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湖北地处马尾松分布的北缘,在海拨800m以下形成大片森林,面积2.179×10~6ha,占全省森林面积的53.1%,蓄积5.7479×10~7m~3,占全省森林蓄积的49.7%,但是由于立地、病虫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全省人民生活区附近有20多万ha 的马尾松林属于稀疏低产林,其改造潜力大,综合效益高。一、稀疏低产林的成因1、立地条件差、土壤肥力低稀疏低产马尾松林多数处于立地条件较差地段,加之林内每年地表植被铲除多次,使立地条件恶化,地被物稀少,截断了腐殖质来源,土壤得不到改良,地力  相似文献   

2.
湖南马尾松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优势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论述了我省马尾松树种的现有资源状况,以及我省发展马尾松工业原料林所具有的遗传与环境资源优势。同时例举了经营马尾松林成功经验,就我省现有马尾松林经营方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决策的角度提出了发展马尾松工业原料要基础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马尾松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马尾松资源现状的分析 ,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对我省马尾松林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福建省松林改造提升行动方案》要求,采用静态模拟法推演松林改造提升行动对福建省森林资源的影响。拟实施的松林改造提升行动将采伐森林面积16.00万hm2,森林蓄积量4621.94万m3,分别占全省马尾松面积和蓄积的6.75%和18.51%;占人工商品林面积和蓄积的5.81%和17.75%;占人工马尾松林面积和蓄积的13.51%和48.75%。实施改造提升后的第3~5年,对全省森林覆盖率的影响最大,均为-0.78%。预计采伐的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省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蓄积的5.80%和6.34%,占改造区域松林蓄积的55.28%。改造后全省马尾松林占乔木林面积比例由35.50%下降至33.11%,净减2.39%。研究区域内松类树种蓄积量占比将由88.61%下降到78.55%,降幅达10.06%。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是玉林市分布最广、面积和蓄积量最大的用材林树种。据1991年二类调查统计,全市现有马尾松林55022.1公顷,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5.5%,蓄积量为134.7万m~3,占81.4%。由于过去马尾松经营比较粗放,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稀疏低产林,全市约有2430.6公顷,占马尾松林面积的4.4%。如何改造这些稀疏低产林?玉林市的作法是: 1.调整林分结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6.
前言马尾松生长快、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省主要用材树种,群众集爱栽培,除少数地区外,大部份地区均以马尾松为主要造林树种。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和林业职工,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林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林面积比解放前增加二点七倍,其中马尾松林面积就占全省用材林面积的39.8%。但据近年来初步调查,我省马尾松林区(包括云南松林与华山松林)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松球果小卷蛾的为害,并有扩展蔓延之势,有的林区甚至全林受害,普遍倒  相似文献   

7.
对翁源县低产用材林的确定原则,以及采用按不同立地类型更换造林树种、连片低产马尾松林、第一代低产杉木人工林和天然阔叶树低产次生林4种类型的低产用材林改造的具体技术措施及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泉州森林公园马尾松低产林套种乐东拟单性木兰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沿海森林公园早期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大,产量低,景观差的特点,在对马尾松林进行郁闭度划分的基础上,选择乐东拟单性木兰在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开展了马尾松低产林套种改造试验,以裸地种植乐东拟单性木兰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马尾松林郁闭度的增大,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生长量下降,裸地种植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最快。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以裸地种植乐东拟单性木兰土壤最好。沿海地区马尾松林下种植乐东拟单性木兰应先对马尾松进行较大强度疏伐,增加林内透光度,以提高林下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9.
1 低产林的现状 汉中地区森林面积占全省有林地总面积的1/4,是我省的重点林区之一,但低产林占相当比重,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发挥。全区现有低产林500多万亩,占有林地总面积的1/5,其中,以马尾松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是我省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用途广,适应性强。我省国营林场经三十多年建设,已初具规模。现有人工、天然马尾松林11.24万公顷。但存在经营粗放、综合开发利用迟缓等问题。为加快我省国营林场速生丰产商品材基地和松脂基地的建设步伐,提高营林总体质量,本文根据国营林场营造马尾松林的经验教训,提出“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综合开发,一林多用”的设想,并就全面经营马尾松的措施提出初步论述,供各级领导和本系统科技工作者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省宁明县马尾松和桉树为例,利用高分辨率DEM提取研究区地形因子,综合考虑包括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在内的立地条件和树龄,建立森林生产力估算模型,并生成区域潜在森林生产力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用基于DEM提取的地形因子数据进行森林生产力估算建模,能降低成本,有效提高建模效率;确定树木生长最优树龄后,仅利用立地条件因子就可以建立森林的潜在生产力模型,而两树种建模所需的立地条件因子各有不同;从生成的潜在生产力分布图可得看出宁明县的北部与东部均适宜林木生长,在中部发展林业的条件则相对较差,南部比较适宜种植马尾松,西部适宜桉树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三峡库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针对三峡库区的自然、社会和生态条件,构建了该区水土保持树种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了研究区水土保持树种选择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对48个初选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最优分割法将参选树种划分成3个等级。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栎和杉木...  相似文献   

