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微小毛霉(Mucor pusillus)凝乳酶进行分子改造,获得适于乳品工业生产用的凝乳酶,克隆到了微小毛霉凝乳酶基因,构建了酵母表达质粒pPIC9K/M。线性化后电击转入毕赤酵母GS115,在甲醇诱导下进行凝乳酶的初步发酵试验,通过pH反应及酶抑制反应试验证明,重组凝乳酶获得了分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凝乳酶的分子量约为46 kD,与理论值(45.3 kD)基本相符,培养基上清液中凝乳酶的活性为311.8 U/mL,纯化的总回收率为51.89%,纯度达到92%。  相似文献   

2.
以微小毛霉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得到凝乳酶结构基因,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连接穿梭载体pPIC9K,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证实扩增得到的片段为凝乳酶基因,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No.X06219)存在6对碱基的区别。将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构建重组菌P.pastorisGS115/pPIC9K-m cp,通过筛选得到抗G418浓度达到3.0 mg/m l、具有多拷贝基因的整合重组菌pPIC9K-m cp-03。用甲醇诱导进行初步发酵试验,测得该重组菌凝乳酶活力为5 660 U/m l,比微小毛霉发酵液提高50多倍,且发酵液电泳结果表明毕赤酵母自身分泌的蛋白很少,只能看到约38.5 ku的凝乳酶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3.
筛选得到一株高产凝乳酶的菌株F518,鉴定为微孢根霉。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微孢根霉F518液体发酵产凝乳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产酶的最适碳源为酒糟,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培养基最适初始pH为5.0。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30℃培养72h,微孢根霉F518产凝乳酶活性最高,达到1 001SU/mL。微孢根霉F518在凝乳酶生产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小毛霉凝乳酶干酪素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自制微小毛霉Mucor Pusilius凝乳酶作为脱脂牛奶凝固剂,经过离心脱脂、巴氏杀菌、凝乳、热烫、离心脱乳清、水洗、干燥、粉碎过筛等步骤获得凝乳酶干酪素,考察工艺参数对干酪素得率及应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凝乳酶添加量、凝乳pH值、热烫温度对凝乳酶干酪素得率无显著影响,热烫温度对产品的融化...  相似文献   

5.
凝乳酶是一种酸性蛋白酶,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对饲料中蛋白成分的消化吸收率,促进其生长。本试验研究了由毕赤酵母胞外表达多拷微小毛霉凝乳酶的摇瓶发酵条件。确定最佳表达条件为:甲醇每24 h添加1.0%,无氨基酵母氮源培养基(YNB)添加1.5%,采用pH6.0的磷酸缓冲液,诱导120 h,在此条件下,重组凝乳酶的产量可达6 500 IU/ml。  相似文献   

6.
生防木霉SS003菌株(Trichoderma atroviride)的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酷绿木霉SS003菌株固体发酵产孢子的较优工艺条件.分别以酷绿木霉SS003菌株为供试菌和以玉米秸秆、麦麸发酵基质,分别进行了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筛选,试验设计均采用单因索试验.试验最终检测方法采用血球计数板倍量稀释法镜检孢子量(108个/g).分别获得了酷绿木霉SS003菌株产孢固体发酵的较优培养基配方和较优固体发酵条件,即80目的玉米秸秆与麦麸配比1:3,接种1×106个/mL的SS003孢子液,保持含水量55%和充分通气,培养11d后,酷绿木霉SS003菌株固体发酵产孢量达到最大(76.14×108个/g).初步探索到绿木霉SS003菌株固体发酵产孢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该菌的深入研发提供了有益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烟杆、鸡粪湿料按1∶1(w/w)混匀,添加1.0%(w/w)生防菌哈茨木霉菌剂ACCC3028、耐热芽孢杆菌Lys-768、高温蛋白酶产生菌Lys-068的5组组合菌剂,实现烟杆鸡粪堆肥腐熟。结果表明:处理组在18~21 d实现烟杆鸡粪充分腐熟,其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等含量均达到行业标准NY525-2011。其中,组合菌剂E(100 g哈茨木霉,200 g耐热芽孢杆菌,200 g高温蛋白酶产生菌)添加量1.0%(w/w)时,发酵效果最佳,最高温度达68℃,发酵周期18 d,对比自然发酵,其发酵周期大大缩短。腐熟充分的烟杆鸡粪堆肥经风干至含水量为13%~15%,复配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芽孢菌剂,可制成水稻纹枯病拮抗菌Lys-067含量达2亿cfu/g的水稻病害专用生防菌肥。  相似文献   

