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析动物疫苗免疫失败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疫苗免疫失败的潜在原因主要有:疫苗抗原含量不足或免疫效力太差;疫苗的抗原血清型与野毒不一致;疫苗中有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多种疫苗同时免疫时出现相互干扰;患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疫病的动物,感染的病原毒力太强或剂量过大;病原持续性感染的动物,动物已感染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病原;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后产生免疫力的时间不足和免疫接种方法或接种部位不对等。下面着重讲几种影响疫苗免疫效力的因素分别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疫苗的选择 应选用质量和信誉较好的大厂家的产品 ,还要注意有的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 ,所选疫苗的血清型应与感染的病原血清型一致。疫苗的合理使用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要根据鸡的免疫机理 ,各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消长规律及疫苗本身的特点综合制定免疫程序。何时接种疫苗 ,还要根据鸡群健康状况确定。在实际生产中 ,多数养鸡户生搬硬套 ,在机体营养状况不佳、饥饿、转群等应激因素存在或鸡群正在发病的情况下接种疫苗 ,造成群体免疫不能产生预期的保护作用 ,甚至诱发大群发病。有的农户对鸡病太害怕 ,尤其是新城疫 ,每隔 3~ 5d就用 1…  相似文献   

3.
1 畜群个体差异 ,导致免疫反应不一免疫反应因受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一个畜禽群体中 ,大多数畜禽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呈正常反应 ,一小部分则反应很差 ,往往不能获得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 (抗体效价 )。对于高度传染性疾病 ,即使未达要求的免疫动物为极少数 ,一旦遇到病原感染 ,仍将可能引起疾病的传播和防疫计划的失败。所以要重视对环境的隔离、消毒、灭菌工作 ,尽可能减少病原与畜禽的接触机会。2 疫苗的选择与使用2 .1 血清型 有的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 ,多个亚型 ,绝大多数不能相互免疫 ,故选用疫苗的血清型应与本场、本地区…  相似文献   

4.
<正> 1.1.4 疫苗间的影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苗同时接种蛋鸡,如鸡新城疫和鸡法氏囊疫苗会降低免疫的效果。1.1.4 疫苗的血清型鸡场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与使用的疫苗血清型存在较大差异或不属于同一个血清型,导致免疫失败,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苗。1.2 蛋鸡自身因素1.2.1 遗传因素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蛋鸡的品种较多,不同的品种对同一种抗原的免疫反应不同,即使同一种品种,个体不同也存在差异,个别的鸡由于机体自身的先天性免疫缺陷,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5.
免疫防制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的爆发。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本文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预防免疫失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主要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举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1.选择不当。许多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甚至有多个血清亚型,若鸡场感染的病原血清型与使用的疫苗血清型不一致时,就会导致免疫失败。其次疫苗分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弱毒活疫苗抗体产生快、成本低,但免疫周期短,存在散毒和造成新疫源的问题;灭活疫苗易保存运输,免疫周期长,但用量大、成本高、产生免疫力慢。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鸡群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疫苗,必要时可将弱毒苗和灭活苗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霞 《畜牧市场》2010,(9):26-27
<正>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易感动物没有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抗体没达到应有的水平,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大降低。这些因素有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问题、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免疫操作不规范、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因素、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10.
<正> 笔者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常见到猪场及散养户猪瘟的免疫效果不理想或者免疫失败,使用者往往认为是疫苗的质量问题。而实事上,免疫的失败究其原因与免疫过程的一系列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几项因素,如病原的变异及其免疫水平、人员操作和免疫抑制因素等。我们必须分析真正的原因,才能保证以后的免疫程序的准确和有效。1 从病原上看抗原的变异,使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在增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使我们原来的针对此病原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不能够有效地杀死病原,从而造成部分或全部的免疫失败。2 从疫苗方面看疫苗的质量,主要是指疫苗的效价,这是常引起免疫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特别是活菌(弱毒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个繁殖过程,因而接种的疫苗中必须有足够量的有活力的病原,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另外,疫苗往往因保存温度、包装运输条件,使用疫苗时,疫苗稀释后的保存温度等因素,也常致效价降低。如猪瘟弱毒苗,在-15℃可保存一年,在0℃~8℃只能保存6个月,若在25℃温度条件下15天就失效,灭活苗应储存于5℃~8℃,严防冻结,否则会出现凝集块,影响免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技术在兽医领域中的免疫应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一项新的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技术体系。1新一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动物疫苗应运而生。基因工程疫苗的出现解决了常规疫苗在预防畜禽传染病方面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弱毒苗由于变异或与野毒株发生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毒力返强;灭活苗免疫保护期短,存在灭活不当造成疾病传播的问题;有些病原微生物由于变异而产生多种血清型等。1.1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活载体疫苗是以活病毒为载体,将致病性病原体的外源…  相似文献   

