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初步建立兽用蟾酥注射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蟾酥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蟾酥进行含量测定,并且在试验中采用掩蔽法消除抗氧化剂干扰,测定样品中水溶性吲哚类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图像斑点较清晰,与相应标准品对照整齐;平均回收率为98.92%,变异系数为1.00%,说明该方法可准确检测蟾酥注射液中蟾酥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正> 近代研究生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转化,已广泛应用纸层析法。因此法具有很多优点,如操作容易,消耗药品少,分析时间短,可以分析出含量在一微克到一毫克之间含量极少的物质,而且能在一张滤纸上同时分析出数十种物质,在桑树生理分析上也多用来分析糖分、脂肪、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和植物激素等,效果较好。 本试验主要用纸层析法测定朝采及夕采桑叶中含有哪些游离糖及其百分含量等变化规律,并结合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其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品种六味地黄散组方中牡丹皮进行了薄层色谱法鉴别和有效成分丹皮酚含量测定研究。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组方中牡丹皮的有效成分丹皮酚,分离效果较好(Rf=0.648),斑点显色清晰且无干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在0.005-0.08 mg/mL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γ=1,回收率为99.1%,完善了六味地黄散质量标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郁金颗粒剂是由经典方郁金散进行剂型改进而成。原散剂无主要药物的定性鉴别,更无含量测定指标,不利于生产和使用中控制其药品的质量。本试验分别对郁金颗粒中黄连、大黄、黄芩等主要药物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用2%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对颗粒进行理化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该方法可有效控制郁金颗粒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编制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历版兽药典相比,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更加体现出了中兽药的特色,通过专属性鉴别、检测和新技术的应用,使中兽药在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对中兽药鉴别、含量测定、性味与归经、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和中药材拉丁名、拉丁学名等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乌梅颗粒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乌梅、黄连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颗粒中枸橼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ilgreen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铵溶液(3∶97)(用磷酸调节p H值至3.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6 m L/min;柱温为室温。研究建立了乌梅、黄连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方法;建立了HPLC测定乌梅颗粒中枸橼酸含量的方法。建立的乌梅颗粒鉴别及枸橼酸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乌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乳房炎康复液中主药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用薄层层析法定性鉴别处方中主药蒲公英的主要成分咖啡酸;对乳房炎康复液各主药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从而为乳房炎康复液的临床应用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薄层层析法可以定性鉴别出处方中的主药蒲公英;HPLC法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进样量在0.02 867 mg/mL~0.43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07x-111 716(R~2=0.999 9,n=6)。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7%,回收率范围在70%~110%之间,RSD=2.95%(n=6)。显示薄层鉴别法可以鉴别主药蒲公英中的主要成分咖啡酸且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灵敏、分离度高、重现性好。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乳房炎康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瑞香狼毒总黄酮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通过对不同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确定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采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19.20%;超声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3.39%: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4.18%.超声波提取法为瑞香狼毒总黄酮最佳提取法,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方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天王星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黄芩苷进行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鉴别呈正反应;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样品黄芩苷浓度在1.5~10.0μg·mL-1之间,吸收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0.06318C-0.00819,r=0.9997,n=5,回收率为98.5%,RSD=0.86%。  相似文献   

10.
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差别,为蜂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杨树叶和杨树芽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测定了11个蜂胶、1个假蜂胶、杨树叶和芽的95%和50%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论:所有蜂胶样品中均不含叶绿素;杨树叶提取物中叶绿素含量较高;杨树芽低极性溶剂提取物中含叶绿素,但含量很低;杨树芽高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未能检出叶绿素。本方法可应用于鉴别直接掺入杨树叶或杨树芽粉末的掺假蜂胶,以及各种含叶绿素杂质的掺假蜂胶。  相似文献   

11.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促孕液为基础方,分别添加清热、活血、补气中药组成3个加味方,通过子宫灌注治疗家兔实验性子宫内膜炎,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形态、子宫内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等临床病理学变化,比较新促孕液及其3个加味方的疗效。结果表明:新促孕液的疗效显著,用药后患兔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子宫周长和子宫指数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的炎性变化明显消退、损伤恢复较快;方2也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新促孕液的改进方。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研究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和改进组方,采集南京地区患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及鉴定,并测定了新促孕液及其组分药、其他10味中药及3个复方对主要分离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共分离出葡萄球菌10株、链球菌6株、大肠杆菌8株,溶血性和非溶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别为O159和O110,O159可在68 h内引起小鼠全部死亡,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是主要致病菌,O159具有致病性。新促孕液对6种分离菌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淫羊藿、黄柏、硼砂发挥主要作用;其他单味药以丹参、复方以方2的抑菌作用最强,这些可以作为改进新促孕液组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和组分药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了新促孕液(NFPL)和3个加味方及其组分药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母草、硼砂、丹参和黄柏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元明粉和黄芩显著降低其波幅;元明粉、红花和黄芩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频率,益母草、丹参、淫羊藿和硼砂均能显著降低其频率,并表现一定的量效关系。NFPL和方1均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降低其频率;方2在中、高浓度时能显著增加子宫收缩波幅,低浓度时能显著增加其频率;方3在低浓度时能显著降低子宫收缩波幅、中浓度时显著降低其频率。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改进NFPL组方的科学性和提高其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离益母草的不同成分,研究了益母草不同提取物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家兔随机分为益母草浸膏组、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和益母草其他成分组,以复方丹参片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灌胃方式给药一周.测试家兔的体外血液粘度值,进行组间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益母草总生物碱能够显著降低家兔的血液粘度(P<0.01),因此益母草降低血液粘度的有效成分是益母草总生物碱.  相似文献   

