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 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33%、22.98%、15.11%和14.10%,种仁质量(0.995 11)、种子质量(0.956 76)、种子长(0.780 12)、印楝素A+ B总含量(0.866 67)、印楝素B含量(0.819 34)、印楝素A含量(0.680 84) 、地径(0.939 04)、株产果实数(0.722 82)、印楝素B与印楝素A比(-0.833 60)是表型选择分析评价中的典型代表变量;Mantel检测发现,聚类分析能有效的表示33个基因型样株表型性状的相似(异)性(r = 0.81, p=1.00);各聚类群的性状特征概括为:种子印楝素A含量优异类、种子印楝素B含量优异类、种子高印楝素AB含量类、粒大饱满类、树体大结实多类和无优异特性类;优树的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得分≥0.59的为"好",综合得分为0.59~-0.19的为"中",综合得分≤-0.19的为"差",按此标准,筛选出"好"、"中"、"差" 优树各4株、16株、12株。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可以更全面、科学、客观、便捷、直观地分析表型选择的综合选择指标,综合评价优树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广西红锥优树选择标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通过对广西7个县(市)的红锥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共初选优树89株(其中天然次生林56株,人工株35株),优势木445株(其中天然次生林280株,人工林16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在红锥天然次生林中优树选择的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9%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树高的17%,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或超过林分平均木胸径的44%,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2%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材积的143%;在红锥人工林中优树选择的最低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树高的21%,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21%或超过林分平均木胸径的43%,材积超过优势木材积的55%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材积的140%。该标准适用于广西红锥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红锥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方法,并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方法]以印楝药用优树和平均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完全谱系设计建立无性系品比试验,采用重复力估算法在表型水平上对无性系当代种子农药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提出"农药型印楝"的概念和标准,根据该标准进行农药型印楝优株评价。[结果]无性系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随优树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都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同一无性系各分株间的印楝素B变异(5.26%37.55%)较印楝素A变异(6.06%15.80%)和印楝素AB变异(2.95%16.14%)大,印楝素B和印楝素AB几乎呈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而印楝素A则既有退化和/或趋中遗传倾向又有超母遗传倾向;无性系间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性状具有异质性(P0.01)。无性系印楝素A重复力(0.78)、印楝素B重复力(0.81)和印楝素AB重复力(0.83)均较高,表明无性系间印楝素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遗传效应和一般环境效应造成的,受特殊环境效应影响较小。按农药型印楝标准,评定LD0505、WW0401、AT0515三个无性系为"农药型印楝品种",LD0505和WW0421是"农药型印楝亲本"。[结论]重复力估算法适用于印楝药用优树无性系测定的分析评价,优树种子农药品质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强,无性系能保持优树农药品质的优良特性;评定LD0505、WW0401、AT0515为农药型印楝品种,LD0505和WW0421还可作为农药型印楝亲本,其余优树无性系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叶桉、巨桉是华南地区引种成功及重点改良的2种桉树,以往选优基本上是围绕短周期纸浆纤维材改良目标而进行,选优林分的林龄小于15 a,多为6 a以下。本文以林龄16 a以上的尾叶桉、巨桉林分进行选优,以期为中大径材桉树培育提供改良用的优树材料。采用三株优势木对比法和配对T检验法确定优树生长量临界值,并兼顾干形质量指标进行选优。通过对25株候选优树和75株优势木生长量、分枝与干形分值的分析,建立了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的单株材积≥3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5倍,胸径≥3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倍或树高≥3株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3倍,分枝+干形得分≥7。在候选的25株优树中有17株符合标准被评为优树,入选率为68%。  相似文献   

5.
以种植于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的顶果树人工林作为选优林分,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测量并分析44株候选优树和220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应用差异显著临界值法确定优树选择标准。结果表明: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0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09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37倍。按此标准入选的优树有12株,入选率为27.3%,所选出的顶果树优树可为良种繁育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邓恩桉优树的选择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8、1991年种植在广西柳州、桂林两地的邓恩桉为选优林分对象,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同时研究了优树的入选标准.通过对50株候选优树和250株5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分枝与干形得分值的分析,确定了本次选优的标准为: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2倍(或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06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44倍、分枝与干形二者综合得分5分以上(含),符合该选优标准的候选优树有26株,入选率为52%.该选优标准适合所研究的林分及与研究林分情况相近的邓恩桉林分的选优.  相似文献   

