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刘秀培 《农技服务》2005,(10):10-11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2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温带,原产于地势高爽,气候干燥的亚洲西部地区。大蒜的栽培历史较长,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种,我省的地方品种巴江蒜(红皮)以采薹为主,毕节白皮蒜(薹里兼用),毕节红皮蒜(薹果兼用),桐梓红蒜(采薹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苍山蒜和无薹蒜为材料,采用酶活性测定技术,初步研究了NaCl对大蒜细胞保护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10%的NaCl处理苍山蒜和无薹蒜幼苗后,2个品种中CAT、SOD、POD 3种细胞保护酶的活性都有较显著的变化,处理组的CAT、SOD、P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且2个品种的变化趋势一致,但NaCl对不同细胞保护酶的影响程度不同.NaCl对不同大蒜细胞保护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CAT、POD、SOD 3种细胞保护酶在NaCl对大蒜的伤害和大蒜对NaCl的抗性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薹蒜兼用型大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金蒜3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薹蒜兼用大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蒜薹、蒜头产量以62.5万株/hm2处理最高,分别达9 652.8、32 440.5 kg/hm2。综合考虑薹茎、蒜头及其产量等产品性状,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种植密度以行距16 cm、株距16 cm,即39.1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大蒜(Allinm sativun L.)属百合科葱属1~2年生草本植物.<东观汉记>载公元76~78年,兖州(今苍山一带)开始栽培大蒜.经过历代广大劳动人民长达1700多年的选育,大蒜在苍山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蒜头大,蒜皮薄,蒜瓣大而洁白,蒜薹粗长,蒜味香浓,蒜汁粘稠,薹蒜兼用,产量高"为特点的蒲棵蒜、糙蒜、高脚子三个品种.其中以蒲棵大蒜的质量最优,栽培面积最大,约占当地大蒜栽培面积的90%以上.现将苍山蒲棵大蒜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薹蒜引自欧洲,属多年生百合科葱蒜类作物。其蒜像大葱一样以种子播种。而茎、叶、薹似普通大蒜,但比普通大蒜肥大粗壮,适应性强,能经受40℃高温和-15℃低温,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夏、秋播种,四季常青。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比较了野蒜与2种普通大蒜(苍山蒜和金乡蒜)的主要营养组分含量及形态指标差异,探究野蒜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野蒜与普通大蒜相比植株长势较弱,其株高、叶宽、假茎长、假茎粗均显著低于普通大蒜,但叶长与株幅差异不显著。野蒜蒜薹长和薹粗与普通大蒜相比差异不明显,但苞长与单薹重均明显低于普通大蒜。野蒜平均单头鲜重明显低于普通大蒜,鳞茎除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大蒜外,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大蒜,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永胜县的土壤、气候适于大蒜的生长发育,具有大蒜种植的历史,是一项传统优势产业。永胜县大蒜品种主要有以收获蒜头为主的独蒜、白皮蒜和以收获蒜薹、蒜头的薹蒜三大类。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如下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蒜豆套种栽培技术是富锦市经多年研究而形成的独特的垄台栽种大蒜,垄沟精播大豆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针对该项技术中不同栽培措施对大豆、大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完善蒜豆套种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现常年种植大蒜16.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年外销蒜苗3000万公斤、蒜薹7500万公斤、蒜头5500万公斤。彭州大蒜鳞茎外皮淡紫色或紫红色,品种分薹瓣兼用蒜(以食蒜薹为主,兼食青蒜苗)和无薹蒜(以食青蒜苗为主)两类,其蒜头包瓣匀  相似文献   

10.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2013—2014年度大蒜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5 518.1 kg/hm~2、蒜头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1.65%。天蒜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254 d,株高81.1 cm,生长势强,叶绿色,薹茎长53 cm,抽薹率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蒜头维生素C含量为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11.
张弘 《农村新技术》2006,(11):29-29
一、薹用型珍蒜——华蒜1号该品种是山东金乡地方品种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是现今特早熟薹用型大蒜较好品种,比南方薹蒜早10天上市。白露播种,翌年清明前3-7天收  相似文献   

12.
大蒜收获一直以人工收获为主,费时费力。山东成武县吉凯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多功能蜗轮式收蒜机,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收蒜机可根据作物行距任意调整行走轮间距,一次将2行大蒜从根部铲掉,然后人工拣拾,不伤蒜、不损伤套种作物。操作该机一人即可完成作业,每667平方米作业耗油1升,生产效率为800平方米/小时,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大蒜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播期对大蒜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以茶陵地方品种平水三门蒜为试材,采用不同播期的处理,对大蒜的出苗率、结球率、叶片数,蒜薹单株质量、蒜球单株质量和蒜薹、蒜球的产量进行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茶陵大蒜在茶陵地区的播种期以9月下旬至10月10日为宜,表现为出苗快、齐,抽薹早,薹、球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早薹蒜高产栽培技术吕厚军,马静芝,徐国启(宁陵县农技中心,宁陵476700)早薹蒜是一种新型大蒜品种。近几年,以其产薹早、辣味浓、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和易于贮运保鲜而畅销国内外市场。早薹蒜在长江以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80年代中期进入黄淮流域。我们从19...  相似文献   

15.
<正>一、概况大蒜原产亚洲西部高原,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中国。大蒜以其独特杀菌、抗病和保健作用深受各国人们的喜爱。中国大蒜资源丰富,依鳞茎大小、多少,可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依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大类;依蒜薹的有无可分为无苔蒜和薹瓣兼用蒜。主要品种有苍山大蒜、苏联蒜(杂交蒜)、嘉定大蒜、射阳大蒜、二水早、蔡家坡大蒜、狗牙蒜、拉萨白皮大蒜等。二、栽培技术1.整地施基肥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大蒜秋播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从省内外引进的14个大蒜品种进行了秋播试验,结果表明:金蒜2号、金蒜3号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蒜头大,商品性好,可在天水市太京蒜区种植;汉中蒜、天水大蒜、抽薹早,蒜薹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市薹用大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费继兰 《河北农业》2004,(10):29-29
选择优良品种:秋播大蒜应选择适应性强、喜光耐寒、生长健壮、抽薹率高、蒜头蒜薹产量高的品种。如我省的地方品种:永年大蒜、磁县利薹蒜、安国白蒜或紫皮蒜等。  相似文献   

18.
新蔡县是豫南地区主要产棉大县,为了探讨以棉花为主的高产高效新模式,近年来,新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推广了早薹蒜--菠菜--杂交棉一年三熟套种新模式,不仅棉花产量高,而且整体收益远远好于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9.
<正>大蒜种植以秋种夏收地膜覆盖为主,苔瓣兼收。多以蒜棉、蒜麦、蒜瓜棉等间套种植模式生产,亩产一般在1300--1800公斤左右。大蒜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及食品加工,经济价值极高,成为中西部乡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以早蒜1号为指示品种进行的薹用大蒜覆膜秋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行距22.5 cm,株距7 cm,密度63.45万株/hm~2时大蒜主要性状表现良好,蒜薹折合产量最高,为6 481.5 kg/hm~2,蒜头折合产量为13 185.2 kg/hm~2。综合考虑,建议薹用大蒜覆膜栽培种植密度为60万~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