15.
The cellular effects of tall fescue grass–associated toxic ergot alkaloids on stallion sperm and colt testicular tissue were evaluated. This was a continuation of an initial experiment where the effects of toxic ergot alkaloids on the stallion spermiogram were investigated. The only spermiogram parameter in exposed stallions that was affected by the toxic ergot alkaloids was a decreased gel‐free volume of the ejaculat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oxic ergot alkaloids on chilling and freezing of the stallion sperm cells. The effect of toxic ergot alkaloids on chilled extended sperm cells for 48 h at 5°C was to make the sperm cells less likely to undergo a calcium ionophore–induced acrosome reaction. The toxic ergot alkaloids had no effect on the freezability of sperm cells. However, if yearling colts were fed toxic ergot alkaloids, then the cytological analysis of meiotic chromosome synap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pachytene spermatocytes showing unpaired sex chromosomes compared to control spermatocytes. There was little effect of ergot alkaloids on adult stallions, but there might b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yearling colts.  相似文献   

16.
中药生物碱的提取及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自拟中药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简化复方总生物碱以及益母草生物碱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将实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简化复方总生物碱以及益母草生物碱组,依据建立小鼠耳廓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足趾肿胀以及肉芽肿炎症模型来评估各组药物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组与简化复方总生物碱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蛋清所致小鼠足趾肿胀率、降低棉球所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均与益母草生物碱组差异显著(P0.05),并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复方"宫炎净"总生物碱组与简化复方总生物碱抗炎效果相差不大,简化复方可作为临床用药组方使用。  相似文献   

17.
氮肥对苦参生长和生物总碱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纪瑛  张庆霞  蔺海明  蔡伟 《草业学报》2009,18(3):159-164
对苦参进行驯化栽培是解决其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本试验研究氮肥对苦参生长、生物总碱含量和生物总碱产量的效应。采用盆栽试验,施纯氮量设0,50,100,150和200 mg/kg五个水平,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苦参生长以及苦参总碱含量均有显著促进效应。各施氮处理根干重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当施纯氮150 mg/kg时根干重最高,比对照增加42%;根直径随施氮量提高呈增加趋势,当施纯氮150 mg/kg时根直径最大,比对照增加21.1%;叶绿素总含量在施纯氮100 mg/kg时最高,比对照增加33.8%;苦参总碱含量在施纯氮100 mg/kg时最高,比对照增加35.7%;单株苦参总碱产量在施纯氮150 mg/kg时最高,较对照增加90.5%。氮对根干重增加效应主要是由于根直径增加引起根体积增加所致,苦参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有利于苦参总碱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张若晨  李涛  姚祥  陈振江  李春杰 《草业学报》2021,30(10):180-190
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可以增强寄主植物的抗逆性,为了解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年来(2000-2019年)国内外发表的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论文进行检索筛选,以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为关键词,共检索到646篇相关文献,其中我国33篇。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生物碱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是美国、新西兰和中国;文献平均被引次数最多的是中国;20年来,我国关于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的文章数量稳步上升,且不断有文章被国际高水平的期刊发表。我国禾草内生真菌生物碱的研究单位主要集中在兰州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研究内容主要是生物碱生物学特征、生态作用以及影响共生体产碱的因素等。而关于生物碱致毒机理和人工合成途径的研究较少,今后需加强对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朱见  沈以红 《蚕学通讯》2007,27(4):35-40
植物生物碱是植物在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类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生物碱的分类、杀虫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及作为杀虫剂在新农药开发中的作用和植物生物碱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并对桑树生物碱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博落回口服液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给药方便,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特别适合规模化养殖防控用药,是值得研究开发的一种兽药新制剂。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博落回口服液中含量最多、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直接影响口服液的质量稳定性。研究表明,不同提取生产工艺对博落回生物碱质量稳定性影响较大,提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酸性乙醇浸提法﹥乙醇浸提法﹥酸水浸提法﹥沸水煮沸浸提法。在七种不同浓度乙醇的浸提中,以80%~90%的乙醇对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率高,均在90%以上,效果好,质量稳定。三批口服液样品在灭菌后生物碱含量平均下降0.15 mg/mL,占总量的2.8%。pH值对博落回口服液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性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口服液的pH值在4~6时生物碱含量高较稳定。在八种常用口服液的附加剂中以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偏重亚硫酸钠对博落回生物碱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可使生物碱含量降低0.67~0.37 mg/1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