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 B_1(以下简称 AFTB_1)的强毒性和致癌性已被多种动物实验证实。由于产毒的菌株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在部分粮油食品中造成严重污染,人类通过食物链而摄入 AFTB_1的潜在危险是很大的。因此,开展粮油食品去毒方法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有关花生和花生油的去毒方法,以往曾报导了碱炼、溶剂浸提、高温加热和食盐爆锅去毒等方法。近年来,广西自治区粮食局等单位首创应用活性白土去除花生油中 AFTB_1,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去毒方法在实际应用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在有关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利用活性白土的物理吸附特性以及榨油工艺中的有利条件,从一九七七年开始了本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广西部分粮油易受黄曲霉毒素 B_1(A FTB_1)污染的具体情况,根据紫外线照射能有效地降解 AFTB_1的原理,研制一种效果稳定,周期短,造价低,便于移动适合基层单位应急处理以及连续生产两用的去毒设备。污染 AFTB_1的花生油,经本研究的去毒机照射处理,油中 AFTB_1含量从200ppb 降至20ppb 以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实验证实用氨熏蒸含黄曲霉毒素B_1(AFTB_1)的稻谷可以有效地降解毒素,抑制和杀灭污染稻谷的霉菌。对未经熏蒸的稻谷表面及谷粒内部霉菌分析得知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白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等为其优势污染菌。其中黄曲霉占被分离霉菌总数的40—70%。了解氨对霉菌纯培养物的作用及对黄曲霉产毒能力的影响,可以为氨熏蒸降解AFTB_1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故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4.
粘土粉末作为储粮保护剂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种粘土粉末:硅镁土、埃洛石粉、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滑石粉和稻壳灰被三种储粮保护剂:马拉硫磷、杀螟松和虫螨磷溶液浸泡.干燥后施于小麦中,在30℃下储存30天,测定粘土粉末对保护剂的保持能力,即测定保护剂在粘土中和小麦中的分配比例.同时用三种保护剂溶液以滴入加搅拌法处理小麦,然后在不同的储藏时间加入上述七种粘土粉末,再存放一定时间,测定七种粘土从小麦中吸附(夺取)保护剂的能力.结果表明,硅镁土和膨润土无论在保持能力上,还是在吸附能力上都比其他几种粘土强.保持能力和吸附能力最差的是滑石粉和稻壳灰.实验发现储粮保护剂在粘土粉末和小麦间有一定的分配规律,不同保护剂,不同粘土粉末其分配规律不同,保护剂在粘土粉末和小麦间达到分配平衡的时间也不同.马拉硫磷在稻壳灰和小麦间达到分配平衡的时间只需要一天,虫螨磷在硅镁土和小麦间达到分配平衡需要三天,杀螟松在硅镁土和小麦间达到分配平衡需要二十八天.测定了硅镁土和膨润土对储粮保护剂在小麦中衰减率的影响,硅镁土明显地延缓三种保护剂的衰减.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储粮保护剂的应用找到一条更好的途径,应用粘土粉末作保护剂载体,它能在吸附大量保护剂之后再附着在粮食表面,局部药剂浓度高,有利杀虫,也可降低用药量,同时还可延长保护剂的有效期.本研究也为被保护剂污染的粮食去毒找到一条出路,用少量粘土粉末夺取粮食中的保护剂,除去粘土,即可达到减轻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霉变米的机械加工对霉菌及其毒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霉变的危害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霉菌毒素研究的进展,近来采用物理化学等因素对发霉粮食进行去霉去毒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本文介绍以经回机(碾轧)加工处理的一批霉变米作试验材料,并以同一样品而未经回机处理的霉变米作对照,采用了三种常用的分离粮食霉菌的培养基,同时采用了稀释法、表面消毒法及自然种植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柠檬酸对铬污染不同质地土壤萃取与淋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柠檬酸对不同质地铬(Cr)污染土壤的萃取条件及淋洗效率,进行了不同浓度、固液比、时间的萃取和土柱淋洗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铬污染不同质地土壤修复效果为:砂土>壤土>粘土;砂土、壤土所需萃取条件较小,粘土较大。不同萃取条件对铬污染土壤萃取效果影响较大:柠檬酸浓度为0.05 mol/L时,3种土壤萃取效果较好。3种质地土壤最佳固液比和时间分别为:粘土1/14,32 h;砂土1/6,16 h;壤土1/10,28 h。通过柠檬酸淋洗,粘土在10~20 cm土层发生再吸附,砂土与壤土在30~40 cm土层发生再吸附。本研究为铬污染土壤修复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改良CTAB-LiCl法提取枣总RNA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以枣树田间枝条的枝皮及组培苗为材料,应用改进的CTAB法进行了总RNA的提取。针对枣组织中富含多糖多酚的特点,改进了CTAB法,采用β-巯基乙醇和PVP去除酚类,KAc及无水乙醇去除多糖,LiCl沉淀过夜的方法提取得到的RNA,条带整齐、清晰,A260/A280介于1.8~2.0之间,A260/A230均大于2.0,证明得到的RNA纯度、完整性和产率均较高,蛋白、多糖及酚类等去除较彻底。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改良CTAB-LiCl法适于进行枣总R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1 普遍采用的去杂方法及存在问题1.1 熟期去杂。即在小麦整个生长期中只在成熟时搞一次去杂 ,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主要去杂方法。此期去杂 ,可有效地将穗型与众不同、高度明显突出的杂株去除 ,对提高种子纯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株高较矮、抽穗较早及前期可根据叶型、叶色、穗色等性状加以鉴别的杂株和变异株却很难识别与去除。同时 ,由于去杂过迟 ,生物学混杂已在所难免。1.2 分户去杂。即家家繁种 ,户户去杂 ,谁家田块谁家去杂 ,是各地田间去杂的主要组织形式。由于千家万户在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劳力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较大 ,去杂时…  相似文献   

9.
