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通过研究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目的为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菰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菰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为15.0~21.5 ?mol·m-2·s-1,光补偿点为45 ?mol·m-2·s-1,光饱和点为1 040 ?mol·m-2·s-1。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上午8:00~11: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下午13:00-16: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4.7 ?mol·m-2·s-1。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3:00和14:00时。一日中上午5:00~11:00和下午15:00~19:00时净光合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9874**、0.9321**),11:00~15:00时两者之间呈不显著正相关(r=0.4440)。上午5:00~11:00和下午15:00~19:00时净光合速率与空气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617**、0.9852**),11:00~15:00时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110*)。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r=0.7936*),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r=-0.8026*)。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9104**、0.7858*)。【结论】菰叶片的光补偿点较低,而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为典型的阳生植物。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量子通量密度和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2.
切花月季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法国红月季为试材,在棚室条件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速率、光量子通量密度、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①法国红月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没有“午休”现象,因为试验是在温室里进行的,有遮阳网遮阴,正午时光照也不太强烈;在环境影响因子中,光量子通量密度对其影响最显著。②蒸腾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双峰曲线,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温度、光照强度。③气孔导度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影响气孔导度的主要因子是温度。  相似文献   

3.
人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Beckman865型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了光量子流密度、光质和温度对人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①人参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范围在1.5-5.0μmolCO#-2m#+(-2)s#+(-1)之间。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5-20μEm#+(-2)s#+(-1)和120-480μEm#+(-2)s#+(-1)之间。强光下生长的叶片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净光合速率;②光量子流密度较低时,在无色膜、红色膜和橙色膜下人参叶片表观量子产额、净光合速率大于在黄色膜和绿色膜下,其中以在蓝色膜和紫色膜下最高。各种色膜饱和光量子流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趋向一致;③人参叶片净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在1-4℃之间,最高温度在33-42℃之间,最适温度为15-25℃。人参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和最适温度受生长期间温度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CI-340超轻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人参展叶期对1、3、5年生人参的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目的是阐明人参叶片光合作用中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的环境因子日变化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展叶期各种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过程中,各种环境因子相互协同作用,共同影响人参净光合速率水平。研究发现,各种环境因子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对人参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而当环境因子变化超过一定范围后,都不同程度降低人参净光合速率,甚至出现净光合速率小于0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从生理生态角度探讨小飞蓬的光合特性与入侵潜力之间的关系,在小飞蓬生长旺盛期测定其叶片光合日变化进程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飞蓬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为28.72、24.36μmol/(m2·s),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此时净光合速率为21.22μmol/(m2·s),小飞蓬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因素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飞蓬叶片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且各环境因子之间显著相关。将小飞蓬净光合速率与各环境因子做回归分析得出r=0.926,说明小飞蓬净光合速率92.6%的日变化是由生态因子日变化引起的。小飞蓬具有的上述光合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为其具备超强侵染能力,进而成为入侵植物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6.
厚皮甜瓜苗期叶片光合、光呼吸及暗呼吸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厚皮甜瓜苗期叶片光合作用、光呼吸及暗呼吸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在田间不同天气(晴天和阴天)及室内不同温度处理下,测定厚皮甜瓜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分析其变化规律及不同叶片光呼吸系数和暗呼吸系数。【结果】阴天厚皮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暗呼吸速率均为单峰型曲线,在10:00~12:00时达到峰值;晴天则表现为双峰型曲线,不同叶片以上3个指标最高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在出苗后的前12 d,子叶净光合速率大于第一片真叶,之后第一片真叶净光合速率大于子叶。温度对厚皮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为正弦函数曲线。温度小于6.5℃或大于46℃时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系数均为0,在28℃时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系数达到最大。在25℃时厚皮甜瓜叶片白天的光呼吸系数和暗呼吸系数分别为0.17和0.21。【结论】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暗呼吸速率随着叶龄、叶片类型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子叶和真叶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于2008年9月初互花米草成熟期,利用WESLER公司生产的PSYPRO水势测量系统测定广西舍浦山口红树林泥沙质土壤生长的互花米草水势日变化,同步测定光量子通量密度、温度、湿度情况,并分析互花米草叶水势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叶水势均受光量子通量密度、气温及相对湿度的影响,其中温度对互花米草叶水势的影响最大,而光量子通量密度和湿度对叶水势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互花米草水势日变化与3个气象因子间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四棱豆现蕾期及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棱豆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随着节位的上升而下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状,有典型的光合"午休"现象;影响四棱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叶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主要生理因子是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9.
杂交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 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杂交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杂交豆2号和杂交豆5号2个杂交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在鼓粒期测定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鼓粒期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皆为双峰的变化曲线,中午出现午休现象,在09:00—10:00时出现第1峰值,15:00时出现第2峰值,上午的峰值要高于下午的峰值。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则是表现为随着时间推进逐渐下降的变化。叶片的蒸腾速率变化表现为单峰变化曲线,12:00时叶片蒸腾速率最大。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0.749 9~*);叶片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757 6~*,-0.777 1~*);叶片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1 8~*,0.802 6~*)。  相似文献   

10.
