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湖南省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 ,有楠竹面积 4万hm2 ,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 38% ,但由于经营粗放 ,砍伐不合理 ,平均立竹仅为 1 1 0株 / 6 6 7m2 ,平均眉径为 7 7cm ,且平均立竹 1 0 0株 / 6 6 7m2 以下的竹林占 1 3万hm2 。从 1 995年至1 998年 ,桃江县连续 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楠竹低产林改造 ,主要措施是对 2 5万hm2 低产竹林进行松土垦覆 ,对 0 4 7万hm2竹林施用楠竹有机高效专用肥 (每 6 6 7m2 施肥 2 5kg) ,结合合理调整竹林结构 ,使桃江县竹林平均立竹达到了 1 4 7株 / 6 6 7m2 ,平均眉径达到了 8 3…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桃江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 ,有楠竹面积4万ha ,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38 %。但由于经营粗放 ,砍伐不合理 ,每ha平均立竹仅为1650株 ,平均眉径为7 7cm ,且每ha平均立竹1500株以下的竹林占1 3万ha。从1995年至1998年 ,全县连续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楠竹低产林改造 ,主要措施是对2 5万ha低产竹林进行松土垦复 ,对4667ha竹林施用楠竹有机高效专用肥(每ha施肥375kg) ,合理调整竹林结构 ,使全县竹林每ha平均立竹达到了2205株 ,平均眉径达到了8 35cm(1999年60个…  相似文献   

3.
桃源县楠竹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45万亩。所产竹材杆高、节长、节匀、肉厚。韧性强,材质好,易加工,利用前景广,市场销路宽。长期以来,由于掠夺式经营,竹林长势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有20万亩处于低产状态,平均每亩立竹仅87株,每亩年增新竹仅20株左右。1992年,县委、县政府调整部署,打响了一场“增资源、增效益”的相竹低产林改造战役。近3年,累计低改相竹15万亩,新造竹林12万亩,平均每亩立竹株数增至1力株,单位面积每年新增立竹株数提高2-3倍,每亩最高新增立竹达152株。基本实现了以捕竹资源为基础,林工贸配套发展…  相似文献   

4.
屯溪区奕棋乡地处偏僻的丘陵山地,为典型的紫砂岩土壤,生产力低,经济一直落后.林业"二次创业"以来,全区大力发展毛竹,但由于紫色砂土有机质含量低,特别是氮量缺乏,且土壤易干旱,透水性能差,严重影响竹林的生长,出笋率低,立竹株数增加缓慢.1998年开始对低产毛竹林加大改造措施后,出笋量由原来每亩30公斤增至88.5公斤,立竹度由45株增到70株,新竹胸径、高度均有很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城步苗族自治县有竹林面积万万亩,活立分4018万根。自199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规模高标准开发笋竹两用林,累计低改楠竹18万亩,新造楠竹22万亩,开发后的笋林都实现了“四增”:每亩竹林的鲜笋产量由开发前的40公斤增加到120公斤,活立竹根数由50根增加到120根,嫩付料由150/k斤增加到350/k斤,产值由loo元增加到o000t,广大群众依靠笋竹林开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一、宣传发动,提高认识。1997年,城步县委、县政府将笋竹林开发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确定了以培育竹林资源为基础,以改造低产竹林为重点,建设优质…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省低产毛竹林的改造技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低产毛竹林应采取不同的改造技术措施,深翻改土是残败型毛竹林改造的关键措施;劈山清杂、加强垦复抚育管理和适当增施肥料是荒芜型低产毛竹林改造的重要措施,而调整竹林的年龄结构则是提高低产竹林产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捕竹是资兴市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面积达11.1万亩,拥有捕竹1353万根。过去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出多,投入少,致使现有的桶竹林单位面积株数少,眉围小,竹子矮,单产低,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差。自1988年以来,资兴市借鉴外地经验,由点到面,开展低产辅竹林改造工作。至1992年底止,全市共计完成桶竹改造面积35787.5亩。改造后的桶竹,出笋多,成竹率高,亩平新增立竹73根,全市共计新增五竹261·24万根;直接经济效益由原来每亩54元提高到每亩375.88元,为改造前的696倍,全市共增效益1151.9万元。在桶竹改造技术上,该市结合本…  相似文献   

