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贵的麝香     
麝俗称香獐,就是老百姓讲的獐子。麝一般分为5种,包括林麝、马麝、原麝、喜马拉雅麝和黑麝。目前,野生状态下的麝已经非常稀少。四川省马尔康县从1958年开始发展人工养殖林麝,成为我国最早的林麝驯养基地。林麝形体较小,体长70~80厘米,身高不过50厘米。体重6—8千克。林麝的寿命在15一19年,喜欢生活在800—2500米的高寒地区。林麝属于草食性动物中的杂食性动物,鲜嫩的枝条、树叶、杂草、松蘑、白菜等都是饲养林麝的上等食料。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人工养麝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人工养麝历经半个世纪取得了重要进展,现有林麝的存栏量已达2 500余只,约占全国人工养麝数量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凤县、镇坪、陇县、华阴市、眉县和留坝等地。由于受到养麝经济效益的制约,近50a来陕西省养麝业的发展特点为:养麝场规模不大,养麝的散户多且各户麝存栏量小,种源质量问题突出,养麝技术仍不够成熟,饲养管理模式属于粗放型,疾病防控能力和麝的产香量有待提高。基于此,今后应从政府、农户、科研、公司四方面努力,共同促进养麝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3月21日林麝一年产出20克"软黄金"麝,又称为麝獐、香獐,包括原麝、林麝、黑麝与喜马拉雅麝。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一般体长70厘米、肩高47厘米、体重7公斤左右。麝香,是由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麝香腺分泌出的一种名贵中药材。由于麝香性温、无毒、香气馥郁,因此既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目前人们养麝  相似文献   

4.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6种麝科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是名贵中药材麝香的原动物。近年来,随着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规范化生产,使得人工养麝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林麝饲养量占人工饲养麝科动物数量的  相似文献   

5.
<正>3月21日林麝一年产出20克"软黄金"麝,又称为麝獐、香獐,包括原麝、林麝、黑麝与喜马拉雅麝。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一般体长70厘米、肩高47厘米、体重7公斤左右。麝香,是由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麝香腺分泌出的一种名贵中药材。由于麝香性温、无毒、香气馥郁,因此既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目前人们养麝  相似文献   

6.
陈定胜 《新农村》2005,(1):18-18
麝,又称香獐,獐子,有林麝和马麝之分。林麝体形似鹿。身长70厘米,肩高50厘米;马麝体形较大,身长90厘米,肩高60厘米。  相似文献   

