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献计量分析看我国红豆杉资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红豆杉的文献量、文献内容、文献作者分布等方面分析我国红豆杉资源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土壤侵蚀研究发展进程,了解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发展前沿,从而推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的发展。采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为数据源,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国际土壤侵蚀研究在1992—2000年间以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关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为重点,进而发展为注重气候变化与侵蚀的相互影响、土壤侵蚀量的精确估算以及大尺度宏观侵蚀研究;而我国土壤侵蚀研究受国家政策导向明显,在1992—2000年间是以经济效益为重点的土壤侵蚀治理研究;逐渐发展为结合GIS和遥感,以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问题导向研究;近十年来,土壤侵蚀研究以RUSLE等模型研究为主,更注重土地利用、坡度等影响因素和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提出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于悦  崔红佳 《土壤通报》2022,53(3):747-756
  目的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土壤磁性示踪技术已应用到土壤侵蚀领域,但少有专题综述。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并分析国内外土壤侵蚀磁性研究的发展进程和前沿热点。  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筛选近3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研究热点、作者等网络知识图谱,分析不同时期土壤侵蚀磁性研究的发展脉络。  结果  (1)国际土壤侵蚀磁性研究的发文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中国英文论文发文量在2020年达到最大值,中文论文数量逐渐减少。(2)国际土壤侵蚀磁性研究集中在量化土壤侵蚀、确定侵蚀泥沙来源和人工磁性示踪技术等。国内研究集中在土壤磁性机理、坡面土壤侵蚀和磁性示踪技术等。(3)美国发文量居全球首位,其次是中国,且近3年发文量高于美国。(4)国内外研究机构均存在合作程度低的状况。  结论  国际土壤侵蚀磁性研究处于增长阶段,研究内容较丰富,各国合作日益紧密。国内对研究者发表的英文论文重视程度高,研究进展快,但对中文论文重视程度低,中国学者发表的中文论文数远低于英文论文数;研究方法多从国外引进、创新性不够。因此,我国要发挥磁性示踪技术优势,深入理解土壤侵蚀内在机理,强化土壤侵蚀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2006~2007年湖北省育成小麦品种与郑麦9023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发现湖北省育成小麦品种在产量、有效穗、生育期、熟色、株高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从策略上提出了一些供湖北省来年小麦育种参考的建议,包括注意丰产性与稳产性的结合,产量与质量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5.
烟草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加强烟草品种育种工作,对于促进烟草生产发展和提高烟叶加工品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我国烟草品种应用状况,提出烟草生产迫切需要持续提供后备品种,以及增进地方品种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地方种质资源的特异性,地方政府和科技部门应着力资助、放眼长远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字晓  李荣 《土壤》2024,56(2)
堆肥过程中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等严重威胁环境质量、影响堆肥成品质量,是制约堆肥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英文数据库,通过对1993~2022年间在堆肥领域对氮排放和转化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统计归类,了解近30年国内外堆肥领域有关氮排放和转化研究的趋向及特点,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思路。研究发现,我国是该领域发文量最高的国家,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该领域目前处于研究热门期,近十年发文量和引文量都大幅提升;该领域今后的发展预计会聚焦于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由微生物驱动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过程、堆肥重金属富集以及堆肥成熟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511篇论文的15310条文后参考文献的类型、语种、时间分布等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文献情报需求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土地管理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组分、时空分布,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分析报道较少。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平台,分析了1991~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与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及热点。研究表明:森林、草地、农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变化与管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主要通过土地利用变化(林地转化为次生林、草地、耕地;草地过渡放牧或转化为耕地)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化;农田主要通过土地管理(退耕还林还草、耕作方式、施肥等)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化;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选取的指标越来越具体化,模型多样化,但土壤有机碳模型研究还未成体系,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预测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以2001-2010年《水土保持学报》刊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水土保持学报》的载文量、信息密度、基金论文比、作者总数、合作率和合作度总体上均表现为增长趋势;载文的第1作者地区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篇均引文量呈大幅增长趋势;普赖斯指数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从载文和作者研究的角度反映了《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为制定进一步提高该刊学术水平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林业文摘》及其前身《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林业)》1983~1993年文献量的统计分析,较系统地揭示了我国林业科学各学科及分支学科研究的动态规律,为合理调整与平衡我国林业科学研究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二阶段第二期(2021—2030年)沙棘育种工作,应在系统总结之前多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服务“三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强化沙棘“选、引、育”措施,以提高沙棘果实内含物总量、目标物质(如油、黄酮、氨基酸、维生素、酚酸类等)含量等为主要目标,辅以基因工程选优,制定出“三北”分区育种目标。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将在职能框架内,逐步建立健全全国沙棘育种综合体系,全方位、多渠道服务于我国沙棘育种、种植和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2.
