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腺胃传支,是由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腺胃肿大、腺胃乳头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疫病,该病多发生于雏鸡,成鸡也有发病,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在3%~90%.近几年,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本病呈扩散流行趋势,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腺胃肿大为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主要特征,我国多个地区有该病发生,本研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采集于山东省青岛、枣庄、泰安等地区鸡传染性腺胃炎腺胃样品中的呼肠孤病毒抗原,结果上述地区检测阳性率分别在75%、60%、50%,表明上述地区发生的传染性腺胃炎病鸡腺胃中存在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许多地区出现了一种以鸡腺胃为主要病变的流行病。表现为鸡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腺胃乳头肿大或出血,肌胃糜烂为主要病理变化;同时表现出采食量降低,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粪便过料等外观症状的流行病。发病鸡群病死率可达30%~50%,并且病程越长、死淘率越高,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许多地区出现了以鸡腺胃为主要病变的流行病:以鸡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腺胃乳头肿大或出血,肌胃糜烂为主要病理变化;同时表现采食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鸡腺胃炎是多因素引起的鸡腺胃或肌胃炎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或不食,机体消瘦,剖检腺胃有明显的充血、肿胀,胃内有大量黏液,重病患鸡在腺胃表面有大面积的坏死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近期鸡腺胃炎疾病呈区域性流行高发趋势,该病病原还没明确说法,有的认为是腺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腺胃型传支、真菌毒素中毒等。鸡群发生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时,腺胃炎发病也随之增多,有时在鸡痘之后继发,有时并发。山东地区  相似文献   

6.
鸡腺胃炎的主要症状是鸡腺胃肿大及腺胃出现炎症。病鸡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低、粪便中含有未消化或消化不彻底的饲料。经解剖检查,常见腺胃肿胀、溃疡,肌胃角质层糜烂,脾脏、胸腺、法氏囊萎缩等症状。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许多地区出现了以鸡"腺胃"为主要病变的流行病:以鸡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腺胃乳头肿大或出血,肌胃糜烂为主要病理变化;同时表现采食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一鸡腺胃的生理结构 鸡腺胃位于鸡体腔内肝脏的前上方,鸡体正中线稍偏于左侧。前接食管,后与肌胃相通。两端细中间粗,呈尜状。是一个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所以称之为腺胃。  相似文献   

9.
腺胃炎及肌胃糜烂是一种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禽病,发病鸡群病死率可达30%~50%,并且病程长,死淘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以来曹县周边地区养鸡场25~70日龄育成鸡连续发生了一种以流泪、眼肿,伴有呼吸道症状,极度消瘦、拉稀、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主要剖检变化腺胃肿大为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粘膜出血溃疡、胰腺肿大出血。发病率高,死亡率3%~97%不等,不同品种鸡都有发病。曾有鸡场死亡率为90%,研究表明,病原为冠状病毒,我们将该病暂确诊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特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鸡腺胃炎是以鸡采食量低、生长不良、消瘦、粪便过料等外观症状,以及腺胃肿大或萎缩、腺胃黏膜溃疡、肌胃角质层溃疡或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发病鸡群死亡率高达30%~50%,给家禽业带来了巨大威胁。该病病因复杂,尚无定论。为使广大禽类研究者更好地认识该病,本文就该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腺胃传支,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染病。全国各地均有此病的报道,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养鸡业的迅速发展,本病呈逐年扩散的流行趋势,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3%~95%,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部分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鸡群REV净化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文献报道的PCR方法,分别对来自四川新津、温江、眉山、大邑、崇州和德阳等地6个肉种鸡群共160只外表健康鸡或生长发育不良、具有腺胃炎症状的鸡只样本进行PCR检测,同时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以确定其正确性。结果表明,6个鸡群REV群体阳性率均为100%(6/6),其中外表健康鸡REV检出率为65.8%(79/120),患腺胃炎病鸡REV检出率为82.5%(33/40);同一只鸡不同组织器官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REV在骨髓和法氏囊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0%(36/120)和28.3%(34/120),提示骨髓和法氏囊是REV检测的主要靶器官;患腺胃炎鸡的腺胃中REV检出率达25%(10/40),而外表健康鸡腺胃样本REV阳性率仅0.8%(1/120),表明REV是导致鸡腺胃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4.
鸡腺胃炎     
鸡的腺胃由许多小叶构成,每个小叶包含若干具有分泌功能的复管腺。腺体分泌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原通过导管释放到腺胃腔,与食物混合后参与其消化。因此,鸡的腺胃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真胃。许多疾病可以破坏腺胃分泌细胞和肌肉层,导致食物消化与传输障碍。  一.诱发因素  腺胃炎的诱发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和传染性两类。非传染性因素常导致腺胃壁水肿、扩张,多见于饲喂低纤维日粮的鸡群。患脂肪肝鸡只腺细胞内出现脂肪沉积。饥饿、脱水等因素所致瘦弱鸡只,腺胃黏膜常出现弥散性出血或斑状出血。磺胺类药物中毒病例可见腺胃、肠道、肌肉等部…  相似文献   

