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嫁接是提高辣椒抗逆性的有效方式,为提高嫁接过程中砧木和接穗的利用效率,明确辣椒嫁接后砧木、接穗残株的再生进程及再次嫁接利用的可行性,以辣椒砧木品种哈博和接穗品种中椒6号为试材,设计不同嫁接组合(正常接穗苗/正常砧木苗(NS/NR)、再生接穗苗/正常砧木苗(RS/NR)、正常接穗苗/砧木扦插苗(NS/CR)、再生接穗苗/砧木扦插苗(RS/CR)),研究了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的生长发育进程,比较了残株嫁接苗与初次嫁接苗的愈合情况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辣椒嫁接后砧木残株可扦插再生、接穗残株可腋芽再生形成完整的幼苗,残株再培养25 d,砧木茎粗2. 39 mm左右,接穗腋芽新生茎茎粗2. 16 mm左右,达到嫁接要求,与播种方式相比,可缩短砧木与接穗育苗时间均为5 d;利用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进行嫁接,不同砧/穗组合的残株嫁接苗的成活率、接合力、输导能力与初次嫁接苗相比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 0. 05);嫁接后30 d,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残株嫁接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残株嫁接苗与初次嫁接苗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辣椒嫁接后砧/穗残株可以嫁接再利用,并提高辣椒嫁接苗的育苗效率。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低钾条件下棉花苗期根冠通讯研究的三种嫁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棉花叶片衰老(以缺钾诱导)过程中根冠通讯研究的需要, 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探索了棉花子叶期至一叶期幼苗的单接穗单砧木嫁接、双接穗单砧木(Y型)和单接穗双砧木(A型)嫁接技术。通过研究营养液中钾浓度、砧木和接穗的苗龄配合、嫁接部位及砧木保留子叶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综合考虑嫁接成活率和成活后用缺钾诱导嫁接苗衰老的速度, 确定接穗单砧木嫁接和Y型嫁接的砧木均在不含钾的沙床中出苗后(萌发后3 d)转移至钾浓度为0.1 mmol L-1(中度钾胁迫)的1/2改良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5 d至第1片真叶出现, 接穗在不含钾的沙床中出苗后(萌发后3 d)再生长2 d, 采用砧木留子叶法在子叶节处嫁接。A型嫁接的适宜条件和方法为砧木和接穗苗龄(第1片真叶刚出现)相同, 嫁接前的培养方法同Y型砧木, 嫁接部位在砧木子叶节下2~3 cm处。单接穗单砧木、Y型和A型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分别可达到95%、85%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嫁接对果树硒积累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以少花龙葵(二倍体)、少花龙葵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四倍体后代和龙葵(六倍体)为砧木,以树番茄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不同倍性龙葵砧木对树番茄幼苗的生长和硒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嫁接相比,以不同倍性龙葵为砧木嫁接均能提高树番茄的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硒含量,提高幅度由大到小为六倍体龙葵砧木嫁接>四倍体龙葵砧木嫁接>二倍体龙葵砧木嫁接>未嫁接。以不同倍性龙葵为砧木进行嫁接,提高了树番茄幼苗砧木茎秆、接穗茎秆、接穗叶片和整个接穗的干重和硒积累量,其中以六倍体龙葵砧木的增加效果最为显著。与未嫁接相比,六倍体龙葵砧木嫁接树番茄整个接穗的干重、硒含量和硒积累量分别提高了69.54%、56.43%和165.17%。因此,六倍体龙葵为砧木嫁接可用于促进树番茄的生长,提高树番茄的富硒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金棚砧木1号’为砧木,‘金棚8号’为接穗,砧木苗龄为4~6叶,接穗苗龄3~5叶,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析不同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嫁接苗成活率、嫁接苗生长指标、叶片色素含量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满意度法对砧穗苗龄嫁接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砧穗苗龄共同影响着嫁接番茄苗的愈合、成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交互作用显著。接穗和砧木苗龄相近嫁接成活率较高,‘穗4/砧4’组合具有较高嫁接成活率。砧木苗龄对嫁接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叶片色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较大,接穗苗龄对嫁接番茄果实品质的作用显著。较大苗龄砧木嫁接番茄植株杆茎粗壮,根系发达,地上、地下、全株干物质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显著。采用满意度法综合评价番茄嫁接苗嫁接成活率、嫁接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发现接穗苗龄3~4叶、砧木苗龄6叶的番茄嫁接植株生长健壮,产量及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可作为番茄嫁接较适苗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采用嫁接技术培育秧苗称嫁接育苗。嫁接的原理是接穗下砧木的切口细胞受切伤的刺激,形成层和薄壁细胞旺盛分裂,在接口处形成愈伤组织,使接穗和砧木结合生长。同时,两者切口处的输导组织的相邻细胞也分化形成同型组织,使输导组织相连,形成新个体。砧木吸收的养分及水分输送给接穗,接穗又把同化后的物质输送到砧木,形成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腊梅嫁接,以往多采用早春切接或夏季靠接,近年来笔者通过多次试验,摸索出全年都可嫁接的方法,成活率高达90%以上。 1.4~8月嫁接砧木选用狗芽梅或腊梅实生苗。嫩枝接穗接嫩枝砧木、半木质化接穗接半木质化砧木。接穗剪去顶尖,上部两片叶各剪去一半,下部叶片全部剪去。砧木留头、去头均可。砧木去头,用刀片向下切削,削面长短依接穗长度而定,一般长2~3厘米左右,接穗两边的长削面要与砧木相吻合。砧木留头,选平直一面,用刀片向下切削至木  相似文献   

