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寻求简捷的栽培途径,近年来,笔者采用帘式开放性栽培香菇,效果较好。此栽培方法简便宜行,工效高,成本低,除培养基需每年更新外,其它物料可连年使用,栽培成功率近100%,鲜菇产量每平方尺在1.5公斤左右,经济效益较高,适合北方农村实行大面积栽培。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一)棚架设置:简易菇棚上部用矛草覆盖,四周用草帘或草袋片围严,以防直风吹入,留有窗口,保持充足散射光线,室内设培养架。双帘架宽120厘米,单帘架宽60厘米,每层之间高度28厘米,最高设七层。作业道宽60厘米以上,以5根玉米杆用柴棍串成帘数个,长66厘米,宽33厘米,宽架两帘对放,单架放截帘,每个帘上将摆放两个一平方尺的菌块。  相似文献   

2.
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自2001年开始推广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和秋季大棚栽培小西瓜技术,并在早春大棚多层膜覆盖栽培小西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延后栽培小西瓜试验,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了普通大棚栽培小西瓜一种连续采收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份移栽,4月份采收连续采收到11月底或12月初拉藤结束。2004年我们推广种植1.7hm^2大棚,平均每667m^2产量7200kg,产值1196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省宝鸡市,以双膜栽培模式进行草莓半促成栽培,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商品果上市早等优点。据调查,全明星草莓一年一栽双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提前成熟14天,每667m^2产量1000~1250kg,收益2500~3000元。现将此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无土栽培根据栽培基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营养液栽培,俗称为水培,主要包括营养液膜栽培系统、浮管毛板法栽培系统、深液流栽培系统、鲁SC栽培系统等;另一类是基质栽培,使用最广泛是草炭,富含有机质。随着工厂化育苗的发展,草炭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但革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过度会影响湿地环境的稳定,因此使用量越来越少,应用前景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香菇,是我站通过两年实践的一项香菇栽培新技术。1985年平均每平方尺产鲜菇0.815公斤;1986年平均每平方尺产鲜菇1.385公斤。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大棚栽培过程如下: 一、大棚结构和栽培设置大棚宽4米、长18米、顶高2.1米、肩高1.5米。棚内采用层架栽培,架材是4分钢管,架高1.7米,栽培床宽1米,分二层,每层间距50厘米,由于大棚跨度较窄,棚内二个栽培床并排相靠,操作道设在棚的两边(如图),两片架间隔1.5米,片架之间用四排竹杆连接,栽培时在竹杆上铺一层芦帘,芦帘上铺薄膜,菌块放在薄膜上。每床前二排  相似文献   

6.
草莓一年一栽双膜栽培模式,投资少,作业简单,商品果上市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调查,全明星草莓一年一栽双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商品果早上市14d,667m^2产1000-1250kg,纯收入2500-30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棚室葡萄栽培的优良品种,苗木定植,定植后的管理以及棚室栽培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扣膜上架、调节棚室内温度、施肥灌水、整枝、结果量调整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研究光质对蔬菜生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橙色膜栽培番茄和不结球白菜、中黄色膜栽培不结球白菜均有明显抑制生殖生长的作用。浅琥珀色膜和中黄色膜栽培四季萝卜也有较明显的抑制生殖生长的作用。黄色膜能促进番茄现蕾,加快生殖生长。含蓝光成分较少的中黄色膜既有利于不结球白菜和四季萝卜肉质根中葡萄糖、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又能降低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膜栽培甜瓜.即在地膜上面再加扣一层拱膜.拱膜一直扣到拉秧为止。能起到“一增三防”纳作用。一增即早期增温,促进幼苗早生快发,“三防”即防雨、防风、(能抗8-9级大风)防雹.利用这种技术栽培的甜瓜.瓜型标准.品质优.产量高.上市早.价格好,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和义 《蔬菜》2000,(7):16-17
夏、秋季节蔬菜栽培面积较大,在栽培过程中,常因强光高温、暴风雨及病虫的危害,使生产蒙受不少损失。为此,生产中需要采用一些简易的覆盖方法进行保护栽培。以往,主要是利用芦帘、秸秆等进行遮阳或将种子套播于作物下,利用植物的茎叶遮阳降温,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正在推广塑料遮阳网覆盖栽培,效果很好,现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一、塑料遮阳网的性状塑料遮阳网又叫遮阳同、这阴网、这光网、寒冷纱或凉爽纱。其产品主要是用聚烯烃树脂作原料,并加入防治化剂和各种色料,溶化后经拉丝编织成的一种轻量化、高强度、耐老化的新型网状农…  相似文献   

