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玉米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子处理是有效防止病虫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确保作物苗全、苗壮、安全生产。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子处理是有效防止病虫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确保作物苗全、苗壮、安全生产。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种子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子处理技术的进展王艳,尹经章(新疆八一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种子处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为带病的种子消毒,防止种子在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而且还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自1750年法国植物学家首...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处理农作物种子能增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种子处理关系到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基本方向。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诸多优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逐渐推进,有关农作物种子处理的各种方法应接不暇,种子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得到了更加科学的利用。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物理处理的方法与特点,分析了种子物理处理与化学处理方面对农作物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子物理处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种子电场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电场处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不同作物的种子进行了电场处理的对比试验,其结果是:电场处理农作物种子可使种子播后早发快长,获得了出苗率高、苗高、苗壮、根系发达的效果,从而增强了作物的长势和抗逆能力。经电场处理,增加了玉米的行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了大豆的株高和分枝数;增加了棉花伏前桃个数,使霜前花增多,降低了棉花的病情指数;增加了小麦的分蘖数和次生根数。并且对陈种子和出苗难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8.
9.
10.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受航天育种的启示,采用等离子技术,使种子接受0.5秒的短时间低强度的变化的辐射,这种辐射激活了种子的生命力,使种皮的通透性增强,离子交换能力提高,酶的转化加快,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增加,从而达到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整个生命周期具有综合优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1.
对凌云白毛茶选育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选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把抗寒抗冻性强的优良单株选育出来,培育成为新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来更新换代老品种,保留和发挥凌云白毛茶良种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1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所评选出的10个优质速生无性系子代的单株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为0.1568 m3和0.3507g/cm3.与群体平均值相比,其遗传增益分别为9.0423%和-1.3830%...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种子产业发展创新趋势及我国种子产业现状分析。探讨种业创新理论的分析与实施策略选择。提出切实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品牌和市场的竞争力;加速发展和推广生物育种;优势发展种业市场效应,加速种业现代化;创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与创新路径,占领国内外市场等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柏木无性系种子园遗传增益及优良家系评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年生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研究表明,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大13.12%,13.69%和30.85%,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82%,7.69%和17.03%。采用LSR法、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法和育种值评定法等4种方法进行优良家系评选,以材积性状作为选优指标,评选出11个优良家系,其现实增益达46.35%~108.65%,平均为64.21%,遗传增益达25.58%~59.96%,平均为35.44%。表3参22  相似文献   

15.
作物基因组学与作物科学革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物科学的发展对于世界粮食的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第一次绿色革命的历史。通过比较中国与国际上矮化育种时间、矮源的来源以及同期主要绿色革命国家产量的提高幅度,证明中国应该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策源地与发起国之一。包括“中国绿色革命”、杂交水稻等成果在内的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成果对中国及世界作物生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中国的作物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次绿色革命之后的数十年间,中国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遗传改良年增长仅为0.7%-0.9%,远低于1.7%的需求;肥水利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3;机械化程度虽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问题。鉴于上述情况,目前迫切需要开展一场以“更高产、更高效、更优质、更环保”为主要目标的新的绿色革命。尽管传统的作物科学对作物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事实证明,仅靠传统的作物科学难以完成新的绿色革命重任。作物基因组学是当前生物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当前大多数作物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标志着作物科学已经进入基因组时代,为基于基因组学的作物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基因组学的发展正在促进作物科学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促进作物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与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种质资源变异组学科的形成;(2)促进作物育种理论与育种方法的重大突破,推动育种基因组学的形成与发展;(3)推动环境条件与栽培措施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批受环境因素调控的基因将被发现,促进栽培学研究向栽培基因组学的方向发展;(4)迅速提高特色作物的研究水平,缩小作物间研究差距。当前是作物科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种质资源变异组学、育种基因组学与栽培基因组学的发展将引起作物科学的革命,并将由此引发新的绿色革命。文中分析了中国当前在研究队伍的组织、研究题目与研究材料的选择与研究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四倍体白桦木材纤维性状比较及优良母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出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木材纤维性状表现优良适于制浆造纸的四倍体白桦母树。以制种园中31株四倍体白桦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胸径生长指标,测定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木质素、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等木材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性状在母树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31株四倍体母树中24株的纤维长显著高于二倍体对照。有13株母树综纤维素含量大于70%,12株母树纤维素含量高于50%,说明白桦染色体加倍后对木材纤维性状影响显著,在四倍体母树中可选出用于纸浆材的优良母树。参试母树胸径生长量为2.00或2.00 cm以上的有8株母树,并且均为四倍体白桦;根据胸径生长量及材性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母树进行综合评价,表现最优的7株母树均为四倍体母树,说明染色体加倍可提高白桦的生长量及木材品质。虽然四倍体在树干通直度方面表现较差,仅有42%母树通直度为Ⅱ级或Ⅰ级,但作为纸浆材对该性状的要求可适当放宽,最后初步选出19株母树生长和材性均表现优良,其中5株兼具生长、材性、干型最优。在种子园中,生长及材性性状表现均较差的5株四倍体母树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17.
50多年来,陇东地区共培育和推广了127个优良冬小麦新品种,实现了六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育成的主要品种遗传基础包含了地方品种白齐麦、山西小白麦,碧蚂4号、农大183以及国外种质钱交麦、新乌克兰83、苏联早熟1号、早洋麦三大基因群。产量持续提高,90年代比80年代产量提高了19.98%,比50年代提高了55.27%;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陇东地区冬小麦产量三要素的主导因素;穗粒数的变化趋势和成穗数基本一致;千粒重不断提高,近期比90年代产量提高了14.78%,比50年代提高了57.14%;收获系数的提高是不同年代冬小麦新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来源。加强旱作种质资源的评判、筛选和创造是提高持续旱作育种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种子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要经过市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然后进入衰退期,文章论述了种子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市场特征,并就不同时期应采取的促销措施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芽长是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判定标准.传统的芽长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方式,存在费时费力、且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芽长自动检测算法可以提高芽长测量的效率,并且能够统一测量标准从而避免主观误差.本研究基于特征选择与骨架提取算法原理设计了种子芽长、根长检测复合算法及软件,首先利用颜色特征提取叶片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213份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高产苦荞种质,以期了解影响苦荞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育高产苦荞品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以来自于我国11个省(区)的213份苦荞种质为材料,对其株高、主茎分枝数、初花期、盛花期、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籽粒产量8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筛选出高产的苦荞种质.[结果]8个农艺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接近1.00,均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2.91%~35.62%.籽粒产量的变异范围为315.6~3286.8 kg/ha,平均值为2101.5 kg/ha;株高的变异范围为86.1~139.5 cm,平均值为121.2 cm;主茎分枝数的的变异范围为4.8~6.9个,平均值为5.8个;百粒重的变异范围为1.55~2.45 g,平均值为1.95 g;单株粒重的变异范围为1.03~7.21 g,平均值为3.35 g;单株粒数的变异范围为51.7~416.8粒,平均值为173.6粒;初花期的变异范围为37.0~45.0 d,平均值为40.8 d;盛花期的变异范围为40.0~47.0 d,平均值为43.9 d.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初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供试苦荞种质材料8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4.39%.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其中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是影响苦荞种质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欧氏距离为2.50处,可将213个苦荞种质材料划分为六大类群(Ⅰ~Ⅵ),其中,类群Ⅳ的30个苦荞种质材料的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籽粒产量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类群,籽粒产量平均值最高.[结论]选育高产苦荞品种时,应着重考察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这2个指标.Ⅳ类群的30个苦荞种质可作为高产苦荞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