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焦作中马矿区矸石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例,借鉴了国内外对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在介绍中马矿区矸石山的立地情况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针对目标矿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途径,并探讨了我国煤矿区煤矸石资源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采煤区堆有大量废弃煤矸石的现状,进行了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技术研究。在分析了未燃煤矸石等主要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水泥和二友稳定未燃煤矸石作为路面基层这一新课题,确定出混合料的合理配合比,并对煤矸石混合料做了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其强度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3.
煤矸石山水土流失是矿区治理的一大难题。分析了煤矸石山水土流失的原因,介绍了河东煤从降水、煤矸石山坡度、坡长、表面植被覆盖等方面治理煤矸石山的经验,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矿区废弃的煤矸石严重影响和污染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笔者介绍了霍州市团柏煤矿概况,对该矿煤矸石山的绿化治理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5 a的造林实践经验,提出了采用火炬树、刺槐等根系发达、萌蘖性强、抗干旱瘠薄的树种;整地方式以穴状整地为主,并异地回填种植土;应加强浇水、施肥等抚育管理力度这一系列煤矿矸石山绿化技术,为矿区煤矸石造林绿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阜新海州矿区煤矸石堆积地植物群落的调查、土壤剖面的测定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将海州矿区煤矸石堆积地划分为风化良好、风化中等、风化较差3类矸石土,并分析总结了3类不同矸石土的物理性状及群落分布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立地条件适宜的主要造林树种,旨在为矿区生态恢复和区域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每年积存的煤矸石达10亿t以上,形成的大小煤矸石山达1 500余座,严重危害着周边地区民众的身体健康.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该文在介绍国内外矿区复垦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矿区复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处理对煤矸石山白榆生长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矸石堆积地N、P肥不同的配比施肥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T检验,得出煤矸石堆积地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白榆生长量影响结果,各个处理中以P100施肥处理对白榆的地径和树高影响最大,说明在阜新废弃矿区困难立地条件下施用磷肥最能促进白榆生长.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矸石山基质改良技术、树种选择和规划、抗旱造林栽植技术、植被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组成的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六阶段“技术模式,加深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为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煤矿废弃地采取生物措施及人工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恢复技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宜草则草、宜灌则灌、益林则林,建设多树种搭配、乔灌草混交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体系。建立不同类型的煤矸石山及采煤沉陷地治理模式,并提出各种模式区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等配套措施,逐步根治矿区污染,恢复矿区土地生产力,改善废弃矿山的自然及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西山矿区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每年产生数以万吨计的煤矸石。这些煤矸石长期堆积而成山,常常自燃,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自然景观,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是矿区的一大公害。2006年山西省为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启动了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矸石山绿化作为全省煤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煤矸石山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组成情况,采用经典样方法对六盘水五个煤矿区煤矸石山自然恢复定居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经野外记录、标本采集、拍照和分类鉴定.结果发现:六盘水煤矸石山自然恢复定居植物有26科46属50种,其中优势种为戟叶酸模(Rumex hastatus)、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接种白皮松生长对煤矸石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外生菌根真菌铆钉菇菌菌丝在煤矸石提取液中的生长模式,并对接种和未接种的白皮松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生长和存活作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菌在85%煤矸石提取液中生长良好。虽然煤矸石环境抑制了菌丝的发展,降低了苗木的接种率,但对于接种后的幼苗,其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未接种幼苗。其中,接种幼苗干质量和侧根数,显著多于未接种幼苗。纯煤矸石的环境中真菌和植物都很难生存和发展,但与少量的黄土(15%)混合后,各项生长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个结果说明,为了保证煤矸石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成功,有必要在矸石中混合一定土壤以保证生物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对路面垫层、基层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项与管理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以郴州市青年大道煤矸石土壤结构边坡绿化为案例,提出了利用园林绿化技术进行煤矸石废弃地景观改造与生态恢复的方法,并调查了所改造的效果。结果表明:煤矸石边坡植被修复后形成了以邓恩桉、杨树、栾树为主体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内外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经验,阐述了萍乡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技术,并总结提出了萍乡采矿废弃区退化森林的恢复、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二灰碎石基层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二灰碎石基层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钱进  王冠 《森林工程》2012,28(3):51-53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松散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开裂、起拱,经分析是由于基层中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遇水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结构体积膨胀,最终导致基层和面层整体破坏。本文进一步分析粉煤灰原材料SO3含量偏高的原因,进而提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结构原材料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在一定级配的碎石中,适当加入油基岩屑、水泥和水,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拌和、摊铺等工艺,在其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成型并养护,用于钻前工程井场公路(简称钻前公路)的基层,此类油基岩屑可用于新建和改建钻前公路的半刚性路面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标准是强度值须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其在使用年限内不会产生过多的残余形变,不会发生较严重的裂缝破坏和冲刷破坏,并且具备一定的刚度和抗拉强度。故研究了油基岩屑的掺量、对砂的替代率以及水泥掺量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并以此探究了掺入油基岩屑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以实现提高道路使用年限,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等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