11.
春马铃薯双膜栽培配套措施及其效果丁建飞朱兰琴(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乡农技站226142)春马铃薯双膜栽培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播种后覆盖地膜并加搭小拱棚。自1992以来,笔者对春马铃薯双膜栽培进行了试验比较及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春马铃薯采用...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棚番茄的种植历史悠久,是江苏省最大的保护地番茄生产基地,其主要产业带——尚庄镇农民围绕结构调整,在种植番茄生产实践中,棚型从小棚到中棚,再发展到大棚;覆盖方式从草帘到三膜,到现在的四膜一帘;种植模式从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膜一苫栽培时,在拱棚上边盖草苫的技术关键是设计建造噶套能承受草苫压力的骨架,并在拱棚北边设置一道支苫架,即贴棚放一H字架。现将两膜一苫拱棚蔬菜的几种栽培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三膜覆盖(即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拱棚三层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是一种新型高产栽培模式,产品可比双膜覆盖栽培的提早上市7~10天,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菜—菜—稻栽培模式,是前1年冬季栽培反季节大棚蔬菜,第2年春提早栽培蔬菜,6月底至7月初收完蔬菜,接着种晚稻。此种栽培模式,一是丰富了蔬菜市场,二是增加了经济收入,667m2比原来的稻—稻—油栽培方式纯增收2500~3000元,三是协调了粮食发展,四是实行了水旱轮作,培肥了地力,病虫害减少。其栽培技术如下:1 反季节大棚蔬菜:采用反季节栽培蔬菜技术栽培大棚蔬菜,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11 品种 辣椒选用湘研3号和皖椒1号等品种。12 播种育苗 7月下旬采用大拱棚盖膜和遮阳网…  相似文献   

16.
传统模式栽培蒜薹产量低、上市集中、市场价格低,种植效益较差。笔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栽培,成功摸索出一套早春上市蒜薹双膜覆盖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豫南稻区信阳市草莓种植已由水稻-草莓轮作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以一年一大季大棚草霉为主要形式的栽培方式。由水稻田改种旱田,由种植水稻改种草莓,豫南草莓的栽培大多以一棚三膜覆盖冬季促成栽培模式。一棚三膜覆盖指一个大棚覆盖三层薄膜(一层黑色地膜和两层天膜)。这种栽培模式生产的草莓上市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海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92年对巨峰葡萄进行大棚促早熟栽培实践,1998年开始无核白鸡心等欧亚种葡萄大棚促早熟栽培,2006年开始对各种品种(包括欧美杂种)进行大棚促早熟栽培;2009年开始部分大紫王、醉金香、藤稔葡萄采用双膜覆盖促早熟栽培,直至2012年.15年的大棚葡萄促早熟栽培试验主要研究4项技术,一是促早熟配套技术,二是大棚栽培条件下稳产栽培技术,三是大棚栽培条件下优质、精品栽培技术,四是大棚栽培防好雪害、冻害、热害和风害技术.本文主要针对促早熟配套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黄伉  齐秀兰 《蔬菜》1994,(6):33-33
小拱棚早甘蓝、816黄瓜间作栽培经验黄伉,齐秀兰哈尔滨市农业局,黑龙江省园艺所哈尔滨西郊有小拱棚约千亩,仅覆盖一茬长春密刺黄瓜,有少量茄子、辣椒栽培,1990年以来,我们在庆丰村推广小拱棚一膜两用经验,4月先覆盖早甘蓝,5月再覆盖816黄瓜,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20.
郭振海  罗玉水 《蔬菜》2006,(3):17-17
近年来沙县菜农为了发挥沙县蕹菜品种早生、快发、耐寒、抗病、丰产的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在传统小拱膜栽培基础上,采用简易竹子搭盖大棚膜栽培,有效地提早采收期,延长供应时间,虽成本比小拱膜栽培每667m^2增加投入1600~1800元,但只有钢结构大棚成本的10%~15%,能利用2~3年,每年折旧600~800元,保温效果和钢结构大棚相当。秋季改用遮阳网覆盖栽培早芹和早菠菜,冬季再改用棚膜覆盖栽培延后茄子、黄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比露地栽培每667m^2增加收入4000—5000元。现将沙县蕹菜品种特性以及大棚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