7.
腊梅别名黄梅、香梅、干枝梅,腊梅的嫁接过去一般都采用早春切接或夏季靠接。近年本人采用嫩技嫁接育苗,成活率高达90%以上。时间从4月—9月都可以,以6月前为好。砧木用狗芽梅和腊梅的实生苗;接穗取嫩枝或半木质化枝条,长6—7厘米左右,接穗剪去顶尖,上部留2片叶子(剪掉一半),下面叶片全部去掉。嫁接方法:砧木留头或去头都可以,嫩枝接穗接嫩枝砧木,半木质化接穗接半木质化砧木。  相似文献   

8.
轴接是一种先进的嫁接方法,该方法效率高、操作简单,在韩国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生产中被普遍采用,现介绍给广大菜农朋友一试。茄果类蔬菜一般是砧木和接穗同时播种,待幼苗有2,3片真叶时嫁接。瓜果类蔬菜也是砧木和接穗同时播种,当幼苗露心时开始嫁接。茄果类蔬菜在嫁接时,可先在接穗下胚轴中间的位置用刀片横向切断,在茎中间插1个连接针,一半插入,一半留在外面。取接穗,在下胚轴适当的位置横向切断,要求切断处的轴径和砧木的轴径大体相等,且不宜太长,以1~2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9.
丝瓜砧木对夏秋连作苦瓜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苦瓜嫁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筛选优质苦瓜嫁接砧木,以‘翠绿’苦瓜为接穗,以5个自育及3个省内外常用丝瓜为砧木,开展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丝瓜砧木对接穗苦瓜成活率、主蔓第一雌花节位、枯萎病发病率等的影响均有一定差异,对接穗苦瓜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参评的8个砧木的接穗苦瓜在水分、Vc、蛋白质、钙、纤维素等含量上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以‘砧-6’与‘砧-14’为砧木嫁接的苦瓜中,不同氨基酸的含量均基本上高于实生苗。综合分析表明:‘砧-6’(银砧1号)和‘砧-14’(银砧2号)适合作为‘翠绿’苦瓜的嫁接砧木,可作为夏秋苦瓜嫁接砧木的新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0.
茄子侧枝作接穗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预防茄子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保护地茄子大多采用嫁接育苗。用常规方法培育茄子嫁接苗,每次都要进行砧木和接穗育苗,工序比较繁琐,生产成本高。我们经过多次探索实践,总结出利用茄子母株新生侧枝作接穗的嫁接育苗技术。该技术减少了接穗育苗的工序,只对砧木进行育苗,每666.7m。可节省种子费600-1000元。该技术主要在温室越冬茬茄子和早春茬茄子栽培中应用。越冬茬一般6月底~7月初育砧木苗,8月嫁接,9月定植;早春茬11月育砧木苗,翌年2月嫁接,3月定植。用作接穗的侧枝在嫁接时可随时从田间生长的茄子植株上选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茶组培苗微嫁接技术体系,解决组培生根难、传统嫁接易受季节影响的问题,以无根组培苗为接穗,扦插生根苗为砧木,研究了组培苗炼苗时间、接穗带叶数、接穗打顶、培养温度、接穗木质化程度、接穗长度、生长调节物质浓度、组培苗茎杆与砧木苗茎杆大小等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嫁接时组培苗最适炼苗时间为4 d,带3片叶的接穗易于嫁接成活;留顶的接穗嫁接后新芽萌发较快;培养温度为25℃有利于嫁接苗成活;已木质化的接穗嫁接不易枯死;接穗长度为(2.5±0.1)cm、在1 mg/L NAA中浸泡5 min后嫁接成活率最高;选择茎秆直径大小相近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微嫁接,成活率最高,为68.33%。  相似文献   

12.
五针松秋接在九月中旬进行为宜,常采用腹接,其方法是:砧木选择经过移栽的黑松,粗度近似香烟。接穗选择二年生五针松枝条。嫁接时先将砧木根隙处四周土扒开,在根隙下面进行嫁接,接好后用胶布将砧木与接穗结合处扎紧,并用薄膜在接穗上方砧木树干上做一个伞形遮雨棚,以防雨水沿树干  相似文献   

13.
繁殖梅花,用削芽法取接穗,一年生枝条皮薄,组织易受伤,嫁接成活率不高。若改用削芽嫁接,则极易成活。砧木以桃砧、梅砧最好。时间可在春秋两季。春接从2月下旬到3月上旬;秋接从8月上旬到9月下旬,尤以9月中旬前后嫁接的成活率最高。嫁接方法有两种: 1.雀舌形芽接备好接穗枝条和与之相应粗细的砧木(砧木略粗于接穗的也可),在砧木朝北方向,距地面6—10厘米处,用单面剃须  相似文献   

