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6年我团引进棉花414品种,试验种植133公顷。 一、试验设计 1.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为48团实验站3斗1号地,沙壤土,中等肥力,面积6公顷。前茬棉花,连作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由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轮作倒茬困难,因此棉田重茬面积也越来越多.棉花多年连作改变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多种营养元素供应不足.如果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棉花就会从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相对应的特征.生产上可根据棉花的外部症状,看苗诊断,对症下药,管好棉田.  相似文献   

3.
一、棉花早衰原因 1.轮作不合理 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逐渐被破坏,多年连作的面积在迅速增加,据调查,我团棉花连作年限在7年以上的占种植面积的9.6%;5-6年的占22.38%;5年以上的占到68.02%。多年的连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引起棉花的早衰。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棉花长期连作导致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植棉面积急速下滑。本文综述了棉花轮作或者间作研究现状,并提出棉花"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措施,以不同空间和时序配置打破棉花连作障碍,确保棉花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邱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几年麦棉连作面积较大,利用移栽棉和小麦连作,可在一定程度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提高棉花产量品质。主要做法如下:1确定适宜麦棉连作的地块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是麦棉连作的基本条件,其中水质好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8年随着垦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棉花面积由原来的0.8万公顷调整到0.6万公顷。适当增加了小麦、玉米、油葵、牧草、油菜、打瓜、辣椒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缓解了垦区棉花因超长连作而造成的土壤残膜污染,有效减轻了棉花各种病害的流行,使棉田生态系统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连作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5团2连是一个植棉老连队,大部分棉田连作年限达15年之久,个别棉田棉花连作年限超过2年。棉花连作时间长,棉田土壤中营养元素单一,土壤中残膜积留多,病虫基数大,草根多,造成生产中棉花病虫草害防治难度增大,化学防治成本高。经几年探索,总结出连作棉田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棉花一直是呼图壁县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呈现连年上升趋势,棉花连作种植模式导致病虫害日益加重,尤其2014年较为突出。现将呼图壁县棉花病虫害发生概况、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1.棉铃虫1发生概况棉铃虫主要以二代危害棉花,2014年,棉铃虫在二十里店镇、大丰镇偏轻发生,在其他乡镇轻发生,虽然发生面积较2013年大,但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哈密地区植棉面积较大,尤其是宜棉区连作现象普遍,随着植棉年限的延长,出现棉花死苗、生长不良、病虫害发生频繁,部分农田土壤质量退化,作物减产,经济效益下降。吉祥雨能有效疏通作物维管素,使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棉花长期连作导致棉花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植棉面积急速下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棉花产业的发展形势,轮作或者间作均在一定范围内稳定了棉花产业,针对现在仍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能够科学合理的实施棉花"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措施,以不同空间和时序配置打破棉花连作障碍,补齐短板,为棉花产业安全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封丘县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连作比较严重,加之田间菌源量逐年加大,种植品种抗性差,棉花枯黄萎病呈加重发生趋势,成为影响封丘县棉花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在棉花生长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团场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连作年限的不断延长,特别是推广地膜棉栽培以来,田边地头寄主一直存在,加之连年暖冬温度偏高,使棉叶螨有了较好的生存和越冬环境,导致棉叶螨的逐年大发生,这已成为制约棉花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秦刚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37-137
多年来,由于种植效益问题,导致我区棉花连作比重越来越大,棉区病虫害加剧、地膜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同时,南疆特色林果发展迅猛,随着面积和果龄的增加,树体树冠不断延展,树间郁蔽度增加,导致行间种植的小麦、棉花、西甜瓜等作物产量、品质呈负增长。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区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棉区土地轮作倒茬,提高林果区耕地利用率,促进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试验通过引进根用菊苣试验种植,探索菊苣在我区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14.
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在连作8 a的棉田分区种植小麦、甜菜和棉花,次年再全部种植棉花,研究不同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茬地棉花的各项农艺性状优于连作棉花,其中麦茬地棉花的株高、主茎叶片数、果枝数与连作棉花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麦茬地棉花单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也均优于连作和甜菜茬棉花。倒茬地棉花比连作棉花平均增产15.2%,其中麦茬地棉花增产21.9%,甜菜茬棉花增产8.6%。麦茬地棉花产量的提高主要在于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提高,分别比连作棉花提高23.5%和6.1%。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推广,棉花连作种植面积加大,导致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日趋严重,成为影响衡水市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棉花枯、黄萎病作为棉花的一种恶性病害,素有棉花"癌症"之称,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0%~60%,严重的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6.
1试验目的 尉犁县现有耕地面积60多万(667m^2),其中90%以上的地块都种植了棉花。由于棉花连作时间长,许多老熟耕地已经连作十几年,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棉花单产水平停滞不前。加之市场化肥价格高,造成尉犁县棉花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2008年尉犁县农技中心引进金奇EV有机肥料在棉花上使用,通过田间对比试验,了解肥效.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加工番茄在榆树沟镇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已成为继小麦、棉花之后的又一大主要作物.但是由于种植面积大,品种搭配不合理,造成采收期集中,排队时间长.同时由于番茄自身特性,易腐烂,造成有的年份成熟番茄无处可交,倒果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中双8号与棉花连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棉连作是广大农民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栽培模式.中双8号以其分枝部位较高,株型紧凑,茎秆硬且粗壮,抗病抗倒,高产优质而被认可,是与棉花配套既便于操作又稳产高产的油菜品种.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中双8号与棉花连作的配套模式高产栽培技术基本成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于棉花在农民种植作物的面积中占据很大比重,近年来,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且连作现象普遍。而这种连续种植的方式不仅影响了棉花质量,还使土地肥力受到损害。研究发现,在农民施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不恰当的做法,使连续种植的不良影响更加明显。如何有效施肥已成为新疆棉花种植必须克服的问题。基于此,就新疆棉花施肥问题和措施展开讨论,希望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提高棉花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棉花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棉花百强县之一,我县的棉花面积、总产、销售量分别占到全省1/3、1/2、1/3,常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占全县耕地面积40%左右。近年来,随着棉花长期连作种植,土壤环境逐渐恶化,病虫害连续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繁影响,对棉花生产造成很大影响,面对低谷,搞好棉花高产创建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