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草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不育系B2A为母本、苏丹草恢复系F1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低氢氰酸饲草高粱新品种。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饲用高粱区域试验,2 a 10点(次)折合平均鲜草产量95 0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7%,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鲜草平均产量94 359.60 kg/hm2,较对照增产5.8%。生育期132 d,株高317.1 cm,茎粗1.3 cm,平均分蘖数1.86个。抽穗期茎叶干物质含量184.0 g/kg,含粗蛋白110 g/kg、粗灰分116 g/kg、木质素52.6 g/kg、中性洗涤纤维(NDF)610 g/kg、酸性洗涤纤维(ADF)347 g/kg。茎中氢氰酸含量1.23 mg/kg,叶中氢氰酸含量2.34 mg/kg。高抗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2.
对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ZH6331折合产量最高,为2 75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32.5%;其次是SB733,折合产量为2 6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9.0%;GK1108折合产量2 54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2.4%,居第3位;XF6606折合产量2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0.2%,居第4位。4个杂交油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ZH6331、SB733建议在环县适宜区域推广种植,GK1108、XF6606可以在环县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白银市春小麦单产,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选育和推广丰产性好、抗旱性强、适宜性广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势在必行。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品系0636为母本、西旱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择选育出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2016 — 2017年的甘肃省旱地组春小麦区域试验中,银春11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810.4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1.60%。在2018年的甘肃省旱地组春小麦生产试验中,银春1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2 107.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10%。银春11号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154.7 g/kg,降落值118 s,湿面筋(以14%水分计)含量336.0 g/kg,赖氨酸(干基)含量4.6 g/kg,容重801.00 g/L。该品种抗旱性较好,中抗条锈病,适应性较好,成熟落黄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甘肃自育优良玉米新品种较匮乏、外引玉米新品种对甘肃的生态条件较难适应且退化严重的问题,张掖市博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重离子辐照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方法,以自育自交系BT052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057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了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丰玉3号。2012 — 2013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新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15 621.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7%。其中2012年平均折合产量16 536.0 kg/h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4%;2013年平均折合产量14 706.0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3%。2014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6 122.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8%。丰玉3号在甘肃省张掖市春播生育期132 d,株高273 cm,穗长21.0 cm,穗粗5.2 cm,出籽率88.8%,千粒重347.7 g。容重734.2 g/L。丰玉3号籽粒(干基)含粗淀粉766.0 g/kg、粗蛋白89.7 g/kg、赖氨酸3.1 g/kg、粗脂肪36.9 g/kg,属高淀粉玉米品种。该品种高抗茎基腐病和瘤黑粉病,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感矮花叶病和红叶病。适宜在甘肃、新疆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A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金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胞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612A×39R。在2010 — 2014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680.0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6.66%。在2014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生产试验中,A6平均折合产量4 318.5 kg/hm2,比对照LD5009增产9.05%。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倒伏,抗向日葵霜霉病、黄萎病和白粉病,较耐向日葵菌核病。葵仁粗脂肪含量为291.5 g/kg(干基),粗蛋白含量为178.8 g/kg(干基)。适宜在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天水及新疆、内蒙古、宁夏向日葵种植区推广种植,或在低海拔光照充足地区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6.
为改良大豆种质,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广适、丰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中品661为母本、吉育88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了大豆新品种陇豆3号。2019 — 202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 2 771.2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8.00%。2021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 2 677.2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 9.94%。该品种丰产性好,抗花叶病毒病,抗灰斑病,籽粒粗蛋白含量 381.8 g/kg,粗脂肪含量 208.2 g/kg。适宜甘肃省陇东、天水、沿黄和河西灌区春播,陇南地区夏播。  相似文献   

7.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陇葵杂5号是以y07m4A为不育系、y07m4B为保持系、y08-431R为恢复系,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在2014 — 2015年的甘肃省油用向日葵2 a 10点(次)区域试验中,陇葵杂5号9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折合产量4 185.1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7.5%,生长势强、整齐度好、稳产性好、丰产性突出,籽实脂肪酸含量471.9 g/kg,粗蛋白含量19.02 g/kg,品质优良。适宜在平凉、白银、张掖、武威等市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培育出抗旱、抗病、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豌豆新品种,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豌豆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支撑。以8707-15为母本、S9114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法培育出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12号。在2018 — 2020年多点试验中,3 a 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404.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豌4号增产12.54%;在2020 — 2021年国家春播豌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2 a 14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842.4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豌6号增产32.61%。该品种平均株高107.5 cm,生育期92 d左右,主茎节数16.1节,单株有效荚数6.1个,单荚粒数4.9粒,百粒重21.7 g,经济性状优良。干籽粒含粗蛋白219.5 g/kg、赖氨酸13.9 g/kg、粗脂肪12.3 g/kg、粗淀粉567 g/kg。抗旱、抗白粉病、抗锈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其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高油丰产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2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不育系05-329A为母本,以恢复系05-334为父本配制的白菜型冬油菜三系杂交种。在2010 — 2012年甘肃省冬油菜山旱地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391.00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平均产量2 168.25 kg/hm2)增产10.27%。该品种田间表现生长优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芥酸含量为46.3%,硫苷含量为179.63 μmol/g,含油率为45.34%。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可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类似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0.
食用型向日葵A9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与甘肃金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胞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G06A×8198R。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倒伏,较抗菌核病、黄萎病和白粉病。在2011 — 2015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111.5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6.3%。在2015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生产试验中,A9平均折合产量4 272.0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6.7%。该品种品质优良,粗脂肪含量为24.2%(干基),粗蛋白含量为19.7%(干基)。适宜在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天水及新疆、内蒙古、宁夏向日葵种植区推广种植,或在低海拔光照充足地区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