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果树育苗中,常因播种后土壤失水干燥或因雨地表板结,造成种子落于,苗、芽干枯出土困难;致使出苗不齐、出苗率低、幼苗长势差.特别是在沙性大和粘重的地里播小粒种子覆土薄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经试行播种后畦面覆盖碎草的方法,防止了地面过快干燥和遇雨(或因旱喷水)板结,收到出苗快、出苗齐、幼苗长势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播种后在畦面覆盖一层麦穗、稻穗等作物碎秸秆或碎杂草,以覆盖严地面为度,不要覆盖太厚(特别是春季育苗覆盖过厚影响地温上升)。幼苗基本出齐后撤除覆草。 覆草时要注意:一是覆草撤除不可太晚,以免出土幼苗光照不足黄化,…  相似文献   

2.
西芹又名美国芹菜,叶柄宽厚、脆嫩,是一种丰产、优质、营养丰富的高档蔬菜.近年来.上海地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因而用种量也逐年增多.经过3年的试验和实践,现将西芹露地制种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1.苗床的选择和整畦.西芹种子皮厚且有油腺,透水性较差,千粒重较本地芹菜籽轻.育苗应选择疏松利于灌排的地块.苗床地要翻耕.并施以一定数量的有机熟肥,畦面整平耙碎.拾去杂物.2.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过早易遭冻害,过迟则会影响定植和制种产量.播种量一般为1g/m~2左右,较生产用种少些.播前先将畦面灌水湿透,然后将种子均匀播撒畦面.再用木板轻拍畦面即可.3.苗床管理.播后用草帘子覆盖至出苗,防止大雨冲刷和烈日暴晒,以利出苗.如遇干旱天气,早晚用洒水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并可降温.出苗后及时拨草,以防草害.如果苗床地草籽基数大.应先用25%除草醚150—200倍液喷雾.然后撒播种子.间苗应及时,第一次间去丛生苗,第二次间苗须保持了3-4cm间距,缺苗较大的地方要补苗.以利幼苗密度均匀和生长平衡.  相似文献   

3.
草菇栽培一般都是用稻草堆积法。此方法工序复杂,生物学效率不高。我们采用大豆秆畦式覆土栽培法,用料省,操作简便,料温稳定,产量高。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做畦草菇喜高温、高湿,生长温度在25~40℃,栽培场所可因地制宜,我们是利用生产香菇的空闲荫棚,将畦面整理好后,喷洒敌敌畏、多菌灵灭菌杀虫。  相似文献   

4.
一般平菇、凤尾菇采收三到四潮后,培养料常作废料处理。下面介绍一种废料复壮覆土——蔬菜套种间作法。具体作法如下: 一、将略带砂质、肥沃的菜园田清草、翻整、捡去砖石草根后,以南北方向为长作畦,畦宽1.5——2米,长度不限。根据需  相似文献   

5.
一、整地粗放主要表现在畦面高低不平和土块过大。畦面不平,地膜难以紧贴畦面,因而产生孔隙,透风漏气,致使热量散失,水分蒸发,养分流失,甚至杂草丛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畦面土块过大,形成较大间隙,会切断毛细管水,而在覆  相似文献   

6.
杜中涛  王茜  王世东 《食用菌》2005,27(2):30-31
1作床 选择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方,最好林荫地,尽量避开沙滩地,南北向或顺坡作浅畦床。畦床长、宽因地制宜,一般宽1.1~1.5m,深20cm,畦埂(作业道)60~70cm。畦面先浇一遍透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灭菌杀虫,最好在畦面铺编织袋,畦埂覆盖旧地膜,以防浇水、下雨、揭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相似文献   

7.
材料与方法 1.供试菌株:V_2,由河北省微生物所引进。 2.试验地点:淮阴县果林场苹果树荫下。本所荫棚下。 3.栽培料:稻草96%(新鲜无霉烂),麸皮5%,石灰3%。 4.建堆播种:做堆时先在畦面四周撒一圈菌种,接着把用石灰水浸泡好的稻草扭成草龙,再拧成八字形,弯头朝外,靠紧铺放,压住畦面菌种。第一层草把铺好后,在离草层边缘的8-10厘米处播一圈菌种,并沿着菌种的内圈撒一圈麸皮,铺第二层草把时,弯头要向内缩5厘米左右。如此一圈菌种,一圈麸皮,一层草把依次往上叠,共叠4  相似文献   