1普遍操作的去杂方法及存在问题 1.1熟期去杂 即在小麦整个生长期只在成熟时搞一次去杂,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主要去杂方法.此期去杂,可有效地将穗型与众不同、高度明显突出的杂株去除,对提高种子纯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株高较矮、抽穗较早及前期可根据叶型、叶色、穗色等性状加以鉴别的杂株和变异株,却很难识别与去除.同时,由于去杂过迟,生物学混杂已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0.
施肥量对抚仙湖北岸水稻土氮磷钾垂直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抚仙湖北岸蔬菜施肥量过大,易使养分流失的问题,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法,探讨了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土N、P、K垂直迁移状况和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条件下,土壤速效N随水垂直向下迁移的流失量大,在不施N肥的条件下,每公顷的N流失量,砂壤土为381 kg,壤粘土为85 kg;且流失量与施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被土壤吸附的量很小。而土壤有效P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短且迁移量小,流失量也极少,主要被土壤吸附在施肥层(0~20 cm),上层土壤有效P沉积量与施P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P流失量与施P量关系不明显;不管是砂壤土还是壤粘土,每公顷土壤P流失量仅为0.007~0.014 kg。土壤速效K随水垂直向下迁移距离长短及迁移量多少与施K量呈正相关,但速效K流失量很小,每公顷的K流失量,砂壤土为12.00~23.02 kg,壤粘土为4.81~7.91 kg,绝大部分被土壤吸附。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粮食局仓储公司化验室王淑萍等同志最近在石家庄市粮油加工厂进行大数量的生产性大米回机去除黄曲霉毒素试验。试验样品为含黄曲霉毒素 B_120ppb 的早籼标一米,共计九万多斤,用天津产砻谷机,(每分钟流量60~80公斤)。经回机后,黄曲霉毒素 B_1含量由20ppb 降至5ppb,去毒率达75%,回机后,杂质减少,碎米有所增加,但等级仍为早籼标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棉花BAC文库的大片段核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在基因组大片段DNA的提取方法上,结合棉花的特殊性,作了一些改进。即首先将幼苗进行暗培养,减少了叶绿体和酚类等物质的影响;随后在Wash buffer中加入酚结合剂PVP40(polyvinylpyrrolidone),较好地去除了棉酚等次生物质的干扰;另外在细胞核分离过程中,增加了低速稍离心去沉淀的步骤但之前不需要过滤,较好地去除了不溶性杂质。此方法所提取得到的棉花基因组DNA,分子量约在1Mb左右,碎片较少,基本上无蛋白质和细胞器DNA等污染。其质量完全满足构建BAC文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冗余器官去除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产夏玉米进一步提高产量存在的"群体数量"和"个体质量"的现实矛盾,于2013-2014年度采用大田试验,以常规种植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冗余器官去除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旨在探索在"群体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体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去除雄穗和下部叶片提高了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和最大籽粒灌浆速率,促进了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千粒质量显著提高。去除雄穗可改善冠层光照条件,去除下部叶片可以延长植株活跃灌浆时间和降低田间耗水量,在缺水年份还可以减缓水分胁迫的负面作用。去除雄穗、去除下部叶片和去雄去叶等3个去冗余处理丰水年可使产量分别提高12.3%,2.6%,3.0%;缺水年去叶、去雄去叶的产量分别提高6.1%和8.8%,去除雄穗则不能增产。去除冗余叶片较常规对照耗水量减少34.5~42.5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3%~17.2%。在玉米生产中,去除雄穗或下部叶片可以作为高产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酱油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对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对市场中8种酱油海天特级金标生抽、金狮一品鲜、老才臣生抽和老抽、李锦记天成一味、精选老抽、金标生抽、锦珍生抽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采用浓缩去除盐分、沉淀蛋白、去除多糖等方法,分析研究除去蛋白质和多糖后酱油的抗氧化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种酱油抗氧化性的差别较大;沉淀蛋白后酱油抗氧化能力有明显减弱,而去除多糖处理后抗氧化能力减弱不明显,由此提示蛋白质对酱油的抗氧化能力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在小麦、燕麦、玉米、高粱四种谷物培养基上进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孢子产生的试验表明,小麦粒及玉米粒培养基是很好的产孢基物.