12.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主动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免疫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际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即品种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疫苗方面、病原的血清型、疾病对免疫的影响、母源抗体的影响、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干扰作用及其他因素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提高整个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竞  刘灿  王科文 《养猪》2022,(5):81-85
<正>联合疫苗是指将多种活的或灭活的微生物以及抗原成分联合配制而成的疫苗,能够预防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或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在联合疫苗研发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组分间的相容性、非活性成分对联合疫苗的影响、佐剂对联合疫苗的影响以及联合疫苗的稳定性和有效期。联合疫苗的使用能简化免疫程序、提高接种人员的依从性以及降低疫苗的管理成本[1]。  相似文献   

15.
正动物疫苗在接种动物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疫苗是防治动物传染病有效的途径之一。疫苗质量直接影响动物接种免疫的效果。其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在保存环节,不规范的保存方式将直接影响疫苗质量,进一步影响动物免疫效果。动物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极易发生疫病,使养殖户经济效益降低,严重影响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工作中,时常有养殖户向笔者反映,某种疫苗免效果不好,而同时又有养殖户反映使用同种疫苗免效果很好,同样的疫苗不同的使用者却有截然不同结果。笔者经过深入分析与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以下几个方面:疫苗的选择及使用不当.1疫苗选择不当选用疫苗的血清型应与本场、本区流行疾病病原血清型相一致。选用疫苗的性质应用于鸡群的年龄和生理阶段。疫苗质量应符合标准,毒苗的关键是活力,灭活苗的关键是有效含量,否,都可能导致免疫失败。.2免疫方法不可靠每一种疫苗均有其最佳免疫径,如随意变动就会影响免疫效果。注射、饮水、点、滴鼻时不正确…  相似文献   

17.
免疫在家禽的疫病防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免疫接种对控制家禽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而免疫接种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家禽的免疫过程中掌握好接种技术,消除各种人为的影响因素,是提高家禽免疫效果的重要技术环节。1疫苗的选择、运输及贮存疫苗应当选择由正规厂家生产的,谨防购买使用假冒伪劣疫苗。选择哪种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还要根据家禽的日龄、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所对应的血清型和毒力强度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慎重选择。例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焱疫苗,如果当地没有该病流行或威胁就不能进行该种疫苗的接种,否则,疫苗接种后…  相似文献   

18.
根据疫苗免疫的基本原理和抗体形成的一般规律,分析母源抗体、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免疫操作、病原微生物、饲养管理、药物等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或抗体形成的影响,提出疫苗选择与贮运、科学制定免疫程序、规范免疫操作、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用药五项提高免疫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1疫苗因素疫苗的质量。如果疫苗菌(毒)株的血清型与当前传染病流行毒株之间存在差异,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甚至造成免疫失败。如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其中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以O型和亚洲Ⅰ型为主;而链球菌的血清型有脑炎型、败血型、关节炎型及淋巴结型。疫苗使用时,应选择疫苗毒株与当地猪群流行的病毒株的抗原型越近的免疫保护越  相似文献   

20.
1因素 病原的变异。所谓疫苗是把病原因子弱化或直接用化学药物杀死病原因子,从而用来作为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剂。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抗原的变异导致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在家禽生长过程中使我们原来针对此病原接种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不能够有效杀死抗原,从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免疫失败,如一些病原超强毒的出现。疫苗的质量、保存与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