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黎莱福1号是以16A为母本、5061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在2014 — 2015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486.15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9.32%。在2015年进行的生产试验中,5点平均折合产量3 693.0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8.6%。生育期120~125 d,株高175~185 cm,花盘直径18.0~22.5 cm,茎秆健壮,花盘倾斜度为4级,百粒重15~20 g,出仁率48%~51%,籽实粗脂肪含量27.68%,籽实粗蛋白含量17.3%。田间鉴定较抗黄萎病,耐菌核病。适宜于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 — 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复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是以自育不育系101A为母本,以C1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6 — 2017年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262.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56%。该品种生育期114 d左右,株高147.97 cm,有效分枝节位47.29 cm,千粒重3.56 g。蕾薹期长势强,整齐一致,抗倒伏,对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籽粒含油量为47.02%,芥酸含量为0.8 g/kg,硫苷含量为10.28 μmol/g。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 400 m左右的春油菜产区及新疆、内蒙古等地无霜期短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陇亚杂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在2013 — 201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7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506.75 kg/hm2)增产8.9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陇亚杂4号为油用型品种,株高59.4 cm,单株果数25.5个,果粒数7.5粒,千粒重8.0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106 d。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白银、张掖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辽粘3号由国家高粱改良中心以自选糯高粱不育系辽粘A-2为母本,自选糯高粱恢复系辽粘R-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该杂交种支链淀粉含量高、糯性遗传完全,农艺性状好,高产、高抗,是优异的特用酿酒高粱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食用型向日葵A9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与甘肃金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胞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G06A×8198R。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倒伏,较抗菌核病、黄萎病和白粉病。在2011 — 2015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111.5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6.3%。在2015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生产试验中,A9平均折合产量4 272.0 kg/hm2,比对照品种LD5009增产6.7%。该品种品质优良,粗脂肪含量为24.2%(干基),粗蛋白含量为19.7%(干基)。适宜在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天水及新疆、内蒙古、宁夏向日葵种植区推广种植,或在低海拔光照充足地区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7.
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A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金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胞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612A×39R。在2010 — 2014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680.0 kg/hm2,较对照品种LD5009增产6.66%。在2014年甘肃省食用型向日葵生产试验中,A6平均折合产量4 318.5 kg/hm2,比对照LD5009增产9.05%。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倒伏,抗向日葵霜霉病、黄萎病和白粉病,较耐向日葵菌核病。葵仁粗脂肪含量为291.5 g/kg(干基),粗蛋白含量为178.8 g/kg(干基)。适宜在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天水及新疆、内蒙古、宁夏向日葵种植区推广种植,或在低海拔光照充足地区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8.
从选地、覆膜除草、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盐碱地种植油用向日葵保苗增效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油丰产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2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不育系05-329A为母本,以恢复系05-334为父本配制的白菜型冬油菜三系杂交种。在2010 — 2012年甘肃省冬油菜山旱地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391.00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平均产量2 168.25 kg/hm2)增产10.27%。该品种田间表现生长优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芥酸含量为46.3%,硫苷含量为179.63 μmol/g,含油率为45.34%。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可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类似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新品种陇中5号以F2代杂交组合200616 为受体进行回交,以外源DNA偃麦草为供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人工导入技术,在不同生态区域经过多年采用“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技术”选育而成。在2014 — 2016年度甘肃省陇中片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875.7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6.50%。陇中5号强冬性,中晚熟,生育期288~293 d,越冬率85%~94%。株高75.3~80.1 cm,穗长6.4~8.0 cm,结实小穗15~18个,穗粒数38~51粒,穗粒重1.7~2.6 g,千粒重37.2~48.5 g,容重781~790 g/L,蛋白质含量(干基)145~150 g/kg,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246~316 g/kg。对条锈病免疫。抗寒性3级,抗旱性3级(抗旱指数0.985)。高抗蚜虫,抗蚜比值0。适宜在甘肃中东部、宁夏固原、青海贵德、陕西宝鸡等年降水量350~450 mm、海拔1 700~2 380 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甘肃省向日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向日葵品种,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育不育系XF118A为母本、恢复系FK1421C为父本杂交,对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田间鉴定及考种,选育出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酒葵143。在2018 — 2019年多点区域试验中, 2 a 10点(次)有8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4 095.8 kg/hm2,较对照品种JK601增产8.0%。该品种中熟,生育期113 d,株高204.1 cm;结实率87.6%,籽仁率53.8%;籽粒长锥形,长2.48 cm、宽0.93 cm。籽粒蛋白质含量127.0 g/kg,含油率26.32%。中抗菌核病、黄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地区及其他类似生态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作为我国向日葵主产区之一,有较好的生产基础和适宜的自然条件。为了给生产上提供优质、丰产、抗病的向日葵新品种,提高向日葵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向日葵团队以不育系XF118A为母本、恢复系XF6013C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试验选育出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酒葵130。在2018 — 2019年多点区域试验中,酒葵130 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248.0 kg/hm2,较对照品种JK601增产11.80%。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9 d,株高200~220 cm,叶片数30~32片。花盘平均直径24.6 cm左右,结实率90.2%,出仁率52%,平均单盘粒重178.4 g。百粒重18.5 g,粒长2.46 cm。高抗黄萎病、黑斑病、褐斑病,中抗菌核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地区及其他类似生态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甘玉早803玉米新品种是以自选系GZ89为母本、GZ70为父本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作玉米极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9 093.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 增产 5.6%。籽粒含粗蛋白99.9 g/kg、粗脂肪52 g/kg、粗淀粉713.3 g/kg、赖氨酸2.6 g/kg、容重794 g/L。属优质玉米,高抗丝黑穗病。可在甘肃极早熟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滨海盐渍化土壤引种油葵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艳  邓力群  隆小华  刘玲  刘兆普 《土壤》2008,40(1):121-124
在对引种油葵进行海涂肥料试验的基础上,布置了3种油葵海涂盐溃土栽培试验,以研究海涂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对油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海涂的不同程度盐渍化土上.3 品种油葵葵籽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盐分含量与品种两因素之间互作效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滨海轻度、中度与强度 3 种盐渍化土壤上,3个油葵品种葵籽产量表现均为DK1显著高于DK3792与G101B,而DK3792与G101B两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DK1为适宜江苏沿海各种盐渍化土种植的油葵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油葵出苗、生长、产量及植株Na+和K+吸收的影响,明确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油葵的出苗率、株高、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新葵杂6号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与全生育期的相比,各品种在出苗阶段的耐盐性远高于成苗至成熟期阶段,低盐胁迫对油葵的出苗和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当盐胁迫对油葵苗期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超过40%时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超过50%时则不能生长至成熟期,在显蕾或花期枯死。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植株中Na+的含量成倍增加,K+/Na+显著降低,而K+含量变化较小,适宜的盐浓度可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但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同一盐浓度下油葵植株中Na+含量陇葵杂1号<法A15<新葵杂6号,而K+含量与K+/Na+则刚好相反,各品种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均为花期、显蕾期>苗期>成熟期;减少植株对Na+的吸收,维持K+的稳定性,保持较高K+/Na+是品种耐盐的重要机制之一,三个油葵品种中,陇葵杂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法A15,新葵杂6号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