8.
1苗地准备宜选光照充足,排灌水条件好,土壤为肥沃轻壤土,交通便利,前茬种植水稻的田块做苗地。在育苗当年1月中旬前后深翻整畦,每667 m2施过磷酸钙100 kg。畦面宽度1·1 m,畦沟0·4 m,把畦面整成龟背形,防止畦面积水。整理完后,每667 m2畦面铺放干稻草2 000 kg或干芒萁3 000 kg  相似文献   

9.
平菇栽培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发菌的好坏。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就畦栽平菇如何发好菌的关键性技术作如下介绍:(一)栽培料的处理:首先要选择颜色纯正、无霉变的料,用前曝晒2—3天。其二要调节好pH 为7—7.5,一般每百公斤料加生石灰1公斤(石灰质量好加500克),再加150克多菌灵。其三要掌握好栽培料含水量,以55—60%为宜,过湿透气性不好,不但抑制菌丝生长,且易污染杂菌;过干也不利于菌丝生长。直观干湿标准以手握成团、触之能散为度。(二)铺床的处理:首先要掌握好畦深度,畦深以  相似文献   

10.
1苗地准备 宜选光照充足,排灌水条件好,土壤为肥沃轻壤土,交通便利,前茬种植水稻的田块做苗地。在育苗当年1月中旬前后深翻整畦,每667m^2施过磷酸钙100kg。畦面宽度1.1m,畦沟0.4m,把畦面整成龟背形,防止畦面积水。整理完后,每667m^2畦面铺放干稻草2000kg或干芒萁3000kg,然后选择无风的阴天点燃铺放物烧畦,消除病虫源和杂草种源。  相似文献   

11.
平菇是菌类大规模商品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栽培技术也日臻完善.但由于管理措施不当,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和质量,这里介绍几项增产措施,供生产上应用.(一)覆细土在菌丝已长满料的袋或块上覆土2~3cm,可减少料中水分的蒸发和稳定温度,并能保护原基.一般可增产10~20%.覆土方法:①打穴填土,菌丝长满料面后,揭开薄膜,用细的尖头木棒从料面打穴达料底,穴中加细土(高出料面),再盖好薄膜,出菇前浇水时向穴土潺流浇灌.②畦(袋)面覆土,冬季畦(袋)栽,可直接向菌床上覆10cm厚细土,再加盖麦草或草帘保温,当菌丝长满,外界温度适宜出菇时,  相似文献   

12.
田间贮藏苹果,是我县果农仿效畦藏长把梨的方法,加以改进而实用起来的.一、畦藏准备(一)作畦铺砂果实采收前, 要选择地势高燥、地面洁净的半阴坡,作好贮藏畦。凡烂草窝、粪堆或刚施过氨水的地方,易引起烂果,均不宜作畦。畦面南北走向,眭宽1.7米,长度视贮果数量和地形  相似文献   

13.
选择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块,最好是林阴地,尽量避开沙滩地,南北向或顺坡做浅畦床。畦床长、宽因地制宜,一般宽1.1~1.5m,深20cm,畦埂(作业道)60~70cm。畦面先浇1遍透水,然后喷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灭菌杀虫。最好在畦面铺编织袋,畦埂覆盖旧地膜,以免浇水、下雨、揭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相似文献   

