[结论]该地区苹果园表层土壤性状尚可,亚表层土壤肥力水平较差,很可能对苹果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地面生草、地膜覆盖、地面覆草和清耕处理4种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及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果园的最适覆盖方式为地面覆草。普通推广的生草法模式不适合河北省干旱少雨的生长环境,并且在缺水季节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更加缺水和干旱。  相似文献   

17.
苹果园化肥投入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苹果园化肥投入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状况。[方法]对25个农户苹果园化肥投入进行调查,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氮磷钾养分平均投入量为839.6、520.4、899.7 kg/hm2,氮磷钾养分的投入比为1.00∶0.62∶1.07。0~60 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53.49、70.73、180.10 mg/kg,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比例为1.00∶1.32∶3.37。[结论]苹果园化肥投入总体水平比较高。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总体偏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偏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产量苹果园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及其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测定甘肃宁县湘乐塬22年生高、中、低产量乔化红富士果园0~2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比较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湘乐塬22年生高、中产园乔化苹果树一般在地表以下40~60 cm根际存在一个吸收活跃的土壤微区域,在90~120 cm土层存在一个有机质、氮、磷、钾等的土壤累积层,构成土壤营养缓冲库。高产园土壤营养缓冲库累积量大,中产园土壤累积量小,低产园不明显。[结论]湘乐塬高产苹果园较深土壤层存在营养缓冲库,养分累积一般不会造成地下水体污染,且是苹果园果树可持续高产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的影响,在10a生‘礼富9号’短枝富士果园设置清耕(CK)、覆膜(Ⅰ)、覆秸秆(Ⅱ)、覆膜覆秸秆(Ⅲ)、覆膜覆秸秆+行间生草(Ⅳ)、覆膜覆秸秆+行间铺砂石(Ⅴ)6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水分、养分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覆盖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贮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在0~100cm和100~200cm土层分别以处理Ⅴ和Ⅳ保水效果最好,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69%和19.89%;处理Ⅴ提高10月份0~80c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较CK增加57.98mm;土壤养分以处理Ⅳ效果最好,其0~80cm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累积量分别较CK增加38.11%、166.36%、72.46%、36.20%;5种覆盖方式均能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处理Ⅲ果实硬度较CK增加7.84%;处理Ⅳ果实产量、单果质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糖酸比分别较CK提高20.28%、37.83%、30.48%、18.94%、33.73%;各处理下果实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覆膜覆秸秆+行间生草处理能够有效地保持和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且有利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可作为该地区果园管理中切实可行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不同覆盖模式对苹果园0~40 cm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比分析秸秆覆盖、生草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处理下旱作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土壤蔗糖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脲酶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土壤真菌和细菌数量呈现先增加,而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在果树生长最旺盛的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而土壤放线菌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在成熟期达到最大。②与常规裸地耕作相比,采用覆盖后能不同程度增加果园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提高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数量,且均以秸秆覆盖效果最佳。③从空间分布来看,旱作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分层现象,除过氧化氢酶外,总体表现为上多下少的规律,且覆盖对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土层。④覆盖处理可提高苹果产量,改善品质,其中以秸秆覆盖效果最好。因此,在旱作"雨养"果园采用秸秆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条件,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