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的主要为害状及发生规律,并从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兰英 《南方农业》2011,5(2):49-51
作者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成都市龙泉驿区桃树上食心虫类害虫已变为以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为主,而桃小食心虫在监测中并未发现;对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做了调查监测;结合试验结果,从农业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几个方面探讨了桃树食心虫类害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调查表明,隰县试区酥梨主要害虫有中国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黄粉蚜等,观察了其发生规律与生物学特性,制定了其综合治理目标、原则与策略,进行了关键防治技术的开发、集成与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性信息素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2014年笔者应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开展防治技术探索,研究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调查虫果率。结果显示到采果初期当年有3个不明显的峰值,相距30~40 d;3片区虫果率分别为17%、2.9%、4.3%,与设定容忍值5%不尽一致,值得开展持续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武王东沟试区危害苹果的主要食心虫是桃小食心虫,其次是梨小食心虫。在该地区一年发生两代。原虫始发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沟坡地带比塬面地区早发生6-10天,影响成数量消长的为温度、降水、不同品种组合果园与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元英  康文  张和琴 《核农学报》1988,2(4):207-213
本文研究了亚不育剂量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Wals.)染色体的影响及其遗传效应,并对其精子结构变异进行了超微观察。结果表明,正常桃小食心虫染色体结构为漫散着丝点,其数目n=31。最长染色体为4.43±0.49μ,最短为1.54±0.15μ,总长度为96.39±10.75μ,长度变异范围S%=34.76。亚不育剂量(25kR)诱导的染色体变异结果表明,亲代(F。)的辐射损伤可传递到后代,F_1代变异率为83.6%,变异类型主要为“断片”、“桥”,“多着丝点体”等,而且易位染色体数目较多,从而导致F_1高度不育。F_2代畸变率降低,易位染色体数目也较少,育性得到部分恢复。亚不育剂量辐照能使桃小食心虫产生微核。微核测定法可作为衡量桃小食心虫细胞辐射变异的简易指标。 桃小食心虫精子的超微结构与鳞翅目其它昆虫相似,轴丝构型为(9)十9十2。亚不育剂量能使精子产生破裂、空泡、微核,轴丝构型异常,轴丝和线粒体衍生体数目及形态发生变化等,并在F_1代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8.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mura)是广受关注的检疫性害虫,为比较不同射线的辐照效应以及不同种群对辐照的耐受能力,采用60Coγ射线、5MeV X射线和6MeV X射线对老熟幼虫进行辐照处理,剂量为60、80、100、120、140和160 Gy,剂量率为2.55~5.5 Gy·min-1。辐照后经室内饲养,分析羽化率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加羽化率显著降低,100%阻止羽化的剂量为160Gy。相同剂量辐照时,不同射线处理苹果种群老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苹果种群(第13代和第20代)和山楂种群(第6代)的老熟幼虫,校正死亡率也无显著性差异。使用POLO软件进行机率值分析,预测检疫辐照处理中普遍使用的最低吸收剂量ED99和ED99.9968,阻止成虫羽化的剂量值非常接近(ED99=152.4~159.2 Gy;ED99.9968=195.2~208.7 Gy)。由此说明,不同辐照源阻止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羽化的生物学效应相同,不同种群对辐照的耐受性相同,继代饲养后辐照耐受性未发生变化。由于老熟幼虫为水果中最耐受的虫态,可建议采用200Gy作为桃小食心虫幼虫检疫处理的最低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的染色标记技术和不育成虫在田间的扩散规律。将Sudan Blue 670(Ⅱ)染料加入到桃小食心虫幼虫的人工饲料内染色标记桃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染料浓度500ppm是较适宜的剂量,不仅使其幼虫、蛹、成虫及F_1代卵均匀染上蓝色,而且使精苞也染上浅蓝色,对桃小食心虫也无不良影响。采用释放染色标记虫及性诱剂诱捕技术研究桃小食心虫不育成虫的田间扩散规律,结果表明:不育虫在果园内的运动方向是随机的,80%集中在距释放点100米为半径的环域内,最远距释放中心225米,扩散密度与扩散距离有明显的回归关系,符合模型N=-0.67+402.45/X。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后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采后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翠冠梨果实常温贮藏的保鲜技术,本试验以翠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0.25 μL·L-1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和1.5%壳聚糖处理对20℃模拟转货架条件下翠冠梨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5 μL·L-1 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货架期间翠冠梨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推迟呼吸峰值的出现,使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TSC)、可滴定酸(TA)含量和维生素C(Vc)含量维持较高水平;同时,3种处理均能够有效减缓梨果实色泽褐变速度,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降低。主成分分析(PCA)表明,1.5%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0.25 μL·L-1 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本研究结果为采后处理在翠冠梨果实常温贮藏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