14.
<正>蜡梅在夏至前后所结蒴果陆续成熟,取其种子播种育苗,可从实生苗中选育出优良蜡梅品种。收获优良种子笔者种植蜡梅始于20世纪70年代,刚开始时以‘狗蝇’梅种子播种实生苗作砧木,以优良蜡梅枝为接穗繁育蜡梅,数年后嫁接的蜡梅长大结出种子后,即可采用该种子播种成苗作砧木,即为第一代嫁接苗砧木,再选优良蜡梅枝作接穗嫁接在第一代砧木上,长大开花结出种子育成苗作为第二代嫁接苗砧木,再选优良蜡梅枝为接穗嫁接在第二代砧木  相似文献   

15.
嫁接时,在接穗比较纤细(茎粗不足0.3厘米)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嫁接法操作较难,接穗不易切削,也不易与砧木吻合。笔者发现采用改良榫接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接穗的切削接穗选顶梢、中间段均可,要求生长充实,长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从基部切去叶片,接穗底部斜削,倾斜度尽可能大。倒拿接穗,在斜面的上1/3处纵切2~3厘米,再在薄面自上而下1.5~2.5厘米处向内斜切一刀,与纵切面相交,取下薄面丢掉,将接穗切削部分保湿备用。砧木的切削与嫁接选用比接穗稍粗、生长充实、尚未木质化、较直顺的枝条做砧木,像切削接穗那样削出与接穗同样形状的嫁接面。削好后,取出保温的接穗,将其与砧木的切削面  相似文献   

16.
张巧玉  张睿  刘朝辉  田晓莉 《作物学报》2017,43(10):1527-1535
缺钾诱导早衰条件下,根-冠互作对棉花叶片早衰的调节包括地上部主导型和根系主导型。本研究主要观察缺钾条件下2种根-冠互作类型单接穗单砧木(I型)和双接穗单砧木(Y型)嫁接接穗下胚轴的解剖结构,并判断其与下胚轴木质部中CTK和ABA的流量是否有关。结果表明,地上部主导型I型嫁接接穗下胚轴解剖结构与砧木品种更为相似,与其木质部CTK和ABA的流量主要受地上部调节不符;Y型嫁接2个不同品种接穗之间下胚轴解剖结构的差异与其木质部CTK和ABA流量的差异虽然具有相关性,但可能是一种伴生现象。根系主导型I型嫁接砧木对接穗的影响很大,但这与砧木对接穗下胚轴木质部CTK和ABA流量的调节可能也是一种伴生现象;Y型嫁接2个不同接穗之间下胚轴解剖结构差异较大,与二者之间CTK和ABA流量无显著差异的结果不符。因此,棉花叶片早衰2种根-冠互作类型接穗下胚轴解剖结构与其木质部中CTK和ABA的流量无关。此外,无论是地上部主导型还是根系主导型,2个品种自身嫁接的接穗下胚轴结构差异在Y型嫁接与I型嫁接中不一致,可能与Y型嫁接的2个接穗之间存在冠-冠互作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从嫁接方法、砧木高度、接穗来源、接穗贮藏时间、嫁接时期等方面探讨南酸枣嫁接的最佳方案。在三月上旬,砧木高度15-25cm,以切接或腹接方法,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为穗条,穗条随采随接,减少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使砧木和接穗削面平滑,形成层密接,可使南酸枣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切接遇雨天在嫁接苗上套一小塑料袋防雨水。  相似文献   

18.
正嫁接是用来育苗、改换品种、繁殖种植材料等的主要技术,但生产中普遍存在成活率偏低的问题,要提高嫁接成活率,首先需要弄清楚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因素。一、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因素1.砧木和接穗(1)砧穗质量。砧木和接穗的粗细、成熟度、含水量等会影响嫁接的成活率。一般砧木直径大于10毫米或小于5毫米、接穗直径大于8毫米或小于3毫米时成活率明显下降;成熟度不足或过于衰老的砧穗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当需要嫁接繁殖花木却又缺乏砧木时,可利用提供接穗的花木上修剪下的根段,采取根接法进行嫁接。就是说,只要将同一种花木的带须根的根段和接穗嫁接在一起,便可培养出新的嫁接苗。此法适用于大多数能用枝接法嫁接的花木。尤其是繁殖量少时更适合。根接与一般枝接法的差别在于,砧木和接穗的切削方法及接合方法恰好相互调换。常用的根接法有劈接和插皮接。  相似文献   

20.
油菜中内源赤霉素嫁接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春云 《作物学报》2000,26(6):975-976
在温室条件下, 将未春化的油菜接穗分别嫁接在已春化和未春化油菜砧木上, 结果已春化 油菜砧木上的接穗植株很快开花, 而未春化砧木上的接穗植株不能开花。 其主要原因是已 春化油菜砧木内源赤霉素含量高, 并传递到接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