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内不同坡面上广泛分布的人工柠条林为研究对象,利用CIRAS-I型光合仪测定其光合指标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柠条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9:00-18:00,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及空气湿度的日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空气CO2浓度在小范围内呈减小态势,各因子之间存在关联性,坡向对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大于坡位。2)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柠条光合生理特征值在南坡变化活跃,东坡相对稳定,具体在不同坡向间表现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东坡大于南坡,叶片温度、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南坡大于东坡;在不同坡位间表现为净光合速率均值在南坡,下坡>中坡>上坡;在东坡,上坡>下坡>中坡。3)南坡净光合速率的决策因子为空气温度,限制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环境变化能解释53.4%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东坡净光合速率的决策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湿度,限制因子为空气温度,环境变化能解释34.4%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半干旱地区,水分和光照是柠条林维持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倍性谷子光合因子日响应差异,构建光量子通量密度确定的条件(1 200μmol/(m~2·s))下各生理指标之间的互作模型。以谷子栽培种普通二倍体(2x)晋谷21号及其同源四倍体(4x)诱变株系为材料,收集2013—2015年的光合因子数据,运用spss.18.0与microsoft mathematics v4.0对不同倍性谷子光合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到参数间因变关系的决策系数(R~2)及模式方程。结果表明:1)不同倍性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_n)与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E)和叶温(T)的关系较密切。剔除其他因子干扰,不同倍性谷子净光合速率均与叶温直接相关。叶温主要通过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影响作物的净光合速率。空气相对湿度(RH)对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影响较小,而气孔导度(G_s)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胞间CO_2浓度来实现,其影响因子则主要是空气相对湿度。2)二倍体谷子光合因子间线性关系较为明显,而四倍体更多是相关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获得的模型可以准确拟合不同倍性谷子在一定光量子通量密度下光合因子的日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叶位黄精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揭示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叶位之间的关系,为黄精光合生产潜力的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黄精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即随叶位升高表现出"低-高-低"的规律。②黄精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且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③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非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④由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可知,黄精Pn、Tr、Gs与不同环境因子(RH、VPD、Tl、PAR、C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⑤由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影响黄精Pn、Gs、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RH和PAR,其中RH为Pn、Gs、Tr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且环境因子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有异。【结论】测定黄精植株光合指标时应选第10节位左右的中位叶。黄精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去顶,在炎热的正午,可适当提高大气相对湿度以提高净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棚室条件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以蝴蝶兰为试材,测定光合速率、光量子通量密度、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结果表明:蝴蝶兰生长环境为空气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65%,空气二氧化碳浓度370~400微摩尔/摩尔.同时运用SPSS软件分析出影响蝴蝶兰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分别是: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该结果为蝴蝶兰设施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扁穗牛鞭草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扁穗牛鞭草的光合特性。试验结果显示:扁穗牛鞭草叶片的光合日进程呈"单峰型",光饱和点较高,在2200μmol/(m2.s)以上仍然未达到饱和,光补偿点为4.53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38,CO2饱和点为1200μmol/mol,补偿点8.29μmol/mol,羧化效率(CE)为0.273。通过对净光合速率和其他相关因素的日变化分析得知: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扁穗牛鞭草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0月10日和11月20日呈单峰型,而6月11日和8月9日呈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密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在棚室条件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以蝴蝶兰为试材.测定光合速率、光量子通量密度、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结果表明:蝴蝶兰生长环境为空气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65%.空气二氧化碳浓度370-400微摩尔/摩尔。同时运用SPSS软件分析出影响蝴蝶兰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分别是: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该结果为蝴蝶兰设施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参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人参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主要受冠层上部光照的影响,在遮荫棚下,呈单峰曲线型变化。气孔开闭、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一日中的变化与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基本吻合。清晨至上午10时前,所测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这时,环境中CO_2浓度较高,湿度较大,温度适宜。同时,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也较低。光合作用的加强可能是这些内、外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透光率较大的荫棚下人参叶片一日中的光合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晋西地区果树-农作物复合模式的光合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黄土区苹果+玉米、苹果+绿豆、核桃+玉米、核桃+绿豆4种果树—农作物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与不同农作物复合的相同果树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和原因,果树对农作物的遮荫影响,以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树对农作物的遮荫明显;苹果和核桃树与矮秆作物绿豆复合比与高秆作物玉米复合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高,蒸腾速率的日平均值略低,水分利用率高,但是在各个复合模式中的相同果树的水分利用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模式中的同种果树的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相关系数基本相同,与光量子通量相关性最显著,其次是气孔导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光量子通量、气孔导度、温度、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通过对冬小麦叶片生理指标及其相应环境因子的测定,研究了小麦的生理指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变化呈明显的倒"U"型曲线,且不同生育期两者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拔节期环境因子对生理指标的影响要比灌浆期明显的多.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是对净光合速率和叶片蒸腾速率影响最强烈的环境因子.在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温湿度对气孔导度的影响在逐渐增大,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灌浆期日平均WUE比拔节期低30.5%.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三者之间极显著相关,叶片温度与气孔导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对老芒麦川草2号叶片光合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晴朗天气条件下,老芒麦川草2号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00和下午16∶00,两峰之间有一低谷,出现在12∶00附近。说明叶片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老芒麦川草2号光合作用的最重要环境因子,而气孔关闭则是产生光合午休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