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杉木(Cunninqhamia Lanceolata HK.)是南方各省(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杉木优质苗木是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和工程造林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们虽已对杉木地理类型及种源等方面进行过大最研究,但探索培育杉木优质苗木的综合技术,以求得遗传品质、环境条件与表型的统一,进而掌握杉苗的最佳生长环境及其培育技术措施仍然是营林技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自1986年至1987年开始进行了杉木优质壮苗培育综合技术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林业少耕法栽培杉木营林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少耕法栽培杉木的营林模式 ,改变传统林业的营林措施 ,采取生态林业结合化学除草等营林技术 ,减少了对林地的人为干扰 ,维持了物种多样性。与传统营林措施比较 ,杉木幼树的生长无显著差异 ,营林成本可以降低 5 2 5 %。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杉木容器嫁接苗培育的试验与生产推广实践,总结出容器制作、基质配比,容器砧木苗定植摆放、嫁接,苗期管理及容器嫁接苗出圃等一整套成功的操作技术。培育出的苗木达到了苗干通直、高度80 cm以上、轻质的理想效果,为新建分步式种子园和原有种子园间伐后补植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杉木为开化县林场主要用材林树种,现有杉木林面积5333公顷。为了促进杉木林的速生丰产,自1981年来,已营建速丰林1667公顷,取得了较好的速生丰产效果。该文着重介绍了杉木速丰林的良种选用、栽植、抚育管理、间伐等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闽南地区永春碧孵国有林场杉木二代培育的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事实证明在杉木边缘产区采取良种壮苗及一系列的配套技术措施,可以使杉木二代林达到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3个省级杉木三代良种容器育苗试验示范,总结出容器育苗的种子来源及处理,容器材料及规格,基质配方及消毒,播种及容器放置,缺苗补植、除草、追肥、遮荫、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试验表明,容器苗产量68万株·hm^-2,其中80%的苗木达到地径0.45cm以上,苗高30.0cm以上的Ⅰ级苗标准,为杉木良种容器苗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杉木是我国主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培育杉木壮苗是营造优质杉木林的基础。试验证明:集约培育技术与传统育苗方法相比,不仅苗木各项技术指标超过GB6000—1999规定的Ⅰ级标准,而且每667m^2年产合格苗量稳定在14~16万株,苗木单株成本下降28.8%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9.
10.
通过连续多年对江西杉木大径材经营管理的综合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培育杉木大径材时应该采取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包括施肥管理、密度控制、遗传控制、立地控制等,同时也分析了杉木大径材培育的林分产量和主伐年限,为杉木大径材人工林集约化、高效、高产、定向经营配套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示范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杉木短轮伐建材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市场对建筑小径材的需求及苏南丘陵的自然条件与杉木生长规律,通过适伐龄确定,优良造林材料,初植密度选择,幼林培育,成林疏伐,二茬萌芽更新等技术组装研究,总结出适于丘陵立地的杉木短轮伐建材林育林模式。比传统长周期生产(20~26年主伐)栽培模式第1茬增产12.2~58.3%,比第2茬增产78.9~55.8%,两茬共增产小径材77.9~114.6%。在贴现率12%条件下,净现值增加1.94~2.68万元/hm2,内部收益率高于30%。 相似文献
13.
为了监测按速生丰产林标准营造杉木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情况,依国家造林项目环境监测方案,在项目区中部,师宗县高良乡设里村罗尼沟,分别在台地整地、全垦整地、对照三个小区,设立了面积为20m×5m的一组径流观测样地,经1993~1995年三年观测,结果是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台地整地大于全垦整地,对照最小,但均属微度侵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目标树培育技术,通过人工修枝的方法来培育杉木人工林无节木材,以提高南方杉木木材的市场价值。为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杉木无节材培育技术,按照不同的保留密度和修枝强度等因素进行试验设计。根据1999-2003年连续4 a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杉木8年生前林分的保留密度对杉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在1 800株.hm-2范围内可以采用较大的保留密度;不同的修枝强度对杉木生长造成显著影响,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杉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都显著下降,考虑到修枝效果和杉木生长两方面因素,以10 cm的修枝强度(修枝的基础粗度)最好。 相似文献
15.
对湘西喀斯特地貌区域3种不同整地方式(撩壕整地、大穴整地、小穴整地)营造的杉木纯林生长进行动态监测,研究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幼苗成活率随着整地规格的提高而提高;整地规格越高,连年生长量越大,但是其影响一般在12 a左右消失,3种整地方式下杉木的主伐年龄均为21 a;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均极其显著,撩壕整地的杉木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大穴整地和小穴整地;另外,整地规格越高,越有利于生物量的累积。综合结果表明:撩壕整地方式是提高杉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土壤发育良好的湘西喀斯特地貌区域杉木造林最理想的整地方式是撩壕整地,其规格为:100 cm×100 cm×50 cm。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杉木幼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设置于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5组不同整地方式水土流失多年观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地表径流量从147~1322mm,平均为546mm。径流系数从0098%~0852%,平均为0369%,年均土壤侵蚀量从00051~02510t/hm2,平均为01005t/hm2。整个幼龄林阶段,地表径流量5460m3/hm2,土壤侵蚀总量为10050kg/hm2;养分损失量:N19560kg/hm2,P22370kg/hm2,K26777kg/hm2,有机质50049kg/hm2。分析认为在板、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黄红壤,特别是腐植质层较厚结构良好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不管采用哪种整地方式均无明显的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但比较而言,以穴垦为最佳选择。水土流失还不是此种土壤上杉木人工林的地力退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