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科学饲养 1.1喂足初乳,增强犊牛的抗病力 母牛产后5~7天之内所产的乳叫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它对增强犊牛的抗病力起关键作用,初乳中有较多的镁盐,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初乳营养丰富有较多的维生素,对犊牛的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犊牛出生以后,应尽快吃上初乳.一般认为在母牛产后0.5~1小时以内吃上初乳比较好.第一次初乳的喂量为1千克,以后几天吃的初乳量按犊牛体重的1/5~1/6供给,每天不少于3次.初乳挤出后应及时哺喂,乳的温度为35℃~38℃.  相似文献   

2.
犊牛出生后所处的环境及摄取营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其消化机能、防御机能、体温调节机能都不健全。因此,搞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对提高犊牛成活率,扩大牛群头数有着积极的意义。1.尽早哺喂初乳初乳对犊牛免疫机能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犊牛出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吸收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减弱,因此及早哺喂初乳十分重要。一般在犊牛出生后0.5~1小时,最迟不超过2小时哺喂初乳。对纯种肉用牛和杂交肉用牛,一般采用随母哺乳方法培育犊牛,在其出生后能站立时即引导犊牛吃初乳。具体作法为:将犊牛头引至乳房下,挤出乳汁于手指上,让犊牛舐食,并…  相似文献   

3.
一、尽早哺喂初乳母牛分娩后5-7天产生的乳叫初乳。它是新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初乳可以抑制和杀灭多种病菌。初乳含有较多的镁盐,可以促进初生犊牛胎粪的排出。哺喂初乳越早越好,即在母牛分  相似文献   

4.
叶笛 《农技服务》2001,(10):41-41
<正> 腹泻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犊牛死亡总数的60%。解决的办法是尽早哺喂初乳。但口服初乳吸收慢。若在母牛分娩后立即挤取20~30  相似文献   

5.
<正>1.犊牛饲养技术要点。①尽早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用干净布或干草擦净身上黏液,以免感冒造成肺炎,并尽早哺喂初乳,一般出生后0.5~1.5小时内喂初乳。犊牛出生后能站立时,将犊牛头引至乳房下,挤出牛奶于手指上,让犊牛舐食,并引至乳头让犊牛吮乳。采用人工哺乳时,日哺乳量应占体重  相似文献   

6.
饲养技术篇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以内的牛,是乳牛场的后备力量。这阶段如果饲养管理不善,会使牛的成活率降低生长发育不良,成长后繁殖受胎困难,生产性能低下等从而影响经济效益。所以乳牛场生产经营者要十分重视犊牛的培育。哺初乳刚分娩后母牛分泌的初乳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尤其是酪蛋白和含抗体的球蛋白)、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增强犊牛的体质、提高抗病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在出生后1 ̄2h喂给初乳,第一次喂量为1 ̄1.5kg,以后逐渐增加,初乳温度为37 ̄38℃。一般初乳喂至5 ̄7d后,可改为常乳或混合初乳。补饲随着初生犊牛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犊牛是指出生后到6月龄的小牛。犊牛的正确饲养,对提高犊牛成活率至关重要。一、哺喂初乳母牛产犊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其中蛋白质含量占18%,相当于常乳的四五倍,钙、磷等矿物质含量比常乳多1倍;各种维生素的含量是常乳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为了使犊牛健壮,迅速生长发育,吃初乳的时间应越早越好,吃的量也以多些为好。一般应在犊牛生后30~60  相似文献   

8.
李涛 《吉林农业》2003,(9):33-33
一、育肥犊牛品种选择 选择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或黑白花等优良种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改良所生的杂种犊牛。 二、犊牛的饲养管理 1、吃足初乳 肉用犊牛为自然哺乳,犊牛生后1~1.5小时及时喂给初乳,7日内一定要吃足。初乳有助于抗菌、泻胎粪,营养丰富。同时补喂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  相似文献   

9.
正犊牛期是牛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饲养管理关键时期,如饲喂管理不当易造成改良犊牛发育不良,感染各种疾病而影响养殖效益。此期应对犊牛进行科学饲喂管理,提高犊牛营养水平,提升犊牛免疫能力,培育其强健体格,为育成牛打下强壮基础。一、哺乳期1.人工喂养。如果母牛分娩后患病或死亡,犊牛吃不到初乳时一定要人工饲喂,且足量早喂。人工配制初乳配方:鲜鸡蛋2~3个、食盐10克、鲜鱼肝油15克,加入500毫升鲜乳,经充分  相似文献   

10.
1.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犊牛是指出生后60日龄以内的小牛。1.1科学饲喂初乳犊牛产后7天内要喂初乳。即喂产犊母牛的原乳,每天喂三次,早晨5~6点;中午11~12点;晚17~18点。初乳的温度以35~40℃为宜。第一次喂初乳的最佳时间是产后0.5~1小时之内。喂初乳的时间必须抓早,因为新生犊牛的胃壁吸收抗体的能力逐步下降,及时饲喂初乳可使犊牛从初乳中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从而提高犊牛自身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犊牛生长发育快,瘤胃功能不健全,抵抗力差,养好犊牛是养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只有精心护理,科学培育,才能使其健康生长,提高养牛效益。1.做好初生犊护理工作。犊牛出生后,首先要用干净的毛巾擦去口、鼻部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当犊牛已吸入黏液呼吸困难时,可握住犊牛后肢向上抬,并拍打其胸部,使其吐出黏液。之后让母牛添干或用毛巾、干草擦干犊牛身上黏液。扣去小蹄上附着的软组织,在距腹部10厘米处将脐带剪断,并用碘酊消毒、结扎。2.尽早让犊牛吃上初乳。犊牛出生后,不管采用那种方式育犊,都必须吃上1周左右的初乳。初乳比  相似文献   

