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当一种农产品在市场上饱和(过剩)时,为它创造一个新的消费市场,饱和产品就能变成畅销产品。比如说大家都饲养母猪,仔猪上市就多,超过了当地农户的购买和饲养能力,又无法运往外地市场销售,仔猪市价就会大跌。但如果能在城市创造一个仔猪的消费市场,比如为消费者提供鲜嫩香脆的烤乳猪等,仔猪的需求量就会增大,饲养母猪仍能赚钱。  相似文献   

2.
怀孕母猪作为一个特殊阶段,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案,只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才能将怀孕母猪饲养好,这个时期母猪饲养的好将会对仔猪提供良好的体质,有助于仔猪将来的生长发育,这个时期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也有助于母猪良好产后恢复,有利于为下次配种怀孕做准备。本文针对母猪怀孕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旨在可以为广大养猪场在怀孕母猪科学的饲养管理上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来说,科学营养选择与日粮搭配是保证其仔猪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在本文中笔者就针对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养猪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饲养管理技术,当仔猪生长到21至35日龄时,就会将仔猪与母猪分离饲养,主要是为了缩短母猪的哺乳期,降低母猪压死仔猪的几率,也为了降低仔  相似文献   

4.
<正> 在农村的养猪生产中,大都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管理粗放,缺乏科学饲养技术。特别是仔猪生产,饲养管理水平低,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应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哺乳母猪的饲养水平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初生仔猪以哺乳为主,哺乳母猪营养高,泌乳力就强,能够正常供给仔猪乳汁,仔猪能发育好,死亡率低。若哺乳母猪营养贫乏,泌乳力差,不能  相似文献   

5.
白宇 《饲料博览》2021,(2):107-108
能繁母猪是指在生产初胎仔猪之后仍然可以继续正常繁殖的母猪群体。能繁母猪的机体质量对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的食品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养殖人员应对饲养的源头进行严格的把关,为能繁母猪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为其提供优质的营养饲料以及高效的防治措施,为仔猪的质量和母猪的受孕率提供保障。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应注重与能繁母猪相关疾病的研究与防治,为母猪的受孕、产仔以及仔猪的成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又称母猪断奶后乏情,是配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20d内不能正常自然发情,甚至超过30d不出现发情症状或者长时间母猪不发情。这是目前繁殖母猪饲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母猪配种繁殖难题,许多生猪养殖者在母猪配种阶段遇到母猪不发情等现象,往往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一般情况,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间管理得好,断奶后一周内大部分母猪能发情受胎,但是农养母猪由于饲养技术不一,大部分属传统饲养方式,仔猪断乳后  相似文献   

7.
正1多点式系统疾病是按代次传播的,即可由母猪传染给哺乳仔猪、断奶仔猪传染给哺乳仔猪、生长猪传染给断奶仔猪。切断了疾病传播的这种年龄链条,也就阻止了疾病传播。繁殖母猪饲养在一个场,断奶仔猪饲养在另一个场,生长猪和肥猪饲养在第三个场,这不仅有助于防止疾病向下传播,而且允许每一个场的劳动力和管理技能专门化。同时,母猪到哺乳仔猪和肥育猪到生长猪是疾病垂直传播的重要途径,新感染的猪  相似文献   

8.
浅谈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在于用较低的饲养成本获取较高的产肉量,饲养母猪的高效益主要体现在母猪的单产效益上。目前我国母猪饲养头数较多,但每头母猪年提供仔猪育成总头数较少,断乳窝重低,这是造成产肉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猪场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抓好这个环节就能保持种母猪常年有一个良好的体况,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是指从断奶到70日龄阶段的猪,又被称为保育猪。通常情况下,仔猪在一个月时间左右断奶,断奶时间每提前7d,母猪每一年就会多生产一头仔猪,因此断奶仔猪的生长特性以及饲养管理要点,同时也决定了饲养者的效益。在具体进行饲养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断奶方法,并做好合理的饲养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工作,提高断奶仔猪饲养的效率,进而为生猪养殖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主要研究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要点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玉凤 《湖南农业》2002,(23):17-17
在一般情况下,健康母猪产后乳汁都十分充足,每隔30分钟~60分钟乳房就会膨胀起来,待仔猪吃一遍奶后,母猪才会有舒服感.但在饲养中,也发现有少数母猪不让仔猪吃奶的现象.其发生原因及相应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易使猪群发生传染病,不但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很难彻底清除。仔猪在母体子宫内理论上不会感染传染病,给母猪注射各种疫苗后,母猪可以通过初乳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再结合消毒隔离措施及适当添加药物,就能使仔猪生长早期不感染传染病。因此,在母源抗体消失以前对仔猪实行早期断奶,使其离开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母猪,再结合隔离措施,就能有效防止仔猪乃至育肥猪感染传染性疾病。这是实行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理论依据,也是实行这一技术的目的。一、实行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  相似文献   