在16天的产孢过程中,每克基物可分别得到166.75、156.65万个孢子.获得孢子期分别为达8及14天,共可诱发出4至7次.按产孢量来看,小麦粒培养基最大,但不及在玉米粒培养基产孢期长而稳定.玉米粒培养基是更合适的芸苔链格孢产孢培养基.用紫外线光灯及日光灯对培养9天的小麦粒产孢基物照射1小时以上即可明显地提高其产孢量.紫外光灯下照射2小时,日光灯下照射2~12小时产孢能力最强.用日光灯照射其产孢总量要高于紫外光灯照射.本项研究为进行白菜种质材料抗芸苔链格孢筛选提供了诱发孢子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春夏季节容易出现连绵不断的阴雨天,使玉米等饲料原料遭受不同程度地霉变。当出现这种情况,应设法去毒、解毒,保证饲料安全。 一、去毒 1.筛选法。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剔除霉变原料,然后将霉变原料进一步干燥,以达到去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臭氧去除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别在木制和白铁皮制的熏蒸柜中用臭氧处理黄由霉毒素B1污染过的粮食,臭氧发生嚣通过气管与熏蒸桓相连,臭氧处理浓度20~50ppm,处理时间1~9小时。粮食中的黄由霉毒素B1采用免疫亲和柱法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臭氧侥有效地去除粮食中的黄由霉毒素B1。用臭氧连续或闰断处理低水分(15%以下)粮9小时,粮食中污染的黄由霉毒素B1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同一粮种,低水分粮食的去毒效果比高术分粮好;不同的粮种去毒效果有差异,对稻谷效果最好,其次是小麦和玉米;粮食中污染的黄由霉毒素B1在臭氧处理的最初l~2小时去除速度最快,毒素含量可下降80%以上。对于低术分(15%以下)粮,如果黄由霉毒素B1含量在100ppb以内,经20~50ppm的臭氧处理9小时后,其黄由霉毒素B1含量就可降至5ppb以下。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处理法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去除粮食中污染的黄由霉毒素B1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米在储存、运输、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真菌毒素的污染,真菌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或动物的健康带来了急性或慢性危害。对大米中真菌毒素的种类、产毒菌株及其对人或动物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阐述目前已报道的生物去除真菌毒素的方法,利用生物方法来去除大米中的真菌毒素,既有效,又安全,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被证实是导致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开发去除酚酸类化感物质的技术有望缓解连作障碍问题。本研究分别采用包覆法和共混法制备生物炭-过氧化钙复合颗粒,结合现代分析表征手段和序批试验,考察复合材料对苯甲酸的吸附-氧化去除行为,并优选适宜的制备方法。进一步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复合颗粒缓解苯甲酸对番茄苗期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3 h序批反应后,1.5 g/L包覆颗粒和共混颗粒对100 mg/L苯甲酸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67.0%。其中包覆法制备所得复合颗粒能更有效地缓冲过氧化钙分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对溶液pH的影响,从而获得更高的苯甲酸去除率。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与苯甲酸胁迫处理相比,添加复合颗粒可显著提高水培番茄幼苗单株生物量、根重、茎叶鲜重、株高、根长、幼苗的根系活力;根系细胞膜透性、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23.7%和30.4%;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61.0%和45.6%。本研究制备所得生物炭-CaO2复合颗粒可有效降低栽培介质中苯甲酸浓度,从而减轻酚酸对番茄的生理胁迫,促进幼苗生长。研究结果对作物连作障碍新型消减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系列稻谷不同加工程度样品的铅含量检测试验,探讨加工程度对粮食铅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程度对稻谷铅含量降低的影响仅为35.1%.经砻谷碾白具有一定的去毒效果,但效果仅限于铅含量轻微超标的粮食,对于铅含量严重超标的粮食,控制其含量还是应该从种植环节入手,控制土壤和水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