14.
Liu TW  Wu FH  Wang WH  Chen J  Li ZJ  Dong XJ  Patton J  Pei ZM  Zheng HL 《Tree physiology》2011,31(4):402-413
We selected six tree species, Pinus massoniana Lamb., 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 ex Otto et Diet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Pinus armandii Franch. and 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s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forest of southern China where acid depos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and potent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simulated acid rain (SiAR) and three calcium (Ca) levels on seed germination, radicle length, seedling growth,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sis and Ca content in leaves of these six species. We found that the six species showed different responses to SiAR and different Ca levels. Pinus armandii and C. chinensis were very tolerant to SiAR, whereas the others were more sensitive. The results of significant SiAR?×?Ca interactions on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six species demonstrate that additional Ca had a dramatic rescue effect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for the sensitive species under SiAR. Altogether, we conclude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iAR on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the four sensitive species could be ameliorated by Ca addition. In contrast, th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the two tolerant species were much less affected by both SiAR and Ca treatments. This conclusion implies that the degree of forest decline caused by long-term acid deposition may be attributed not only to the sensitivity of tree species to acid deposition, but also to the Ca level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15.
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可影响林带的防火功能。为评价中山市防火林带的树种组成 和冠层结构,对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进行了调查,并在防火林带中选取了9 个典型林带类型,建立标准 地,对其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13 个镇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共应用了31 个树种,隶属17 科24 属,豆科、山茶科和樟科树种最多,数量最多的有荷木Schima superba、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以 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林冠开度最大,达38.07%,林下植物相对茂盛,分别以米老排和杨梅Myrica rubra 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林冠开度最小,分别为12.36% 和13.88%。米老排与杨梅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林林冠开 度比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的林冠开度要小,阔叶林的冠层郁闭度较高;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针阔混交林 的叶面积指数最大,达2.64,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荷木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 等阔叶混交林,为0.99 和1.65;山脚的荷木林地、荷木与马尾松的混交林和以米老排为主的阔叶混 交林的林下光照较弱,林下植被稀少,冠层结构较为疏散,是较好的防火林带。对现有防火林带的林分 改造,如增加经济林木、果树等阔叶树种,可进一步提高防火林带的防火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省镇沅县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14块标准典型固定样地数据,采用分布函数和株数累积分布拟合分析思茅松天然林分直径结构,对思茅松林分的直径分布、树种组成及优势树种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思茅松天然林分的非空间结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天然林分直径分布服从韦伯分布,直径变动幅度较大,且小径阶树木株数最多,随着直径的增大,林木株数开始急剧减少,当直径达到一定值时,株数减少幅度渐趋平缓。各龄组的偏度系数均为正值,径阶分布曲线均为左偏;除近熟林外,其他龄组的峰度系数均为正值,径阶分布曲线均为尖顶峰。研究区内思茅松天然林分的树种组成相对单一,虽有一些其他伴生树种,但数量很少,思茅松所占比例最大,为68.66%,相对多度为68.73%,相对显著度为78.15%,相对频度为13.48%,重要值为53.45%。伴生树种主要有红木荷、南烛、麻栎和茶梨等。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抚育间伐强度对其生长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育间伐是培育森林的1项重要营林措施,同时又可以早期利用其木材的主要途径。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木单株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的影响,通过对13a生马尾松林作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对其单株胸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刺槐、樟子松2个树种3种配置方式进行退耕还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树种配置方式对林木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刺槐在纯林配置时的生长量优于混交配置,前者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是后者的140.2%和129.7%;樟子松混交配置时的生长量要优于纯林配置,前者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是后者的119.0%和125.0%。土层厚度对林木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刺槐在厚土层立地条件下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是薄土层的112.0%和104.0%;樟子松在厚土层立地条件下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是薄土层的115.0%和113.0%,林地郁闭度亦提高了1成。  相似文献   

19.
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对松林的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红梢斑螟是南京地区重要的松树蛀梢害虫,尤其对人工火炬松幼林危害严重.对南京及周边4个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型的野外试验地松林受害株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对人工纯林危害大于天然更新林;对火炬松危害大于马尾松和黑松;此外,统计分析表明马尾松受害梢率与受害株胸径呈典型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对采集回的受害松枝室内剖查结果统计显示,火炬松受害大于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镇沅县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固定样地进行调查,应用林分角尺度、林分混交度和林分大小比数等空间结构指标,对思茅松天然林空间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和林木生长竞争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林木空间配置上,林分平均角尺度达0.53,反映出思茅松天然林主要呈现聚集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思茅松天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