12.
犊牛是一个奶牛场的未来 ,如何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降低犊牛因腹泻引起死亡是重中之重。引起犊牛腹泻的因素很多 ,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及经验总结如下 :1 管理因素1 .1 喂初乳过晚犊牛喂初乳应尽早为宜 ,这样可以增强抗病力。一般在犊牛出生后 0 .5~ 1 h,幼犊能站立的时候 ,喂给初乳 ,对体质软弱的可推后 1~ 2 h。但是由于犊牛多出生在夜间 ,许多饲养员和农户在助产时忙的不亦乐乎 ,产后处理完毕后没有形成立即挤出初乳饲喂幼犊的习惯 ,或是考虑到牛产后体质虚弱 ,挤奶过早会影响牛胎衣的及时脱落及母牛体质变差 ,不挤初乳喂犊 ,造成犊牛胃…  相似文献   

13.
犊牛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珠  牛隽 《陕西农业科学》2004,(3):72-72,F003
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养牛业的难点 ,也是重点。从犊牛的生理特点、哺喂初乳、哺喂全乳、早期断奶、去角、诱导采食、饲料营养等方面阐述了犊牛饲养管理中的一些要点和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正>1犊牛管理要点(出生至2月龄)(1)出生处理:犊牛出生后要及时擦净口、鼻及身上的黏液,人工呼吸救助假死牛或弱胎犊牛(有节律地按住犊牛的胸廓,有节律地提起肢,抬高后驱,18~36次/min,直到能够正常呼吸)。(2)脐带消毒:脐带要留8~10 cm长。多余的用消毒好的剪刀剪去,并用2%~7%的碘酊消毒脐带。(3)喂初乳:犊牛出生后30~60 min内要哺喂初乳1.5~2.0 kg,间隔8 h再哺1次,即3次/d。  相似文献   

15.
朱炳华 《农技服务》2006,(10):33-35
养好犊牛是肉牛生产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介绍一些犊牛培育技术要点,以期对广大中小型肉牛养殖户有所帮助。(一)初生犊牛的护理1、去粘液犊牛出生后,首先要用干净毛巾擦去口、鼻、身体上的粘液,以免影响呼吸。如犊牛已吸人粘液发生呼吸困难时,可握住犊牛后肢向上抬,并拍打其胸部,使其吐出粘液,或直接用手抠出。2、去软蹄用手剥去小蹄上附着的软组织,避免蹄部发炎。3、断脐先将脐血挤回犊牛腹部,在距离腹部6~8厘米处将脐带结扎,剪断,并用5%~10%碘酊消毒,再扶助犊牛起立,防止犊牛摔伤。4、喂初乳在出生后0.5~1小时内让犊牛吃上母牛的初乳…  相似文献   

16.
<正>1.犊牛出生后,吮乳前用清洁布蘸温水,擦去母牛乳房污物,轻轻揉搓乳房,待乳汁欲滴时让犊牛吮吃。2.对弱体犊牛,要人工协助小牛站立吮乳,若小牛不能站立,可把初乳挤出,抹在手指上,引诱小牛舔食;或用奶瓶给小牛喂食,1小时1次,待小牛能自行吮乳为止。3.掌握饲料的投喂量。1月龄的犊牛每日可喂饲料50克,2月龄可增加到500克,3月龄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鲜青草或青贮  相似文献   

17.
悦锟 《农村科技》2005,(4):21-22
一、犊牛阶段(初生至断奶) 1.犊牛饲养护理 消除粘膜;断脐带(5%碘酒消毒);出生1小时内吃初乳2升,再过2小时吃2升;出生12~24小时内,喂初乳3~4次,每次2升;喂初乳应定时、定量、定温(奶温35~38℃).新生期哺乳方案:1~3天喂初乳6千克(2千克×3次);3~5天喂初乳7.5千克(2.5千克×3次),每天增喂0.5~1.0千克;42~56天断奶.为减少牛体互相受到创伤,犊牛生后7~30日龄应去角.去角时,先剪去犊牛角周围的毛,在角根周围涂一层凡士林,手持苛性钠捧(手拿部分须用布或纸包住,以免烧伤)在角根上轻轻涂磨,直至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安格斯母牛及其犊牛为研究对象,对母牛初乳质量、母牛体况评分及犊牛初乳饲喂量、犊牛初生重以及犊牛断奶后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并测定犊牛血清IgG含量,进而分析影响安格斯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及犊牛淘汰率的因素。[结果]饲喂合格初乳(IgG含量≥50 mg/mL)的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远大于饲喂不合格初乳的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随初乳饲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母牛体况评分的升高,犊牛平均初生重也随之增加且血清平均Brix呈升高的趋势。[结论]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受初乳质量和初乳饲喂量的影响。母牛体况评分不仅影响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率,而且对犊牛平均初生重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犊牛淘汰率。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8,(3)
犊牛大肠杆菌病(犊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0日龄以内的幼犊。冬春是奶牛产犊的主要季节,也是犊白痢的常发季节。犊牛一旦发病,即使治愈不死,也往往恢复缓慢,生长发育迟滞。1.发病诱因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哺喂初乳不及时,初乳期太短;初乳质量不好;饲喂初乳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20.
一、出生后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要用干布擦干全身,清理口腔粘痰和残留胎液,对弱犊要人工扶助尽早站立,最关键的要保证尽早吃到初乳。对产后无乳的母牛,要借其它母牛的初乳,同时对该母牛要进行催乳治疗。对治疗无效的,其所产牛犊应找寄母带养,找不到带养母牛的,应人工喂养。人工初乳的配制:鲜蛋2—3个、多维鱼肝油15克、食盐5—10克、沸后凉至40—50℃的清水1升。按犊牛体重每公斤8—10毫升一次喂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