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而言,农业机械可定义为取代人力或畜力进行田间或农场作业的工具。因此,农机具就可以分为田间作业机具与农场固定设备两大类。本文主要是探讨台湾40多年来田间作业机械化之进展与未来展望。谈到田间作业机械化,还是要从农业机械化说起。所谓农业机械化,就是合理的运用农机具来从事田间或农场作业。合理就和经济、成本效率有关,这就是“机械”与“机械化”的差别。没有机械,不可能机械化;有了机械,也不一定可以机械化,还要看经济上是否划得来。大体来说。机械化至少具有以下几点之一才可能推动。  相似文献   

2.
沿江棉区原来在棉花栽培模式上田间作业大多是以人工操作为主,机械利用率较低,唯国有农场机械作业率也不超过30%.为此农机人员在场扶持、技术人员指导下,针对棉田栽培机械化使用,对原有机械进行改造,技术更新,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反复更新改造,终于成功地改造出棉花田间作业,播种、中耕、除草、施肥、抗旱、植保等一条龙机械作业,并普及到各家庭农场和棉花种植大户,加速了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丰收。  相似文献   

3.
一、明晰工作思路是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农机部门要明确一个定位,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好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建设两大体系,即建设农业机械化作业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理体系;突出三个重点,即机电提灌建设、乡村机耕道建设和田间作业机械化;坚持四项原则,即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住特色,注重效益”的指导原则,坚持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机电动力并用…  相似文献   

4.
0概述加拿大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其农业机械化很早就实现了,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农场占地面积大,农事季节比较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又很少,要做到及时播种、收获,就必须利用农业机械的原故。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加拿大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向全面和更高程度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在:①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提高,几乎所有作业都用机械操作;②机械化农场占农场总数的比例提高,几乎100%的农场拥有现代农业机械;③农机的生产效率提高,向高性能,高效率和联合作业方向发展。由于加拿大拥有的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功率增加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生产…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2023,(6):31-38
<正>为确保2023年“三夏”“双抢”农业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强化农业机械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撑保障,不误农时早谋划早检修,提出以下2023年“三夏”“双抢”农业生产农机检修技术指引,供各地参考。“三夏”“双抢”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在北方地区有机收小麦;机播玉米;机械植保等。在南方地区机收早稻;机收小麦;中晚稻机械插秧;机械植保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田间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标准(试行)根据省委提出的“2000年田间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战略目标,结合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遵循“单项考核,综合评价”的原则,制定本标准。一、田间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标准田间主要作业项目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  相似文献   

7.
3月4日-16日本刊记者随农业部贸促会赴美农业考察团对加利福尼亚州两个农业地区的农机化情况进行考察,由于时间有限,所到之处,走马观花,但仍有不少收获。一、“农业机械化”与“机械化农业”加州是美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在这里基本上已看不到我们头脑中所固有的、定义的“农业机械化”问题。在加州到处是成熟的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农业所有作业都要使用机械、都离不开机械,农场主离开机械就无法作业。所以他们在农艺上的所作所为,都首先要考虑怎样才能适应机械进行作业,比如土地连片耕作、激光整地;大片果树被整理成十分规范的形状(有…  相似文献   

8.
农场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企业,而农业机械又是农场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全靠机械化来实现,而农业机械的管理与维修又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强化农业机械的管理和维修是摆在农机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结合七星农场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如何在产权变更后搞好机具更新,如何进一步搞好田间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机械的“三率”,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技术发展上一直在不断研究、探索,提倡农业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以取缔传统农业作业方式,实现生产量的提升。田间机械化作业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提升的产物,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方便条件。在此背景下,文章就新形势下田间机械发展的特点与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从“农机热”谈农机化的发展刘鹏,郭东歌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化一度备受冷落。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规模化农场的产生,以农民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又逐渐兴盛起来。今年大中型机械的新增数是“八五”期间增加总...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前言现代化农业的标志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用“农业机械”的概念代替“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农业机械是指单台或改组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的“化”字一是体现结合、综合、组装、集成,包括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机械与农艺的结合,不同机械的配套、组装、集成与结合等;二是体现规模,就是要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三是体现规范和标准,就是实现生产作业和产品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农业机械化的显著特征是代替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对适用机械化新技术和各种配套机具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田间作业机具已从过去的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的需求向经济作物种植、收获、加工处理等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延伸,饲草收获加工及青贮,温室大棚所需设施园艺机具,棉花、油料及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等,将是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赵国强 《农业工程》2020,10(8):22-24
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关键是在现有农业和农机技术发展水平上,充分提高基层农机服务人员和田间农机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标准,确保花生收获机械的高质、高效作业。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包括作业前准备、田间作业要求和技术服务保障等。   相似文献   

14.
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广安市广安区农机局及早规划,确立了广安区“十五”农机工作方向。 该区的“十五”农机主攻方向定位于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好挑战传统农业的主力军。狠抓管理和服务重点,着力调整大中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种植机械与农业其它机械的比例。实现由抓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向农业产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转变;由抓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转变;由主要抓种植业机械化向农村各业机械化转变;由抓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边远山区,地形复杂,耕作机械化相对困难。我们坚持“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针,从县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广大农村大力发展适合山区特点的激型机械,充分显示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生机与活力。1.微型田间作业机械。围绕农业生产环节,大力推广玉米肥团器、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机动和人力喷雾器、液肥深施器、割肠机、打谷机、脱粒器和田间运输机械,以及微型耕整机等。特别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工程措施大规…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我们依兰县田间作业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一年。为此要突出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机械化旱作农业整地;二是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三是玉米、水稻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7.
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奋斗目标谈起周贵喜周茂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农机局)黑龙江省省委七届四次会议提出:“2000年田间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2010年全面实现机械化”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大省变农业强省”中的重要位置,为农业机械化的发...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晋中地区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应遵循“水路不通走旱路”的策略,指出机械化旱作技术体系完善、标准合理和机械作业优势突出是粮食增产的关键,并提出了在“九五”期间晋中地区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战略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通江县农机局坚持“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的方针,立足山区特点,发展“四微”机械,走出了一条农业机械化发展新路子。这四种机械是:一、微型田间作业机械。围绕农业生产环节,大力推广玉米肥团器、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机动和人力喷雾器,液肥深施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对巴州区玉山等地农业机械化的典型村社及农户进行了调查,大量事实表明: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根本途径。   一、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实现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机械具有人工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越性,机械作业的效率高出人工劳作的 10~ 11倍,可使节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务工经商、从事非农产业。村民普遍反映:“机械化生产就是好,种田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