8.
1983年,衡东县开始对4000亩油茶低产林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改造技术措施,改造后,亩产油由1983年的4.2kg提高到1989年的19.9kg。改造分3种类型进行:1.成林低产类型.改造面积1700亩,分布于新塘镇和石湾镇;立地为页岩发育的丘陵红壤,土层较深,肥力中等偏低,品种为衡东大果,50年生左右;直播造林,多株丛生,株行整齐,每亩70株左右,常年亩产油5—6kg。  相似文献   

9.
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采取垦复、松土、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 ,实施一个调整期的集约化经营管理 ,把低产的笋竹两用林改造为丰产林 ,立竹密度从 1 2 1 5株 /hm2 提高到 2 2 80株 /hm2 ,立竹平均胸径从7.6cm提高到 1 0 .1cm ,改造后每hm2 可获得约 71 3 2 .5元的纯利 ,是改造前的 1 .6倍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龙栖山毛竹林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经营管理,造成大片毛竹林产量低,竹林结构不合理,趋于衰退。1988年以来,采取劈山、深翻、施肥、护笋养竹、合理砍伐、建立多鞭系竹林等低改措施,使毛竹林由1988年的每公顷735株、平均胸径8.5cm、每公顷蓄积量11098.5kg 提高到1993年的每公顷3075株、平均胸径10.5cm,每公顷蓄积量76475.25kg,分别是低改前的4.2、1.2、6.9倍。为改造毛竹低产林提供了科学管理和丰产培育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改造茶秆竹低产林效果表明,运用适当的方法改造茶秆竹低产林能迅速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是一项节省投资,见效快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楠竹林探讨一种可行的经营措施,黄丰桥国有林场在2005年开始实施楠竹低改试验.试验实施二年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楠竹林进行低产改造后,每亩新生竹产量和质量均有明显增长,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科技投入 改造低产毛竹林提高竹业生产经济效益罗建谱,柏方敏,李先良(湖南省林业厅,长沙,410007)1991年全国竹业工作会议后,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竹业生产。决定“八五”、“九五”期间改造低产竹林500万亩,由省林业厅具体实施。1992年,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毛竹生产的经济效益,在湖南省桃江县进行了为期9年的毛竹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新竹平均增加299株/hm2,平均增量为406.7%;胸径平均增加0.53 cm,平均增量为6.4%。在实施低产林单项改造措施试验项目的同时,还进行了低产林综合改造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毛竹其出笋数、新竹数及新竹胸径的差别较大,集约化经营效果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5.
信阳市南湾林场从60年代开始引种毛竹,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达973hm2,由于过去管理粗放,采伐又不尽合理,形成了大面积毛竹低产林分。从1994年起经过4年改造,毛竹林分质量明显提高。竹子平均胸径由69cm提高到82cm,竹高由122m提高到...  相似文献   

16.
对Ⅲ类立地的低产混生毛竹林通过择伐部分混交木,实施林地带状深翻,可使竹林出笋数、成竹数明显增加,是低产混生毛竹林改造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Ⅲ类立地的低产混生毛竹林通过择伐部分混交木,实施林地带状深翻,可使竹林出笋数、成竹数明显增,是低产混生毛竹林改造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竹林培育关键技术问题的研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竹林培育经历了低产竹林改造、丰产竹林培育、高效定向竹林培育等几个发展阶段,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集约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低产竹林面积比例下降,中、高产竹林面积逐渐增加,竹林单产量居世界领先水平。竹林立竹密度和质量、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都带动了竹林经济效益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水平显著地提升。依靠竹林收入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的农户,已在浙江、福建、江苏、江西等省的许多竹区大量涌现,但在竹林资源培育经营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楠竹〔Phyllostachysedulis(carr) .H .deLeh .〕 ,又称毛竹 ,是赤水市所产竹类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经济效益最好的竹种 ,占本市竹林面积的 62 .5%。但由于立地条件和人为因子的影响 ,部分楠竹成为低产林。本文是通过赤水市楠竹低产林改造项目的实施 ,根据低产林的成因和特点“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 ,提出浅易低产变丰产的技术 ,以供借鉴。1 低产林类型、成因及特征楠竹低产林是指每 667m2 立竹密度在 12 0株以下 ,每 667m2 年产竹材 (大小年两年平均 ) 2 50kg。或每 667m2 竹材 1…  相似文献   

20.
毛竹是优良速生的用材和经济树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毛竹林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竹林立地条件、竹林结构和集约经营水平。根据多年毛竹低产林改造实践,笔者发现,要使毛竹低产林得到改造并产生最佳效益,须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