12.
农村母猪养殖户,仔猪断奶的传统方法是把母猪留在原圈喂养,而将仔猪移居它舍。这样,断奶仔猪就会因环境和饲料的突然改变而不爱吃食,影响生长。据试验,在同等饲养条件下,采用“移母不移仔”(即将母猪移居它舍,仔  相似文献   

13.
对于规模猪场来说,能繁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以提高母猪配种率,降低返情率,提高母猪产仔数,以全面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为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及提高仔猪和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德宏州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过去生活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均没有饲养母猪的习惯,仔猪主要靠内地供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是我们推广科学养猪"八改"技术,大力扶持母猪生产;二是市场的拉动,提高了广大养殖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饲养母猪户逐年增多,但普遍存在饲养母猪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制约了我州母猪养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生长消耗外,每天还要产出5~8千克乳汁。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量、仔猪成活率、仔猪断乳体重,以及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因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一、营养需要1.日采食量。体重180~200千克的母猪,在无青饲料时,泌乳盛期每日每头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不低于5.5千克。饲粮中消化能不宜低于  相似文献   

16.
母猪空怀和妊娠阶段这一阶段有空怀妊娠母猪分栏小群饲养的,每栏4~2头,也有空怀母猪分栏小群饲养,而妊娠母猪单栏限位饲养。这样配准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饲养5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内饲养11.5周,然后转入下阶段饲养。母猪分娩哺乳阶段同一周配种的母猪按预产期提前1周同批进入分娩母猪舍的分娩栏内,在此完成分娩产仔和哺乳。哺乳期为4~5周,母猪在这一阶段共饲养5~6周,断奶后,母猪回到空怀妊娠母猪舍参加下一繁殖周期发情配种,断奶仔猪则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饲养。断奶仔猪培育阶段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断奶仔猪培育舍…  相似文献   

17.
饲养母猪常常会遇上母猪产仔数超过母猪乳头数的情况,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强弱分离。将整窝猪仔一分为二,健壮的为一窝,弱小的为一窝,这样可避免争食。用1个1米多高的囤箩,将铡细的稻草铺到箩内,厚度以换窝时能捉  相似文献   

18.
饲喂母猪的农户,都希望母猪能产出较多而又健壮的仔猪。而有些高产母猪,有时候会遇到产仔数超过母猪奶头数的情况,但往往由于饲喂方法不当造成部分仔猪吃不到奶而饿死,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要提高母猪一胎多产仔猪的成活率,可采用以下几种饲养法。 1.仔猪寄养:即把一窝产仔数多的仔猪分一部分到产仔数少的母猪寄养。采用仔猪寄养法,一般要求两头母猪的分娩日期相差在3—5天之内,两窝仔猪的大小不宜悬殊过大。另外,母猪的嗅觉特别灵敏,为避免母猪嗅辨出寄养仔猪的气味而拒绝哺乳和咬伤寄养仔猪,一般寄养常在夜间进行,把两窝仔猪同时喷洒上臭药水或酒精等气味相同的药物,或用受  相似文献   

19.
刘文刚 《新农业》2014,(8):35-36
<正>在规模化饲养管理中,猪场为了提高泌乳母猪的利用率,增加哺乳仔猪成活率,节省猪场人力和物力,经常要对哺乳仔猪进行并窝寄养,仔猪的并窝寄养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弱仔需要寄养。母猪必须实施计划配种、计划分娩,否则就会经常产出弱仔。每当母猪产13头以上仔猪时,就会出现弱仔。因为猪是多胎生物体,多胎在子宫角内相互排列,除了子  相似文献   

20.
由于前几年仔猪市场价格低迷,加上母猪饲养管理的难度大于育肥猪,导致母猪的养殖数量渐少。但从2007年开始,随着养猪热度的不断增加,养殖户饲养母猪的热情逐渐高涨,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但在生产中,大部分母猪的生产性能并不高,导致仔猪的生产性能每况愈下。因此,提高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是当前养猪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