8.
基于化学处理及生物发酵的食用菌糠饲料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菇菌糠为研究对象,采用碱化处理、氨化处理和复合处理方式降解菌糠中的碳水化合物,结果表明:复合处理是最佳化学处理方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9.31%,6.72%,20.36%和16.15%,碱化处理次之,氨化处理最差.复合处理的菌糠通过混菌一次性固体发酵试验,确定菌糠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和接种量,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和初始pH值.结果表明:采用康宁木霉 酿酒酵母 白地霉菌株组合,接种量为15%,最适发酵时间为72h,料水比为1:1.2,发酵温度为32℃,初始pH值为5,样品粗蛋白含量最高,可由10.60%提高到29.49%,粗纤维含量与预处理前菌糠相比下降45%.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一种棉籽粕生物发酵脱毒的方法.[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以研究白地霉WD-1对棉籽粕固态发酵产物棉酚含量的影响,对发酵底物组成、底物水分含量、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棉粕发酵脱毒的主要因素为发酵温度,棉籽粕发酵脱毒底物组成为棉籽饼88;、玉米粉8;、小麦麸4;,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底物∶水1∶0.9,菌液接种量4;(v/w),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h,自然pH值.[结论]利用白地霉WD-1对棉籽粕进行固体发酵可以降低底物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稻草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利用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 1)混茵固态发酵产纤维素滤纸酶.以初始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装样量、含水量为研究因子,通过对拟康氏木霉和黑曲霉(1∶1)混茵固态发酵产纤维素滤纸酶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固体培养基含水量为50%,初始pH 5.0,装样量15 g/500 mL,接种量为8%,30℃恒温培养5d.  相似文献   

11.
利用鲶鱼骨及碎肉开发骨肉粉的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须革胡子鲶鱼骨及碎肉为原料,通过高压蒸煮、绞碎、酶解、打浆、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鲶鱼骨肉粉,作为宠物食品加工中的配料。实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为最适水解用酶。以骨肉粉的溶解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中性蛋白酶酶解鲶鱼骨及碎肉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2 200 U/g、50℃酶解时间6 h、pH 7.0、底物浓度1.0∶3.0;真空冷冻干燥骨肉粉的水分含量为3.67%,喷雾干燥后骨肉粉的水分含量为8.09%,真空冷冻干燥方法生产的骨肉粉溶解度为37.14%,高于喷雾干燥方法的33.73%。对采用喷雾干燥方法生产的骨肉粉进行37℃保温试验,在贮存到第8周时,菌落总数为5.08 CFU/g,TBARS值为1.53 mg/100 g。推测该骨肉粉在常温条件下可贮存8~10个月。  相似文献   

