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应用"江苏省营造林信息管理软件"提取江苏省"十一五"期间成片造林数据,从工程类型、造林地类型、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权属、造林区域分布等5个方面分析营造林取得的成效与特点,总结了经验与做法,并提出拓展造林空间、加强造林管护、丰富造林树种等3方面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造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紫椴在种苗繁殖及造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紫椴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打破休眠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药剂处理、激素处理、物理方法等;在种子繁殖、扦插与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紫椴造林的立地类型、造林密度、培育手段等作了阐述。同时,对紫椴在种苗繁殖及造林方面今后应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凯  曹国华 《江苏林业科技》2021,48(2):50-51,57
利用在2020年江苏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中获取的全省成片造林数据,对区域结构、造林地类型、主要树种组成、林种、珍贵彩色树种占比等进行了分析,从全省造林总量、区域分化状况、造林树种结构等方面总结了造林实绩特点,并就当前造林空间受限、缺乏有效管护、基层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基干林带类型划分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1992年以来,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把当地林带分为9种主要类型,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速生性和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用于不同类型林带的更新造林树种,如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刚果12#按、湿地松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这些优良树种和无性系已繁殖700×104株,陆续在邻近市县推广造林.在林带更新造林关键技术方面,因应不同类型林带秋冬季大风、干旱、土壤缺水贫瘠等不良生境条件,研究提出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施磷肥、拌泥浆、春季雨天冒雨造林,容器苗大苗深栽和幼林培土保墒抚育等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多数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90%左右.3a幼林,主要造林树种平均树高3~5m,均已郁闭成林,开始发挥防护作用,更新林带内相对风速比造林前减少10%左右.这是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这一技术已为当地林业生产单位认同,并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技术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朱弘 《防护林科技》2011,(5):84+89-84,89
详细介绍了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裸根幼苗、容器苗、移植大苗的造林技术,并从成活保存率、造林成本、造林季节等几个方面对3种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为3种苗木类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如何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是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泾川县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立地条件和苗木规格是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在油松造林方面,应注重调查规划,科学编制设计;选择阴坡和半阴坡立地类型,清明之前栽植,采用带土球或营养钵苗木,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的基线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定义、类型、准则和确定方法等方面论述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有关基线的问题;对目前确定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基线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建议:我国在进行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时,可采用半结构化的特定项目级基线方法来提高项目基线计算的一致性、可比性和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尹必孚 《山西林业》2023,(S2):64-65
同朔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但樟子松是一个优良适生树种。从造林地类型与立地条件、造林地整地、造林模式、苗木栽植、幼林抚育等方面介绍了同朔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豫西黄土丘陵地区不同条件下人工造林类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抗旱造林适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干旱地区及立地条件较差地区提高造林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岩溶石山的森林植被对于岩溶地区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以及生态平衡的维系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岩溶石山石灰性土壤的特性及类型、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环境特征以及绿化造林试验成功的树种方面,综合论述了岩溶石山森林植被的生境特点、恢复途径、绿化造林的可行性及优良速生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