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2011年隆化县刺槐秋季截干埋根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秋季截干埋根栽植成活率、株发枝数、平均生长量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春季常规栽植,可以在隆化县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沟壑区属半干旱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刺槐作为当地一种适生树种,其截干造林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庆阳市西峰区在以往的荒山造林过程中,阳坡刺槐带干栽植成活率不足60%,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差;2000年,刺槐截干栽植技术开始全面推广,成活率达到85%以上。刺槐截干栽植以其成活率高、生长迅速、郁蔽速度快等特点,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荒山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干旱地区刺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刺槐的生态特性、经济价值,并结合实践总结了干旱地区刺槐育苗、截杆埋根造林的关键技术,为提高其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荣军 《农林科学实验》2013,(21):187-187,190
介绍了刺槐的生态特性、经济价值,并结合实践总结了干旱地区刺槐育苗、截杆埋根造林的关键技术,为提高其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进窄冠速生刺槐营造速生丰产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截杆栽植技术和不同栽植密度开展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营造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系刺槐苗木能够适应宁夏地区立地条件和自然生长环境;应用截杆栽植技术能有效提高刺槐苗木造林成活率;并通过采取科学合理密植,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互助县不同地区通道绿化中旱柳的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截干和取冠栽植的成活率均较高。通过旱柳原树冠、取冠和截干造林的对比试验,进一步表明截干和取冠栽植的旱柳成活率远高于保留树冠栽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干旱浅山地区应以截干栽植为主,川水地区应以取冠栽植为主,旱柳取冠和截干的栽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落叶乔木的苗木栽植。  相似文献   

7.
意杨截根插干造林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杨树产业的迅猛发展,意杨已成为我市农村造林绿化和防护林建设中的主要树种,在常规的带根造林过程中,起苗、栽植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栽后因气候干旱等原因导致意杨成活率不高。2006年春笔者在海门市灵甸沙垦区江堤内侧进行了意杨截根插干造林与常规带根栽植对照试验,通过试验,发现采用意杨截根插干造林在栽植过程中降低了起苗、运输、挖穴等栽植成本,提高了意杨的成活率,减轻了造林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良种刺槐埋根育苗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良种刺槐无性繁殖新法——埋根育苗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育苗前准备、根段采集与处理、埋根育苗、移栽、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加速良种刺槐推广、改进育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4种埋干深度对1年生豫楸1号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埋干深度设计4种处理(10、20、30和40 cm),各处理分别选3株平均木,采用全根挖掘法,调查其根系数量、长度、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性。[结果]不同埋干深度间根系数量无显著差异,以细根数量最多,其次为中根和粗根。各处理间根系长度也无显著性差异,以粗根长度最大,其次为中根和细根。处理间的根系总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随埋干深度增大递减;粗根、中根和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嫁接痕下根桩0~40 cm范围。[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中楸树栽植时埋干深度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良种刺槐埋根育苗实用技术,具体包括圃地选择、整地施肥、做床(畦、垄)、埋根作业、后期管理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推广刺槐良种奠定无性扩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元宝枫作为绿化的生态树种,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阻挡风沙烟尘的作用,可作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浮山县营造元宝枫,大多采取带干栽植,成活率低于80%,年平均生长高度低于50厘米.笔者2001年秋季在浮山县米家垣乡老王山进行了3种截干栽植试验,旨在筛选一种成功的元宝枫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秋季陕西省志丹县试栽了二年生苹果大苗,运用了"大苗大坑"定植、高定干、秋季覆盖黑地膜、主干缠塑料膜、追施液体肥、极重短截等一系列综合管理新技术,加快了幼树生长,已初步掌握了二年生苹果大苗栽植的栽培技术,适宜在陕西北部山区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龙牙楤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牙木匆心 木可通过秋季精细采种 ,越冬催芽和埋根育苗 ,标准化苗木栽植 (茎粗 1cm、苗高 3 0cm) ,合理密植 ( 4 44 0株 /hm2 ,株行距 15 0cm× 15 0cm) ,整形修剪 (丛状 ,3~ 4个分枝 ) ,及时采收 (芽苞开始膨大 ,伸出 2~ 3枚鲜嫩枝叶 )及水生干材的方法 ,实现商品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干旱山区退耕还林地刺槐造林成活率试验的分析,提出苗木适时出圃是提高刺槐成活率的关键,属地调苗,雨季前整地、截干修根等措施也可明显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自杨树实行人工栽培以来,有推广栽一年生的,有推广栽二年生的,为了保成活,还有推广"截干"造林的。而栽植时期均以推广春季最多。很少见到秋季成功的正面报道,本文对杨树"秋"栽的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互助县不同浅山干旱区以不同季节和不同截干方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山杏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造林的成活率、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2.0%、29.04cm、0.22cm,较春季造林高。中度截干的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7.0%、36.5cm、0.270cm,均比其它截干方式高,说明山杏在我县干旱浅山造林中以中度截干在秋季10月份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果树宜秋载     
1 秋季是栽植果树的大好时机,这时栽植果树有三大优点 1.1 秋栽时间长.从果树落叶前后到大地封冻前均可栽植. 1 2 成活率高.树木落叶后进入了休眠期,停止生长,所以秋季栽植果树易成活.起苗时即使有伤根,也不要紧,因为在较长的休眠期内伤根可充分愈合.落叶前两周内栽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浅谈刺槐的营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是一种抗病速生树种,栽植领域十分广泛.本文从分析刺槐生物学特性入手,结合造林实践,就刺槐种子催芽、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栽植季节、栽植技术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现在多采用乔化稀植法栽植梨树 ,其缺点是前期单产低 ,管理不便 ,树势易衰弱。如改用篱架式扇形乔化密植栽培法 ,不仅可保持原有方法的优点 ,克服其不足 ,且产量高 ,有利改善果实品质。具体方法如下 :一、篱架设置架式为单臂篱架。顺行每隔5米左右在株间挖坑埋1根水泥柱或木柱 ,柱高2—2.5米 ,架面上拉4道铁丝。二、梨树定植以地块长度的方向定行向 ,按株行距1米×3米挖定植穴 ,穴底施足基肥 ,每亩约栽230株。三、整形1.培养主枝。定植当年 ,中心干留60—70厘米短截 ,促发枝条作主枝。以后中心干延长枝连年短截 ,在3年内…  相似文献   

20.
<正>秋季新栽植苗木,由一个环境苗圃地转移到另一环境新植地,要经过苗木断根栽植过程,且面临寒冬的磨炼,要存活实属不易,需要人们的细心管护才能很好地存活。如何保护秋季新栽植苗木,管理要点如下:1防冻害秋季新栽植苗木,自身经过断根栽植后抵抗力下降,加之好多树种自身不抗冻,如核桃树、柿子树、石榴树等,要让它们顺利过冬,需要人为采取防冻措施。防冻措施有埋土、绑草把、缠草绳、喷防冻液、刷石灰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