12.
以猪胰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胰酶制备的不同工艺路线、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激活温度、时间、pH和沉淀剂种类对三酶活力和收率及其他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胰酶制备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25%乙醇(原料量的2倍,V·m-2),保护剂为1.0%氯化钠和1.0%甘油,激活剂为0.2%CaCl2和1.0%胰酶原粉;提...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因素对羊奶干酪出品率和乳成分回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关中奶山羊奶为原料,探讨原料乳浓度、凝乳酶种类、杀菌条件、酸化条件和氯化钙添加量对羊奶干酪出品率和乳成分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浓度的原料乳,以羔羊皱胃酶为凝乳酶,经巴氏杀菌(63 ℃、30 min)后,酸化pH至6.4,并添加0.01%氯化钙时,羊奶干酪的出品率和乳成分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杜丰玉  陈钧  任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4-4555
[目的]确定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提取及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最优工艺为:取黄芩粗粉,加10倍量水,煎煮2次,1.0 h/次;离心所得上清液调pH值至1.5,60℃保温30 min,所得沉淀加适量水搅匀,调pH值至中性,加等量乙醇醇沉;上清液再调至pH值为1.5,60℃保温30 min,静置、离心所得沉淀,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其中,黄芩总黄酮、黄芩苷含量分别可达94.15%、80.1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合黄芩总黄酮、黄芩苷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液和温度诱导球孢白僵菌BF菌株产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Folin-酚法和DNS法对球孢白僵菌BF菌株在不同培养液、不同温度下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僵菌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均能产生蛋白酶和几丁质酶。30℃以下时,以明胶培养液中产蛋白酶的活性最高(28℃时为127.09 U);30℃以上时,以虫尸粉培养液产酶活性最高(35℃时为133.51 U);球孢白僵菌在胶体几丁质中诱导几丁质酶的效果最好,其中30℃时酶活性最高(2.91 U);其次为虫尸粉培养液,在28℃时酶活性最高(1.44 U);细粉几丁质培养液的诱导效果在5个温度下都是最差;温度高于30℃时,这3种培养液诱导的几丁质酶活性都非常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柠檬汁用量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及速溶柠檬茶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绿茶和柠檬为主要原料,分别经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速溶柠檬茶粉,考察柠檬汁添加量对绿茶茶汤及速溶绿茶粉品质的影响。[结果]柠檬汁与茶汤比为1∶19时的口感最佳;柠檬汁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茶汤色泽加深和茶多酚含量降低;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出口温度为80℃,流速为3 m L/min)和真空冷冻干燥(升华干燥参数:冷阱温度-45℃、真空度60 Pa)制得的速溶柠檬果茶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结论]柠檬汁用于速溶绿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产品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7.
温度·湿度对贮藏片烟霉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大凤  高正良  杨建卿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68-5369,5377
研究了储藏片烟霉菌的营养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温湿度范围,并在液体培养基中测定了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营养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20~30℃范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芽管伸长以30℃最佳,而葡枝根霉为25~40℃,且分生孢子萌发以35℃最佳。液体培养中,曲霉菌和青霉菌温度为25℃时菌丝生长量最大,毛霉菌和根霉菌分别为10℃和35℃。曲霉菌在相对湿度为70%~75%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大,而青霉菌和毛霉菌在相对湿度为90%,葡枝根霉菌为85%。分生孢子的萌发对湿度要求严格,在相对湿度>60%时霉菌孢子才能萌发,且在自由水和有水膜的情况下,萌发的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宜的橡实制备燃料乙醇的菌种,并优化该发酵工艺。[方法]以橡实粉为原料,筛选适宜的燃料乙醇发酵菌株,并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酿酒酵母FE-B是一株高效的耐受单宁中温菌株。以橡实粉制备燃料乙醇,当液化温度为95℃,乳液浓度为32%,液化pH为5.8,液化酶用量0.06%,糖化酶用量0.05%,发酵温度为36℃时,可获得较高产率的燃料乙醇。[结论]在纤维乙醇生产技术尚不成熟的前提条件下,为了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利用野生淀粉资源橡实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冷冻干燥草莓果粉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草莓果粉,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果粉的微观结构,并将草莓成品包装后分别贮藏在5,20,35℃条件下,研究其品质和微生物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干燥草莓粉微观结构呈无定形态,表面疏松多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草莓果粉逐渐结块、褐变;不同温度下贮藏样品的水分含量、褐变指数在贮藏期间呈上升趋势,而可滴定酸、还原糖和Vc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整个贮藏期内,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对比各温度条件,以5℃贮藏效果最好,表明低温贮藏有利于维持草莓果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