7.
大叶栎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5株优势木和平均木对比法,在广西、广东、福建、湖南4省(区)7个县的大叶栎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大叶栎优树66株,优势木330株。经统计分析,确定大叶栎天然次生林中的大叶栎优树选择标准为:其树高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1%,胸径应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22%,材积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64%。该标准适用于大叶栎天然分布区用材林大叶栎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优树选择1.优树的标准(1)优树应比同林分内五株优势木的平均单株材积大50%以上。(2)实生,树龄10年以上;(3)树干通直园满,树皮较薄而光滑;(4)树冠较窄,侧枝细,浓密,冠形呈园锥形;(5)长势旺盛,有良好的正常的结实性;(6)未遭受任何病虫危害。2.选择步骤  相似文献   

9.
采用5株对比木法,在湖南省8个县市区的闽楠林中进行闽楠优树选择。共初选出闽楠优树41株、优势木20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闽楠林中优树的选择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6%,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41%,形质指标综合评分大于等于54。最终选出闽楠优树16株,入选率为39%。研究结果可为湖南地区闽楠的种质保护、遗传改良和进一步开展闽楠良种推广造林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7个种源的194个尾叶桉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初选尾叶桉优树48株,优势木240株。综合评定尾叶桉选优标准为胸径、树高、材积分别超过5株优势木均值的10%、13%、17%,超过林分平均木均值的13%、16%、25%;确定干形、分枝均匀度为优树选择时需要考虑的2个主要形质指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标准地调查法在宁夏北部引黄灌区选择出了3块河北杨人工林优良林分,在优良林分中通过实测确定了河北杨优树选择的数量指标、形质指标和抗性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和综合评分法选择出优树5株。  相似文献   

12.
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优树选择标准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宁东部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的调查,初选优树25株,优势木75株。经过t经验,初步确定日本落叶松用材林优树选择的最低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8%,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4%,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46%,该标准适用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的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以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湖北省内柏木主产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柏木优树选择研究。以胸径、树高、材积为主要指标结合形质评价,采用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共选出不同龄优良单株123株。通过分析,选择的优树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大于五株优势木17%以上。优树平均材积大于五株优势木100%以上。通过柏木资源调查和选优,收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良性状突出,开发利用价值高的优树资源。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加勒比松人工林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树高、胸径、材积为生长量指标,结合干形、冠幅、皮厚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40 a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13~40 a生加勒比松(P. caribaea) 人工林开展优树选择研究,提出优树选择标准。40 a生湿地松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值的1%、15%、35%以上,树干通直,共选择出优树10株,入选率为 4348%。13~40 a生加勒比松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5株优势木平均值大8%~12%、15%~22%、49%~70%,树干通直,共选择出优树77株,入选率为 4919%。湿地松、加勒比松优树选择应以生长性状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木材密度、产脂等性状的选择,进而丰富其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会理县金沙江干热河谷系长江中上游脆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印楝是该区引进的优良生态经济树种,其经济开发价值取决于印楝素含量。通过初步调查分析表明:会理县前期引种之印楝,印楝素含量平均达到0.3666%,高于0.3%的经济开发含量,整体品质较好。会理初步选择了10株印楝素含量在0.4123%~0.4918%的优良单株,为今后良种选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西南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西南桦人工林10 21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了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9%11%、5%7%、26%31%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7.5,共选择出西南桦优树37株,入选率为33.9%。西南桦优树的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西南桦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以胸径、树高、材积为生长指标,同时结合枝下高、通直度、尖削度、枝叶浓密度和侧枝粗等形质指标,在广东省汕头潮阳西环山、潮州饶平石壁山和仙春村、惠州西湖公园宝塔山等9个地点开展了台湾相思的优树调查研究。总共筛选了43株候选优树和215株优势木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了广东省台湾相思优树选择的技术标准,即优树树高5株优势木平均树高,胸径≥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7倍,单株材积≥5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52倍,形质指标0.33A(尖削度得分)+0.32B(通直度得分)+0.35C(浓密度得分)2,最终入选的台湾相思优树有19株,入选率为44.2%。  相似文献   

19.
光皮桦优树选择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光皮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对13年生光皮桦人工林优树观测数据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光皮桦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14%、4%、35%,形质指标综合得分不小于8.5(满分为10.0),共选择出光皮桦优树10株,入选率为30.3%。优树选择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应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其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2003年广东省所选樟树优树的生长与叶果性状,从多个角度证明了5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樟树优树是合理的,大部分数量指标完全超过5株优势木,樟树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动态聚类分析显示樟树优树叶果有7种类型,其中长叶重圆果型、圆叶轻圆果型和圆叶重圆果型较多,分别占所选优树的23.0%、41.4%和2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