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再生稻是一种特殊的水稻种植制度下的稻作类型。综述了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如何利用超级杂交稻 再生稻的种植方式,充分发挥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潜力,进一步增加产量,是超级杂交稻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尤溪县引进杂交稻新组合“D70 2优多系 1号”进行的再生稻高产栽培 ,近日通过专家验收表明 ,其产量超过国家超级杂交水稻验收指标。这一新组合品种“米质优 ,具有再生高产潜力”。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70 2A”不育系与“多系 1号”父本杂交的中、晚稻杂交稻新组合。 1996年 ,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与福建种子总站合作引进 ,进行超高产制种及超级再生稻研究后 ,经过两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 ,今年在尤溪县梅仙、坂面等 6个乡镇示范推广栽培530多公顷。超级杂交稻是农业部提出的中国高产水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 ,其指标…  相似文献   

3.
超级杂交稻深两优5814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6,(5):35-37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深两优5814在重庆的种植表现,总结提出了该品种的中稻—再生稻2季高产栽培技术。建议在重庆、江西、湖北、安徽及福建等再生稻主产区推广应用深两优5814,并研究集成以全程机械化生产为核心的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发挥该品种及再生稻技术在增加粮食单产和种粮收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头季稻-再生稻" 示范表现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1号进行"头季稻-再生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Y两优1号表现出株叶形态好,再生能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良好,抗逆性适应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栽培上应注重适时早播,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宜留高桩,适时收割.  相似文献   

6.
2009-2010年南平市延平区选用Ⅱ优航1号、Ⅱ优明86等组合培植再生稻,有效提高了单季稻田单位面积的稻谷产量和收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介绍了闽北地区种植再生稻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XIII、再生稻株对促芽肥的吸收积累黄育民,李义珍,蔡亚港,柯碧娥,蔡宝盛(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91;武夷山市星农技镇村站,武夷山354300;福建农大实习生)前报研究了再生稻促芽肥对再生稻的作用及其适宜的施用量(2...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再生稻的发展优势及常德市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再生稻的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常德市的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再生稻是三明市近10a在中海拔种一季有余,种二季不足的稻区新开发的一种稻作制,每667m2产量可比单季稻增产200kg左右。水稻软盘育秧抛栽具有秧苗白根多,抛栽后发根快、起苗早,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支出、增加单位产量的特点。1995年三明市将水稻软盘育秧抛栽技术应用于再生稻生产,获得增产增收的效果。为进一步明确再生稻采用软盘育秧抛栽与手插秧在栽培技术上的不同,该站1998年着手进行抛秧再生稻丰产栽培综合因素研究。1999年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安排验证、示范、应用。经2a的试验、研究、应用、初步形成有别于原手插秧再生稻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更省工省本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扩大抛秧的应用领域,福建省从1995年起进行了抛秧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先后在尤溪、泰宁、莆田、长泰、云霄等地进行试验示范。现将初步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情况(一)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再生稻区,海拔280m,选择在地形开阔,肥力中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中进行。(二)试验设计1995年进行再生稻(抛栽)—一养鱼试验,面积1.15亩;1996年进行抛秧再生稻—一养鱼和湿润秧手插再生稻—一养鱼简比试验,面.积5.3亩。两年均采用作畦栽培,并开十字纵横主沟,畦沟…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再生利用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重视。1999年龙泉市推广面积1000hm2,主栽品种汕优669、协优63、优63、优92等,平均单产797kg/667m2,示范方面积71.5hm2,平均产量846kg/667m2,超吨粮田块有6个,最高产量达1111kg/667m2,再生季超400kg/667m2田块有3个,超450kg/667m2田块1个。从生产情况看,杂交稻再生利用高产技术,已趋成熟,只要技术到位,全年每667m2产量超“吨粮”已能够实现。现将该技术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再生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晓辉 《再生稻》1994,(2):1-11
  相似文献   

13.
14.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8年推广再生稻以来,我们对再生稻系统的开展基础、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寄希望于探明水稻再生特性,提出具有理论依据的实用化的技术体系。本文报道1990年试验的效果。一、内容与方法试验于武夷山黄村进行。4项专题,计20个处理。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共56个小区。每区16平方米,采用6行畦作,每畦宽1.6米(含沟30cm),长5米。用讪优63作再生栽培。3月20日播种,4月25日移植。株行距16.7×26.7厘米,亩植  相似文献   

15.
16.
闽东推广再生稻经验何绍锵,池晓雯(宁德地区农业局)一、推广再生稻的基本情况历来,闽东稻区的中稻面积均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中稻一冬闲是当地最主要的耕作制。1988年在中稻区进行中稻一再生稻种植的多点示范,1989年全面推广,五年来推广再生稻累计...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再生稻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的再生特性 ,是各类水稻品种的“共性” ,但各个品种的再生程度和条件有所不同 ,再生稻的更快更好发展 ,要有优良的再生稻品种基础。为了在湖南寻找再生能力强、两季产量高而稳的再生稻品种 ,我所在2001年从全省各地引进25个目前正在推广及利用的中晚稻新品种、新杂交稻组合进行品比筛选试验及小面积示范。部分品种 (组合 )作一季稻———再生稻栽培表现突出。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试验概况1.供试品种 (组合 )供试常规稻品种共10个 :湘中籼2号、湘中籼3号、湘中籼4号、湘晚籼5号、湘晚籼6号、湘晚籼9号、湘晚籼1…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再生稻根系的组成与作用,再生稻根系机能与腋芽再生力、再生稻根系特性与稻谷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艺措施对再生稻根系的调控等。同时对再生稻根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优质再生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美玉 《中国稻米》2007,13(1):35-36
以汕优63为对照,对6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再生力试验。结果表明,Ⅱ优航1号、宜香优1577两季合计产量均比对照极显著增产,头季稻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再生季再生力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再生稻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9,(3):44-46
再生稻全程机械化克服了手插手割的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又具有节本增效、绿色安全、米质优、效益好等优点,符合再生稻发展方向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是选好品种、二次烤田、重施保根肥、合理留桩、再生季科学管水、早施壮苗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