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圆叶青”、“玉山麻”“青壳子”和“资溪麻”等作亲本,采用简单杂交,复合杂交和回交等多种手段,育成“双高”杂交新组合:“赣苎一号”和“赣苎二号”,还筛选出一批有希望的新品系,如89-12,B232和88-A1等。该品种已成为江西省苎麻育种的主体骨干亲本,因此其学术效益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3.
4.
用“圆叶青”、“玉山麻”、“青壳子”和“资溪麻”等作亲本,采用简单杂交,复合杂交和回交等多种手段,育成“双高”杂交新组合:“赣苎一号”和“赣苎二号”,还筛选出一批有希望的新品系,如89-12、B232和88一A1等。该品种已成为江西省苎麻育种的主体骨干亲本,因此其学术效益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5.
6.
“圆叶青”(又名湘苎二号)系本所首次应用核诱变高新技术选育成功的集高产、优质、抗性强和区域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为一体的芝麻新品种。继198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湘苎二号”后,又于198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圆叶青”的选育与推广获1996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大面积栽培,亩产量为158.7-168.6公斤,比各地主栽品种亩产128.9-130.0公斤,平均增产22.07-30.6%,原麻锈脚极短,风伤斑及病斑少,公制单纤维支数平均1984支左右,精干麻制成率高达71.0%,各项理化指标达到纺织高档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苎麻新品种“圆叶青”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唐守伟(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新品种“圆叶青”1984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1987年和1990年分别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圆叶青”采用辐射诱变选育成功的,它具...  相似文献   

8.
9.
苎麻新品种“赣苎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井命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我县于1984,年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培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圆叶青”。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通过先示范后推广的途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85年全县“圆叶青”栽培面积达1000亩左右。当年移栽的平均单产达40公斤,次年达150公斤,如茅坦乡汀州村余春发,1984年8月20日育苗,  相似文献   

11.
“鄂苎一号”是我所从“细叶绿”中经多年单系统选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苎麻新品种。1987-1989年参加品比试验;1991-1993年参加湖北省苎麻区域试验,并同时开发生产示范试验,多年试验示范表明,“鄂苎一号”纤维产量高,纤维品质,抗风,特别是抗根腐线虫病能力较强。1996年3月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  相似文献   

12.
川苎12号(原代号CZ0601)是利用优质地方品种天然杂交、高产良种自交后代株系,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纤维细度、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在国家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308m/g,比对照圆叶青高458m/g,达特优质标准,平均原麻产量2584.65k9/hm2,与对照相当;在国家苎麻生产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298m/g,平均原麻产量2581.65k9/hm^2,较对照增产1.98%。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继选育出“湘苎一号”新品种后,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种子选育出新品种“75—10”,于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作》1985,(3):20-25
为鉴定“75-10”新品种在我国长江流域苎麻主产区的区域适应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及抗逆性,明确其适宜的推广范围和推广利用价值,1981—1984年连续四年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有关单位协作,共同进行了苎麻新品种“75-10”的区域试验,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苎麻新品种“华苎4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苎4号”是从稀节巴品种自然杂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平均亩产226.5kg,比对照细叶绿品种增产59.13%,在湖北省区试中较对照增产33.81%;纤维品质优良,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年均纤维细度2082支,在区试中经湖北省纤维所测试,所均纤维细产2239支;该品种植株高大整齐,出麻率特别高(鲜皮出麻率和鲜茎出麻率分别在14%和5%以上);“华苎4号”的抗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我县于1984年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培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圆叶青”。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通过先示范后推广的途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85年全县“圆叶青”栽培面积达1000亩左右。当年移栽的平均单产达40公斤,次年  相似文献   

17.
川苎10号(原代号川9505)是以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与多个推广优良品种杂交,采用轮回选择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在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283.75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3.68%,平均单纤维细度2015.67m/g。品比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05.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31.02%,平均单纤维细度2038m/g。生产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83.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2.06%。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纤维细度2056m/g,纤维强力45.82cN。该品种为深根散生型中偏晚熟品种,抗风力强,雌花极少,高抗苎麻花叶病和苎麻炭疽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苎麻人工种子无菌条件、有菌土壤上的发芽特性及其贮藏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苎麻不定芽人工种子在1/4MS发芽基质上100%发芽、100%生根;无菌滤纸上71%发芽、29%生根;在胶囊内添100u/ml青霉素、0.1%CTM作为防腐剂制作的人工种子播种到沙石肥土中,有15.3%发芽、8.2%生根;将低温和液体石蜡相结合贮藏苎麻人工种子120d后取出播种到1/4MS发芽基质上25%发芽、5%生根。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继选育出“湘苎一号”新品种后,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种子选育出新品种“75—10”,于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应用辐射育种法育成苎麻新品种为国内外首例。诱变后经定向选择和培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麻业》1985,(3):20-25
为鉴定“75—10”新品种在我国长江流域苎麻主产区的区域适应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及抗逆性,明确其适宜的推广范围和推广利用价值,1981—1984年连续四年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有关单位协作,共同进行了苎麻新品种“75—10”的区域试验,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