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近20 a来财政支农资金中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对农业增长及农民增收的作用.认为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在保持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产性支出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8~2006年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数据,构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回归分析评价模型,对云南省财政支持农业的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提升云南省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粮食生产区财政支农存在农业资金的供需矛盾很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挤占、挪用、浪费财政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和使用绩效难以统计和评价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1)支农政策要优惠;(2)支农资金要保证;(3)支出结构要调整;(4)支农权责要明确;(5)支出监督要加强;(6)支农效益要评价。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支出逐年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利用效益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视角,首先对农业产值与财政支农资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不高的结论。并进一步对二者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后表明财政支农资金不是农业产值的Granger原因。另外,通过对财政支农的边际倾向和弹性系数分析后发现我国财政支农的绩效不稳定,而且处于偏低的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财政支农政策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大影响。但在支农政策落实期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的创新、改进策略展开分析,借此明确支农资金管理方向,促进农村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注"三农"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急需改进的方面。本文以江苏省为立足点,从财政支农规模角度出发,去实证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带来的效益,并尝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注意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农业生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生产支出是财政支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财政支农中生产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生产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发挥地方财政支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支出是我国农业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新疆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和增长率,在分析新疆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借鉴CD函数建立模型,通过使用EVIEWS5.0软件,计算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蒙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921-2923
运用线形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两个主要的资金注入渠道——财政支农和“以工建农”对我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支农各组成部分的产出效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注入应以财政支农作为主要通道,并适当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减少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生产环节的支出,减少农业事业费开支,增加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