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稻田养殖是将种稻、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田地中的农业生产.为了保证稻田和养殖双丰收,如何合理施肥,既保证水稻养分的需求,又能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成了稻田养殖不可忽视的技术环节.稻田养殖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不仅关系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水稻和鱼类的安全生长发育.一是以施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有机肥属迟缓性的农家肥,含有丰富的养分,施入稻田后分解缓慢,肥效持续时间长,能够促进水稻稳发稳长,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为鱼类提供部分生物饵料,也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如果施用大量化学肥料,不仅增加农业成本,同时水稻群体生长得不到控制,常造成氮素代谢旺盛,植株嫩绿,易发生病虫害,同时对鱼类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殖小龙虾和黄鳝,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清除稻田害虫,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健康,且可每667 m~2稻田年产商品小龙虾100 kg和黄鳝25 kg,仅小龙虾和黄鳝每667 m~2稻田的利润可达4 000元以上。现从稻田准备、水稻栽培、苗种投放、水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等环节,对稻田虾、鳝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并分析该养殖技术的效益,以期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稻田大规格甲鱼养殖技术,是一种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甲鱼存活率以及水稻产量。本文对稻田大规格甲鱼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用地选择、稻田建设、消毒清洁、肥料投放、水稻栽植、甲鱼放养、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甲鱼养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稻田龙虾共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前景较好,在舒城县掀起了热潮。本文介绍了舒城县淡水稻田龙虾养殖技术,具体包括稻虾综合种养田间标准和工程建设、水稻栽培技术、稻田龙虾养殖技术3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稻田养殖龙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在保证水稻的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促使稻谷能够以优良的质量取得优良的价格,并将养殖运用于稻田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收入的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就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模式之一。相比较于单纯的水稻种植而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增加。稻田养殖小龙虾,还是稻田养鸭、养鱼这3种较为普遍的应用技术中,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一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效益,但也增加了农户的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所以在进行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选择最适合的种养模式。本文针对水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种养户提供有效的种植、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殖水稻无害化生产就是充分利用稻田这一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田养殖,实现立体开发,挖掘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和负载力,粮渔互促,优势互补,达到稻谷养殖双丰收.现将其水稻同步调控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玉芳 《农技服务》2011,28(5):681-681
从稻田改造、水稻栽培、泥鳅苗种培育、稻田商品鳅养殖、稻田捕鳅及种鳅越冬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虾稻共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种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稻田养殖小龙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生产效益可观。本文从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质量要求、稻田的田间工程实施、小龙虾防逃设施、药物清池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作必备的稻田技术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适期播栽、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提出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水稻栽培技术;从种苗投放、水质管理、水草移栽、饲料投喂、捕捞原则等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环节。最后客观地分析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为响水县今后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华圆田螺稻田养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螺综合种养是将稻田种稻与养螺相结合,在稻田生态环境下,利用田螺和水稻互利共生的特点,既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田螺又收获了有机水稻。通过结合中华圆田螺的生物学特性,对中国田螺稻田养殖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与进一步的分析。将各技术进行比较,并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田螺稻田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分析田螺稻田养殖技术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稻田养鳅技术,主要包括泥鳅养殖、水稻抛栽与管理、水稻与泥鳅的收获方面.试验证明采用该技术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量的同时,养殖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的平均产量分别达488.5、351.0和330.2 kg/667 m2,成活率分别达92.1%、91.7%和86.9%,较环型沟、"丰"字沟类型稻田极显著地提高(P<0.01);产品规格分别为663、638和19 g,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普遍达到商品鱼上市规格.研究优选出一套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技术高度融合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的养殖技术,包括养虾稻田环境条件、稻田改造、养殖模式、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捕捞等方面内容,为该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河蟹养殖技术两方面介绍了稻田养殖河蟹技术,以期有效推动当地稻田养蟹技术的推广,为广大稻农开展生态种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鸭技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在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面积的推广,在韩国甚至有稻田养鸭一品村,全村全部应用稻田养鸭技术生产无公害有机水稻,并养殖鸭子.  相似文献   

17.
稻田生态养殖一龄商品鲤是一种适合稻农初学的投资少、风险低、易操作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水产技术推广站为解决旗域内稻农文化低、实践难问题,因地制宜推广的一种养殖技术。本文总结了稻田生态养殖一龄商品鲤对稻田选择、水稻品种选择、基础工程、水稻栽培、放养鱼苗、种养管理、捕捞技巧等技术要点,分析了稻田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稻田生态养殖技术,包括稻田准备、选择鱼种、养鱼设施建设、消毒和施肥、稻田鱼放养、鱼种饲养管理和水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包括养鱼的条件和设施、水稻品种选择、稻田养殖鱼种选择、鱼种放养、稻田养鱼管理、日常管理、鱼病防治和稻田捕鱼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稻田养鱼。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鱼是一种对稻田资源进行综合运用的养殖技术,有助于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在这种养殖体系中,需要养殖户妥善处理好水稻种植和养鱼之间的关系,避免鱼类染上疾病,这也是稻田养鱼的重要难题。因此,本文将专门就稻田养鱼过程中的用药和防病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在促进水稻生长的同时保证鱼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