14.
针对珠海地区晚稻收获后稻田闲置及冬季热量资源丰富的特点,从选地整畦、品种选择、种薯处理、适时播种、施肥盖草、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珠海地区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继斌 《蔬菜》1992,(1):10-11
利用蔬菜育秧用过的旧薄膜(规格是厚0.08~0.1毫米,宽2米,长6~10米)进行畦面简易覆盖栽培,可比露地青韭提早两茬上市,亩纯增收500~800元。一、韭菜畦面简易覆盖方法选择定植后2~5年的韭菜,张家口坝下地区于2月下旬,当地表快要解冻时开始盖膜。首先把薄膜平铺于畦面,四周用土、砖、石块等压严,一周后畦面即可解冻。其后用耙或四齿把韭畦挠一遍,清除枯枝落叶,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最后在畦埂上每隔50厘  相似文献   

16.
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新技术,系采用堆制发酵的方法,控制在适宜温度下,在一定时间内诱发85~90%的杂菌孢子萌发为容易杀死的营养生长体,然后给以热蒸气2小时就能达到灭菌效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适用于新鲜棉籽壳或初期污染料和陈旧结块的棉籽壳的灭菌,栽培时料内勿需再加多菌灵,在开放接种时亦不会发生污染。经灭菌处理的栽培料,质地腐熟软化,平菇菌丝生长快,健壮洁白,产量明显提高。此项新技术由河北省正定县棉花良种公司和河北  相似文献   

17.
近来用塑料袋制种或直接将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进行熟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满足季节性大生产的突击需要,常采用常压灭菌方法。影响常压灭菌效果因素有: 一、培养料预湿是否彻底用发酵过的粪草制作蘑菇塑料袋栽培种时,经常压灭菌、接种、培养十余日之后,常从袋中颗粒处暴出杂菌。除了因袋子被刺破、灭菌不彻底、灭菌时间过短有关之外,还跟培养料事先预湿不足有关。如粪草不经过预湿或预湿时间过短时,内部仍然呈干燥状态,致使湿热蒸气不能穿透到粪块中间,达不到彻底灭菌目的。因而粪草培养基配制时,粪块尽可能  相似文献   

18.
用塑料袋制作菌种,在高压锅内灭菌出锅时常发现有膨胀的料袋。这是由于高压灭菌时袋内空气被加热,当达到1.5个压安全阀开始自动排气,袋内外压力突然短时失衡,袋内空气膨胀而使塑料袋局部膨胀。胀袋后极易招致杂菌污染和破损。特别是在制作黑木耳菌袋时,料与袋膜分离不利划口出耳。笔者在多年的科研与生产中摸索出一个解决胀袋的好办法:首先在装料时不可装的过松或太紧、太满,要在料面以上留8~10cm空袋。然后不封口装入锅内,在最上层用报纸或麻袋盖好即可灭菌。灭菌结束待压力回到零时趁热在锅内将袋口扎紧后取出,再用事先备好洁净的皮筋固  相似文献   

19.
1 一级苗圃栽培技术11 整地、作畦和定植 选用砂壤土等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作苗圃。苗圃地经两犁两耙后,每667m2均匀撒施呋喃丹4—5kg,再整成长10m、宽1m的高畦。在畦面上铺盖一层厚为1cm左右的细河沙。在定植前一天将畦面淋透水待用。选无风的阴天,把组培苗从瓶子内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培养液,摘除黄叶,用1‰托布津或1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丛生或分成8—10株为一丛按株行距为15×5cm的规格定植于畦面上。定植后淋足定根水,再淋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50%多菌灵1500倍液和与原培养基相同浓度的营养液。为防止日晒及保持水分,边…  相似文献   

20.
一、砧木培育 1、种子处理 选取当年充分成熟的野生种子,在播前用扑菌特(中日合资生产)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浸泡24小时后凉干备用。 2、整地播种 选择土质疏松的园地耕翻整畦,畦面应整平整细,用水喷湿畦面,撒播种子须均匀(每lkg种子约1500粒,可播2m2),播种后覆盖1~1.5cm厚的细土,最后盖上地膜,以促进萌芽和提高发芽率。夏季播种应在地膜上加盖一层稻草,待萌芽后及时掀开地膜通风,以免造成烂种烂芽。 3、适期移植 播种后2~3个月小苗有2~3片真叶时移栽成活率最高,小苗株行距应大于15cm。移栽后需遮荫3~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