15.
鸡腺胃炎是指以腺胃肿大和腺胃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特征包括鸡体苍白,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粪便中有未消化或消化不良的饲料(一般称为过料)。剖检病变以腺胃肿胀、溃疡、肌胃角质层糜烂、脾脏、胸腺、法氏囊萎缩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一些养殖相对密集的地方出现一种鸡群采食量低、生长缓慢、机体消瘦、大小不均、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的疾病。临床上称"腺胃炎综合症"。鸡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死亡率10%~30%不等,感染4~7d为死亡高峰,最早见于3日龄,肉鸡35日龄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1998 年6 月~7 月,河北省玉田县某个体户蛋种鸡场孵化出的海赛商品蛋鸡连续7 批共6 万余羽,在30~80 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极度消瘦、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采集发病鸡的腺胃制成匀浆乳剂,接种 S P F鸡胚,可引起典型的鸡胚矮小。卷曲、僵化、中肾尿酸盐沉积等鸡胚病变。电镜观察鸡胚分离物可见大量冠状病毒粒子;分离物能与标准 I B V 阳性血清( M41 株抗血清)中和呈现阳性反应;分离物经浓缩后用魏氏梭菌滤液处理,可呈现血凝活性;分离物对氯仿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将发病鸡的腺胃匀浆乳剂及第5 代分离物(腺胃匀浆乳剂在鸡胚中盲传5 代的培养物),接种1 日龄及7日龄 S P F鸡,结果用鸡腺胃匀浆乳剂接种 的鸡出现了极度消瘦、腺胃肿大等与自然病鸡相同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而用第5代分离物接种鸡后,鸡只正常生长发育,未出现任何症状。分别取2 个组鸡的血清进行17 种相关病原检测,结果接种腺胃匀浆乳剂的鸡只检出了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 E V) 抗体, 表明腺胃内可能存在 R E V;另外,2 个组的鸡 I B V 抗体均为阳性,除此之外其他病原抗体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的试验结果证实,我们从发病鸡腺胃内分离的  相似文献   

18.
鸡患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ATBV)时,除其它症状外,重要的是腺胃常常出现一定的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即腺胃显著肿大,如乒乓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粘膜有出血和溃疡,个别鸡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或乳头凹陷,  相似文献   

19.
<正>鸡腺肌胃炎已然成为养殖场户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且发病率逐年上升,那么鸡腺肌胃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典型的症状?预防和治疗的途径有哪些?下面就鸡腺肌胃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案进行浅析。1什么是鸡腺肌胃炎鸡腺肌胃炎是一种以鸡只腺胃肿大(水肿)、黏膜溃疡、脱落和肌胃糜烂、溃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鸡腺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剖检所见的腺胃肿大只是复杂病原在腺胃部位的一种表现,这种以腺胃肿大为主的、兼有肠道炎症变化、免疫器官损伤等病理变化为主的疾病应称之为鸡的腺胃肿大征候群。该病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多病因的鸡病征候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