空间环境诱变育种对改良苜蓿品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空间环境诱变主要因素、空间环境诱变苜蓿生物学效应及育种应用进展,并对苜蓿空间环境诱变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物航天育种20年的基本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74,自引:34,他引:40  
航天育种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创的农作物诱变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新途径。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了全国航天育种研究协作网,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水稻、小麦、棉花、青椒、番茄、芝麻、牧草等作物上育成和审定了40多个高产、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获得了一批有可能对产量和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有突破性影响的罕见突变;航天诱变与地面模拟诱变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航天诱变机理探索等方面研究得到稳步推进。本文系统评述了我国航天育种20年来的基本成就,并根据当前研究和应用形势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地理标志对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运用CiteSpace和Excel软件对2000-2020年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的地理标志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近20年国内地理标志相关理论进展与研究成果概况。  相似文献   

15.
对2011 — 2015年《甘肃农业科技》刊出的1 930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载文量、基金论文数、扩展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影响因子呈稳步上升趋势。文献分布最多的是农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农业基础科学和农业经济等5个学科,占期刊载文量的79.6%。机构发文数和以第一机构发文数最多的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影响最大的高发文作者是郭天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献最多是袁伟。排在前10位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计量的近30年国内外土壤微生物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香  李卫民  刘勤 《土壤学报》2020,57(6):1458-1470
为了解国内外土壤微生物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借助Web of Science中SCI-EXPANDED数据库,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等工具,对1990—2018年间发表的关于土壤微生物研究文献的国家、研究机构、期刊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关注热点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中国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总被引频次较低;美国的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均位于首位。中国科学院是重要的研究机构,其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均位于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较低。主要的期刊来源有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oil Biology&Biochemistry等。国内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表现出同国外研究热点趋同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碳氮养分循环、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和修复作用、环境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机理等。本文对了解土壤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作为直接监测植被光合作用的理想“探针”,能对植物的生理状态作出快速、灵敏的响应,是近年来植被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系统梳理SIF研究的发展脉络,本研究以Scopus数据库中1982-2021年的786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结合VOSviewer软件,从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和关键词等角度分别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SIF领域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和德国,其中德国拥有最高的篇均被引次数(56.2次)和最多的合作国家数(36个);南京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瓦伦西亚大学等机构有着较高的发文量和H指数,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Guanter、Zhang、Frankenberg、Liu、Rascher等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数均在40篇以上;期刊Remote Sensing ofEnvironment在该领域中拥有最高发文量(92)和最高的H指数(40),GlobalChangeBiology...  相似文献   

18.
统计了自搜索引擎问世的14年来(1994-2007)搜索引擎研究论文,分析了论文的时序分布、期刊源分布、作者分布和主题分布特征,并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比较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近30年国内外土壤科学发展过程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长青  谭文峰 《土壤学报》2015,52(5):957-969
借助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近3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土壤科学文献,研究了土壤科学不同时期(1986—1995、1996—2005、2006—2013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对比了国内外土壤科学发展的异同点。早期的国际土壤科学是以土壤肥力主导的农田土壤学研究,逐渐转向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问题导向研究,强调土壤生物驱动的土壤过程研究;而我国土壤科学研究更注重区域特色,以地力提升、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污染与修复等问题导向更加明确,发展过程中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增强。本论文期望以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土壤科学发展的脉络,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提升土壤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借助知识图谱工具,对2009-2018年国际土壤水蚀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其文献发表动态、学科分布和热点关键词特征.发现10年来土壤水蚀研究主要聚焦于5方面.1)空间分布模型和复合特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水蚀模型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多尺度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