7.
林麝是珍贵的药用动物和经济动物,经过50多年的人工驯养,其仔麝存活率与家畜相比仍偏低。本文根据多年实践观察,分别从雌麝哺乳行为、幼麝摄食行为、母幼冲突行为和人工育幼行为等4个方面对林麝的育幼行为统计分析,对比历年圈养林麝育幼行为相关成果,探寻圈养林麝育幼行为及其对仔麝成活率的影响,以期为建立最佳圈舍生态模型、最佳育幼模式以及探索规范圈养配套饲养管理技术、行为补偿提供理论支持,并对近年来有关林麝育幼行为报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麝科动物所有种以其资源珍稀、分泌麝香而成为珍稀类药用反刍动物典型物种之一。人工圈养种群研究及其产业的稳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麝类资源保护及以麝香产品开发相关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随着饲养规模、生存环境、生产性能等的逐步变化,麝类动物健康养殖相关技术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结合现有研究资料及在林麝饲养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林麝胃肠道、下泌尿道中几种疾病病因、临床症状、剖解结果与用药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阐述,期望对麝健康养殖科学饲养管理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野生林麝资源日渐枯竭,濒临灭绝。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组织把麝从《濒危野生动物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Ⅱ调整为附录Ⅰ,我国政府于2003年2月将麝属所有种列入Ⅰ类保护动物。于是,人们开始从事野生林麝人工饲养,以求保护和扩大种群,合法、科学的利用资源。但过去捕获的野生林麝人工驯化饲养多归失败。为了探索野生林麝抢救驯养的方法技术,我们将群众捕获的受伤野麝调往凤县养麝大户李吉有养殖场(该李为医生世家,养麝近20年,具有丰富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经验)。截至目前,该野生麝生长发育正常,已与原有麝群合群饲养,抢救驯养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胡阳  侯超  李琦华  王绍卿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116-117,123
为探索圈养林麝的秋季日常行为,2020年8—9月,每月定期10 d,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在云南昆明麝达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麝养殖基地观察并记录9只林麝(6只成体雌麝,3只成体雄麝)的日常行为.共记录林麝24种行为,可归纳成7种行为型,即摄食、运动、反刍、卧息、站立、排遗及嗅闻行为.通过对秋季林麝各行为类型的统计与比较发现,雄性林麝的活跃度高于雌麝,不同性别间卧息、嗅闻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排遗和站立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这可能与性别、圈养方式和雄性林麝刚结束产麝周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O4,O26和O139为抗原,经甲醛灭活,以铝胶为佐剂,制成林麝大肠杆菌病三价铝胶灭活疫苗,含菌量为20×108/ml。疫苗成品纯粹检验、安全性检验均达到相关要求。将疫苗分别肌肉注射怀孕母麝及其所产仔麝,采用首免后7天进行二免及其二免后14天进行三免的免疫方法,并用微量血凝试验检测母麝和仔麝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怀孕林麝产后35天至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水平较稳定,怀孕林麝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仍可维持到平均24.75;仔麝可获得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在出生后60天消退,因此仔麝首免时间确定为出生后60日龄,仔麝三免后可获得一定的抗体水平,可使仔麝对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一定的保护力。该疫苗的试制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性化脓病和肺炎的预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林麝毛发DNA的提取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麝及麝属动物系统分类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采用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林麝的系统发育。利用非损伤取样方法,从秦岭林麝的毛发样品中提取得到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麝、原麝、马麝、喜马拉雅麝、黑麝是5种独立的种,林麝与原麝的亲缘关系最近。秦岭林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度(Hd)为0.558,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15 42。可弥补现有形态分类研究的不足,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林麝,又名香獐、香子,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学专家根据其体型大小及毛色分为三种:麝、马麝及林麝。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高级香料。养一只成年雄麝,年产麝香收入2000—3000元。  相似文献   

14.
林麝,又叫香獐、香子,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学家根据其体型大小及毛色分三种,麝、马麝及林麝。林麝在陕西省商洛、安康、汉中及陕北黄龙林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于2010年4月底至9月中旬采集了陕西风县圈养林麝的新鲜粪样,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林麝非孕期的粪样皮质醇含量,探查林麝的应激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圈养雌性林麝非孕期应激生理状态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仔卧巢哺乳期、幼仔出巢哺乳期、幼仔单独饲养期、雌麝进入发情期),其中,雌麝于产后的幼仔卧巢哺乳期处于较高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2~4周),而雌麝与幼麝分离期处于较低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13~15周);与此对应,单独饲养且与育幼无关的雄麝仅于饲料更换阶段(5月份)表现出一定的应激生理水平增高。分析得出,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水平变化与重要的时间相联系,是导致应激生理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认为圈养林麝非孕期应以雌麝的管护为主,尤其处于较高水平的第1阶段,是育幼雌麝饲喂和管护的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16.
于2010年4月底至9月中旬采集了陕西凤县圈养林麝的新鲜粪样,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林麝非孕期的粪样皮质醇含量,探查林麝的应激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圈养雌性林麝非孕期应激生理状态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仔卧巢哺乳期、幼仔出巢哺乳期、幼仔单独饲养期、雌麝进入发情期),其中,雌麝于产后的幼仔卧巢哺乳期处于较高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2~4周),而雌麝与幼麝分离期处于较低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13~15周);与此对应,单独饲养且与育幼无关的雄麝仅于饲料更换阶段(5月份)表现出一定的应激生理水平增高。分析得出,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水平变化与重要的时间相联系,是导致应激生理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认为圈养林麝非孕期应以雌麝的管护为主,尤其处于较高水平的第1阶段,是育幼雌麝饲喂和管护的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林麝,别名獐子、香獐,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麝所产麝香不仅是珍贵的中药材,而且是上等的香料原料,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很高。为了加强林麝资源保护,除积极保护野生林麝外,开展人工林麝驯养是生产麝香、保护和发展林麝产业的有效途径。笔者作为业务人员多年服务在林麝人工养殖生产一线,现将林麝人工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一、林麝人工饲养管理1.日常管理(1)分群分圈饲养:将不同大小和性别的林麝同群饲养会互相影响。若  相似文献   

