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玉米是第一大种植作物,更是全国第一玉米制种大省,加快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甘肃省玉米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甘肃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找出了制约甘肃玉米种业发展的不足和问题,并就玉米种质资源、育种、制种产业等方面的突破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育适合不同区域和用途的优质甜糯玉米品种,是甘肃省特用玉米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金糯005是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张掖市华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育系N51为母本、N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单交种,2020 — 2021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18 669.8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玉糯909增产7.4%,比对照品种京科糯569增产7.1%。该品种在甘肃甜糯玉米产区覆膜栽培平均采收期104 d左右,感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干籽粒含粗蛋白8.7 g/kg、粗脂肪43.3 g/kg、粗淀粉718.4 g/kg,粗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100%。适宜在甘肃省≥10 ℃活动积温2 240 ℃以上的鲜食玉米区或相同气候生态类型的北方鲜食玉米区覆膜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专用型新品种选育;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和推广补贴政策;加大主粮化技术攻关力度;提升加工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甘肃桃产业健康高效发展,通过总结“十三五”甘肃省桃种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分析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定位和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桃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桃种质资源深入评价和种质创新、桃优良新品种选育、桃新品种联合区试、坚持品种保护及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指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的重点科研方向。最后从稳定经费支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育繁推联合体”的发展;加强果树种业人才培养,稳定果树育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桃种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国内外及甘肃省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甘肃省向日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甘肃省种植与推广向日葵的发展环境,提出了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亲本材料的收集与品种创新力度,提高向日葵育种水平;建立健全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机制;规范种子销售市场,大力开发精深加工产品等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生产上提供早熟玉米品种,促进甘肃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GE247-6205为母本、GEA10-DE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2 a的品比试验、2 a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1 a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1 a的生产示范,选育出了抗旱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金穗306。在2018 — 2019年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中,金穗306平均折合产量为11 741.3 kg/hm2,其中2018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2 666.0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3.46%;2019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0 816.5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02%。在2019年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中,金穗306平均折合产量为11 232.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83%。金穗306出苗至成熟118 d,株高295 cm。果穗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18 g。籽粒含粗蛋白93.2 g/kg、粗脂肪47.1 g/kg、粗淀粉722.4 g/kg、赖氨酸2.8 g/kg,容重776 g/L。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禾谷镰孢穗腐病,感丝黑穗病,高感大斑病。适宜在甘肃省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调查分析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加快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完善蔬菜集约化育苗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健全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贮运保鲜能力,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信息监测发布平台,健全风险预警处置体系;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蔬菜发展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种业是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建设特色中药材种业强省对提高甘肃省药材品质、保障药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研究;重视新品种选育,加速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进制种园区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建立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优化葡萄种质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分析了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优化葡萄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及规模,从育种方向、品质提高、销售模式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总体思路,以期为葡萄科学研究与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从甘肃省粮食局日前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今年甘肃省将立足玉米主产区优势,引导城乡居民改变膳食结构,推动玉米向主粮品种转化。同时,抓住农业部将甘肃省列为全国9个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省份之一的机遇,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产业进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鲜食玉米产业的不断发展,甘肃鲜食玉米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为此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交系Pg-B为母本、自交系15N2为父本组配选育出了鲜食糯玉米一代杂交种酒糯4103。该品种在2017 — 2018年进行的甘肃省鲜食玉米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中,2017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8 166.5 kg/hm2,比对照品种京科糯569增产15.15%;2018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19 720.5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玉糯909增产15.90%。苗期生长势强,成株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株高265 cm,果穗锥型,籽粒白紫色、糯质型。籽粒含粗淀粉(干基)608.3 g/kg、粗蛋白121.4 g/kg,支链淀粉含量为100%,直链淀粉含量为0。鲜穗采收期为101 d,鲜穗采收最佳时期一般在吐丝后26~28 d。品质综合评价评分为85.5分,达到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糯玉米二级标准。高抗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白银、天水、庆阳、平凉、陇西等地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2.
酒623是以外引系6H为母本、自育系酒2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在2014 — 2015年甘肃省中晚熟高密A组玉米区域试验中,2 a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16 402.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6%。在2016年甘肃省中晚熟高密A组玉米生产试验中,5点平均折合产量15 406.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6%。酒623抗穗腐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中抗茎基腐病和矮花叶病。籽粒含粗蛋白8.26%、粗脂肪3.61%、粗淀粉74.51%、赖氨酸0.21%。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水地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甘肃省杏产业健康高效发展,通过总结“十三五”甘肃省杏种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分析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定位和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杏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杏种质资源深入评价和种质创新、重点培育杏优良新品种、开展杏新品种联合区试、加强品种保护及加快成果转化5个方面指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的研究重点。最后从稳定经费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改善科研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甘肃省杏种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总结分析了甘肃省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支持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规范采摘务工,大力发展机械化;强化科技培训,提倡科研创新;提高枸杞存贮及精深加工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品牌效应,拓展销售渠道;整合发展资金,实施产业扶持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了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对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产业的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非常重要。而玉米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种植技术的支持。基于此,明确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玉米种植技术措施,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途径,旨在提升玉米种植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基地建设、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及生产规模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无公害中药材的生产现状,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良种使用率;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强人才支撑和技术培训;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等发展甘肃省无公害中药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同时也是重要的玉米消费区。了解并熟悉西南地区玉米产业动向,对该地区玉米产业发展和广大种粮农民切身利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当前玉米临储制度改革背景下西南地区的玉米育种情况和玉米的生产、消费、流通,以及当前该地区玉米生产所受到的影响等相关玉米产业现状。总结分析表明西南地区玉米产业具有机械化程度低和产品单一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促进西南地区玉米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甘肃省玉米监测的应用水平,开展了玉米苗情监测,在监测玉米长势的基础上,调查土壤、农田小气候、生产管理、生育时期、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规范化调查,并建立起规范统一的玉米苗情长势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出了适合甘肃省春玉米区苗情长势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