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0 (CK)、0.2、0.5、1.0、1.5、2.0 mmol/L的水杨酸(SA)溶液分别处理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和天油2号种子,萌发后测定不同温度(常温、10 ℃、5 ℃、0 ℃、-5 ℃)下幼苗的部分生理指标,分析其变化对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能显著提高两个品种幼苗内脯氨酸含量,增强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以及丙二醛的上升幅度,提高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其中对天油2号的影响更为明显。综合各项指标,在生产中建议使用1.0 mmol/L 水杨酸溶液处理白菜型冬油菜种子,以提高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外源NO对镉胁迫下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可缓解草地早熟禾镉胁迫的最适有效硝普钠(SNP)浓度,以草地早熟禾品种蓝月为试验材料,SNP为NO供体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O对镉胁迫下草地早熟禾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离子浓度为200μmol·L-1时草地早熟禾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施加SNP(<100μmol·L-1)能够促进草地早熟禾种子发芽,增加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干物质量、相对含水量,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而其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所降低。表明低浓度NO(<100μmol·L-1)可有效缓解草地早熟禾镉胁迫,高浓度SNP(>100μmol·L-1)则表现出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草地早熟禾修复镉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旱棚盆栽试验,以4个抗旱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陇油7号、天油2号、天油4号为材料,用人工控制浇水的方法模拟干旱环境,测定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4个油菜品种的幼苗叶片叶绿素质量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增大,根系的主根长、侧根数、根系干重、根冠比上升,根系活力下降。干旱胁迫后,抗旱性强的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主根长,侧根数多,根干重较重,根冠比大,根系活力稳定;弱抗旱冬油菜品种天油2号主根较短,侧根数少,根干重轻,根冠比小,根系活力变化幅度较大;中抗旱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天油4号各指标居于陇油7号和天油2号之间。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诱变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研究以化学诱变获得的小麦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0、100 mmol.L 1、200 mmol.L 1、300 mmol.L 1、400 mmol.L 1)的增加,小麦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根长、芽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均呈下降趋势,300 mmol.L 1NaCl为4种小麦(3个突变体、1个对照CAO811CK)发芽能力的临界盐浓度,其中突变体CAO8113K优于其他小麦材料。在300 mmol.L 1NaCl胁迫下,随着时间延长(12 h、24 h、48 h、96 h、192 h),4种小麦材料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可溶性蛋白、MDA、SOD、POD、CAT 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4种小麦材料耐盐潜力由强到弱依次为CAO8113K>CAO811CK>CAO8114K>CAO8112K,CAO8113K突变体小麦材料表现出较强抗盐性,与发芽指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板蓝根品种安徽亳州种为试材,在100 mmol/L Na Cl盐胁迫处理下,研究了外源GA_3对盐胁迫下板蓝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源GA_3的浓度达到100 mg/L时,板蓝根种子萌芽能力和幼苗生长表现最优;同时,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数值最大,分别为CO_2 5.53μmol/(m~2·s)、0.56 mmol/(m~2·s)、H_2O 216 mmol/(m~2·s)和287 mg/L;幼苗叶片中MDA含量达最低,而POD和SOD活性最高,其值分别为0.336μmol/g FW、26.65 U/(g·min)FW和272.53 U/(g·min)FW,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培养皿发芽试验,设计5个沼液浓度水平(0%,10%,25%,50%,75%)和3个浸种时间水平(4,5,6 h),探讨沼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蒙古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根重、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CAT、POD、SOD)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寻求最佳沼液浸种浓度和时间组合,为黄芪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5%沼液浸种5 h黄芪种子发芽势最高,显著高于清水浸种4、5 h处理(P0.05);25%沼液浸种5 h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Chla、Chlb、Chla+Chlb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14个浸种处理(P0.05);25%沼液浸种4、6 h苗高均显著高于其余13个处理(P0.05);丙二醛含量与CAT活性测定结果一致,均以25%沼液浸种5 h最低(P0.05)。说明适宜的沼液浸种有利于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25%沼液浸种5 h对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Williams 82’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溶液对重金属镉胁迫下的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探寻缓解大豆镉胁迫的最适合MeJA浓度。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MeJA溶液对重金属镉胁迫下的大豆种子和幼苗分别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大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在镉离子浓度为0.1 mmol/L时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外源施加较低浓度的MeJA可以有效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降低大豆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相应提高;外源施加大于150 μmol/L浓度的MeJA则表现出对种子萌发和活性氧代谢的抑制作用,结果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MeJA可以有效地缓解重金属镉胁迫对大豆幼苗的损害,而太高浓度的MeJA则会对大豆幼苗的生长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100 μmol/L的外源MeJA可最有效地促进镉胁迫下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足量供水与限量供水条件下保水剂浓度(0.00%,0.10%,0.20%,0.30%,0.40%)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不同保水剂浓度下高羊茅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保水剂可提高高羊茅种子萌发率与发芽势,足量供水条件最优保水剂浓度为0.10%,发芽率和发芽势与CK相比分别提升4.97%和6.05%,限量供水条件最优保水剂浓度为0.40%,发芽率和发芽势与CK相比分别提升38.13%和45.91%;(2)保水剂可提高高羊茅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幼苗叶片SOD,POD,MDA的含量,保水剂浓度为0.20%~0.40%处理时各组值变化幅度较小;(3)保水剂可提高高羊茅根系活力,在保水剂浓度为0.20%处理时达到最大值;(4)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5种保水剂浓度下高羊茅抗旱性顺序在足量供水条件下为0.20%0.30%0.10%0.40%0.00%,限量供水条件下为0.30%0.40%0.10%0.20%0.00%。建议在不同地区的高羊茅绿地建植与养护节水中加入浓度为0.20%~0.30%的保水剂,以利于草坪建植和延长草坪灌溉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为防止杏扁花和幼果遭遇春季低温和晚霜的危害,以杏扁品种一窝蜂和优一为试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ABA和GA3对其花和幼果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窝蜂和优一花芽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的ABA,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其花和幼果中MDA含量,提高SOD、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CK相比,喷施20mg·L-1ABA的效果最佳,其中,一窝蜂花中MDA的含量降低了32.03%,SOD、POD活性分别提高了8.30%和17.41%,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了15.01%;优一幼果中MDA的含量降低了31.23%,SOD、POD活性分别提高了22.98%和16.7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36.72%。在一窝蜂花芽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可以降低其花和幼果中MDA含量,但与CK相比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未提高其花和幼果中SOD、POD活性,对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喷施ABA可以调节杏扁品种一窝蜂和优一的生理生化反应,提高其花和幼果的抗寒性,而通过喷施GA3来提高一窝蜂花和幼果抗寒性的效果不明显。综上可知,在杏扁花芽膨大期喷施20mg·L-1ABA,可预防其花和幼果遭遇春季低温和晚霜的危害。本研究对杏扁花和幼果期有效防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