18.
林麝饲养繁育承担着重建野生种群和保障麝香可持续利用的艰巨任务,然而其饲养种群长期受到健康状态不稳定和疾病高发的困扰,同时,受到濒危等级和试验样品的限制,迄今鲜有涉及林麝生理参数的文献。本研究于2014年7—8月分别采集陕西火烧店和四川米亚罗林麝饲养场的林麝粪样,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雌麝粪便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含量,以探讨雌麝粪便T3值表达的生理状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火烧店和四川米亚罗饲养场雌麝粪便T3在所研究的时段内不存在显著差异;两地雌麝粪便T3在3岁至5岁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在5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这可能意味着雌麝在5岁左右达到生理盛期;雌麝粪便T3的聚类结果发现,不同年龄组均存在差异显著的3个类型,即生理代谢的低、中、高类型。利用粪便T3从能量代谢角度揭示雌麝的生理特性,可能有助于麝繁育群的组建、饲养管理及健康评判。   相似文献   

19.
2016年6月和7月,运用焦点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对四川省马尔康林麝繁育中心的圈养林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计算了行为多样性指数,并且分析了林麝的性别、年龄、繁殖成效和麝香分泌等因素与其行为多样性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马尔康麝场圈养林麝雌麝的行为多样性(r=0.29±0.012,n=175)略高于雄麝(r=0.26±0.016,n=94),差异不显著(P0.05);个体圈养年限的年龄对其行为多样性影响不显著(P0.05);繁殖失败雌麝的行为多样性(r=0.33±0.035,n=13)大于繁殖成功雌麝(r=0.28±0.053,n=14),差异不显著(P0.05);雄麝的麝香分泌量与其行为多样性相关不显著(P0.05)。开展迁地保育林麝行为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濒危林麝人工驯养、迁地保育技术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对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圈养雄性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麝香分泌的监测,分析圈养林麝泌香的分泌规律,确定个体年龄、圈群性比及圈舍结构对其麝香产量的影响,为高生产力林麝驯养及麝香可持续供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四川马尔康林麝繁育场圈养林麝的麝香分泌,基于个体识别及麝香的人工采收,准确记录麝香产量(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浮液后的麝香重)。【结果】四川马尔康麝场圈养雄性林麝的泌香量区间为0~19.60 g,均值为(9.24±0.77)g;因圈舍改装及随后转圈的综合胁迫效应,泥地基底圈舍中的雄麝泌香量(8.52±1.29)g显著低于砖地基底的原装圈舍中的林麝(9.99±0.84)g(P0.01);马尔康林麝的泌香峰值年龄段是4~7岁,其泌香量均值为9.63 g(±0.82)。随年龄增长,雄麝泌香量有减少的趋势,但林麝年龄对其泌香量的效应不显著(P0.05)。模型y=-0.371 1+2.440 1a+0.050 7a2-0.028 4a3可近似拟合雄麝泌香量同年龄的关系;圈群的雌雄性比对雄麝泌香量的效应显著(P=0.05),性比为1雌4雄圈群的雄麝泌香量(4.90±2.23)g显著低于性比为1雌5雄圈群(10.70±1.21)g(P0.05)和性比为1雌6雄的圈群雄麝的泌香量(9.85±0.99)g(P0.05),后两类雄麝的麝香分泌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砖地基底圈舍林麝的麝香产量显著高于泥地基底圈舍(P0.01);虽圈养林麝年龄对泌香量的效应不显著(P0.05),但随年龄递增,雄麝泌香量有减少的趋势;就麝香生产而言,马尔康麝场组建圈群的最适雌雄性比为1∶5~6(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